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 第291章 邀请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王府的车队忙活了三天,

    才把府里的银子全部运到了大明帝国皇家银行西安分行。

    西安府的百姓也是连着看了三天热闹。

    同时,皇家银行的名号和业务范围一下子宣传了出去。

    这效果可是比报纸上那些方块字好的多。

    人们虽然不知道王府到底在银行存了多少银子,

    但是知道那绝对是个天大的数字。

    虽然多数人还是喜欢把银子藏在家里。

    但是不耽误人们去兑换银元和其他零钱。

    自从银行试营业后,

    银元、银币和那些铜币已经开始出现在市面上。

    这些硬币一经使用,人们就不想使用那些银子、铜钱了。

    银子质量参差不齐,每次都要验色、称重。

    铜钱也是大小不一,含铜量更是有多有少杂乱不堪。

    而这些新币值多少钱就是值多少钱,

    买卖双方都不用为此再去争吵,太方便了。

    皇家银行兑换新币公平公正。

    你的银子是几成色就是几成色,

    老不欺少不不瞒,还不扣火耗。

    这可比那些黑心的银号好的太多。

    因此经秦王府这一折腾,来银行兑换新币的人是越来越多。

    “父王,皇家银行西安分行的行长刘运昌前来拜会。”

    “皇家银行的大掌柜?

    这可算是皇家的人,想必是我们的举动有了效果。

    你亲自去迎接他进府,本王在外书房招待。

    宰相的门子都胜七品官,何况是天子的家臣呢?

    怠慢不得啊,说不定咱们以后仰仗人家的时候会不少呢。”

    刘运昌中等个子,已经年过四旬。

    他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落地的秀才,

    靠着给人家管账养家的穷书生,也会有时来运转的机会。

    原本以为皇家只是招收一些账房先生,

    没想到却是要经营如此大的银号。

    还好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账房,培训期间也肯努力,

    最后被任命为了这西安分行的行长。

    说是西安分行,要筹建和管理的却是整个陕西的支行。

    也不用什么估计了,就这试营业期间经手的银子就海了去了。

    这皇家银行日后必定是一个巨无霸般的存在。

    自己这一行之长,也算的上位高权重了。

    真是时来运转,祖坟冒青烟了。

    老爹给自己起的名字还真没起错。

    “学生刘运昌拜见王爷。”

    “免礼免礼,刘大掌柜请坐。

    枢儿,让人上茶。”

    寒暄过后,刘运昌拱手说道:

    “学生首先感谢王也对我行的支持。

    您可是给百姓带了个好头儿,对我们银行的帮助可是太大了。”

    “刘大掌柜客气了。

    银行既然是皇家的,我等皇族怎么能够不支持?

    这是应该的,大掌柜不必客气。”

    “王爷,学生在昨日已经把此时电告了总行。

    张行长亲自把此事禀明了皇后娘娘。

    而姚省长也把王府退还土地的事情汇报给了朝廷。

    这不,陛下和皇后以皇家私人的名义给您发了一封电报,

    邀请您和侧妃娘娘以及世子进京过年。”

    刘运昌说完站了起来,郑重的取出一份电文,双手递出。

    朱谊漶父子闻言又惊又喜,连忙站了起来。

    “刘大掌柜,这可是圣旨、懿旨。

    您怎么不早说呢?

    枢儿,赶快命人设置香案供果,恭迎旨意。”

    “王爷且慢。

    陛下特别交代,这电文只是一个邀请函,算不上圣旨。

    而且是否进京,也全凭王爷做主。”

    “去去去,陛下恩赐,微臣求之不得,那敢违背。

    刘掌柜,您还是稍等一下。

    虽然陛下隆恩,赦免我等跪接旨意。

    但小王身为臣子,不可违背君臣礼仪。

    枢儿,大开中门,洒扫庭院,于承运殿设置香案供果。

    命阖府上下沐浴更衣,准备接旨。”

    “王爷,不必如此吧?”

    “刘大掌柜的,说实话,本王这几个月过的是心惊胆战。

    阖府上下官员人等也是人心惶惶。

    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些皇族的苦啊!

    如今陛下圣恩降临,也让他们都安安心吧。”

    “可是,可是这只是一张电文,不是明黄圣旨呀?”

    “即便是陛下口谕也是圣旨。

    何况这还是由陛下和娘娘共同发的电、电报。

    劳驾天使等候一二,小王要去更换朝服了。

    枢儿,命人给天使上瓜果点心,让他们好好招待。

    你也快去沐浴更衣。”

    朱谊漶吩咐完了就急匆匆像内廷走去。

    刘运昌见事已至此,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好坐下安心等待。

    对于秦王父子的反应,他倒是能理解。

    毕竟他这一年多来在京城见过太多的豪门巨贵,

    在一夜之间就从天上掉落到了深渊。

    王爷、国公府邸被抄的也不是三家两家了。

    在陛下最后的决断没下来之前,

    哪个皇亲贵胄不是整天在忧心忡忡?

    这秦王虽然没有像德王他们那么眼明,

    但还算是有些魄力,抓住了这最后守住富贵的时机。

    他可是已经接到通知,各地银要做好在年后接收、培训一些官吏的准备。

    哪里能多出这么多的官吏人员,那还用想吗?

    人生无常啊,自己一届落地秀才,

    竟然有可能做那些六七品官的上司。

    以后要更努力的办差了,后面的狼太多,

    一丝懈怠,怕就会被人替代、超越。

    虽然朱有效和张珊的电报只有寥寥数言,

    但是对秦王府上下来说却是一个定心丸。

    就是那些王府的官员也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王爷不忤逆皇上,他们这些王府官员也就能平平安安的。

    至于撤番,他们巴不得快点儿呢。

    坐这王府的官员,就不说是看不到升迁的希望,

    还整天要在朝廷和王府之间受夹板气。

    王爷一旦犯错,他们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这苦逼日子终于要熬到头了。

    皇上对王府回馈的善意,说明即便最后是被撤了番,也不会受到什么特意的刁难。

    他们这些官员,也应该能被妥善安排吧?

    秦王府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生。

    眼明的人不少,懂得弃尾求存的聪明人也不少,

    可是也不乏一些眼瘸心外的愣头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