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冤家在聚首(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竹原支队出发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阿南惟几心中出现一股浓重的不安情绪。他现在在心里影影约约认为木下勇少将的建议是对的,自己貌似有些过于托大了。想到这里阿南中将的情绪不禁有些焦躁起来。如果第6师团再出什么事情,东京大本营恐怕饶恕不了自己。在上次损失惨重的赣西北及南昌作战之中,因为损失巨大却没有取得丝毫战果,阿南惟几已经受到了东京大本营的严厉训斥。如果不是后台过硬,要是换了别人,就单凭借他丢掉的那一万多驻华侨民,恐怕他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连象园部合一郎那样混个退休都不可能。

    虽说日军在形式吃紧兵力吃紧的时候,就地征集侨民参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早在凇沪会战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但那也只不过是少量征集,而且征集的对象大多是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浪人或者压根就是退役的老兵。就算是征集起来也是主要作为辅助部队使用,以便腾出正规兵力用于主要战场上。但是象阿南中将这样直接将主力抽走,将这一万多大多毫无军事经验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侨民直接扔到战场之上担任主力,只留下小股正规部队担任掩护指导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日军此时虽然因为战线过长兵力略微有些不足,甚至征集了不少朝鲜人和台湾人补充近部队,但是还没有混到就地抓兵的境地。阿南惟几中将算是开了一个大头。

    这一万多本来是抱着借着大日本皇军赫赫战功的光发财致富的梦想远涉外重洋来拖家带口到中国的侨民,那知道财还没有发起来,先把命丢了。一万多被征集来的侨民活着跑回武汉的不足二分之一。剩下的不是当了俘虏就是光荣战死沙场。当然这些没有回来的人其中真正战死沙场的并不多,绝大多数还是当了俘虏。但是大部分没能回来还是事实。此战过后,武汉日本人聚居区简直是哭声震天。

    东京大本营那些官老爷们虽说对于死上万把个平民虽然不是太在意,但是阿南惟几这次做的实在是有些太过了。这些侨民总有些人有些七大姑八大姨在日本政界或是军界高层任职或是有联系,特别是阿南惟几将一些日本大公司驻华中代表都抓了壮丁,将这些大公司得罪了一个遍,被人家以漠视国民生命为由一状告到了陆军部,陆军上层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将此事压制下去

    大本营在战后给阿南惟几一个严重警告,如果在出现类似事件,就送他就去陆军监狱中养老。而且这次会战开打之前,大本营明确告诉他,如果这场会战打不好或是失败就给他老帐新帐一起算。有了这个警告让阿南惟几的胆子多少有些变的小。如果这次被他点名从已经编入南方军序列,拿到南下船票正准备参加南下作战硬生生拉回来的第6师团在倒霉的中了头彩受到重创或是被支那军全歼,除非他能将功赎罪的拿下赣西北占领长沙,否则大本营是绝对不会再饶恕他的。恐怕他回国之后连岗村宁次那样的冷板凳都没的座,甚至连园部合一郎那样做一个平民百姓都不行。

    不过转念一想竹原支队现在被他编成关内日军已经极为少见的步骑炮战车混编支队,就算是无法突破支那军的包围圈将被合围在孝感城内,一天三封求援电报的45联队救出来,但是如果有什么异常,在空中掩护之下,安全的跑回来还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刘家辉能让阿南惟几如意吗,恐怕很难。竹原支队在刚一出动就被刘家辉盯上了。只不过有大量战车和骑兵掩护,又距离武汉过近刘家辉才没有动手。只是出动小股部队沿途利用湖泊河流纵横的地形对竹原支队进行骚扰,降低竹原支队的行军速度,给主力完成部署争取时间。而主力则埋伏在东山头与汉水之间刘家辉早就选择好的预设战地上。这里虽然直线距离武汉不足七十公里,但是湖泊众多河道纵横极大的限制了日军战车骑兵的机动优势。特别是限制了这些机动性较强的部队施展其日军擅长的迂回战术的使用。

    当然这里的地形不仅限制了日军的战术也同样限制了28集团军战术的发挥。虽然这里的地形对刘家辉的计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样一来日军进攻可以利用的正面也极为狭窄,有利于28集团军火力的发挥。

    整个伏击阵地都是由刘家辉亲手布置的,由于竹原支队中不仅有三个骑兵中队的编制还有两个战车中队。28集团军虽然与日军的战车部队有过不止一次的接触,但是那都是在限制的这些战车机动能力发挥的山区。这次可以说是28集团军自从成立的时候起,第一次在最有利于发挥机械化部队威力的平原地区对付日军战车骑兵混编部队,刘家辉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

    虽然赵永刚给刘家辉弄回来了最佳单兵反坦克武器火箭筒,但是由于时间上的关系,这些相对来说轻便的多的火箭筒和步话机一样还没有来得及下发部队。只是少量的装备了手枪团和特务团试用。而绝大多数部队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还是以刘家辉通过各种手段弄来的相对笨重一些的战防炮为主。

    为了增加单兵反坦克能力,刘家辉亲自示范了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怎么对付日军坦克。在后世解放军的假象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有着世界上最强大装甲突击力量的苏联,所以解放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怎么对付坦克。虽然到刘家辉当兵的时候,因为国际环境的变化部队的训练大纲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反坦克训练依然是解放军的主要训练科目之一。再加上刘家辉原来的老部队的性质,和这个家伙的好学精神。对后世解放军在六七十年代因为国力所限制所想象出来的各种反坦克手段,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多少了解个七七八八。现在的条件和可以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虽然无法与后世全民皆兵的那个时候相比较,但是此时日军的89式、94式、95式这些薄皮坦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也无法与后世苏军上万辆T54、55、62、64和T72坦克相比较。即便是最新型的97式坦克也装甲厚度上也没有比89式坦克强太多。

    除了临时想尽办法加强了单兵反坦克手段和战术演练之外,刘家辉又对各部队中现在使用的可以用来对付日军坦克的武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以大口径机枪专门对付日军94式、95式这样的轻型坦克,用各种反坦克火炮对付这两个战车中队中数量并不太多但是却是对28集团军威胁最大的97、89式坦克。并制定了一套专门的战术来对付这两个战车中队。

    好在28集团军部队本身就很重视反坦克训练,加之在历次作战之中也没有少和这些日军坦克打交道。全军上下除了在河南召的新兵之外,其他人特别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对这些日军坦克更不陌生。所以刘家辉新拟订的这些战术虽然比较新颖但还是在短时间之内便快速普及了下去,各部队只经过几次演练便熟悉了。在28集团军参加过的历次会战之中,日军战车部队并没有在28集团军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反到是亏没有少吃。虽说在平原地区还是第一接触,但是基于之前的历次战果,全军上下除了刘家辉有些担心之外,其他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害怕。

    竹原支队的进度很快。在刘家辉刚刚刘家辉命令之后,已经到钟祥的预备90师立即以强行军的速度东进。做为先头部队的萧明骑兵旅已经抵达应城一线,预备90师主力也已经抵达京山东北的石扳。这个消息是唯一让刘家辉高兴一些的消息

    两个方向的进展不畅,让刘家辉有些火大。不过越到这种情况之自己下越要稳重越不能草率行事,这一点刘家辉还是知道的。这也是刘家辉拒绝202、202两个师长提前发起总攻击的原因。无他,现在如果发起总攻击,至少会有一半日军跑掉。就打成了刘家辉最不想见到的击溃战而不是全歼。

    刘家辉看着慢吞吞行军,而且警戒异常严密与第6师团猛打猛冲的一贯风格大相径庭的竹原支队,电告高海宽在想办法给孝感守军增加点压力,催一催这个竹原支队的行动,让他们加加速。刘家辉就不信,同为第6师团部队,45联队到了支撑不住的时候,这个竹原支队还能如此不紧不慢的行军?而对已经有些焦急的部队,刘家辉的命令只有两个字稳住。

    看着始终盘旋在竹原支队头上的几架日军侦察机,刘家辉曾经一度怀疑,这些侦察机发现了部署在下辛店、毛陈两翼的伏击部队,才让竹原支队进攻的力度和速度慢了下来。但是转念一想,刘家辉对自己的隐蔽手段还是有信心的。虽然这里是平原地带,但是可供刘家辉隐蔽部队的地点还是很多的,应该不会暴露目标。这几架侦察机虽然眼睛比较贼,但是也没有在空中发现地面隐蔽良好目标的能力。毕竟现在的飞机还没有任何机械或是电子侦察手段,还只是简单的依靠目力或是原始落后的照相侦察手段,特别是这几架战术侦察机,观察战场只能依靠目力。况且自己部队隐蔽的情况是自己检查过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就在刘家辉因为竹原支队始终不咬钩而疑虑丛生的时候,那边的竹原少将在接到侦察机没有任何异常的电报之后,终于也下定决心加快行军速度,尽快抵达孝感。毕竟45联队也是他的部下,从那一方面来说他也无法对45联队的危急情况坐视不理。如果真的因为自己过于谨慎而导致45联队全军覆灭平汉铁路重镇孝感丢失,恐怕自己就是将竹原支队一个不拉的带回去,无论自己的顶头上司神田正种中将还是阿南惟几中将都不会轻易的饶恕自己。

    让竹原少将下定决心加快行军速度和加大攻击力度的不仅是侦察机发来的报告。还有经过他这一耽误,落在后边的炮兵这个时候在加紧时间赶路之后也已经赶上来。炮兵的赶到让竹原少将的底气增加了不少。在长沙会战之后,第6师团调至满州补充的时候才从关东军中调入第6师团的,还没有与28集团军交过手的竹原少将心中,即便在勇敢的中国军队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之下,可以长时间坚持的。中国军队那点可怜的炮兵与日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还没有和28集团军交过手的竹原少将那里知道,现在就在他身边就有两、三个炮兵营的整整36门火炮在瞄着他的行军队列。只不过这些火炮在刘家辉亲自指点下,隐蔽的极为良好没有被满天飞的日军侦察机发现而已。为了尽快解决掉竹原支队,以尽早抽调兵力北上,刘家辉这次南下,不仅携带了201、202师两个师属炮兵营。还将11军直属也是全军射程最大的也是唯一装备了的苏制野炮的炮兵营也带来了。如果不是高海宽需要攻坚,而将暂16军直属野炮营和此次北上唯一携带集团军直属重炮团的一个150毫米重榴弹炮兵营留给了他,现在瞄准竹原支队的就不是三个炮兵营了,至少有五个炮兵营绝对会不介意给竹内支队来一个火力覆盖的。

    当竹原少将下定决心发起猛攻之后,才发觉眼前阻击自己的支那军队突然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异常顽强起来。不仅抵挡住了竹原支队在坦克的掩护之下的数次猛烈攻击,甚至还打出了几次漂亮的战术反击。数次冲锋受挫的竹原支队不仅步兵的伤亡在中国军队顽强的阻击之下越来越大,就连担任掩护步兵冲锋的坦克战损量也急剧上升。在战斗之中,中国军队好象专门找这些战车下手似的,仅仅几次冲锋配合竹原支队作战的两个战车中队就被击毁击伤十多辆坦克,加上在辛安渡损失的那六辆坦克,两个战车中队有一个可以算得上全军覆灭了。特别是这两个战车中队的主力97式坦克损失奇重,平均每辆至少挨了三发反坦克炮弹或是六到七个集束手榴弹甚至炸药包。一下午激战下来到天黑之前已经没有一辆坦克能继续作战。至于那些皮薄的94式、95式轻型坦克更惨,被大口径机枪给打成了漏勺子,损失的坦克浑身上下全部是眼。里面的乘员也基本上无一幸存。

    生怕坦克全部丢了回去难以交代的竹原少将在看到战车中队损失惨重之后,连忙将剩余的坦克撤了下来。改为由步兵冲击,坦克与炮兵一起用火力掩护步兵冲锋。日军坦克损失这么大固然与阻击部队反坦克战地构筑的隐蔽坚固,反坦克手段花样繁多有关系,但是与竹原少将拙劣的对坦克的使用方式关系更大。

    手中有两个战车中队足足四十多辆坦克的竹原少将在每次发起攻击的时候,却小气的只肯出动五辆掩护步兵突击。坦克部队最大的威力是依靠其自身的防护能力展开集团冲锋,可担心战车部队损失过大回去无法交差的竹原少将只是采用了添油战术。如果竹原少将一上来就将两个战车中队全部投入到进攻,哪怕只投入一个中队结局也不会这么惨痛。毕竟担任阻击的201师这个团只有六门战防炮,就算上刘家辉临时加强的也不过12门,一旦日军坦克发起集团冲锋,还真不一定能抵挡的住。毕竟这些坦克都是在随时移动的。结果竹原少将这么一弄不仅没有降低战损量,反到是每次突击的坦克因为数量过少基本上有去无回。形不成优势的战车部队与起说是掩护步兵冲锋,还不如说作为前置火力点使用。

    竹原少将这一临时举动全部落在了就在战场不远处仔细观察战场的的刘家辉眼中。看着日军攻势逐渐减弱,在看看逐渐黑下来的天色,天上一直掩护竹原支队的日军侦察机和轰炸机已经退去。刘家辉点了点头是到总攻击时间了。

    再日军的攻势再一次被击退之后,刘家辉拿起电话,向早就在战场上两翼准备好的部队下令,对竹原支队发起攻击。刘家辉的电话刚放下,战场之上响起了28集团军反击的密集炮声。密集的炮弹将正因为攻击无果准备下令后退休息的竹原少将打蒙了。听着密集的听不出来炸点的爆炸声音,清醒过来的竹原少将第一念头就是:“自己又上了这些该死狡猾的支那人的当了。”按照竹原少将对中国军队火力配置情况的了解,他准确的判断出来这些正对着自己猛烈轰击的中国炮兵至少有三个炮兵营。也就是说在自己周围至少有三个军的中国军队。“该死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一整天都盘旋在自己脑袋顶上的这些飞机都是瞎子不成,”判断出情况之后,竹原少将狠狠的咒骂了航空兵一顿。

    由于一直成攻势,甚至连简单的掩体都没有修建的竹原支队在这阵子突如其来的炮击之中死伤惨重,特别是受到重点照顾的炮兵和战车部队更是十不存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