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一百四十六章剑指岳阳(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夜,由几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在长沙至衡阳的公路上急驰。打头的一辆中型美式中吉普上,一挺美制12、7MM重机枪冰冷的枪口指着道路两边起伏不定的小山包。紧随其后的一辆轻型吉普车上的一挺12、7毫米重机枪同样指着道路两边,只不过与前车的不同在于他的枪口略微向下,始终是指向道路右边的急驰而过的稻田树林和村庄。这个有些嚣张的车队最后面的两辆美式十轮卡车上,装着满满的两车荷枪实弹的士兵。车上的士兵枪口同样指着车外的道路两边。架在车头顶棚上的两挺捷克式轻机枪的保险已经打开,一有突发事件,密集的火力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可能的袭击者打成马蜂窝。

    坐在车队中间第三辆有些显眼的德式吉普车上的刘家辉以军情紧急为由委婉的拒绝了战区参谋长留他休息一晚等天明在走的邀请,连夜赶回衡阳。

    望着车外一闪而过的宁静的村庄稻田和竹林,刘家辉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这难得的江南夜色,他的脑海中正在不断的思考即将展开的作战。

    这次作战有些匆忙,全军上下没有什么心理准备,部队还没有来的及进行充分的动员。虽然来的时候刘家辉已经让各师向湘潭一线集中待命,但是只是被告之以最快速度赶到战区开会的刘家辉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他只是完全按照一个军人的直觉下的命令,却没有想到战事会来的这样快。

    虽然作战计划早就已经拟订完毕,但是根据形式的变化,原先的作战计划还要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原来的作战计划的目的只是让部队中的新兵接受实战考验,以及对新调整完毕的部队进行战场上最后的磨合,为明年爆发的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做准备。并没有考虑现在面临的情况。

    对于部队能不能由现在的训练状态迅速的转入战时状态,刘家辉心里还是有底的。他相信自己的部队,对自己的部队有充足的信心。11军毕竟是全训部队,这个底子还是有的。只不过刘家辉在之前答应过大比武之后,给部队放三天假让部队放松一下,现在看来这个承诺只能暂时作废了。

    车队的一个小停顿惊醒了思考中的刘家辉,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停顿,车队很快又迅速出发了。看着身前身后严密的警卫,刘家辉不禁有些摇头苦笑,按照他原来的意思,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而且在他看来这么做也有些太显眼了。刘家辉认为至少在现在这一带还应该是比较安全的,毕竟长沙也好衡阳也好,包括二者之间,都驻有九战区的重兵。而且在这临近前线的地方,军统的人盘查的还是比较紧的。那些日本人虽然有些卑鄙,好使用一些阴谋手段来取得在战场上取得不到的东西。但是恐怕还是没有这个胆子在这里也就是九战区腹地来暗杀他这个堂堂的国军中将军长的。

    不过眼前的这些可以说是除了身为特种部队的警卫团三营四营外,11军最精锐的士兵组成的警卫连随车护送他来长沙是许洪亮的意思。许洪亮到不是怕战区长官将刘家辉扣下,而是他担心刘家辉路上的安全。这里毕竟不是象在赣南一样,由11军全权负责。这里北东两个方向与日占区接触,地形又相对复杂,正处于衡山山脉与洞庭湖平原交界处,而且两侧又基本上是山地。日军小股部队化装潜入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加上这里距离有百年匪患,土匪猖獗的湘西的距离又极近。刘家辉以前在南昌的时候没有少杀被他招安下山又屡教不该的土匪,难保这些被刘家辉杀掉的土匪中有那个还有在湘西占山为王又胆大包天的亲朋故旧对刘家辉下手。这里复杂的形式让许洪亮很为大大咧咧不怎么顾及自身安全的刘家辉担心。所以许洪亮一到衡阳,就坚持刘家辉只要是出行,就必须至少随身携带一个警卫排。并对刘家辉家眷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

    刘家辉知道这是许洪亮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是他始终认为这样有些太张扬了,许洪亮也有些多心了。但是许洪亮却固执的紧,任刘家辉怎么说甚至耍赖就是不改变自己的决定。许洪亮不仅拒绝改变自己的决定,还拉来也时刻为他安全担忧的赵永刚一同劝说。最后赵永刚请出刘家辉两个老婆做他的工作后,刘家辉在一比四的悬殊比例下,也只能被动的接受许洪亮的安排。尽管他心里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他没有办法去拒绝许洪亮的好意和两个老婆哀怨的眼神以及赵永刚整天让他差点没有发疯的唠叨。

    但是让刘家辉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是小瞧了日本人的胆子。这些日本人既然有胆子敢先若这个地球人口最多的中国。接着又去若上个子最大的苏联,最后连若最有钱的美国人也都敢给一棒子。在这个他们并没有怎么放在眼里的中国九战区腹地暗杀一个屡次让他们威名扫地的支那军将领的胆子还是有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些日本人不仅有胆子而且这个胆子还相当的大,与他们的低矮的身高简直有些不成比例。

    只不过此刻潜伏在路边衡山山脉上准备伏击刘家辉一行的并不是原装日军小股部队或是日本特务,而是被这些日本人收买的一股土匪。如果洪升在这里,他一定对这些人不陌生,很简单,这些人正是他父亲以前的老兄弟,带头的那个就是将洪升卖给人家顶替壮丁的他父亲的结拜兄弟。

    他这次敢胆大包天想要伏击刘家辉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此刻就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叫花谷小兵的日本人,为了此次伏击出了相当高的价格。日本人这次为了干掉刘家辉出了血本。不仅给他的队伍全部换上了新式装备,让他原来只有二十多条膛线已经磨的差不多的老套筒汉阳造步枪,大部分还在使用*长矛步枪的队伍换上了清一色的快枪之外,还答应他支付给他三十万大洋,并慷慨的支付了一半的预付款,并答应他在事成之后马上支付他另外一半

    最让他心动的是这位花谷先生答应他在事情完成之后,只要他愿意,并同意将队伍拉到湘北,马上就给他一个治安军团长当当,而且兵员和装备全部由这位花谷先生帮助解决。

    第二点就是刘家辉当年在南昌整肃军纪花谷一直认为钱既然已经归他支配了,那就是他的钱了。这多花一分钱都是在从他口袋掏了,都是在割他的肉。认为钱是自己的花谷在听到眼前这位漫天要价后,不甘示弱的利马坐地还钱。双方很是唇枪舌战了一阵子。

    不过在经过漫长而又艰苦的讨价还价后,这个贪婪的土匪头子终于答应将要价从五十万大洋降到三十万大洋。只不过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就是事成之后,他们不可能在在湘西立足了。花谷必须答应他,将他们这支队伍拉到日占区,将他们收编成治安军,而且最少也要给一个团的编制,并且装备和军饷全部由日本人负责。

    这个要求花谷想也没有想,就同意了。反正现在刚刚成立的南京政府正大势扩充伪军。一个只有千把号人的保安团投过去都能给一个师的建制,这一二百人过去,给一个团的建制没有什么问题。况且南京政府的那些人,那敢反对大日本皇军的事情。这件事情不用花自己半份本钱,所有成本自然由南京政府负责,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个要求就是在出发前,花谷必须弄一批武器为这些土匪改善装备,否则以他们这些破烂的装备是无法完成合同的。

    这个条件花谷更没有意见,反正皇军缴获的支那军的武器弹药又的是。拿出一部分给这些土匪有什么的,这些武器给南京政府也是给,给这些土匪也是给。反正这些人都是为大日本皇军效力的,给谁不是给。反正都是慷他人之慨,只要不在从他兜里掏钱就行了。

    当花谷将这个计划用电台汇报给上级后,他那个立功心切的上级马上就批准了花谷的作战计划。而且在短时间内,给他送来了二百条从国军手中缴获的英国造步枪,五十支快慢机,五万发子弹和二十箱手榴弹。不过花谷和他的上级实在有些高估这些土匪的信誉度和合同的约束力了。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些土匪居然会如此不讲信义的轻易的毁约。

    最让花谷小兵心痛的是被那些土匪枪走的行李中除了一部电台外,还有用来支付尾款和自己准备昧下的一共三十五万大洋。更让他心疼的是自己那支花高价买来的德式手枪也被这些可恶的土匪给抢走了。

    作为日本特务机关在中国活动的间谍,花谷没有使用日军制式94式南部手枪。虽然中国私下有枪的人相当多,但是这些人拿的枪绝大部分都是比利时造的勃郎宁手枪或是英美造的左轮手枪,也有不少法德生产的手枪。最次的也是东欧一些小国或是西班牙生产的手枪。绝对没有人使用94式这种相当丑陋的手枪,尽管他的精度极佳,所使用的8毫米南部式子弹杀伤力也相当的大

    花谷当初一到中国就入乡随俗的通过一些关系购买了一支被中国人俗成为张嘴蹬的德国毛瑟7、65毫米手枪。不过他之所以不使用自己国家的手枪,怕暴露身份是一件事,更怕的是南部式这种极为不可靠的手枪在关键的时候不给自己面子,来个罢工可就糟糕了。南部手枪糟糕的可靠性是对自己生命绝对热爱的花谷中尉无法接受的。不过花谷小兵毕竟只是一个间谍不是一个正式的军人,无法在战场上缴获这种手枪,只能隐痛大出血,花高价购买。这样生性贪婪吝啬的他心疼了好一阵子。

    虽然这种手枪在中国军队里。只有那些特工机构或是中高级军官或是高级指挥部中参谋军官才有资格装备。即便是日军野战部队也很少缴获,但是花谷始终认为他本来可以不用花钱购买的。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那支花了高价购买的手枪早就被那个贪婪的土匪头子盯上了。毕竟凡是玩枪的人都希望自己手中能有一支好枪的,可这些撸子的价格实在太高了,不是他们这些土匪能承担的起的。所以他早就把主意打到了花谷身上。只是碍于双方暂时的合作关系,有些不好意思下手而已。既然现在合作已经破裂了,那就没有什么好顾及了,自然将其笑纳进自己的腰包。

    不过发生在长沙至衡阳公路边的小山包上的这一段小插曲,正在忙着思考作战计划遗漏的刘家辉并不知情。

    刘家辉一赶回衡阳军部马上将正在部署军部前移工作还没有来的及休息的许洪亮找了过来。本来他想先找赵永刚过来,但是看了看东方已经有些发亮的天空和已经凌晨四点的时间,一想起赵永刚这家伙被打搅睡眠后的愤怒,决定还是先找许洪亮在研究一下作战计划看看还有什么补漏的地方在说。

    战区的情报只笼统告诉刘家辉,驻扎在湘北和鄂南的日军第16师团和40师团主力被调往枣宜战场,但是被调走多少,留在当地的有多少?技术装备和炮兵被调走多少?情报简介上面却没有说清楚。敌情有些不明。按照刘家辉的原计划是在出发前,先派出警卫团三四两个特种营先侦察清楚后,再开始行动,但是现在看来不及了,毕竟救兵如救火。

    许洪亮在听完刘家辉的担心后,眉头也不禁有些皱了起来。眼前的情况可原计划有些差距,尽管这个差距要有利于部队的行动。但是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出动的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他明白刘家辉的担心决不是杞人忧天。

    但是看眼前的战局发展趋势,又由不得半点犹豫。最后许洪亮只能先建议将两个营派出去先走一步。在全军到达之前,尽快摸清敌情。侦察的重点放在湘临和羊楼司、赵家桥一线以及蒲圻。而且在抢占羊楼司一线的同时,必须将赵家桥一线同时拿下。

    羊楼司是此次作战的关键位置。而临湘和蒲圻是距离羊楼司最近的两个较大的日军据点。只要将这两处日军实力摸清楚了,就可以避免出现被动的情况。而拿下赵家桥一线就拓展了整个防御的空间。为击退日军的反击赢了相对充裕的时间。

    最后许洪亮道:”军座,我建议放弃原有的抢渡新墙河直插羊楼司一线的行军路线,改为全军向东沿着湘赣交界处,利用幕阜山之地形掩护,隐蔽前进。而且战斗打响前军部和各师的大功率电台全部实现无线电静默只接不发。只留一部分十五瓦左右的小功率电台相互联系。防止日军监听暴露军部位置,乃至暴露整个作战意图。”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