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三十章 迷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当刘家辉为自己的反攻武汉计划,没有得到任何回信,而感觉到有些灰心的时候。他不知道军委会也在商议对28集团军的下一步使用,展开讨论。至于使用的目的更是让刘家辉做梦也没有想到。

    鉴于新疆形势日益恶化,新疆驻军以及原来的省防军在战斗力和装备上都极为低劣,无法应对目前此起彼伏的叛乱。军委会很是有一部分人提出趁现在国内战场的形势已经稳定,日军已经无力在发起新的攻势之机,将28集团军调往新疆。

    将28集团军调往新疆,由刘家辉兼任新疆警备总司令,利用28集团军的战斗力以及赫赫声威,特别是利用刘家辉的指挥才能,以尽快将新疆形势稳定下来。正为新疆局势日益恶化而头疼的最高当局,也对这个建议颇为有些赞同。

    新疆的形势在明摆着,所有的问题的后边几乎都站着一个国家,苏联。在苏联还是叫沙俄的时候,就表现出对这块面积几乎占中国六分之一的领土的浓厚兴趣。不仅通过几次不平等条约,割去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在新疆到处发展自己的势力,试图将新疆彻底的据为己有。

    现在的苏联依旧没有改变这个想法。新疆几次动乱背后都有苏联的影子,甚至有几次公开跳出来出兵新疆。彻底解决新疆问题,首先就是对苏。只要苏联一天不断绝对新疆的领土野心,新疆就一天不会安稳。

    但是调刘家辉以及28集团军进疆,最高当局又有些担心刘家辉的性格还有对苏外交问题。苏联人将新疆视为自己的禁脔,绝对不容许任何人染指。如果刘家辉真的不管不顾,真的打起来,对中央来说绝对是一个麻烦。

    他倒不是担心28集团军会打输。以28集团军的战斗力对付苏联人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苏联人这个瑕疵必报,只想占便宜绝对不想吃亏的性格。万一真的大打起来,现在对内忧外患的国民政府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要知道除了被日本人占据的东北之外,中苏边境还是相当漫长的。

    在加上那个名义上从中国独立,实际上已经成为苏联殖民地的外蒙古边界。整个中苏边境基本上是不设防的。现在的中国实在没有力量同时应付两个强大的对手。日本人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在发动的新的攻势,但是毕竟实力还在。

    最高当局的犹豫不决很快被新疆日益恶化的形势而改变,在新疆伊犁发生苏联一手策划和导演的大规模暴乱的第三天,最高当局终于下定决心调集28集团军进疆支援已经日益困难的由陕西、甘肃民团升级来的,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只能称之为三流的驻军。

    `11月13日,就在伊犁暴乱分子成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第二天,一封加急电报将刘家辉急召至重庆,并且直接告诉刘家辉,军委会已经派专机在长沙等候

    刘家辉接到电报之后一头雾水,不知道军委会为什么急着将他召回重庆。军委会在电报上并没有标明让他赶回重庆是什么原因。但是却限令他必须在三天之内赶到。

    接到电报的刘家辉多少有些犹豫。军委会并没有在电报上告之刘家辉。让他立即赶往重庆有什么事情,但是却严格规定了时间。对于军委会的这道命令,自河南会战撤回常德之后对军委会的所作所为一直不满的28集团军高级将领几乎全部反对。他们尤其是许洪亮担心,刘家辉去重庆会被扣下。

    尽管刘家辉也不知道军委会急召他进重庆有什么事情。现在的战局已经大致稳定,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反击计划,但是四战区已经逐步开始进行战术反击,以图保障滇缅公路侧翼的安全。

    除了现在的四战区之外,全国其他各战区一片宁静,并没有什么大战发生,;刘家辉也没有接到日军有异动的任何情报。军委会这次这么急着召集自己回去究竟有什么意思,刘家辉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刘家辉知道绝对不会为了对日进行战略反攻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事情,军委会在电报上没有名说,刘家辉也无法询问。加之事情又这么急,以及在撤退途中以及撤回常德之后,发生的两次事件让28集团军的将领对中央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刘家辉去重庆,几乎28集团军所有师以上干部都坚决反对。要去至少也将话说明白再去。

    但是刘家辉知道军委会急召自己去重庆,虽然没有告诉什么原因,但是自己不见得有什么危险。自己在撤退回常德的路上那次极为罕见的抗命的举措,并不算什么的大事。

    尽管自己在撤回湖南之前,因为手上不想沾染上自己同胞鲜血的他,曾经以主力已经开始渡江,在短时间之内无法调头为由拒绝了军委会下令,让自己协助五战区镇压击溃了五战区一个师的豫南百姓暴动事件,而是将这个任务甩手交给了五战区。

    但是刘家辉不认为这件事情会让军委会冒着违反民心的风险将自己扣在重庆。要知道此次河南会战中央日报以及其他各中央媒体对28集团军的战况报道的寥寥无几,但是在国内报业占有重要地位,经常被国民政府斥责为思想左倾,由于对时局经常发表严厉的批评而经常被勒令停刊的大公报却是进行了全程报道,甚至专门发出了几期专刊。

    尽管国人对28集团军的辉煌战绩有些麻木了,甚至在某些人的心中认为28集团军打胜仗正常,打败仗才不正常,那样的新闻才有的一看。但是几期专刊却依然卖的洛阳纸贵。海内外的报纸,除了那些依然闭口不言的中央媒体之外,更是纷纷转载。

    虽然让军委会相当的不满意,但是军委会拿这家报纸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你总不能因为人家宣传你抗日,而将人家查封或是勒令停刊吧。这件事情把军委会和最高当局弄的相当的灰头土脸。在各界的质问声中显得异常尴尬。

    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军委会也是有苦说不出来。河南会战,28集团军虽然勉强称得上半美械化部队。但是却是唯一没有美军顾问的部队,各种美式装备在参战的各部队中也是数量最少的。但是战果却是各参战部队中最大的。实在有些让一直鼓吹美式装备如何厉害的最高当局和军委会有些下不来台。

    更无法向美国人交代,那么多全美械化装备,由美国顾问训练的部队为什么全部战果加在一起才与一个勉强称之为半美械化装备,除了炮兵以美式装备为主之外,其他装备还是以汇集了几个国家,除了武器口径大部分相同之外,没有什么装备优势的,杂牌装备为主的集团军持平。

    为了向美国人表明这些装备都用的正用上,并没有被变卖或是挪用,也是向国人表一个态度,国军只要换装了新式的武器装备,战斗力不输于日军。最高当局和军委会才下令压缩对28集团军此次会战的报道,转而以其他参战部队尤其是那些全美械化部队报为主。

    这件事情虽然让军委会有些下不来台,但是却让刘家辉在民间的声望再一次达到了顶点。国人一提起抗战首功部队,都认为非28集团军莫属。这件事情虽然在民间被炒的沸沸扬扬,但是刘家辉却始终不知情,知道看到大公报之后,才知道。

    后来刘家辉才知道弄出这一手的正是自己一直躲避,自从撤回常德之后,回重庆只呆了半个月就又返回的,身为中央日报驻28集团军的随军记者林婷,林婷在自己的报道没有在中央日报刊登,自己提出的修正要求被毫不犹豫的拒绝之后,将自己写的专刊又投向了一向以批评时局著称的大公报。

    林婷在返回常德之后,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刘家辉,她认为自己这么做完全是出于针对中央的处事不公,自己只是捅出了事情的真相而已。并没有什么要宣扬的,刘家辉也是看了大公报的专刊之后才知道林婷将河南会战的真实情况捅了出去。

    刘家辉在大公报全盘刊登了林婷的文章之后,认为这并不是自己授意的。尽管给中央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但是自己问心无愧,并没有什么责任。如果军委会因为这点事情将自己扣留在重庆,恐怕很难堵上天下人的嘴。

    至于豫南的那件事情,刘家辉认为即便军委会想要处分自己,也找不出太过硬的理由。毕竟当时自己集总虽然还在河南境内,但是先行撤退的主力已经开始渡江。从自己部队抽调兵力去豫南,远不如从就在豫南的五战区部队来的快。这个道理稍微懂得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件事情应该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刘家辉认为大战刚过,军委会不至于愚蠢到自毁名誉,将自己扣留重庆。毕竟这两件事情都算不上什么大事。所以刘家辉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去重庆走一趟。他不认为自己此行有什么危险。

    再说,只要他还想保留住28集团军,重庆还是非去不可。毕竟这是最高当局亲自下的命令。自己如果违令不遵反到是给了军委会口实。刘家辉在交代许洪亮和高海宽掌握好部队,在他不在期间由许洪亮代行总司令职权之后,连夜赶到长沙。第二天一早便乘飞机赶往重庆。

    刘家辉刚刚下飞机,军委会派来接他的专车直接将他拉到了军委会最高当局的办公室。一进最高当局的办公室,刘家辉才发现往日总是单独接见他,最多只有陈部长陪同的最高当局这里,居然难得的同时集中了军委会的几大巨头。甚至现在接替那位新疆王担任新疆省代理主席的,此时应该在新疆的第八战区司令长官也在。

    除了这些熟悉或是不熟悉但是已经久仰大名的军委会和八战区的巨头们之外,刘家辉还在最高当局的办公室内,一个极为不起眼的角落中还见到了一个他不认识的人。

    经过陈部长的介绍他才知道这位看起来很憔悴的人,正是性格反复多变,两面三刀,依靠苏联人的支持,几次击败政敌,被人称为狼种猪,统治新疆长达11年的新疆前任边防边防督办。

    这位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地位,费尽心机的两面三刀,在国民政府、中共、苏联三个鸡蛋上跳舞,心狠手辣,翻脸无情。手上沾染了数名国要员鲜血,在国共两党之间被人恨之入骨,从执掌一省生杀大权,集新疆边防督办、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新疆分团团长各种实权职务为一身,沦落到现在只能在重庆一个有名无实的职务上混日子的前任新疆王现在看起来很失落。

    刘家辉对这种为了巩固自身地位,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的人没有什么好印象。最高当局将这个人找来,恐怕也是想要了解一下新疆目前的形与苏联接壤之外,与蒙古的边界占据了绝大部分。而且从外蒙古到北疆的道路远比从苏联进入要好走的多。切断新疆与苏联的边界我们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切断新疆与外蒙古的边界,我想我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民族成分问题,在新疆汉族和其他民族无论是人数还是分布点都远远的少于其他民族。要想解决新疆的问题,除了遏止外国势力插手之外,就是移民,大量从内地迁移汉族等其他民族进入新疆,改变新疆民族的构成。”

    “新疆的日照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大量种植棉花的经济作物。汉族的传统农耕技术到那里会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如果想彻底的解决新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改变新疆的民族结构。只有彻底的改变新疆的民族构成,并建立起强力的政府,才能有效的降低外国势力插手的可能性。”

    “新疆的边界线漫长,但是南疆的边界线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山峡谷。处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以及昆仑山的环抱中,这些山地海拔极高,道路极为难行,与外界的通路主要就是依靠几个大扳。这些所谓的大板只是高山中相对低一些的地区。走行人也许可以。但是运送大量的物资却是很难。所以新疆的主要与外界通道都集中被北疆。另外就是阿尔泰山一线。”

    “阿尔泰山虽然也是山区,但是其海拔高度与南北疆分界线的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相比,海拔低很多。过山极为容易,很容易与外界取得联络。所以我建议在解决新疆问题的同时,必须紧密封闭所谓的中蒙边界。”

    “最后一点,校长以及各位长官,并不是我刘家辉避战,但是我认为解决新疆最好多调集骑兵。新疆的面积广大,对手又是以骑兵为主。我们最好的增援方式就是以骑兵为主,并伴随少量车运步兵作为配属。请各位长官不要忘记当年的马仲英。”

    说到这里,刘家辉看看了蜷缩在会场一角的那位前任新疆王,冷冷的道:“当年如果不是某人借助外人的力量,以马仲英手下骑兵的能力和战斗力,现在的新疆恐怕会是另外一个摸样。”

    “仲德,你说你的分析,不要扯到题外去,更不要对党国要员说三道四。这不是你一个将军该做的事情。”尽管对那位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出于维护刘家辉的心态,陈部长还是出声制止了刘家辉的某些话。

    ”如果我们单纯的依靠步兵,调集的援军以步兵将必然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的部队。这样一来,以新疆本身的资源,很难负担起数量巨大的部队的供给。现在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补给。如果我军补给不畅,而对手却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境外获得充足的补给,那么我们调集在多的部队进疆也只是给人家增加战果。”

    “当年马仲英的失败虽然与外部势力插手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未尝不与马仲英所部缺枪少弹,只能依靠缴获的武器作战有关联。没有了弹药,我们的步枪,轻重机枪远不如骑兵的马刀管用。”

    “以上只是我对此次增援新疆的一点意见。但是如果军委会派28集团军进疆,我个人以及28集团军全体官兵将保证,坚决维护国家以及领土的完整,保证切断外国势力试图将新疆分裂出去的毒手。不过我希望中央能派一名擅长外交和行政事物的人与我同去。”

    “还有,我在新疆的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得到中央的全力支持,尤其是在外交方面。在新疆的军事行动不可能不与苏联人打交道。我想中央在这方面最好是有一个心理准备。而且我们一定要做好苏联出兵干涉的准备,如果暴乱分子被镇压下去,苏联很有可能会直接出兵。”

    说完之后,刘家辉放下手中的指挥棒想最高当局以及在场的各大巨头敬礼之后,回到自己在会场边上,如果一不小心摔了一个跟头都能滚出门外边去的位置上。

    听完刘家辉的几点建议,最高当局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仲德接触新疆问题的时间虽然相当的短,但看问题的着眼点却很准。你回去之后,要作好准备,军委会的命令一下,能做到全员出动。”

    参加完军事会议之后,本来准备去大哥家探望一下父母之后,就赶回常德布置的刘家辉却被最高当局与陈部长单独留下。

    看着面前站的笔直,军装整洁,风纪扣扣的紧紧的刘家辉,最高当局赞赏的点了点头。即便是对刘家辉的部分作为有些不满意,但是他还是很欣赏刘家辉无论任何时候都表现出来的绝对过硬,可以称得上标志的军姿。

    端起水杯,沉思良久,最高当局才缓慢的开口道:“仲德,现在这里只剩下我、辞修以及你,没有外人。你对此次派你们进疆有什么真实的想法可以说说。你是我的学生,俗语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就象你的父亲一样,你有什么话可以直接和我说。”

    刘家辉虽然很不赞赏最高当局玩的这套依靠师生关系拉拢感情的把戏,但是却对最高当局依靠这一手控制军队,尽管几起几落,但是却始终将中央军牢牢控制在手中却也不得不佩服

    刘家辉虽然摸不透最高当局这些话中的真实含义,但是经过短暂的思虑之后,决定还是将自己心中的话如实说出来。“校长,新疆的民族形势复杂。尤其背后还有苏联的到处插手。解决新疆问题并不能单纯依靠军事。”

    “俗话说,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但是在新疆除了三分军事之外,更有三分经济,四分政治。新疆的少数民族势力,外部势力和本身内部势力错综复杂。”

    “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公路稀少,且道路情况恶劣。我认为国军在新疆应该组织起一支以骑兵为骨干,配备以少量的机械化步兵以及良好的通讯设备,组成一支机动打击力量。”

    “只要解决了北疆,南疆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南疆面积虽然广大,但是多是高山、沙漠为主。仅仅依靠几个小绿洲或是人烟稀少的高山地区是无法养活任何一支军队的。所以我建议,中央如果想要解决新疆,应该采取北攻南守的策略。”

    “在南疆重点控制各交通要道,采取防御战术。在北疆展开攻势,同时封锁与外蒙古的边界,切断对方武器物资来源。同时拉上美国人,对苏联人施压。迫使苏联人收敛一些。”

    “在有苏联人现在虽然有西方战场牵制,但是在中亚地区还有不少的军队。我们一定要地方苏联人直接出兵。特别是其利用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与新疆不少少数民族同文同种的有利条件,直接插手。”

    “最关键的一点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少数民族都是游牧民族,恐怕为了争夺草场的问题,本身就是矛盾重重。”

    ‘只是现在在面对我们这个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才勉强的捏在一起。这些人虽然有一部分是苏联人训练出来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买苏联的帐。我们可以采取分而制之的手段,采取军事、政治并进的方法。双管齐下。”

    “不错,看来仲德对新疆的形势判断很准确。你之前提出的几点困难中央会统筹帮你解决。至于你说的先空运一个师的兵力,我会与美国方面协商的。”

    “你不要着急回去,先在重庆住下,新疆的问题还是要多找你的,另外物资方面,你和辞修多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具体数目,以便军委会统筹解决。”

    说到这里最高当局放下手中一直在端着的杯子,突然问道:“仲德,大公报的那几期专刊你真的不知道?”

    刘家辉一听连忙道:“校长,这件事情,学生事先的确不知道。直到看到那几封专刊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能上战场杀鬼子,一雪过耻,为校长解忧,为国家解难就足以。宣传不宣传的这些身外事情,学生并不在意。”

    “既然你不知道那就好。这次有些委屈你们了,但是你要多体谅一些中央的难处。有些场面上的事情中央还是要做的,特别是要做给美国人看的。不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有这个心态就很好。”听完刘家辉的回答,最高当局满意的点头道。

    至少从表面上看,最高当局对刘家辉的这翻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正当刘家辉以为自己可以松了口气的时候,最高当局刚刚落下的话音又起:“听说你的部队中对这次国军换装,没有将你们28集团军的列入名单。以及我在洛阳,将美国人直接援助你们的一部分武器扣下补充其他部队,有一些意见?”

    “意见到是没有,不过下面的部队中是有一些议论。认为作为国军主力部队之一的28集团军在此次换装的时候,军委会应该给28集团军补充一些新式装备。”

    “不过学生已经对他们进行了训斥。学生认为装备问题只是战斗力的一部分。战斗力更多来自日常的训练和合理的战术,而不完全依靠装备。装备不能决定一切。”

    “岳武穆曾经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学生不材,认为装备并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数。另外,学生认为28集团军既然是国军部队,就应该服从国家需要。”

    “至于那个美国中将拨给的武器,都是美国援华物资的一部分,自然应该归军委会统一调遣。校长扣下那批武器装备,自然有校长的统筹考虑,对此,学生绝对不会有半句怨言。”

    听完最高当局的话,刘家辉身上不由的冒出一身冷汗。自己还是小看了最高当局对国军,尤其是象自己一样的中央军的控制力了。这些埋怨的话,集总的人也就是私下说说,居然会传到重庆,传到最高当局的耳朵里。看来自己的部队还不是象自己想象的那样是铁板一块。

    刘家辉在听完最高当局的话之后,在心里飞快的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既然最高当局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很有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情况。与其找借口百般推脱,还不如实话实说。

    “你能这么想是最好的。28集团军还在国军的建制内,自然要服从中央的安排。换装的事情,中央是经过全盘考虑的,绝对不会偏向那支部队。你也不要往多想。这次你的表现还不错。”

    “好了,你先去休息。不要考虑太多,只要你跟着中央保持一致,中央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我也绝对不会亏待你的。”也许是觉得自己恩威并济的手段起了作用,也许是考虑到今后还要用刘家辉,最高当局总算放过了内衣已经被汗湿透了的刘家辉。(,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