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战豫东(7)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保障军司令部的突围计划能顺利执行,甚至为了减小自己突围的目标,内山英太郎就连与他同在通许县城的第61师团师团长田中勤中将都很没有意气的没有通知。甚至更恶劣的是,他将通许县城内所有日伪军弹药以在困难时期,要节约使用,须每天定量配发为由,百分之八十都收缴到自己手中。

    在通许县城内的其他部队平均每人只有剩下两个弹夹,十发子弹的情况之下,这个家伙硬是给他的师团警卫部队每人凑足了一百二十发子弹,轻重机枪也凑到了一个基数的弹药。

    内山英太郎中将无所不用其集的到处收刮,保证了他的警卫部队在突围的时候有足够的火力。至于其他的部队,包括田中勤中将那里能不能顺利的突围出去,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内山英太郎这么做的理由很充足,他不能成为日军自从明治大帝建立新式陆军以来第一个战死或是被俘的军司令官。他可不想开这个记录。在任何情况下保证将领导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必须的。

    内山英太郎对此次突围能否成功,心中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否则他也不会连一个详细的计划都没有做。他知道还有大约一半兵力的61师团也许能够突围成功。

    但是被合围在孙营一线,在遭受了几天猛烈打击,伤亡已经过半。而且三个步兵联队中,现在唯一还算的上完整的85联队还被自己调去重新打通补给线,现在也被中国军队的两个师围困在了聚宝岗一线。已经被中国军队分割,加上自己的调动,现在已经相当零碎的22师团,却基本上没有突围成功的可能性。

    内山英太郎的这次突围,已经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他用22师团残部的突围行动掩护61师团,用61师团的突围行动掩护他的12军司令部突围行动。他的这个计划看起来简单,实际一切的部署还是以他的军司令部能安全突围为主。

    在下完突围命令之后,内山英太郎向?俊六大将请求让驻扎在开封的日军出动,向朱仙镇一线发起详攻,至少帮助吸引一部分中国军队兵力。以便策应通许一线两个师团的突围行动。

    开封一线的日军虽然兵力不多,但好赖也是一道菜。至少可以吸引一部分中国军队的目光。当然能把自己前面的中国军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那是最好。尽管内山英太郎也知道这不可能。中国军队敢在距离开封近在咫尺的情况之下,大举对自己发起攻击,那么在开封一线一定会部署重兵进行防御。

    内山英太郎这边已经打定主意,宁可牺牲全部也要掩护自己突围。而他的对手高海宽这里随着战局的进展,也感觉到总攻击的时机已经到了。也许是上天注定不想让内山英太郎突围成功,也许是明明中自有天意。高海宽选择的全线总攻时间居然和内山英太郎选择的突围时间相比,只提前了十分钟。

    在高海宽下定决心进行总攻之后,刘家辉迅速与战区司令部联系,希望美国空军能够在总攻发起之后,在战场之上空投照明弹支援地面作战。同时电告郑州的许洪亮,将28集团军现在手头上所有的照明弹,火速用卡车全部车运至通许一线,移交高海宽。

    高海宽并不知道内山英太郎已经决定当天午夜12时整,全线突围。日军的突围命令只传达到了大队一级,至于那些单独阵地上的日军小部队已经注定要被抛弃。即便是前沿部队在作战的时候抓获一些战俘,这些战俘也不知道他们的军司令官已经下达了突围命令。

    连日激战,除了龟缩在通许县城内的61师团主力之外,日军其余部队的阵地已经与28集团军阵地犬牙交错在一起,两军的阵地近的相阁不足三十米,最远的也不到五百米。就在内山英太郎午夜全线突围的命令下达的当天,各部队还抓获了不少的战俘。

    只是这次的突围行动,已经称得上弹尽粮绝的日军,因为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只是最后突围的行动开始之前,分发最后一点点弹药储备的时候,普通官兵才知道即将有大的军事行动。而在这之前,所以日军基层官兵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次突围行动。所以对于内山英太郎的突围行动,高海宽并没有什么察觉。他将总攻时间定在日军突围时间之前十分钟,纯粹是偶然。

    但是有些事情往往因为这些偶然性,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高海宽仅仅提前十分钟的全线总攻,让内山英太郎的突围行动成了泡影。通许一线的两个师团不仅没有突围成功,反到是原来还可以勉强维持下去的战线几乎在一瞬间便崩溃了。

    在之前的战斗中,高海宽在完成对通许一线两个日军师团的分割之后,并没有采取全线进攻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先两头后中间,以自己部队的分割线为天然阻断线,各部队象磨盘一样,轮番上阵。一点点的磨掉日军有生力量,一口口的吃掉合围圈中的日军。

    这种作战方式虽然进展相对慢一些,但是可以在局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并有效的减小伤亡。毕竟谁也不知道后边还有没有大战,恶战在等着28集团军。此刻的宁静,并不代表日军会真的放弃。

    等战至?俊六大将,在关东军援军迟迟不到,而中国派遣军已经无兵可调的情况之下,终于同意通许一线的日军开始突围的时候,高海宽在西线已经干净利落的磨掉了22师团84联队主力,86联队大部。

    此时在孙营一线的22师团总兵力在85联队被调走之后,从本来还有的一个多联队的兵力,已经锐降到了三千余人。这还是加上伤兵和辎重、工兵等非战斗部队之后的数字。

    如果将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人员和非战斗部队刨出去,孙营一线的22师团残部实际兵力已经不足两千人。此时的22师团主力已经可以说是覆灭在即。

    而被暂54师一个团和独立170师主力合围在通许、杞县交界处聚宝岗一线的85联队,虽然在师团长平田正判中将亲自指挥之下,还在顽强的抵抗,但是无论从兵力还是火力对比之上,在短时间之内解决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独立170师的战斗力虽然还需要锻炼,还需要磨合。但此时的暂54师已经早就成为了28集团军的主力师。无论是战斗经验和战斗力,都已经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虽然还不能完全和最早组建的三个师相提并论。但是一直存在着一股朝气。

    两个师投入进攻的兵力虽然都各自只有一个团,但是加强了两个炮兵营的这两个团的攻击力也不是仅仅只有一个联队兵力的85联队可以抵挡的。尽管在平田正判的亲自指挥之下,85联队还在拼命的抵抗。但是坚持下去的希望却是极为渺茫。

    28集团军的一个团加上直属部队足足有三千多人,尽管在久战之后,两个团有一定的损失。但是此时两个团加在一起还有五千之众。再加上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85联队的解决也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而61师团的9个步兵大队中。除了有三个步兵大队与内山英太郎一起被合围在通许城内之外。其余几个步兵大队中,两个步兵大队被平田正判在撤退的时候,抛弃在西陵一线阻击中国军队追兵,现在还生死不知道。被派到两个师团的结合部接替85联队防务的两个大队早就已经被打垮,一个步兵大队与22师团残部被合围在孙营一线,已经没有任何机动的兵力。

    战局发展到现在的这个局面,高海宽认为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他不仅在通许一线有五个师的兵力。而且在太康一线已经击溃70师团的两个师的兵力已经陆续开始北上。

    新77师在张恩华的指挥之下,从杞县以东饶过整个战场,向开封一线攻击前进。暂70师则直向西,向商丘一线发起攻击,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豫鲁边界。而骑兵旅则直接北上参战。本来按照刘家辉的意思是将新77师直接投入到通许一线的战斗中。

    但高海宽在得知太康一线的两个师已经可以腾出手之后,思虑良久还是提出希望新77师能趁机夺取开封。开封一线的日军虽然不多,但高海宽总觉得是一个威胁。那里离通许实在太近了。开封又是日军在河南最重要的物资储备基地,只有拿下开封,高海宽的心理才感觉到塌实。

    张恩华在太康那里的战斗虽然遭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付出了比预想要大的多的伤亡,但是好在在刘家辉规定的时间内解决了战斗。战斗力并没有削弱多少。以新77师的战斗力,打垮开封城中不足一个联队的日军的实力还是有的。

    高海宽在太康一线的战事结束之后,在第一时间便接到了刘家辉转发过来的战斗详报。刘家辉不仅给他发来了太康一线战斗的详细情况,还将已经腾出手来的两个师的使用征求了他的想法。

    高海宽在仔细的看了太康一线的战事通报之后,知道张恩华在太康一线几乎弄巧成拙,好悬让内田孝行钻了空子,新77师的伤亡也相当的大。但是犹豫再三,高海宽还是提出希望新77师能够北上开封一线,寻找机会收复开封。

    张恩华在太康围歼70师团的战斗并没有他预想的那样顺利,反倒是一波三折。差点没有被内田孝行钻了空子反咬他一口。

    当初在考虑开那个口子的时候,经过谨慎考虑,张恩华还是决定将口子开在了东线。开在北线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塌实,北线距离通许还是有些近。如果将口子开在北线,一旦没有拦截住日军,会给高海宽那里带来不小的麻烦的。

    思虑再三,张恩华还是决定将开口开在东线。那个方向回旋余地相对北线来说,要大的多。最关键的是即便让70师团跑了,也不会对整体战局造成什么影响,自己反到是可以趁机跟在70师团后边捡些便宜。可有些事情坏就坏在他一相情愿上了。他给内田孝行留下的这个口子,还要看人家给不给他这个面子上他的这个当小】

    【说】

    张恩华认为,在之前的战斗中,70师团曾经多次向北试图与通许一线日军靠拢的企图都碰的头破血流,绝对会清楚的知道北线突围的可能性极低。而自己又连续抽调东线主力向北运动,北上增援通许一线的举动。

    虽然不明显,但是却也让日军察觉到的方式,陆续削弱东线的兵力。让内田孝行至少会以为东线兵力不多,一定是一个绝佳的突围机会。只要他想跑的话。

    不过让张恩华没有想到的是,他虚留的东线生路,第70师团师团长内田孝行中将却相当的不给他这个面子。不知道是看破那是他故意留下来的圈套,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内田孝行带领的70师团非但没有趁机向东突围,反到是调头拼命的向北突围。

    内田孝行来了这么一手,张恩华自己反到是被弄的有些措手不及,相当的狼狈。如果不是聂思诚手头即便是在张恩华部署完毕,新77师和暂70师已经沿赵家寨、高朗、马头公路两侧完全展开,骑兵旅已经马头、柏岗一线已经预设好伏击圈的情况之下。

    还留下作为预备队的两个营,在发现内田孝行的这一举动之后,迅速的沿涡河构筑一条阻击线,恐怕在已经撒出去的“你是说我们的撒手锏失去了作用?八嘎。”听到自己的毒气弹居然在关键的时候,无法发挥作用,内田孝行不禁异常沮丧。没有了毒气,再加上现在手头上的弹药已经不多,知道时间70师团来说已经不多了的内田孝行的心越来越不安

    不过内田孝行就是内田孝行,他的沮丧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在简短的沮丧过后,内田孝行抬起头对西胁宗吉少将道:“西胁君,你能否在一个小时之内突破眼前的支那军防线,现在已经不是关系到救不救援通许一线的内山司令官的问题,而是关乎到70师团生死的问题。希望您能尽全力突破支那军的阻击。我会用全部的炮弹支援你,拜托了。”

    西胁宗吉少将听完内田孝行的话,有些吃惊的道:“师团长阁下,将炮弹打光了,我们下一步作战怎么办?我们现在手头的弹药剩下的已经不多了,没有了弹药,我们还怎么作战?”

    内田孝行摇头苦笑:“如果你在短时间内还突破不了支那军的防线,为全军打开一条渡河通路,等后边反应过来的支那军追击上来,你认为我们还有以后吗。尽力吧。”说完内田孝行闭上眼睛,不在看眼前的西胁宗吉少将。

    知道事情紧急,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的西胁宗吉少将看着一脸疲惫的内田孝行,咬咬牙道:“卑职一定全力为全师团打开一条通路。”说完向内田孝行敬礼之后,带着炮兵队长走到一边,和炮兵队长咬起耳朵来。

    听完西胁宗吉少将心中的计划,炮兵队长转回头看了闭着眼睛的内田孝行,再看看双眼血红的西胁宗吉少将,犹豫了好大一会咬牙道:“好,我服从少将阁下的命令。反正师团长阁下已经命令将炮弹全部打光,请少将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全力配合少将阁下。”

    西胁宗吉少将听完炮兵队长的保证,向着炮兵队长鞠了一躬道:“费心了。等全师团突出去,我一定会向全体官兵谢罪。”

    对于西胁宗吉少将将要使用的手段,内田孝行虽然没有听,但是他也能猜测出来西胁宗吉少将想出的手段,无非就是采取同归于尽的战术。对于这个战术内田孝行并不陌生。

    内田孝行与眼前的这支支那军队早在南昌就已经交过手,那次战斗几乎到现在还让内田孝行感觉到耻辱的同时,更他感觉到一阵阵的后怕。当年自己占据着绝对的空中优势,尚且被这支支那军打的两个联队的兵力只剩余一个小队能逃出去。

    如今空中优势已经没有,而对手的火力仅仅从这几天的战斗中,落在自己脑袋上的炮弹密集程度,内田孝行就发现自己的对手的火力比当年增加了一倍不止。这些年更是凶名再外。

    关键的是现在自己的部队的素质却也远不是当年可以相提并论的。自己虽然侥幸钻了空子,突围出来。可如果不能突破涡河一线等待自己的什么,内田孝行心里很清楚。

    对手虽然还是当年的那个对手,但是自己能不能有当年的运气,内田孝行不知道。所以只要西胁宗吉少将能够突破涡河一线,采取什么战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支那军主力追击上来的时候,自己渡过涡河。

    在内田孝行心中,只要能突破涡河,无论西胁宗吉少将使用什么战术都不算过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现在心疼伤亡数字,等支那军主力围上来之后,再多的部队也都是人家的战果。

    只要能突破涡河,70师团在高贤的这四个步兵大队就算打光了又怎么样。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所以内田孝行对西胁宗吉少将使用什么战术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不能在中国军队主力围上来之前突破涡河一线。

    内田孝行知道自己伤亡固然不小,但是河对岸阻击自己,除了几门82毫米迫击炮之外,没有任何75毫米以上火炮的中国军队,伤亡绝对不会小于自己。在内田孝行看来,三个多小时的激战过后,本身兵力就不会太多的对手恐怕现在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只要自己再加把劲,一定会突破中国军队的阻击线。

    为了赶造出足够的渡河器材,日军除了将河南岸所有民房的木料、树木只要能扎木筏的所有器材全部洗劫一空,凡是能够赶做木筏的木料都用上了,甚至连行军锅都用上了。

    在两个工兵中队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紧张忙碌之后,才终于凑齐了一次能渡过最少三个步兵中队的木筏。为了保证一次攻击成功,西胁宗吉少将下令第一波次的部队渡过河之后,先不发起攻击。等后续主力上岸之后,统一发起攻击。

    同时为了加快渡河速度,西胁宗吉少将命令将牵引火炮的各种绳子连接起来,由第一梯队携带到对岸,用以来回牵引木筏加快部队渡河速度。甚至为了一次能运送更多的部队,西胁宗吉少将干脆直接下令会水的士兵,直接进行武装泅渡。

    至于这些士兵受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反正涡河水面并不是很宽,会游泳的人,只要抱上一堆玉米秸杆渡过去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从木筏放下涡河时开始,得到命令的70师团炮兵一改之前的小气举动,将密集的炮火砸向了新77师的阻击阵地。同时河南岸的日军的所有轻重机枪、掷弹筒、步兵炮都在拼命的向北岸开火。

    在之前的战斗中仅剩下的几门速射炮也在向北岸在之前战斗中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试图摧毁对岸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

    河南岸被之前战斗的巨大损失彻底激发出凶性之气的日军士兵,甚至就连天上不停盘旋的几架美军飞机的扫射投弹都顾及不得。几乎所有日军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打过河去。

    这次内田孝行的砸锅卖铁式的火力掩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日军密集的炮火将阻击阵地上的新77师两个营的残部压制的头都抬不起来。

    在炮火的掩护之下,日军再一次发起了强行渡河。首批的两个中队快速的登上河北岸之后,渡船被迅速的放回,接应后续部队。而在这其中日军炮弹一直没有停止过。

    西胁宗吉少将指挥所有的兵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拼命的在炮火掩护之下,向河北岸靠拢。而经过三个多小时激战的阻击部队,此时真的象内田孝行所猜测的一样,已经接近油尽灯枯。

    两个在之前战斗受到不小伤亡,一直没有进行整补,实际兵力拼凑到一起也不过四个半连,重武器只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和六门60毫米迫击炮,九挺重机枪的两个营部队。在这三个多小时激战中,虽然给了70师团极大的杀伤,但是本身损失也异常巨大。此时的阻击阵地上,抛出伤员,还有战斗力的已经不足两个连。

    除了人员损失巨大之外,装备损失更是巨大。在日军占据压倒性炮火的覆盖设计之下,本来就不多的重武器损失余烬。等到西胁宗吉少将发起决死一击的时候,阵地上只剩下两挺重机枪,其他的重机枪和迫击炮等武器已经全部被日军炮火击毁。

    被日军几乎没有停顿的炮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的阻击部队,在看到比之前进攻数量多的多的日军在炮火掩护之下,陆续登上河北岸之后,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纷纷的上好刺刀,拧掉手榴弹的后盖。将最后的几发子弹压进冲锋枪的弹夹中,做好了肉搏战的准备。

    西胁宗吉少将没有采取之前一直使用的以多批次的散兵攻击线,轮番冲击的的进攻方式,而是直接采取了以大队为建制的集团冲锋。除了之前再次被打残的那个步兵大队之外,其他三个大队这次全部投入到了进攻中。

    阻击部队在日军近乎疯狂的冲锋之下,伤亡越来越大,渐渐的有些抵抗不住了。人数越打越少,最后被冲上阵地的两个日军中队逼迫到了阻击阵地的西北角,与冲上阵地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在望远镜中望着人数已经不多的阻击部队已经被蜂拥而上的日军士兵压缩至阻击阵地的一角,西胁宗吉少将嘴边露出狞笑,不顾此时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上日军士兵的数量要比中国军队多的多,而直接下令朝着两军正混战的地方开炮。

    西胁宗吉少将知道自己即便是不开炮,也算得上突破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了。但是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的西胁宗吉少将,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不给中国军队任何残喘的机会。因为他刚刚发现,自己手下的部队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竟然没有在短时间之内解决掉残余中国军队的迹象。

    为了不给中国军队的阻击部队任何翻盘的机会,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西胁宗吉少将只犹豫了相当短的时间便下令按照预定计划开炮。

    接到西胁宗吉少将的命令,70师团炮兵队长下令将完成掩护渡河之后,每门炮特地剩下的十发炮弹,全部向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上砸去。阵地上正在进行激烈的肉搏战的两军被瞬间掩盖在了密集的炮火中。

    在二百多发爆炸之后,刚刚还激战中的阻击阵地上瞬间便宁静了下来。在爆炸中残存的日军士兵回头目瞪口呆的望着自己的炮兵阵地,似乎不敢相信刚刚在自己脑袋顶上爆炸的炮弹是来自自己的阵地。

    对于下边士兵的想法,内田孝行没有兴趣知道。对于西胁宗吉少将此时如何想的他更没有兴趣知道,他只知道现在他终于突破涡河一线中国军队的阻击。只要渡过了涡河他就算是逃出生天了。

    在看到自己部队已经突破中国军队的阻击之后,内田孝行没有任何犹豫的下令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炮兵将所有无法携带的武器,也就是那些在他命令之下,已经将所有携带的炮弹全部打光的山野炮。

    一等浮桥架设完毕之后,全军按照以步兵为先导,炮兵随后,辎重兵和伤兵断后的顺序以最短的时间通过浮桥。而已经渡过河的师团主力剩余的部队,则立即在渡口两侧构筑阻击阵地,掩护师团部渡河。

    还没有等他最后一个字说完,他身边的一个参谋指着对岸,突然大声喊道:“师团长,支那军的骑兵。对岸突然出现大量支那军的骑兵。”

    这个参谋凄厉的喊叫声音刚刚落下,密集的炮弹又从天而降,落在河南岸等待渡河的日军以及正在利用各种工具紧张的架设浮桥的70师团工兵中。看着对岸突然出现的大量骑兵和落在自己脑袋上的炮弹,内田孝行呆住了,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失去了宝贵的时间。

    好在内田孝行此时虽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思维还是依旧相当的敏捷。在看到河两岸几乎同时出现中国军队援军之后,内田孝行快速的下命令,以西胁宗吉少将指挥已经渡河的两个半步兵大队,依托涡河,就地构筑阻击阵地,坚决阻击中国骑兵部队。坚持到天黑之后,立即向东,龙曲一线突围。

    在河南岸还没有来得及渡河的炮兵以及掩护师团部的半个步兵大队和辎重、工兵则趁支那军主力还没有来得及合拢包围圈,迅速调头向西南突围。当年内田孝行就是使用这个战术,在南昌城下,摆脱了28集团军的追击,今天他打算故技重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