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再战豫东(9)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没有等内山英太郎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的军司令部作战室内的电话和电报已经震天响起来。各部队长都拼命汇报,中国军队此次的炮击异常猛烈,落在他们脑袋顶上的炮弹中还夹杂着数量不少的大口径重炮,头上的照明弹象不要钱似的,将整个战场照的一片雪白。中国军队已经摆出了总攻击的架势。

    这些部队长一方面组织部队拼命的抵抗,一方面请示是否还按照原计划突围。如果此时突围,在对手如此密集的炮火和没有间断的照明弹照射之下,突围行动很难开展。是不是将突围时间顺延一下,至少要挺过中国军队第一波次攻击之后在决定。

    内山英太郎没有看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堆积了厚厚一摞的请示电报,只是短暂的犹豫了片刻。他从这次通许周围响起的,与以往不同的密集炮声,和这些天首次出现的大口径重炮以及漫天飞舞将地面上照的一片雪白的照明弹中感觉出来这次恐怕是中国军队的总攻击。看来自己的那个对手已经不想在和他僵持下去了。

    如果现在不突围,恐怕已经接近弹尽粮绝的自己就永远没有突围的机会了。想到这里,内山英太郎咬咬牙,对着身边的军参谋长中山源夫少将道:“命令各部队不要顾及支那军的攻击,按照自己拟订的预定方向突围。与支那军打一场对攻。利用我们的白刃战技术娴熟的优势,杀开一条血路突出去。那怕剩下一个人,只要能突出去就有办法。”

    “至于军司令部以及配属的警卫部队则在61师团突围行动开始三十分钟之后,按照这个计划中拟订的预定方向突围。记住,对于军司令部突围的计划,一定要严格保密,除了你我之外,绝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说完内山英太郎将手中一个档案袋递给了中山源夫少将。这个袋子里面装的是他没有假手任何人,亲手拟订的军司令部的突围计划。

    中山源夫少将接过袋子打开之后,详细的看了一遍。看完这份作战计划之后,中山源夫少将的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湿透了。军司令官这是要拿连同田中勤中将在内的61师团做诱饵,吸引支那军队的注意力,给军司令部的突围行动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一个中将师团长以及三个大队的所有官兵就这么的被自己的这位军司令官抛出去,让那支豺狼一样的支那军队去撕扯。这是不是有点太那个?尽管中山源夫少将对内山英太郎的计划有些不以为然,也对内山英太郎的无情感觉到心寒。但是在内山英太郎无情而又冰冷的目光逼视之下,在被岗村大将派到通许一线之前,才调到12军任参谋长,与内山英太郎在之前并不熟悉的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尽管内山英太郎固执的坚持按时突围,但是被分割合围在西起孙营,东至通许、杞县交界处聚宝岗一线的日军两个师团能不能突围出去,正象内山英太郎自己估计的那样,成功的希望虽然不能说渺茫的一点没有,但也希望不大。

    高海宽发起总攻的炮火来的可以说正是时候,密集的炮弹准确的砸在刚刚开始集结的日军部队头上。高海宽将这次火力打击的重点,放在日军各主阵地上。在日军主阵地上刚刚开始集结的部队被炸的血肉横飞。反到是那些注定被放弃的掩护警戒阵地上日军小部队反到是没有遭遇到什么打击,只是挨上了一顿迫击炮加战防炮弹

    这些警戒阵地在大规模的炮击中,还不够重点打击的资格,但是在第一波次的攻击中却是首当其冲。还没有等这些警戒阵地上的小股日军感觉到庆幸中国军队这次的火力打击与往常不一样,没有冲着自己来。密集的高射机枪弹雨夹杂着不时飞过的拖着长长的,喷着火的尾巴的火箭弹已经劈头盖脸的横扫过来。

    这两种威力绝对恐怖的武器,通许一线的日军在这些天的激战中早就已经充分领教过。听到这些熟悉的咚咚声和嗖嗖声,几乎所有的日军士兵都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往低爬。甚至有些人干脆爬在战壕的沟底,死活不敢抬头。

    战死到不怕,可关键是死在这种武器下面的死法实在让人接受不了。这些人宁愿挨上一发150毫米榴弹,也不愿意挨上一发这种就算是打在胳膊上,也能把胳膊打飞了的武器,打出的恐怖子弹。尽管28集团军的这种超级恐怖武器在日军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是日军却始终拿不出来行之有效的对策。

    这种武器别说人了,就是轻型坦克使用的装甲板,也一打一个窟窿。至于厚一些的钢板,别说日本人现在压根就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钢板,就是能拿出来,抗着厚重的钢板,士兵还怎么行军作战。别说作战了,就是想跑起来都不可能。

    听着现在这些侥幸逃过一劫的日军士兵已经熟悉无比的,极具震撼力的枪声,不要说日军士兵,就是那些狂热的基层军官也被吓的头都不敢抬起一寸。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注定被抛弃的这些日军官兵,只能攥着手中已经没有几发子弹的枪,死死的爬在战壕中,苦苦等待着对方的火力转移。

    接到内山英太郎的原突围计划不变的回电之后,与下层官兵不同,那些知道真实战况,知道在不走,等中国军队火力掩护结束,发起冲锋之后,自己就在没有机会突围的通许一线日军各部队长,毫不犹豫的下令顶着中国军队越来越猛烈的炮弹,迎着对手已经展开的攻势强行突围。

    早在攻击部队炮声响起的同时,密集的照明弹便一起升上了天,将日军各阵地照耀的犹如白昼。在那个美国老头调走之后,对28集团军的空中掩护力度急速下降的美国驻华航空兵此刻在陈部长的争取之下,也出动了大量飞机,空投了大量的照明弹协助28集团军作战。同时向日军各核心阵地大量投掷燃烧弹为攻击部队指示攻击方向。

    在被照射的一片雪白的各战场之上,日军各部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通过了28集团军炮火封锁区。在对手强大的炮火之下突围,付出的代价之重让有几支日军部队的指挥官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咬牙坚持下去。甚至一度想要放弃突围。

    好不容易通过炮火封锁区,还没有来得及让日军各部队松上一口气。便与在发现日军有突围企图,提前几分钟发起冲锋的中国军队各攻击部队迎头遭遇。两军的迎头相撞,带来一阵阵火光并发的激情四射。为了等待这一刻,两军都忍耐太久了。

    28集团军各师是早就盼望着总攻击命令下达,好一次性的解决问题。而日军是已经对之前的那种每天被动挨打,象之前看着自己的部队,自己的阵地一点点的被蚕食下去,而自己因为弹药的问题却连手也无法还。还要每天饥寒交迫,连一顿饱饭都混不上的生活,饶是一贯以忍耐力见长的日军也无法在忍耐下去了。

    日军是垂死挣扎,拼命的想要打开一条通路,以逃出生天。最低被子弹打死,也要好于活活的饿死。而28集团军各师是想一次尽全功,早日收拾完这些鬼子,好早点休整。

    毕竟这些天耗下来的遭罪的不仅仅是日军。在这光秃秃的,无遮无盖的豫东平原上,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别的还好说,如果赶上下雨天,那么两军就谁也别干别的了。都从战壕中往外掏水,修补被雨水冲垮的战壕。而且雨后的暴晒也让两军吃透了苦头。这个日子还是早点过去为好,早点打完早点休息。

    两军正式交手的情况虽然不能说完全是一边倒,但是也多少印证了内山英太郎的担忧。孙营一线的22师团两个联队残部首先支撑不住了,饿的走路都打晃的日军士兵别说突围,就是连跑都跑不动了。

    已经断粮四五天的孙营一线的22师团两个联队的残部在开始突围的时候,大部分连28集团军的炮火封锁区都没有冲过去,就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孙营一线的22师团仅剩的残余部队突围行动,已经不能称之为突围行动,而是自己送上门去让人屠杀。

    孙营一线日军的表现,明显让负责进攻两个师长感觉到没有打过瘾。弄的两个师的官兵也是打的无精打采。直嚷嚷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的炮弹。尽管通过几天来的战斗,对于自己正面的这些日军的实际情况也知道,但是却没有想到日军居然会混到这个地步。

    不过等两个师的官兵最后踏上日军曾经坚持了几天的阵地之后,无精打采却变成了愤怒。很多官兵看到日军阵地上的真实情况之后,都忍耐不住呕吐起来。

    都知道日军的残暴,但是这些士兵却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些日军会这么的没有人性。居然连人都吃。日军阵地上到处都是被杀的中国百姓和日军自己的伤兵的残肢断体。几口已经冷却的行军锅中,还有没有啃净的人大腿。

    据日军战俘供诉,他们在断粮之后,先吃军马。军马杀光之后,就开始杀抓到的中国百姓和战俘,最后附近的中国百姓抓光吃尽之后,连自己阵亡士兵的尸体和重伤兵也杀了下锅。等到可以杀的人杀光之后,就只能靠着喝水硬挺着了。

    按照这些日军战俘的供述,如果不是孙营一线的普通百姓在日军抵达的时候,跑的差不多了。被圈在日军阵地内的中国人数量实在不多,决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会遭到这些日军的毒手。

    接到孙营一线各攻击部队的报告之后,高海宽指挥部中不少人都当场吐出来。即便是表面的还装做镇静的高海宽也是吃惊不小,古人抓人做军粮称为两脚羊,他听说过。但是现在,他总以为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物资的丰富,吃人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但是却没有想到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居然还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面前。

    日军吃的要是他们自己人,高海宽不在乎。本来日本人都是两条腿的畜生,不吃人就怪了,自己人吃自己人,没有人会心疼他们。可让他愤怒的是,这些鬼子居然敢吃中国百姓和战俘。据攻击部队报告,日军阵地上到处都是吃掉的中国人的遗骨。数量达到三四十具。

    而且据战俘供诉,他们最喜欢吃小孩,说小孩肉嫩。然后是女人,女人**和子宫是极品,都是要给长官吃的。可惜他们抓到的小孩和女人极少,只有两三个,大部分都是最不受欢迎的是那些老头。

    接到这个报告,高海宽的肺都快气炸了。拿着电报的手不住在哆嗦。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军队。吃人不说,居然还将那些被吃的人分出三类九等。

    高海宽看完底下部队的报告之后,双眼紧闭,良久才平息下心中的怒气。那张电报纸几乎被他攥的稀烂。身边的参谋看着很少有这么失态的高海宽,被吓得本来要提醒高副司令,这封电报要归档的,不能随便毁坏的话都忘记了。

    好半天,高海宽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怒气,睁开眼睛之后,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但是语气仍然稍微有些激动的下了几道命令:“将这个报告转发给通许前线各师,告诉他们通许一线其他地方的他们的血肉同胞还能不能继续成为日军口中的食物,就看他们的下面的战斗了。”

    “命令各师以最快的速度,干净、利落、彻底的消灭通许一线所有日军,这些两条腿的,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畜生一个也不许放过。”说到这里,高海宽一拳头砸在面前的桌子上,硬生生的将这个枣木桌子砸掉了一角。

    说到这里,高海宽推开上来要帮他包扎那支血淋淋的手的卫生兵,稍微压制了一下自己的语气道:“将这封电报电呈总座。就说我高海宽无能,没有预料到日军在弹尽粮绝时,会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事情。未能以最快的速度歼灭日军,累及百姓,自请处罚。”

    “还有,集总现在不是有一个中央日报的任何动作,但是知道通许一线日军绝对不会太老实的郑斌没有丝毫犹豫,命令包围通许的部队放开一条口子,摆出一付抽调大量兵力西进的态势,让城内的日军自己出来。

    混不知道内山英太郎那个已经决定拿他当成枪使的突围计划的日军61师团长田中勤中将并不傻。他知道自己突围如果与其他部队一起突围恐怕谁也跑不出去。在得知军司令部不和他一起突围之后,他虽然不敢确定,但是隐约的也猜测出来内山中将的意思。

    田中勤中将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抗议内山中将的这个做法,但是他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故意更改了内山中将下发的突围时间。比城外其他日军部队的突围时间推迟了二十分钟。

    他知道内山中将在自己没有突围之前,是绝对不会行动的。尽管不知道军司令部的确切突围时间,但是田中勤感觉到自己拖延上二十分钟应该已经足够了。只要城周围的中国军队被其他部队的突围行动吸引住那怕就只有十分钟,自己的时间就足够了。

    对自己部队现在的实力非常清楚的田中勤知道现在自己的部队要弹药没有弹药,要补给没有补给。突围只能依靠自己的传统长项拼刺刀战斗的现实。他认为只要给自己十分钟,让自己部队能够接近中国军队,依靠日军部队一贯擅长的白刃战能力,从中国军队正面撕开一个口子突出去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结果却让他感觉到出奇的意外,在通许城中61师团三个步兵大队突围的时候,支那军的注意力果然不在自己这里,在他突围的方向只有几支小部队。让自己得以轻松的突出城去。

    他那里知道正是他那计划上是拖延二十分钟,实际上前前后后拖延了将近一个小时,让其他部队吸引通许城外中国军队注意力的战术,让郑斌发觉了他的战术意图。周围的日军都开始突围了,集中了日军一名中将军司令官,一名中将师团长的通许日军会不突围?那就怪了。

    就算是一贯讲究武士道的日军,其高级将领对生命的珍惜,也并不次于中国军队。别的日军都开始跑路了,那么通许县城内的日军绝对没有道理不动。这些日军的高级将领可绝对不是那种以身饲虎,用自己吸引中国军队注意力,给自己部下创造突围机会的人。这里面绝对有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知道日军不会给自己留下多少时间的郑斌,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收拢其他几个方向的包围圈,将北边和东北两个方向的包围圈略微放松一下。如果日军不出来则罢,出来正好解决高副座一直担心的问题。毕竟野战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损失也远小于攻城。

    在飞快的作出这个决定之后,郑斌知道调在部署在城南,作为预备队的独立170师的一个团已经来不及了,就迅速的从城西抽调了201师的两个营,加上城北的预备90师的一个团的兵力,在城北以最快的速度设置了一个大伏击圈。

    还没有等他的伏击圈完成,城内的田中勤中将已经带着他的三个大队冲了出来。如果不是在临走的时候,田中勤中将突然不知道搭错了那根筋,为了多筹集一些粮食,突然派兵又将城内的中国百姓扫荡了一番,又花去了二十多分钟时间,恐怕就算累死郑斌也无法在二十分钟之内,调集到足够的部队。

    已经决定拿61师团做吸引中国军队注意力的诱饵了,在61师团没有行动之前,还想着让61师团将周围的中国军队吸引开的内山英太郎的12军司令部自然不能动。

    尽管心急如焚的内山英太郎在电话已经拆除的情况之下,几次派人催促田中勤中将,但是田中勤还是搜刮了一翻才出城。而此时通许一线外围的日军其他突围部队已经与发起总攻击的28集团军各师打的热火朝天。只有作为整个战局中心点的通许县,两军却都还没有任何行动。

    等田中勤中将终于开始行动的时候,时间已经从他原定的拖延二十分钟该为整整拖延了将近一个小时。至于内山英太郎见几次催促无果之后,也就耐着性子等了起来。内山英太郎打定主意,反正你田中勤不走,我是不会走的。

    通许县城内外的中日两军的三个将领就这么的互相算计下来,最倒霉的却依旧是被当做诱饵抛出去的田中勤中将。他没有想到自己算计来算计去,最吃亏的还是自己。自己和聚宝岗一线的22师团长平田正判中将带领的85联队几乎成了中国军队最好的出气筒。

    在得知城内日军虽然比通许一线其他日军的突围时间整整向后延迟了将近一个小时,但是果然象自己预料的一样向北逃跑之后,郑斌长吁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预料还是准确的。

    在通许县城内的日军终于开始行动了之后,郑斌立即调动部队迅速的城东的部队沿城墙向北运动,切断已经出城的日军的退路。前边已经调过去的部队则全力阻击,争取一次想将通许日军全部解决掉。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内山英太郎会将一个中将撇出来给自己,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自己却另辟逃生之路的郑斌只顾盯着从正北方向突围的田中勤中将带领的日军部队,却没有发现在城的东北角,用来堵在前一天的战斗中被炸药炸毁的一段城墙的沙包和砖头瓦砾,却在飞速的减少中。

    这是内山英太郎在得知田中勤中将终于开始行动之后,突然决定不在等到田中勤带领的部队行动半个小时之后再行动了。而是立即行动,他当然不会愚蠢到想着去走城门,通许县城不大,整个北城墙只有一个城门,从城门走不是告诉中国军队自己还没有走利索吗。

    他早就瞄好了城墙东北角那段在前一天战斗中被中国军队用炸药炸毁的大约五米多宽的城墙,虽然搬沙袋辛苦一些,但是总比暴露了自己的战术企图要好的多。反正又不需要他自己亲自去搬。

    等内山英太郎搬光了通许城墙东北角的沙袋的时候,郑斌的目光已经完全被田中勤中将带领的三个大队吸引过去。而郑斌从城东调过来的部队进行包抄的部队还没有赶到。内山英太郎巧妙的利用这个时间差悄无声息的顺利逃出了通许县城。

    在出城之前,内山英太郎将他的军司令部进行了彻底的轻装。所有文件除了作战地图之外,全部烧掉。带不走的车辆马匹全部丢掉。打光了炮弹的火炮也被完整的抛弃在了城中。

    由于害怕惊动城外的中国军队,引起中国军队的注意,内山英太郎甚至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军参谋长中山源夫少将将这些装备统统炸毁的建议。轻装的彻底的甚至将所有电台,除了留下一部与华北方面军联系之外,也全部的砸掉。密码本和密码机全部一把火烧掉。

    甚至内山英太郎将自己的坐车和坐骑都扔在了通许县城。这位与28集团军作战的时候,逃命已经逃出经验来的军司令官,这次决定与部下同甘共苦,一起架步量。

    出城之后的内山英太郎带着他已经精简到极小的司令部,小心翼翼的沿着28集团军两个师的结合部向兰封方向逃去。军司令部的那些被内山英太郎认为多余的人,早在下定决心突围之前被他以加强61师团指挥力量为由,打发到了61师团去。或是每人发上一支步枪,二十发子弹编入警卫部队。

    此刻他的司令部除了警卫部队一点没有动之外,以及除了几个关键性人物和因为背景过于强硬而不敢抛弃的人之外,只剩下小猫两三只。可以说精练到了极点。

    此时通许城北的28集团军部队的注意力都被在他之前突围的田中勤中将所吸引,城东的部队此时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向北运动,包抄田中勤所部的后路。都以为城中已经没有日军的各部队,还真的让内山英太郎借机逃出了通许。

    内山英太郎的逃亡行动一直跑到了通许东北的刑岗,眼看快脱离开包围圈了才被预备90师担任侧后方警戒的一个连发现。发现内山英太郎一行的预备90师这个连并不知道眼前的这支数量近千的日军是整个通许一线日军的最高指挥部。

    尽管不知道这是一个日军军司令部,尽管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是这个连按照28集团军遇敌即战,即便是以一当十也绝不避战、怯战的传统,没有丝毫犹豫的迅速的摆开战斗对型,无谓的迎上去。

    (看了一下读者的点评。这些天实在是没有时间回答读者的点评。等忙过这一半天,我一定好好解答一下读者的点评。今天先将两个点评做一下简单的答复。

    有些读者,说主角的部队已经成为国军的主力,在国军大换装的时候,不可能只发给一些军装。这个问题小蛇在书中已经说过,主角的部队此时的装备已经与其他国军拉开相当大的距离。其装备水平在那个美国中将的别有用心拉拢之下,也已经不在一个档次。特别是重武器,通过缴获和收缴,除了重炮数量还有不足之外,已经达到了美军标准。并不比那些最多也就是美式轻装师的美械部队差。

    还有一点,主角并不认为国军的轻武器,例如中正式步枪的性能要比美国制造的M1903式步枪差,所以自己也没有去想办法争取。关键是主角擅自接受美援武器,特别是那个美国老头出于拉拢之心提供了大批武器已经是很犯忌讳了。如果不是主角的威望过高,以及战争时期还用的上主角,恐怕此时本书的主角已经被调到重庆去做冷板凳了。没有那个国家元首会让自己手下的一支部队在装备上过于领先其他部队,尤其主角色的部队战斗力如此之强。在加上精良的装备,没有那个领导人会不担心。

    还有一点小蛇在书中没有说出来,根据历史,那就是在抗战的中后期,那位最高当局对抗战中土木系势力扩展过快已经产生防备之心。几次曾经将土木系领军人物陈诚打入冷宫。尽管时间不长,但是也多少道出了他对土木系的防备之心。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网上查一查。我记得在天涯论坛曾经看过。

    土木系的王牌,也是陈诚的起家部队18军虽然是国军五大王牌之一,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几乎保持了对解放军的全胜记录。但是却是五大主力在抗战结束之后,唯一没有全美械化的部队。是美日混编部队。步枪、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以国械为主。野山炮是日制山野炮。

    但是中间补充了大量的美制冲锋枪、卡宾枪、火箭筒等美制轻武器以及少量的步机枪。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淮海战役之前,才全部换装为全美械装备。但是数量特别是重武器仍然不足,还保持了不少日制火炮。

    对陈诚起家的18军都如此,更何况主角的部队。主角的部队实际上虽然在外人眼中是土木系部队,但是书中已经交代过主角的部队实际上在国军内部已经自成系统。恐怕就连陈诚心里也清楚,主角的部队所谓土木系,也只是名义上。

    至于读者最关心的结局问题,小蛇在这里先透露一下,有时候占领一个国家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美国人并没有占领很多国家,但是他的资本却控制了不少国家的经济命脉,让其他国家俯首贴耳。软刀子杀人才是最狠的。有时候占领一个国家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何况美国人为了对付苏联,也不会允许中国占领日本的。

    至于那些对中国犯下滔天罪恶的日军战犯,有美国人在后面,恐怕主角很难拿他们如何。不过大家以为二战之后,以色列对付那些纳粹战犯的手段怎么样。主角虽然无法将那些战犯押回国家审判,台湾也不行,呵呵,但是可以暗中处决他们。大家认为这个结局怎么样?给点意见。如果大家感觉可以,我就这么写下去。不行我在修改)(,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