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 第314章 海上汽笛声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启二年九月初五,

    一列专车缓缓驶进了简陋的天津火车站。

    袁可立、李邦华、宋应星、孙元化,

    等一众军政大佬立刻正了正衣冠,

    笔挺的站立在月台之上。

    “呜~哐?R,吱~~。”

    随着一阵长长的刺耳刹车声,

    火车稳稳的停靠在了月台旁边。

    两节车厢的车门打开,

    冉文光带着一个连的禁卫军首先跳下了战台。

    在检查过防务之后,

    冉文光亲自来到了五号车厢前,

    示意里面的卫兵打开了车门。

    车门打开后,中华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校,下车后,

    又回身扶着帝国皇后张珊下了火车。

    而后,毕自严,孙承宗,

    熊廷弼等一干人也跟着下了火车。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众卿平身。

    袁统帅,诸位,辛苦你们了。”

    朱由校迈步,从一个个人前走过。

    望着一张张消瘦,充满倦容的面孔,

    朱由校一个个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宋校长,你们辛苦了。朕一定会为你们嘉奖。”

    “陛下,这没什么。

    没有您和娘娘的帮助,

    我们别说造了,就是想也不会想到有这样的钢铁巨轮。”

    “十八个月了,从设计到现在的完工,

    朕可是知道你们吃了不少苦,

    更是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宋卿,朕代中华帝国的所有军民,谢谢你们的付出。”

    “陛下为了建造这艘轮船,

    动用了数万工匠,三千多学员。

    更是耗费了上千万两白银。

    臣等不敢求功,但求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不负大明百姓都血汗钱即可。”

    “宋卿不比如此。

    虽然我们耗费钱粮不少,

    但是附带建造了配套的工坊和机器。

    并且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更是让我们学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还有积累起来的经验、资料。

    所有的这些,可是比那千万两白银有用的多。

    放心吧,无论人员再多,

    只要他们有功劳,朕必定会给予奖赏。

    你们这所有人,现在可是咱帝国的宝贝。:???

    走吧,咱们现在就去码头,

    看一看中华帝国的第一艘火轮。”

    “陛下,您和娘娘要不要先去行宫休息一下?”

    “李市长,不用了。

    就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不算什么。

    李市长,天津地位特殊,

    这两年发展的有些快,辛苦你们了。”

    “陛下,这是臣等的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

    臣等能看到大明日新月异,

    时时刻刻都在变强变大,心里高兴啊!

    现在的天津,已经成为了以造船为主的工坊城市。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各种工坊做工。

    他们吃的饱穿的暖,家里都有了余钱。

    这都是陛下的恩赏,天津的百姓记住您的好,

    没有人不在家里给您设长生牌位的。”

    “这可不行,朕乃大明天子,

    让子民过好日子是朕的职责。

    让大家都撤了吧,努力工作,让大明越来越好就行了。”

    “陛下和娘娘请上车。

    陛下,这事臣可无力做到。

    百姓什么事都听府衙的,

    但这件事他们可不会听府衙的。

    陛下和娘娘要做好准备,

    从车站到码头上的路两旁,

    已经自发的聚集了无数百姓,

    等着给陛下和娘娘磕头。

    陛下,这可真是百姓自发来的,

    臣等真的没有做任何动员。

    而且臣听说,

    就是方圆百里的好多农户都在往这里赶。

    他们只是想来远远的看您和娘娘一眼,当面磕个头谢恩。”

    朱由校皱了皱眉,

    显然是对这种劳师动众的情况有些不满。

    他刚想说话,一旁的张珊开口说道:

    “陛下,你就不要难为李市长他们了。

    百姓都心情我们应该理解。

    百姓知恩、感恩,

    也说明我们的百姓都是善良的好百姓。

    不如吩咐把车棚去掉吧,

    我们做着敞篷车和百姓见上一面,

    他们等了这么长时间,跑了这么远的路,

    我们就满足一下他们的意愿吧。”

    “娘娘,这可使不得,太危险了。”

    “无妨,就俺皇后的意思办,换车。”

    “陛下,这,这太不安全了。”

    “诸位爱卿放心,朕对自己有信心,

    对自己的子民更有信心。”

    在朱由校的坚持下,

    他和张珊坐上了一辆敞篷四轮马车。

    驻军开道,近卫军护拥,

    王承恩亲自驾车,冉文光和谈敬骑着马,

    一左一右护卫在马车两旁,

    车架缓缓的施出了天津火车站。

    “冉文光,你和小方子都布置好了吧?”

    “王总管放心,近卫军和方公公的人在两天前就全部就位了。

    总计有一万多人混迹在各处,

    哪里有了风吹草动我们都能知道。”

    “那就好,那就好。”

    “你们是不是过于紧张了?”

    “陛下,不慎重不行啊。

    李市长说的不错,现在路两旁可是聚集了黑压压的人。

    这要是有歹人混在里面,可就麻烦了。”

    “放心,袁统帅和李市长必然也做足了准备。

    驻军和警署怕是出动的人也不少。

    梓潼,看来以后我们再想出来走走,

    就必须微服私访了。

    这样的阵仗,太劳民伤财不说,

    还看不到真实的东西。”

    “出来走走?

    我亲爱的陛下,本宫有那个时间吗?

    你这火轮还没下水呢,就又想要拖拉机了。

    拖拉机好整,可现在的柴油能用吗?

    这不还需要本宫想办法去提纯?

    还有机油,液压油,防冻剂等等,

    这些不都要有生产工艺?

    您说,什么时候咱们再次能出来走走?

    只要陛下允许,本宫乐意之至。”

    朱由校不由得摸了一下鼻子,苦笑着说道:

    “梓潼,这两年真的辛苦你了。

    大明如今有如此的成就,

    可以说有一多半都是你的功劳。

    放心,再过两年,等大明的一切都迈上正轨后,

    朕一定陪着你们游遍天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