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灾还是人祸(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管刘家辉将已经完成战斗任务的部队陆陆续续的全部调到了新黄河的堤坝上,那支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就调那支。并连哄带骗,甚至不惜打破不扰民的惯例,从沿河的几个县强行抓了数量不少的民工。甚至将被俘的所有日军战俘都押上了新黄河大堤。

    实际上也不用他骗,相当多的祖辈都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汛期一到自己就上了堤坝,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尽管贫穷,但是也是他们的家。至于那些被他抓来的都是距离新黄河比较远的通许、太康附近的居民。这些居民到不是怕去修黄河大堤,而是怕这支国军发挥国军某些部队征兵的时候的优良传统,借口征集他们去修堤,而行征兵之实。

    先以修堤的名义将他们骗离开家,然后到了一个地方周围机枪一架,军装一换,你就是不想当这个兵,也别无选择。难道拿脑袋与机枪去抗去吗。始终担心人力不足的刘家辉在始终征集不到足够的人数的时候,只能派兵下去抓。

    刘家辉自己也将部队的后续战斗丢给高海宽,以及因为战局已经趋于平稳,将郑州防务移交给关健,从郑州赶过来的许洪亮。自己几次上黄河堤坝巡视。好赖他在后世的时候,也随同部队参加过几次抗洪抢险行动,多少也算是有些经验吧。

    但是看着老天爷几乎是不停顿的连续挥撒着他的甘露,刘家辉的心一直在紧紧的纠着。如果大雨一直就怎么下,新黄河两岸破烂的堤坝恐怕真的抵挡不住,即将到来的洪水。虽然这些堤坝顶住了首次洪峰,但是后续的洪峰能不能顶的住,刘家辉心理一点底也没有。

    刘家辉这些天一直在关注着黄河上游的水情,知道黄河上游的雨几乎一直在下。尽管郑州一线的雨已经有减小的趋势,但是郑州上游,洛阳甚至豫西的雨还在一直的下,新的洪峰很快就会相成,在第一次洪峰的冲刷之下,几乎又拨到一层皮的河堤能不能顶的住后续洪水,才是刘家辉最担心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劝他,在新黄河还没有决口之前,将部队撤回平汉路以西。按照这几年的情况,和黄河上游的雨情来看,这次洪水的规模会很大。这些破烂不堪的堤坝很难顶的住。

    虽然现在的连天暴雨虽然给部队行动带来一些困难,新黄河快速上涨的水势也增加了部队渡河的困难,但是全军在大水到来之前渡过黄河还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平汉路东那里地势相对较高,关键是背靠大后方,后勤物资补给比较方便,也要充足的多。

    否则一旦新黄河真的决口,形成大片的洪水区域,28集团军将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部分,并且主力孤军悬在豫东。近十万大军将被困在曾经富饶但是现在在黄河连年改道以及战乱的影响之下,此时已经破败不堪的豫东。这十万大军包括几千日军战俘的吃喝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单靠杞县、通许、太康几个残破的县很难满足需要。

    此时随着通许一线最后结束的聚宝岗战斗的最后一声枪响落下,到暂54师收复杞县,新77师不战而收复开封为止,28集团军此次豫东作战的战斗已经大致宣告结束,通许、太康一线的日军22师团、61师团、70师团三个师团主力被歼,小部流窜。

    虽然大雨给各部队运动,作战带来不小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挽回日军最终的败局。被合围在前山龙口的,粮弹两缺,只是依靠拼刺刀还在维持的61师团残部首先被全歼。61师团长田中勤自杀未成,重伤被俘。

    在前山龙口的战事落幕的两个小时之后,被暂54师、独立170师各一部合围在聚宝岗一线的22师团85联队全军覆灭,只余师团长平田正判中将带领几十名残兵败将突围而出,不知所终。虽然最后雨中的战斗打的很艰苦,但是各部还是在刘家辉规定的最后时间完成了各自的战斗任务。

    在此同时,暂54师一部攻击杞县得手,全歼日军守军两个中队。受命迂回开封的新77师在预备90师一部的配合之下,在开封东南的陈留境内击溃日军开封驻军。日军残部在战败之后,没有敢撤回开封,而是渡过废黄河向豫北逃窜。新77师不战而下开封。

    已经抵达河北的关东军两个师团在豫东战事结束之后,便停留在刑台、巨鹿一线。日军大本营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终究没有舍得拿两个精锐师团冒险。两个师团在河北停留了半个月之后,被调往了日益吃紧的太平洋战场。

    随着开封的收复,豫东战事全部告终。28集团军在历时大半个月的会战第二阶段,击溃、全歼日军三个半师团,以自身伤亡两万六千余人为代价,毙、伤、俘日军六万余人。

    生俘日军61师团长田中勤中将,70师团长内田孝行中将以下四千多人。击毙日军12军参谋长中山源夫少将等大佐以上军官近百名。在加上之前在周口一线的的64师团只有师团长以下数百人逃脱,仅仅在豫东日军就损失部队八万人以上。这还没有将在豫南与第5集团军作战,先后被击溃的两个师团的损失计算在内。

    如果加上在第一阶段豫中会战,日军损失的第3师团、27师团、37师团、63师团、110师团以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一个野战补充队。被击溃的62师团,69师团等,日军到此为止仅永久性损失的师团就达到了空前的九个。

    此次河南会战为日军自明治大帝建立新式陆军以来,所遭遇之前所未有的空前惨败。(日本天皇语)。在加上在武汉、湘北、南昌一系列战斗的损失,其损失程度已经远超过了之前的缅甸战场。这次的损失对日军来说简直是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尤其让日军感觉到恐惧的是,得到了新式装备补充的中国军队战斗力上升速度。

    好在28集团军在占领开封一线之后,因为黄河水情的关系停止了东进的脚步。让日军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而让刘家辉停止了东进的脚步的原因,不仅仅是黄河水情。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28集团军在连续长时间作战之后,虽然取得了空前的战果,但是本身也元气大伤,弹药消耗巨大,特别是所携行的炮弹几乎消耗一空,不经过长时间的休整,也已经没有了持续作战能力。

    28集团军在杞县收住继续东进的脚步,前出豫鲁边的暂70师在横扫豫鲁边之后,也撤回了太康一线休整待命。见28集团军收兵,日军也在长出了一口气之后停止了所有的调动,并将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部队全部撤退至于山东、安徽境内,以集中目前有限的兵力,保障津浦铁路的安全。将原河南占领区黄河以南的地区全部放弃。

    同时将河南境内调回的已经凑不足一个旅团的部队沿鲁豫边、豫皖边严密布防,生怕28集团军那天没有事情干杀出河南来,尤其是现在中国派遣军兵力已经空虚到了极点的情况之下。

    到7月底,8月初,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地区已经没有一名日军。日军的主动撤离,让刘家辉同样长出了一口气,他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了黄河上。

    面对日军撤走之后留下的大片空白地区,刘家辉在手头可以机动的兵力全部放到了黄河堤防上,实在无力抽调兵力填补的情况之下,电告陈部长,希望一战区能够派兵填补日军留下的空缺。

    黄河目前防汛形势严重,以及作战中不小的损失,也让28集团军此时无力东进。这只是让刘家辉无心东进的两个原因,也是可以公开的两个原因。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刘家辉不想说的。

    日军撤退之后,留下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十八集团军的游击区,他不想夹在中间两面难做人,更不想与自己的同胞动不动就刀兵相象。

    国共两军一个拼命想要发展,一个拼命想要控制不让发展,这其中大小摩擦是断不了的。大打虽然没有,但是小打肯定是断不了。原来距离远,参合不到,还体现不出来什么。大风小说

    但是近了,恐怕是非就要多了。自己的帽子在军委会某些人眼睛里面本来就有些发红,还是离这些是非远一些为好。这些地盘还是交给其他有心人去占吧。

    更何况28集团军在这次作战中,与十八集团军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虽然没有大打起来,但是小冲突却始终不断。仅仅在不到一个月的作战中,就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是常驻在一起,那还不是麻烦不断。

    但是出乎刘家辉意料的是,军委会并没有把豫东地区移交给一战区,而是命令此时辖区仅剩皖西,豫南以及湖北平汉铁路以东的五战区派出部队北上接防。

    一、五两战区以新黄河为界,新黄河以东为五战区辖区,以西为一战区辖区。这一结果可谓是一五两个战区皆大欢喜。五战区得到了可以回旋的地盘,不在向以前那样被日军困在狭小的地带。而一战区这些嫡系部队前边有了五战区那些杂牌部队做替死鬼,在理论上说是安全的多了。

    当然这些事情也论不到刘家辉这个级别去操心。所以他还是将精力投入到了黄河上防汛上。尽管刘家辉自认为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是毕竟这种天灾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而且这个年代的物资基础,也不是刘家辉在后世抗洪的时候可以相比的。

    就在刘家辉面对黄河不断上涨的水情忧心冲冲,正准备在五战区部队抵达之后,将所有部队全部拉上黄河堤坝的时候,军委会的一道命令让他只能停下手头上的工作。

    军委会拒绝了刘家辉等黄河汛期过去之后在撤离的要求,下达了28集团军将防汛工作移交给已经从豫西赶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全军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撤回常德休整待命的命令。

    拿着军委会下达的调令,刘家辉只能不情愿的开始陆续集中兵力,下达的撤离命令。28集团军整个会战结束的时候,已经成了黄河防汛的主力军。在28集团军撤离之后,本来就已经危如卵石的黄河堤防形势,更加岌岌可危。

    在后世,军队参加地方自然灾难的处置已经形成惯例,无论是什么样的天灾,地震、洪水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解放军。

    刘家辉在后世当兵的时候,没有少参加各种抗洪救灾行动。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那场特大洪水,刘家辉所在的部队几乎全程参与。刘家辉本人虽然没有赶的上,但是那场抗洪斗争,却是没有少听过。

    但是在现在年代军队参与地方自然灾难的处置,还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特别是在军委会中某些一直在找刘家辉毛病的人,更是将刘家辉将军队拉上堤坝参与抗洪的事情,看做他在收买人心。

    除了这些人之外,军委会也不想这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洪水中遭受到什么大的损失。毕竟28集团军此时的伤亡数字,在别的部队看来已经绝对是一个伤亡数字。如果在洪水中再损失一部分,那么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无法投入战斗中。

    此时最高当局虽然对刘家辉已经产生了防范之心,但是抗战还未结束之前,还用得到28集团军的情况之下,最高当局也不想28集团军战斗力损失过大。而且刘家辉虽然与美国人走的比较近,但是毕竟没有露出丝毫反对最高当局和军委会的意图。这个人在最高当局看来,还是要用的。

    况且河南地区的战局稳定了,但是不代表其他方向的日军也老实了。28集团军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不应该局限在一个地区。参加什么本来应该归地方管理的防汛事情。他们打好仗就行了,防汛的事情那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工作,和军队无关。

    军委会不仅给刘家辉下达了撤退命令,甚至在命令上明确标明了撤退的时间。在军委会的再三严令之下,刘家辉只能将部队不情愿的撤下来,开始转移准备。

    28集团军的撤离,前阶段一直以28集团军为主的防汛诺有了一个圆满的交待。

    尽管刘家辉想缓和一下本身气氛,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个有可能是自己小舅子的人,言语会如此锋利,说话简直是咄咄逼人。而且专找他话里的毛病,话里话外都是针对他,弄的刘家辉自己很尴尬,有些后悔来接见他们了。

    就连十八集团军部队的其他的代表也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副政委,一付很意外的表情。很明显他们这次来的目的也不是过来吵架的。

    被弄的很尴尬,在动嘴上实在玩不过人家的刘家辉只能退位让贤,将谈话的事情转交给许洪亮负责。自己在一旁老实的听着,只是在几个重要的问题上表述一下自己的意见。

    好在双方虽然有误解,但是矛盾并不算大。再加上刘家辉又主动退让,赔偿了十八集团军被打伤的人员的医疗费,再加上28集团军马上就要撤退,撤离豫东,双方以后恐怕也没有什么交集了。“误会”总算顺利的解决了。

    刘家辉在谈判中几次被对方代表犀利的言词弄的下不来台,感觉面子全部丢光了。唯一的收获就是中途出来吸烟的时候,从对方那个对洪升一身装备羡慕之极的警卫员炫耀的语气中,得知他们这个副政委是浙江大学的高材生

    可惜的是,这个警卫员明显受过训练,等刘家辉在想从他口中多套出一些情况的时候,知道自己无意中说露了嘴的这个警卫员,反到是很警惕的看着刘家辉,任凭刘家辉怎么套,就是闭口不谈。看的出来这个小伙子和他的首长一样,对他这个顽军大官没有什么好感。

    浙江大学的高材生,加上南昌口音。刘家辉对这个人的身份已经基本确定,百分之八十有可能是自己那个结婚几年了,一直无缘相见的小舅子。十八集团军中南昌人肯定有,浙江大学的学生也肯定有。但是即是南昌人,又是浙江大学的学生,而且岁数也相当的恐怕就不多了。至于姓名不同,刘家辉并不认为是什么矛盾之处,在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中改名的现象非常普遍。

    正当刘家辉想办法从这个岁数不大,却一脸警惕的看着他的小警卫员嘴里在套出点什么的时候,刘家辉的身后突然响起冷冰冰的声音:“刘家辉如果有时间陪我的警卫员在这里闲扯,还不如进屋来,抓紧时间早点将问题解决。免得耽误大家的时间。”

    他的这几句话,刘家辉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一直将刘家辉视若神明的洪升却不干了。虽然因为刘家辉在场,没有动粗,但是却死死的瞪着这个十八集团军的什么政委。恨不得上去给他两个嘴巴。

    刘家辉看到洪升一脸愤怒的表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道:“这是我的家事,你小子操的什么心。”说完相当有深意的看看那个听完他的话,依旧没有什么表情,看了他一眼之后,转身走回了会场的副政委。

    碰了一鼻子灰的刘家辉笑了一下,丝毫没有被轻视的不愉快,快步走回了会场。这个年轻的副政委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有这一眼就足够了。刘家辉从他眼神中,看出来他听到一家人这三个字之后,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光彩。

    呵呵,饶是你在冷静,一提到多年不见的家人,恐怕也会有些失态,那怕是小小的失态。刘家辉可以肯定这个家伙绝对知道自己就是他两个姐姐的丈夫,也就是他的姐夫。不过让刘家辉始终想不透的是,这个家伙既然知道自己是他的姐夫,对自己怎么还显露出如此深的敌意?自己貌似没有得罪过他。

    自己与两个老婆结婚也是自愿的,并不是他刘家辉仗势强抢来的。自己当初在报纸上刊登的那封启事,到现在还论为某些人耻笑他怕老婆的话柄。这些事情在公众面前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也不止一次的被某些媒体记者,弄到报纸上大势宣扬一回。这个家伙也应该知道。怎么看他还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等双方唇枪舌战了一个下午,双方的“误会”总算解决了之后,这个副政委站起身来,冰冷了一天的脸上总算露出一丝笑容道:“刘长官,这次的误会,我们希望今后不会在发生了。”

    刘家辉并没有起身,而是摆了摆手道:“我们已经接到调令,最此在明天午夜之前必须全部撤离,将防区移交给五战区部队。我想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抗战结束之前,这种误会是不会在发生了。”

    “对了,兄弟的口音听着象南昌地方的人,不知道兄弟的家是南昌什么地方的人?也许说不定,我和你的家人也许会认识。毕竟我的部队当初在南昌驻扎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副政委看了看会议室内的其他人,没有回答他的话。刘家辉看到他的目光所及,笑了笑对着许洪亮耳语了几句。许洪亮站起身来,招呼会议室的其他参与会谈的28集团军的几个人退出了会议室。只是许洪亮被他留下来了。不过十八集团军派来的几位其他几位代表并没有退出去。

    看着依旧不说话,看着许洪亮的这位副政委。刘家辉道:“许参谋长是我生死与共的兄弟,他不是外人,阁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如果以后咱们有机会在见面,找不到我,你们找许参谋长也是可以的。”

    看到28集团军的其他的人都退了出去。这个见面以后一直对刘家辉都冷冰冰的代表,冷冷的对刘家辉道:“我想我的家人您一定会认识的,也会相当的熟悉的。我是该称呼你为刘长官,还是该称为姐夫?我的双料姐夫。”这个副政委最后几句话,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来。

    他的这话一说完,刘家辉和许洪亮对看了一眼。这个人果然是刘家辉那个失踪多年的小舅子。而且从十八集团军其他代表一脸平常的表情来看,这些人明显知道这一事情。

    刘家辉看着这个总算承认了自己身份的小舅子,笑了笑道:“你就是程佳锐吧,岳父母多次和我提到过。我说咱们一见面就感觉到你这个人总有些熟悉的感觉。原来还真的是你。”

    “两位老人现在身体不错,整天忙着照顾那几个外孙子,孙女。虽然生意因为战争停了一部分,但是两位老人现在过的很充实,你就不要担心了。”说完刘家辉从军装上衣兜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了程佳锐。这是他在剿匪完毕之后,全家照的最新一张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也是他回到这个时代之后,唯一一张穿便装的照片。

    这张照片自从照完之后,刘家辉一直随身携带着。没有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程佳锐接过照片仔细的看着,脸上的冷冰冰被一阵柔情所代替。尽管他的这些柔情只是一瞬间,但是仍然被刘家辉敏锐的抓住了。

    仔细看了良久之后,程佳锐才将照片递还给刘家辉,刘家辉看出了他脸上漏出的一丝不舍。刘家辉接过照片,仔细的放回口袋中之后,才缓慢的道:“你们这次来,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贵我两军之间之前摩擦的事情吧。有什么话,你就说吧。不看在别的,就看在你是我小舅子的份上,我能帮的我会尽量帮。”

    程佳锐听完他的这话,沉思了一下道:“的确,我们这次来,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贵我两军之前的不愉快。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希望能够得到贵军的帮助。”

    “我们的部队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与扫荡的日军,以及一些敌对势力作战的时候伤亡很大。希望贵部能够帮助解决一些西药,特别是盘尼西林。还有一部分手术器材和麻醉药品。这些东西我们现在奇缺。”

    听完他这个要求,刘家辉并没有觉得是多少的事情,便点点头道:“可以,我们可以帮你们解决一部分,不过数量不会太多。毕竟我们也刚经过一场血战,有大批的伤员需要治疗,一次,实在拿不出太多。这样你们拿出一个需要的数量明细,我让许参谋长酌情给你们解决一部分。”

    刘家辉早在程佳锐承认自己身份,以及与他一起来的那些人没有一丝意外的表情就猜出来,这些人派自己的小舅子来和自己谈判,绝对不会是仅仅要解决摩擦的事情,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求自己办。

    程佳锐没有想到刘家辉会答应的如此痛快,便点头道:“如此,我代表那些伤病员多谢了。”

    刘家辉闻言,严肃的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套。不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小舅子。更重要的是在日军面前,我们都是中国人,也都是一家人。虽然我们的政治见解不同,但是你们也要记住,咱们自己打只是自己内部的事情,在日本人面前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有同样的爱国心。这一点不会因为政治阵容不同而改变的。”

    说到这里,刘家辉转过头对许洪亮道:“准备二百支卡宾枪,五十支快慢机,一万发卡宾枪弹。再从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中抽调十万发65子弹。连同他们所需要的药品一起送过去。”

    许洪亮听到刘家辉的吩咐,感觉到有些为难。他到不是心疼这些武器,他实在是担心这些卡宾枪一旦被有心人察觉,会给28集团军带来不小的麻烦。毕竟这些美式卡宾枪在现在这种局势之下,十八集团军根本就没有办法弄到。如果给一些缴获的38式步枪,他到没有什么意见。

    刘家辉看着许洪亮的表情,笑着拍了拍他的腿,摇头示意没有什么事情之后转过头对着程佳锐道:“这是我送给你们军区宋司令和杨副司令的一点心意。你们回去告诉他,我很佩服他们的为人,希望有遭一日,能够和他们把酒言欢。不过我送你们的这些武器,你们可要保密。”

    在送走十八集团军代表之后,许洪亮有些不解的道:“总座,你送他们武器我不反对。尽管我不知道原因,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看的出你对他们很有好感。再说我们现在毕竟是抗日友军,他们条件那么艰苦。我们私下送点武器弹药我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这些卡宾枪外型独特,很容易被有心人察觉。目前在豫东除了已经开始陆续接防的五战区部队,就只有我们一家。第8军和71军在周口战役结束之后,就已经陆续撤回了平汉路东。五战区部队又没有装备这些美式武器。如果一旦查起来,很容易查到是我们送的。我们今天见他们本身现在就已经相当犯忌讳了。您在送他们这种武器,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您就是送他们多一倍的38式步枪也比送这些卡宾枪要强的多。”

    听完许洪亮的担忧,刘家辉摇头道:“你放心,这些我心里都有数。没有事情的。好了不去谈他们了,现在咱们部队已经开始陆续撤退,在渡过新黄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新黄河的水量这么大,又处在汛期。我真的有些担心,咱们渡河的时候会突然涨水。”

    许洪亮道:“总座您放心,我已经与战区沟通好了,战区会将这几天黄河上游的水情变化及时通知我们的。而且在您之前的部署中,所有的重武器和伤员在战役结束之后,就已经陆续提前渡河。战区又在黄河边上调集了大量的船只,我想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刘家辉看了看地图,叹了口气道:“希望吧。你告诉已经渡河的部队,不必在豫西耽搁,首先撤回常德。主力随后跟进。希望这次老天爷千万不要在下了。”

    刘家辉的祈祷很显然没有入老天爷的耳朵里,在28集团军全军渡过新黄河的第三天,新黄河破烂不堪的河堤在也忍受不住持续上涨的洪水的压力,鄢陵、扶沟一线堤坝大规模决口。

    接到战区因为新黄河堤坝决口,而催促28集团军加快行军速度,以免被洪水围困的电报,刘家辉在内心中无力的叹了一口气,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黄河到底还是没有能保住,溃堤了。

    (这一章写了刘家辉的小舅子,是给读者的一个交代,呵呵,大家别认为小蛇是凑字数就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