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十四章北上(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刘家辉在部队赶到徐州后,立即向战区司令长官表示坚决服从长官命令,保证不保存实力,不避战,怯战。战区这位正因为要执行最高当局制定的雄心勃勃的会战计划。但战区内各地方部队特别是最有战斗力的西北军各部均伤亡惨重,中央军又都不太听招呼而搞得焦头烂额的司令长官在听到刘家辉的保证后,大喜过望。难得有一个中央军的将军能这样表态服从一个地方将领出身的人指挥。不管这个人是战区司令长官还是集团军司令或是军长。甚至有些中央军的师旅长他都无法指挥。不管怎么说这位刚刚调归战区直辖的少将师长的表态让他感觉到底气足一些。不过这位桂系的两大巨头早就从刘家辉刚一从浙江一出发,就在军委会任副总参谋长的另外一位巨头那里知道了刘家辉部的所有战斗过程。他对这位中央军的青年少将的评价和陈部长的看法基本相同。不过在刘家辉表示需要最少给三天最好一个星期的整训时间后,这位被战区各杂牌部队誉为最宽厚的司令长官却沉默了。

    刚刚开始时他以为又遇到了一个口中表示服从,但内心却想的是保存势实力坐视地方军拼光的中央军将领。但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示。他也知道他奈何不了这些中央军将领。别说一周就是他们要休整一个月,他也无可奈何。上个月藤县保卫战时,要不是中央军的20军团见死不救,122师也不会全员战死。月初台儿庄会战时,在最终时刻还是那位军团长不顾自己再三催促却迟迟不动。如果不是自己请最高当局下令恐怕别说大捷。第二集团军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自己还不是奈何不了他吗。想到这里他不禁对这些中央军将领产生了一种深深无奈感。这个20军团兵力训练和武器装备在第五战区无出其右者,但挑大梁却始终是装备极为低劣的以西北军为主的杂牌部队

    一起来的许洪亮看出来了这位战区长官的心事了。看起来现在他把他们和那位几次见死不救的20军团长归为一类的人了。连忙解释道:“职部一个月前还只是一个虽说有一个旅级建制的游击总队,但人数也就充其量是一个大团。虽然经过组建后的几次补充,但新兵太多。老兵除了原来的不到两千人外,只有临出发前战区给补充的一个营。这些新兵最多的只训练一个月,其他的是临来时战区才给补充的和我们来的路上自己招的,很多甚至于连枪都不会开。现在虽然有一万多人的人数,老兵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现在要是上战场的话,估计战斗力就连59军的一个旅都不如。长官,我们希望给三到七天整训,已经是最低要求了,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让一群连枪都不会放的新兵上战场,这不仅仅是对这些新兵不负责,对战区和友军更不负责。弄不好要危害到战局的。”说完一脸诚恳的看着这位二级上将。

    许洪亮说话时保留了很多余地。他没有把陈部长给补了一个老兵团,和过江以后招的兵里有一半是收容的各部队被打散的老兵。现在部队中是新老兵各一半的情况说出来。这并不是他想要保存实力,他认为现在部队最需要的是最后的战前磨合。他知道以现在不是太乐观的战局来看,恐怕他们马上就会被派到前沿,这样对他们这支新老兵各半的部队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更何况路上招的那些新兵还需要训练。

    刘家悔听他说完连忙向战区长官保证道:“只要长官给我们几天的整训期。我保证只要长官指到是许洪亮出的。剩下的就是一上来就全部是实弹射击训练和没完没了的修公事训练。再不就是强行军训练。刘家辉这也是临阵磨刀。不过好在除了三战区给拨的那两个新兵营和路上招的新兵外,其他的新兵多少也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了。剩下的就是新老兵的磨合了。一时间集镇周围不是到处都是轰隆隆的爆炸声就是日夜不停枪炮声。弄的集镇内百姓黑白天都不敢出门,生怕被不长眼睛的子弹给扫到。遭到无旺之灾。就连这些老百姓家里养的鸡都吓得拒绝下蛋,猪也拒绝吃食了。不过好在刘家辉为了给部队增加营养,派人将他们手里不下蛋的鸡和不吃食的猪都买走了。这才让老百姓的怨气少了不少。不过那些孩子却是很高兴。捡来的大量子弹壳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至于刘家辉他除了继续给教导队上课外,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屋里依照后世陆军学院里讲的徐州会战的后期的过程正考虑着下一步战区的想法。不时还把正组织部队进行协同训练的许洪亮拉来研究一翻。估计到等训练结束后战区长官应该已经下定决心全军突围。以现在各杂牌部队的损失情况和中央军的对战区长官的服从程度。要是他没有预料错的话,这位战区长官之所以给了自己一周的整训时间,恐怕打的就是安排自己断后掩护的主意。想到这刘家辉不得不制定了几个详细的计划以有备无患。好在他后世的军史学的相当不错。特别是作为一个愤青对抗战史更是下了一翻苦功去学。因此他对现在的战局和后来的发展趋势恐怕比最高当局和战区长官还要清楚。他一到徐州便不断的给陈部长发电报,详细的将自己对这场会战的后期前景的预测分析报告给陈部长,希望他能劝阻最高当局的头脑发热。又几次找战区长官汇报自己的分析,希望战区长官能尽早布置突围计划。他实在不想再看到南京的混乱在徐州再次上演。并一再向战区长官表示自己愿意为全军担任掩护。刘家辉虽然知道战区各部队后来都顺利突围,但他现在一直担心自己的到来会改变历史。

    听着刘家辉对会战后期的评估和预测。战区长官的双眼不禁又打量了几次刘家辉。他原来只是认为刘家辉只是在战术上有一套,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好的战略眼光。不禁对这个仅二十多岁的青年少将再一次刮目相看。等送走刘家辉后一脸苦笑的向战区参谋长道:“一个泱泱大国的军事统帅的战略眼光居然还比不上一个才从军校毕业不几年的小小少将,怪不得有不少人私下评价咱们这位最高统帅的军事水平也就够当一个步兵营长。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五战区现在这么多的将领,看出日军下一步行动的有不少。但能做出这么详尽的分析的还没有。看来我还是小看他了。不过这个人倒是没有中央军将领身上普遍的骄横二气。还这么勇于承当为全军断后的任务。”

    “是呀。这个人我怎么也没有看透。从资料上看。这个人无论是在军校和在铨叙厅期间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不是什么纨绔子弟,但也没少惹事生非。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这转变也太大了吧。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要不是有一个好大哥就连军校都不能毕业的人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战略和战术眼光。要是中央军校的毕业生都是这样的人话,这场战争也就好打的多了。”正看着从武汉那位副参谋总长那发来的刘家辉详细资料的战区参谋长听了这些话后不禁有些嫉妒的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