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 第316章 海上汽笛声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娘娘千岁,

    该开闸注水了,臣请你们登岸。”

    “上什么岸我们就在这甲板上欣赏夜景了。

    知琴,把你们娘娘的披风拿出来。”

    “陛下,注水期间情况难以掌控,

    还请您和诸位要员下船。”

    “那样吧,老毕、老袁,

    现在距离启航时间还有三个时辰,

    你们年龄大了,就带着他们先下船休息吧。”

    “陛下,您和娘娘应该下船。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为天下苍生计,

    臣等请陛下和娘娘下船。”

    “立什么围墙之下?

    朕和皇后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对大明的工人有信心,对这满船的官兵有信心。

    北京号,是我们数万人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成果,

    他必定能把大明托举于世界之巅。

    朕要亲自陪着他下海,亲自陪着他开启处女航。

    诸位将士,你们怕吗?”

    “召必战,战必胜,勇往直前!

    回陛下,大明军人,无所惧怕!”

    “毕爱卿,看到了吗?

    朕的将士们都不惧怕,朕又有何畏惧?”

    “大伴伴,摆椅子,上茶。”

    “陛下既然执意如此,我等就也不下去了。

    邹舰长,

    可否借你们船上的宿舍一用,让我等睡上一觉?”

    “总理,您要在船上睡觉?

    这…………”

    “别这个那个的,这个一会可不多,

    以后我等还不知都有机会上这巨舰不能了。

    就说你安排不安排吧?”

    “总理啊,

    咱大明现在顶尖的人物都在船上,

    这万一有个差迟,末将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您就不要为难末将了,陪陛下一起下船吧?”

    “邹舰长,你能劝陛下和娘娘下船?

    不能吧?

    陛下和娘娘不下船,我们下去有什么意义?

    你还是赶紧安排房间吧,老朽乏了。

    再说,有陛下和娘娘这真龙真凤在这坐镇,

    别说意外了,意外他爷爷都不敢来。”

    邹维涟无奈,只好求助于袁可立。

    袁可立比他了解这些人的性子,知道劝也没用。

    “邹舰长,你就命人安排诸位去休息吧。

    而后带本将去机要室,

    我们要把明日的护航舰队做些调整。

    看样子,陛下和娘娘明日是要一起出海试航了。”

    “统帅,这怎么可以?

    这舰艇在船坞和下海可是两码事。

    陛下和娘娘乃千金之躯,怎可置身险境?”

    “去办吧,与其在这耗费时间,不如多做些准备。”

    随着吱吱呀呀转盘的搅动,

    紧闭的闸门慢慢错开一丝缝隙,

    海水哗哗的注入到了船坞之内。

    船上船下立刻又进入到了繁忙之中。

    不停的测量水深,观察船体的变化,记录着各种数据。

    繁忙而有序,紧张而不乱。

    所有人按照提前的分工,观察着轮船内外的变化。

    宋应星和孙元化作为正副总指挥,

    这时已经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时间的流逝,吃水线在慢慢的升高。

    两个时辰之后,海水已经与三米的红线持平。

    “报告总指挥,海水已经升至预定吃水线,船体即将浮起。”

    “减缓放水速度,报告船体变化数据。”

    “报告总指挥,所有变化数据都在预订范围之内。”

    “继续测量观察。”

    “陛下,船体发生了振动。”

    “应该是浮起来了。

    看来,船体是经受住了第一步的考验。”

    “我们现在所用的工艺,不比两百年后的欧洲差。

    他们能成功,我们就没有失败的道理。

    我们缺乏的只不过是轮船的驾驶经验和战斗经验。

    不过,我们有的是时间去摸索,去培养人才。

    一艘火轮,就让大明的工业水平整体提升了两百年。

    他们全都是大明的功臣,是人类的功臣。”

    “是啊,这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看,

    大明工匠的能力不能小看。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满清闭关锁国,不进反退,

    我们华夏的科技怎么可能落后与人?

    泱泱大国,能人辈出,却被无情的泯没在了山野之中。

    就像用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

    我国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

    可到了满清,却被他们一文不值得送于沙俄,

    最后,种痘防疫之术反倒是成了欧洲的发明。

    这样的事情满清做了多少?

    崽卖爷田不心疼,满清于我华夏,罪无可恕。”

    “别生气,这种情况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启禀陛下、娘娘,

    船体已经顺利浮起,离开墩座三十公分。

    半个时辰后天就会亮,北京号就能下海了。”

    “宋爱卿,辛苦了。

    不过,这些辛苦如今已经有了收获,

    朕,祝贺你们。

    “宋先生,本宫也祝贺你们。”

    “谢谢陛下,谢谢娘娘!

    微臣也为陛下贺,为娘娘贺,为大明贺。”

    旭日初升,霞光万道。风起云舒,天晴地朗。

    北京号巨轮在船曳人推之下,缓缓驶出了船坞。

    “启禀陛下,轮机已经达到启车要求。”

    “下令,鸣笛,启车。

    以后这北京号全权由你指挥,不必请示。”

    “末将尊令!”

    “呜~~”

    浓烟滚滚,白汽蒸腾。

    随着一声宏亮绵长的汽笛声响,

    轮船尾部巨大的螺旋桨开始转动了起来。

    既而静止的船身一震,慢慢移动了起来。

    “航速两节,各部正常。请求按照预订计划加速。”

    “左转舵十五,提速至五节。”

    “左转舵十五,提速至五节。”

    整个舰船上人们往来奔走,吆喝声此起彼伏。

    “张工。”

    “唉!

    说吧,你又想要啥了?”

    “你看着通讯方式全靠喊,电话机在船上又不方便。

    所以你要做通话器,但你没有电子元件的材料。”

    “不愧是张工,朕一开口你就知道往哪里说。”

    “哼!

    你一喊张工就绝对没好事。

    有了电子元件,你是不是又要想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

    老大,电器和电子产品多着呢,

    我们需要时间,须要人才,需要一步一步来。”

    “梓潼,我真没有那么贪。

    那些电视、冰箱、洗衣机可以以后再说。

    但通话器无论是对海陆空,所有军队来说是太重要了。

    火轮战舰有了,海疆已经成为大明的天下。

    现在大明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

    已经成为了大明最大的隐患。

    所以,在明年东南半岛平定之后,

    就该着手处理藏区、准格尔、蒙古的事情了。

    那里不是茫茫草原就是无边沙漠。

    我们必须尽力为将士们做好各种准备。

    有了柴油机车,我们就能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朕现在急需的是步话机还柴油机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