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许昌之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张恩华肯帮忙,林婷二话不说就把张恩华拉回他刚刚走出的静室。看着兴奋不已的林婷,张恩华脑袋大的三圈,他现在已经后悔不迭。自己看来实在是闲的要发疯了,要不干吗想起来的要想起来串通这个女记者,整整自己的顶头上司兼结拜大哥。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话既然已经说出口,就也没有了容他在收回的余地。张恩华看着兴致勃勃的林婷,心里略微隐隐有些担忧,要是刘家辉知道自己露他的老底,会不会将自己打成残废?

    林婷看不知道张恩华的现在在这一时刻已经后悔,把张恩华拉进屋子后,急忙从她那个随身携带的小包包中,掏出纸笔,向着张恩华俏皮的道:“那么张军长咱们开始吧。”

    张恩华有些迟疑道:“林小姐,你看我现在还有事情,采访的事情,咱们过两天再说好不好?”“您,不是后悔了吧。张军长您可是统率数万大军的一军之长,总不该对我这个小女子食言吧。再说,刚刚刘长官已经让你陪我了。”

    “什么,他真的这么说了?”对刘家辉和林婷对话没有听到多少,当时正在严重走神中的张恩华,还真的没有听清楚这句话。听到林婷这么说,张恩华不禁挠头,自己还以为可以作弄一下刘家辉,合辙他把自己当替死鬼了。

    想到这里张恩华,很有一股既然你不仁,那么就别怪我不义的冲动。也许是长期以来在刘家辉的积威下生活,对刘家辉产生了相当的畏惧感。思虑再三,张恩华到底没有敢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做。

    自作自受的张恩华,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在刘家辉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满足这个记者的要求。其他的大不料来一个无可奉告。反正这些记者估计也对这句话也有相当的免疫力了。这句话,可是国民政府在记者会上最常见的一句话。

    想到这里张恩华笑道:“林小姐,你看我是这样的人吗?好吧,只要是不涉及军事机密和个人隐私,我是有问必答。这样总可以了吧。不过咱们先说好,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你不要想办法套我的话。”

    “我知道你们记者套话的功夫都是一流,很是有些防不胜防,所以我还是要把丑话说到前边。如果我一发现你有这个意思,我将不会在与谈任何的问题。还有你的稿子写完,发表之前至少要让我先看一遍,别让我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没有问题,只要张军长配合,我一定按照张军长的要求去做。那么咱们这就开始了?”听到张恩华的要求,林婷也没有犹豫,先答应下来再说。

    张恩华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对于应付记者没有什么经验的他,此刻也只能打点起精神来,听着。虽然这个女人答应的如此之快,但是能把自己那个现在很有古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风范的结拜大哥逼成那个样子,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自己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林婷看了看张恩华一付紧张的样子,给了张恩华一个绝对甜美的笑容道:“张军长不必这么紧张?我又不会吃人。我们就象普通朋友谈话那样不就可以了。”

    听完她这话,张恩华脸上扯出有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心想我敢不紧张吗?要是说漏了嘴,把不该说的说了出去,刘家辉还不吃了自己。自己面对这个狐狸精一样的女人,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尽管心里这么想的,可张恩华嘴上只能道:“我还是第一次单独面对记者,还真有些紧张。好了你问吧。”尽管被林婷的这个相当的妩媚的笑容弄的有些失神,但是张恩华却没有丝毫敢放松小】

    【说】

    看着还是有些紧张的张恩华,林婷也没有在意。她知道象张恩华这样的职业军人,不是那种半是政客半是军人,身上政客的味道远高于军人的那些人,这种人很少与记者打交道,此时有些怯场正常。

    “张军长,您说,刘长官不愿意接受记者,是不是对记者很讨厌?我听说,以前除了必须出席的记者会,刘长官可是绝对不与记者打任何交道,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单独采访他,更没有一个记者有荣幸给他做一个专访。”到底是中央社的名嘴,林婷上来就问到点子上了。

    张恩华听到这个问题,松了一口气。刘家辉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的理由早就和他们说过,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如果后面的问题都是这样的问题,那他今天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张恩华那知道这个问题是林婷为了让他放松警惕,以便从他这里多套些话,而特地问的。他现在的那点心思,那能瞒的住狡猾如狐狸的林婷。这个长的相当漂亮的女记者,能在人才济济的中央社混到现在的这个位置,可不是单纯的因为自己的美貌和身后的雄厚背景。

    “这个问题吗,原因很简单。我们总座认为我们是军人,不是政客也不是明星。长期暴露在闪光灯之下,那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说林小姐难道不认为,我们作为军人,神秘一些不好吗。?

    ”如果整天被你们媒体盯着,那我们什么也别干了。还有如果暴光太多,国人在研究我们的时候,日本人也会研究我们的。如果让日本人把我们研究透彻了,对我们会很不利的。您说是不是?”

    ”再说,我们也需要生活。每一场血战过后,我们的身心都会疲惫到极点。如果整天与记者打交道,我们还怎么能好好的休整,恢复精神体力?林小姐,不会以为我们取得的每一次胜利,就是我们这些高级军官坐在指挥部中,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吧?”说完之后,张恩华笑了笑。

    “那张军长的意思是,你们进行的每一场战斗,刘长官,以及你们也和那些普通的军官和士兵付出一样的精力?”林婷的问话可以称的上步步为营。

    “岂止是一样的精力。别的长官指挥战斗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那个总座在指挥每一场战役的时候,一天最多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很多的时间内,几乎是连续几天都合不上一会眼。困乏极了,就喝上一壶浓茶,或是依靠抽烟顶着。”

    “我们这些在下边当军师长的只要本部队没有作战任务,还能休息一下,他可没有这个机会,他要统筹全局的。无论那一支部队有战斗,他都要盯着。他可比我们累多了。”

    “在去年缅甸会战最关键的时候,他曾经连续五天四夜没有睡上一个小时,实在顶不住了,就靠在吉普车上打一瞌睡。人们只看到28集团军如今取得的辉煌战绩,有几个人看到了我们总座在背后付出的心血。”提起刘家辉在每一次战斗中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精力,张恩华也不住摇头。刘家辉的这个熬法,也就他自己能受的了。

    林婷听到这里,秀气的小眉毛拧到一起,语气里面有着浓浓的心疼道:“那他总是这么熬,身体能受得了吗?”“受不了怎么办?28集团军在这些次战斗中,很多都是承担最关键的任务,甚至在扭转战局的关键位置,不容许有片刻的疏忽。”

    “一旦有丝毫的大意,付出了不仅仅是下面官兵生命的代价,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整个战局的成败。每次一场血战下来,他的精神和体力都几乎达到了透支的顶点。回来之后还要忙着补充兵员,调整建制。至少还要在忙上几天。”

    “幸好现在的战局相对稳定一些,要是缅甸会战那样的战役,不用多,一年打上三场。恐怕还没有等抗战胜利,他的身体就会先累垮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喜欢与媒体接触的原因。”

    “你们一些人问起话来,就喜欢刨根问底。应付你们几乎要比打一场会战还辛苦。付出的精力不比歼灭日军一个师团小。一场血战下来,他那里还有精力应付你们这些记者的盘问?”

    这句话,张恩华说的到是很实在,刘家辉不喜欢与媒体打交道,这个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不过发着牢骚的张恩华却有些枝大叶却没有注意林婷语气上的变化。

    听按张恩华的回答,林婷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张军长,你们28集团军在与日军血战中,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几次起到了稳定全局的作用,特别是在去年的缅甸会战中,如果不是28集团军力挽狂澜,恐怕国内的抗战形势要危急的多。张军长,您认为你们凭凭取得胜利的根本是什么?”林婷的这个问题几乎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张恩华听完这个问题,沉思了一下道:“首先就是刻苦的训练,我们的部队训练量,是其他国军部队的将近一倍。早上起来固定是三公里跑步,这三公里早操和所有训练一样,只要没有作战任务,不要说刮风下雨,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允许停。而且所有军官只要没有生病和特殊情况,也全部要参加。”

    “每天的训练内容,上午是基本军事训练,下午是各种战术训练。我们的战术训练极有针对性,就是通过我们与日军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摸索出来的日军作战特点而进行的战术训练。一天都是满满当当的。”

    “除了白天的训练之外,晚上,还要进行两个小时的文化课训练。这个训练是国军其他部队所没有的。我们总座说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所以他在部队训练中安排了文化课训练。其实这个目标不算大,只是要求那些文盲士兵至少认识自己的名字,会写家书以及能看的懂报纸。”

    “林小姐知道,受制于国情,我们的大多数士兵都是文盲,不要说写信,看报纸了,很多人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很多时候,对长官的作战思想贯彻的不彻底。只有让士兵学习一些文化,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战斗力,也能更好的贯彻领袖的各种精神。”

    ”况且我们的基层军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老兵和士官中选拔的。你当班长的、当连排长的总不能连地图都看不懂吧。总不能连作战汇报和作战总结都不能写,还需要别人代笔吧。”

    “要知道,我们每一次战斗之后,连以上军官都要写作战总结的。所以这些文化课,并不是多余的。所有的预提军官都要集中到集总教导队统一学习两到三个月之后,在进行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被打乱重新分配。”

    “在28集团军中,每一个军官在战斗的时候,都不会喊出给我冲,他们能喊的都只有跟我冲。所以我们的基层军官伤亡一直比较大。这些缺口仅仅依靠军委会下派的数量有限的军校毕业生,数量根本就不够,缺口只有从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中选拔。”

    “这个选拔过程极其严格,没有什么后门或是裙带关系可以走。不行就是不行。之前那怕你是集团军总司令的勤务兵都不行,哪怕你以前当过二十年的兵也不行。没有能力就是没有能力。这样一来,虽然残酷一些,但是却保证了我们基层军官的高素质。

    “这些文化课除了有时候因为作战或是夜间训练而中断之外,其他的从这支部队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严格执行。尽管很多士兵上了战场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回来。但是这种训练也一直没有取消。”

    “除了每天进行这些训练之外,每周各部队还要做一次团一级的协同训练。半个月进行一次师一级的协同训练。至于在往上的例如军一级的协同训练,那就不定时了。不过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进行一次。这些协同训练以培养各部队在战场上的默契。集总每一个月都要抽查各部队的训练情况。”

    “我们这些中高级军官虽然不参与这种基本训练,但是却要进行各种培训。”说到这里,张恩华转过身拿出厚厚的几本书来。道:“这些都是陆军大学的各种课程,我们都要学习的。”

    林婷翻了翻张恩华那过来的几本书,里面不仅有国军陆大的教材,还有已经翻译过来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的各种教材,日本陆军大学的教材,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教材。

    林婷翻了翻这些书之后,拿起几本日本陆军大学的教材,饶有兴趣的问道:“张军长,这些教材你们都要学习吗?怎么会还有日本陆军大学的教材?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也要向自己的敌人学习?”

    “的确,我们当是也很纳闷。结果总座说,你想击败一个敌人,却不研究他,怎么能去击败他们?只有深入的了解他们,我们才能彻底的击败他们,我们的老祖宗都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吗。所以这些恩华记的更清楚。至于刘家辉对自己当年,恐怕知道的还没有这个女人多。

    在这次林婷临来河南之前,同样对刘家辉变化如此巨大,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刘洁,也很想知道自己这个除了面貌没有变化,其他的几乎是完全变了一个人的八叔,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感觉到相当的好奇。所以在林婷临来的时候,将刘家辉当年的事迹加油添醋的又说了一遍。

    都说女人的好奇心大,这话一点没有错。当初自己没有能在刘家辉身上挖掘出秘密的刘洁,非常希望自己这个比她还狡猾的结拜姐妹,能从刘家辉的嘴里把这个秘密套出来。至于那个第一当事人,是不是她的亲叔叔,她就顾不得了。

    如果刘家辉知道他那个宝贝侄女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去找他的两个老婆撞木钟,恐怕会直接将刘洁一枪毙了,以免自己被她气死。尽管刘家辉早在一得知她和刘洁是关系相当不错的同学的时候,就已经多加小心,但好几次都差点没有被套出话来。

    所以刘家辉才会想尽办法躲开这个即难缠又狡猾的记者,那知道张恩华这个呆头鹅自己却傻傻的送上了门。张恩华那里知道刘家辉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如此巨大的原因,他一直以为自己的老大是在南京受刺激过度。

    想到这里,张恩华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满足一下,这个记者的好奇心,反正南京的事情,人尽皆知,说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恩华琢磨了一下道:“林小姐,这件事情我略知一二,不过这些你不能刊登出来,也只能是我们两个人知道。”

    “好,既然张军长想说,我保证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绝对不会向第三个人说出来。”“包括刘洁那个丫头。”张恩华听完林婷的保证,补充了一句道。

    “这?”一想起自己结拜姐妹临来之前的再三交代,林婷略微有些犹豫。这么做好象有些不地道。毕竟是人家撞了木钟,自己才能成行的。要是连刘洁也不说,这有些?

    看到林婷不说话,张恩华笑道:“既然,林小姐不方便,那就算了。反正我今天说的那些,也足够你回去交差了。”

    “好,我答应你,连刘洁也不说。不过,张军长,我不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浪子回头,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要掩饰?况且刘长官当年也并未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要隐瞒?”林婷有些不解的道。

    张恩华道:“我也不知道刘老大是怎么想的。他不想说,别人谁敢问?这可能就是他一直强调的个人隐私的原因吧。当年南京一战的结局,我想林小姐应该清楚吧。如果不是刘老大反应快,带着我们这些溃军,硬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杀开了一条血路,恐怕也就没有现在的28集团军了。”

    “那年冬天,刘老大刚刚被从铨叙厅调到从凇沪会战撤下来的87师任参谋没有两天,连师部的人还没有认齐,就又被下派到部队任基层军官。还没有等将自己的部下认齐,部队就接到了守卫南京的命令,随同部队一起投入了南京保卫战。”

    “当时,他还只是一个营长。我们苦战了几天之后,12月12日,等其他部队已经开始撤退,我们却还没有接到任何撤退的命令。直到看到其他部队阵地上已经空无一人了,以及66军出太平门才感觉到不对。

    “等发现其他部队已经没有影子之后,才知道已经开始撤退了。可怎么撤退却连一个计划都没有。我们那位旅长看到别的部队都在向下关方向撤退,还以为那里已经准备好了船只。我们带着部队乱烘烘的随着人流撤到了挹江门。可那里根本就出不去。别说船了,就连人都出不去。别说军长了,就连师长,团长都见不到影子。部队也被冲乱了。”

    ”无奈,我们只能又回到城中。可往那里去?谁也不知道。当时南京城中到处都是失去指挥的溃兵。87师的、88师的、74军的、教导总队的、还有失散的66军和83军官兵。这些人大部分都想往难民区撤。”

    “到处都是被抛弃的武器装备,军装还有辎重。当时我们说了句笑话,如果有人收拾这些装备,别的不敢说,至少可以武装一个军。“

    “当时已经无路可逃的我们也想随大溜,撤退到难民区去,希望能够逃过一劫。我们当时还不知道等待那些抛弃了武器,逃进难民区弟兄的是什么?只想着鬼子在上海既然没有进攻租界,在南京也同样不会进外国人设立的安全区去搜捕。”

    “我们还没有等到安全区,一发口径相当大的炮弹就在我们附近爆炸。当时刘老大被气浪炸昏了过去。费了好大的劲头才将他弄醒。但是我还以为他完了。好在当时日军还没有发现城内已经陷入了混乱,没有趁机攻城。否则,就凭我们当时那几百人,恐怕连城都出不来。”

    “清醒过来之后,刘老大突然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就,坚决不在同意继续向安全区撤退。我当时也不知道原因,他也不说。反到是带着我们一路收留溃军,从草场门一线突出了重围。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草场门一线日军的数量并不多,缝隙很大。”

    “张军长当时情况很危险吗?还有作为同时守备南京的部队,你们应该知道那里是日军重点进攻的目标,怎么会不知道草场门一线日军兵力比较空虚?”林婷反问道。

    张恩华听完她这话,苦笑不已道:“当时我们师负责的是光华门至中山门一线,也是日军进攻的重点部位。但是日军进攻主要的方向还是雨花台、中华门和紫金山一线。这我们是知道的。”

    “但是当时不要说与友军的横向联系,就是与上级的直线联系都时断时续的。否则也就不会等友军都已经撤离阵地了,我们还不知道。如果不是我们发现的早,恐怕就是等周围都落入日军手中,我们才会发现。”张恩华苦涩的笑了笑。

    林婷听完他这话,又问道:“那就意味着当时没有任何人给你们下命令撤退,也没有人命令你们掩护撤退吗?”“高级长官接没有接到我不知道,反正我当时是什么命令都没有接到。我们当时是糊里糊涂撤了下来,在挹江门又被人流冲散了。”

    “现在想一想,如果不是当时刘老大坚持不去那个所谓的安全区,实际上是绝对危险区的安全区,恐怕我们也被日军屠杀掉了。当时我们突围的时候,这心也是一直在悬着。要知道当时前有日军阻击,后边连一个掩护部队都没有。”

    “弄不好,我们这支小部队,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更何况当时部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临去南京之前,才补充的新兵,战斗力可以说相当的弱。好在刘老大当时的战术对头,硬从正面打垮了一个日军中队,并以强行军甩掉了追击的日军,一口气冲到苏皖交界处。才算安全些。”

    “当时也算幸运,日军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南京城内,没有派出主力来追击我们。要不当时已经筋疲力尽,军心涣散的我们能不能摆脱日军的追击也很难说。”

    “当时我们在突围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日军会在南京城里干些什么。当时之所以听他的一个是因为他的军衔和职务都是最高。第二点,就是不想当俘虏。等我们突围出来之后,收容到一部分从南京逃出来的兄弟之后,才知道南京城内发生了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觉得侥幸。如果不是当时他坚持,恐怕我们这些人没有几个能逃的出日军的屠杀的。我们虽然逃了出来,可我们的那些弟兄,袍泽都扔在了城里,他们死的太窝囊了。”

    “要知道当时日军虽然占领了大部分外围阵地,但是城防工事还牢牢的控制在我们手中。日军实际上并没有突破南京城防。而且南京城外的几个制高点中,虽然雨花台丢失,但是紫金山还在我们手中。”

    “就算城防被日军突破,在不济依靠当时还剩余的兵力,打巷战也能坚持至少半个月。要知道当时城内的弹药还相当的充足,粮食也不缺乏。可只打了五天,就糊里糊涂的丢了。”

    “十多万大军撤退的时候,连个指挥的人都没有,相当多的部队连撤退计划都没有。有的也没有人去执行,还有相当的部队干脆连撤退的命令都没有接到,就象我们。”

    “接到命令的都往下关跑,也没有人想起按照计划突围。高级军官几乎全部失踪,当时如果那支部队长,下决心从正面突围,从我们突围的情况来看,突围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可惜当时城内的各军除了地方军的66军、83军能按照预先计划从正面突围之外,反到是我们的那些国军精华,却是自己把自己给搞乱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接到撤退计划的没有人去执行,大部分还没有接到撤退计划,都乱套了。当时中央军各部队中,只有74军还能稳定一些。”【1】

    【6】

    【6】

    【小】

    【说】

    “兵随将走,这是人知常情。你当官的往下关跑,底下的部队自然也要往下关跑。可在下关根本就没有船。我听几个后来在下关被俘,在大屠杀幸存下来的弟兄说过,他们冲出挹江门之后,才发现那里连一条船都没有。

    “被抛弃的部队,撤出来的不足一半,剩下的大部分都被日军俘虏之后,集中起来屠杀掉了,只要极少数人幸存下来了。我们高副总司令,就是在下关被俘之后,躲在死人堆中,才侥幸活下来的。南京一仗,打的真是窝囊到家了。”张恩华现在一提起来当时的情况,还恨的咬牙切齿。

    ”张军长,您说的这些我真还清楚,您能不能允许我将这些文章刊登出来,向全国人民揭露那些抛弃部队独自逃生的将领们。”听到张恩华说道这里,林婷怒气冲冲的道。

    “不行,这些话你绝对不能刊登出去。”回答她的不是面前的张恩华,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家辉。

    刘家辉说完之后,几步走到林婷身边,伸手拿过她的采访本,将后面描绘的南京保卫战阶段的记录,一把撕扯下来之后,几把将其撕的稀烂。

    “你,怎么能这样。我是一名记者,我有让全国民众知道当年实情的权利?民众也有权利知道那些领着国家军饷,做着高官的人的表现。”林婷看到刘家辉将自己的记录撕的七零八落,气的小脸煞白。

    “如果你要想引起整个中国军界的震动的话,你就刊登出去。我知道你的记忆力不错,当年在中央大学号称过目不忘,即便是把你的记录撕了,你还是会重新写出来的。”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当年那些军师长们现在都在干什么?都是什么职务?当年的那几个师长,至少也是一个中央军的军长了,甚至有几个人已经是集团军总司令了。你这个报道要是发出去,我们28集团军利马成为全国军的公敌不说,会立即在国军中引起一场地震的。”

    “当时这些人的表现虽然在国军内部已经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但是毕竟现在还隔着一层窗户纸,你非得要在这个时候捅开吗,你是幼稚还是糊涂?还有你的这份报道,恐怕除了延安的新华日报之外,国统区有那张报纸敢发表?”

    说到这里,刘家辉转向对于他的突然出现,还在目瞪口呆中的张恩华怒道:“她不明白,你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不愿意提起当年南京的事情,就是怕这些事情捅出去,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你们谈我就谈我,扯到那些事情上去干吗?你是不是闲的要命。你糊涂?”看着刘家辉真的发火了,张恩华被吓的有些不知所措。虽然他不是第一次若刘家辉发火,但是刘家辉对他发这么大的火还是第一次。

    他也不是白痴,刘家辉的话说到这里,他也明白了自己这次做错了。这些事情虽然在高层不是秘密了,但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不知道的。万一捅出去,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他也很清楚。

    想到这里,张恩华的冷汗利马就冒了出来,他发现自己干了一件愚蠢之极的事情。

    看到张恩华的表情,刘家辉摇了摇头,转过来对白给他吼的发呆的林婷道:“林记者,这些事情暂时还不能发表。如果你要是实在想发表,想将那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希望你能等到抗战结束的那天再说。如果你心中还有一点大局观念的话。”(,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