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亲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五哥的指责,刘家辉即感觉有些冤枉,又感觉到有些惭愧。总体来说,还是惭愧远多于冤枉。他自从与这个时代的父母相认之后,虽然没有刻意的躲避,但是在骨子里始终还有一丝陌生,仍然没有溶入这个家庭。毕竟感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建立起来的。

    当听到自己每次征战,这一世的父母为自己担忧的时候,刘家辉一直刻意忘记的后世的家人的面孔又一次展现在他的眼前。尽管对家人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甚至长相都已经有些记不得了,但是刘家辉对后世亲人的思念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强烈起来。

    后世的那个家在刘家辉的心目中早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回忆。现在的家,对刘家辉来说,还不是那么的如恰?虽然他也很努力的溶入到这个家庭中,但是在心底里却总有一丝外来人的感觉。

    虽然五哥话,让他感觉到相当的惭愧,但是要说刘家辉没有对现在的家庭,有一丝挂念那是不准确的。刘家辉几次来重庆开会,都是来去匆匆,根本没有时间在重庆长住。

    第一次回重庆来开会,之所以没有直接回家,是因为有事情要与陈部长研究。总不能让陈部长到自己家中去研究事情吧。大哥亲自上门来抓人,是陈部长给大哥面子才放自己回去。否则自己那能说走就走?

    至于在昆明只拜访了一次二哥是因为当时接到军委会密令,准备解决云南王。正与滇军在昆明剑拔弩张,自己不去探望二哥,一是因为怕事情搞大发了,牵连到二哥。二也是当时在与滇军表面上虽然还是维持着一团和气,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大战一触即发。

    自己实在是不敢轻易的离开指挥位置。但是这件事情在军委会也是机密,虽然在上层已经不是秘密,但是对外边的普通人,包括五哥立法委员的这个级别都还不知道。自己又不能说出口。对于五哥的指责,刘家辉也只能无奈的咽下去。

    虽然有些事情无法解释,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解释的,也是可以解释的。刘家辉琢磨了一下措辞道:“五哥,你批评的对。这些年我与家里是有些生疏了。但是你知道我是一名军人,值此国家危难只际,儿女情长只能暂时先放在一边。”

    “有些事情涉及到保密,我没有办法解释。但是大哥清楚,以他军令部次长的身份,都无法向父母解释,我又怎么能说?五哥,我答应你。”说到这里,刘家辉看了看五哥,又看了看三哥道:“等抗战结束之后,我一定辞去军职,回家来侍奉父母。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说到做到。”

    “我知道我这些年在外征战,让父母以及几位姨娘和各位兄长为我操碎了心。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国家,没有国那有家。国都不保了,家还能在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我这几年,那一年不是在战火中渡过的。难道你们认为我真的不想家?”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说的容易,做到却很难。家是每人心灵中最眷恋的地方。有多少次我梦中回到父母身边,但是醒过来却发现那只是梦。现实就是现实,不是梦。我是一个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

    “我不能说让家人多体谅我,体谅这两个字,不是那么轻易就应该说出口的。但是谁让他们生的儿子现在是一个军人了。我在衡阳和常德的驻地,特别是常德距离重庆确实不远,但是我回重庆一趟,却是要军委会批准的,不是我想回来就回来的。我也是身不由己呀。”

    “不要说没有时间回来看父母,就是从缅甸回来之后,我的那几个孩子,就是你们的那几个侄子、侄女都不认识我了。这些年我一直征战在外,亏欠了父母、兄弟、妻儿很多。等抗战结束之后,我会用一生来偿还家里人。”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这我知道。但是现在的我,只能做一个好军人。我现在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是不及格的,但是做为一名军人,我自认为勉强还是合格的。”

    刘家辉说的虽然没有错,但是大多数的时候,特别是在睡不着觉的时候,他想的更多的还是后世的那个家,后世的父亲身体怎么样了,母亲的墓地整理过没有,哥哥姐姐现在过的怎么样,幸福不幸福。

    对于现在的父母家人的确很少想到,这是刘家辉心存愧疚的地方。但是如果说一点没有想到,那就不现实了。毕竟都在那里存在着那,尤其回到常德之后,整天还有一个刘洁在眼前晃荡,让他不想都不行。

    但是想的更多的确是后世的那个自己整整疏远了数年的家。从内心中讲,刘家辉到现在也无法原谅父亲对母亲的无情。当年父亲创业的时候,是母亲鼎立支持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母亲为了父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前途,甘心窝在一个清水衙门中,以方便照顾子女家庭以免除父亲的后顾之忧。

    否则以母亲的才气和能力,按照母亲生前几个好友形容,在那些年中至少弄个实权局当个一把手还是没有问题的,好的话也许能弄到副市长的位置,甚至当上常委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要知道刘家辉后世的那个家所在的城市,可是副省级城市,书记、市长可都是省委副书记和副省长兼任的。

    母亲为了父亲的事业呕心沥血,甚至拖垮了自己的身体。但是让母亲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在事业有成之后,虽然摄于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不敢做出抛妻弃子的举动。却开始包二奶,养情人,经常整夜整夜不回家。后来干脆与情人在外公开购房同居,并产下一子。

    刘家辉到现在还记得母亲在临终的时,为了见父亲一面整整坚持了两天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而当时带着情人在国外旅游,从母亲病危的时候,就接到消息的父亲连回来看一眼都没有。直到母亲已经火化安葬完毕,才露了一面。

    而让父亲没有赶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当时的那个情人,后来的继母没有在泰国玩够。就是一句话,让父亲抛弃了病危中的妻子与不顾。

    曾经刘家辉曾经因为父亲的绝情,对父亲恨之入骨。从母亲过世到他莫名其妙回到这个时代之前,在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

    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特别是回到这个时代之后,与后世的家庭已经天人永隔,他对父亲的恨早已经烟消云散了。取而带之的是刻骨的思念。那个他已经整整数年没有说话的人毕竟是他的父亲,是给了他生命的人小说

    赵永刚曾经告诉他,在他牺牲之后,他父亲的身体和精神几乎崩溃。他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对前妻的绝情,自己与这个最心疼的小儿子也许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己的爱子也许就不会与自己天人永隔了。他在看了刘家辉留下的日记,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对自己的恨意是有多么的深。

    后来虽然在刘家辉的哥姐的劝慰之下,精神才恢复了一些,但是身体却是始终没有好转,日益衰落。将所有生意全部交给刘家辉的哥哥管理,自己退出了曾经纵横的商场.

    刘家辉当年听完赵永刚的话,曾经许久没有说话.才发现那个他已经多年没有叫过父亲的人,那个他曾经恨之入骨的人在他心目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看着说完这些话,就陷入沉默的刘家辉,刘家鹏拍了拍他的大腿,对着刘家辉的五哥道:老五,你的话有些过了.仲德身为一军统帅,那有那么容易就离开防区的.他没有说错,他要想回重庆一次是需要军委会批准的.”

    “他在昆明的事情,我知道.他不去看老二,这不能怪他.当时的昆明,实际情况并不象表面的那样和谐.下面的水深着那,甚至可以用波涛汹涌来形容.远不是老二夫妇所见到的风平浪静.你也不想想,军委会会没有理由的把一个战斗力强悍的集团军,无缘无故的放在昆明无所事事的那么长的时间?仲德在昆明,与老二接触多了,稍有不慎,将会给老二带来杀身之祸.”

    “你二哥俩口子都是典型的书生,有些事情让他们知道了反到是不好.仲德当时在昆明做的并没有错.仲德,那些人不敢动,但是对于只是普通大学教授的老二夫妇,恐怕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也没有什么顾忌.你呀,怎么也学起那些书生来了.中间有些事情是你不知道的.

    听到很少谈论公事的大哥都这么说,刘家辉的五哥也不好在说什么了,自己只是一个立法委员,有些事情的实情,是论不到自己这一层知道的.也许有些事情自己真的想多了.

    再说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虽然不是一奶同胞,但是也毕竟是亲生骨肉.看着沉默不语的刘家辉,不知道刘家辉此刻心里在想什么的,刘家辉的五哥也觉得自己的话说的也许是有些重了.

    刘家辉的三哥见有些冷场,便道:“大哥,老五也不是埋怨仲德,只是希望他能多抽出些时间陪陪父母.没事常回家看看。毕竟老儿子大孙子吗.小弟,在父亲和大娘心中的地位你又不是不知道.再加上他一年到头征战在外,家里人牵挂是必然的.”

    “别说父亲和大娘了,就是我听到仲德的部队在战场上的事情都感觉到惊心动魄.特别是仲德部队去年在缅甸会战期间的那些事情,老百姓中间都传神了.小弟在他们的嘴里都变成会撒豆成兵的神仙了。我就是不懂军事也知道,战场上的事情不是象民间传的那样简单.”

    “军事上的事情我,老五都不懂,可能我们的想法有些偏执了。但是心意却是好的。这一点小弟你也要多体谅家人。毕竟我们是一家人,这份牵挂是少不了的。

    “大哥当时在缅甸督战,小弟在一线拼杀,你们两个不知道,当时在整个缅甸会战期间,全家人都在为你们担心.虽然捷报频传,但是在会战一天没有结束,全家人的心就一直在吊着.当听到小弟的部队占领曼谷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大哥,老五这一点上没有说错.尽管知道你们都身居高位,并不一定会真的发生什么危险.但是这颗心却怎么也放不下.国军自抗战军兴以来,阵亡了多少将军,恐怕要细数一阵才能数的清楚。”

    “在战场上真的有前方后方之分吗?我看不见得。重庆算是后方了吧,就在去年还挨了不少的炸弹。这还是在大后方,你们在前线的形势恐怕只比这里危险。”

    “民国二十九年阵亡的荩忱上将军。今年河南会战阵亡的其相上将军,不都是集团军总司令吗?在知道其相上将军阵亡的消息之后,父亲几夜没有合眼。集团军司令阵亡,可见当时战局已经恶化到什么地步了?怎么能让父母不担心?”

    “小弟,无论是集团军总司令还是普通一兵,都是父母的儿子,都是我们的亲人。无论你走到那里,我们都在牵挂你。老五埋怨你,在你看来,可能是有些委屈。你回来开会,总是来去匆匆没有时间。”

    “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每次回来开会,不是专机就是乘车,你自己仅仅吉普车就有三辆。衡阳、常德离重庆都不算是远,路况也可以,每次你回来开会,带弟妹和孩子回来就这么难吗?”

    “咱们哥几个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我和你五哥的孩子一生下来,基本上都被父母给接回来,亲手带大的。就连二哥那么固执的人,孩子不也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吗。”

    “父亲曾经和我说过,咱们兄弟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是感情却一直很好,让他很欣慰。他将所有的孙辈都接到身边,一是人老了,图一个热闹。二,很难让家人相信。尤其国军现在正处在历史的颠峰时期。

    几年的抗战打下来,国军损失巨大,但是本身也经历了一场不由自主的淘汰。抗战前那些占据着高位的,指挥能力低下,大批行武出身的将领被淘汰。相当多一部分年轻有为,有能力的黄浦毕业生将领脱影而出。

    这其中固然有最高当局利用自己的学生控制军队的目的,但是未尝不与这些黄浦学生接受新战术,新战法快。普遍能力都不错不无关系。

    经历过几年抗战的磨砺,此时的国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包括各级指挥能力已经处于自组建以来的最高峰。要说国军在几年后被人家打的丢盔斜甲,丢光了老本,被人家撵跑谁相信呀。别说别人,就是刘家辉现在自己也不太相信。

    更何况,现在的历史已经与刘家辉所知道的历史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在刘家辉原来知道的历史中,直到抗战结束,美国一共才给了国军39个师的的装备,其中有三个师是抗战结束之后才运到。

    但是现在随着滇缅公路的畅通,不仅原来答应的39个师的装备全部运到,还额外提供了20个师的装备。中央军相当一部分已经实现了美械化。这还没有将赵永刚提供的那一大批法式装备,以及美国从欧洲战场上运输来的缴获的德式装备计算在内。

    此时的国军,不仅中央军装备齐全,就是那些后台硬实或是已经中央化的杂牌部队,也补充了不少的新式装备。虽然没有做到完全美械化,但是却有不少部队换装了中央军淘汰下来的法制装备以及国产装备。也有不少因为补充了不少美式装备,成为了半美械化部队,此时的国军早就不是两年前,基本步枪尚不及编制一半的时候了,称的上装备精良。

    原来在刘家辉所知道的历史上,五战区的桂系部队直到解放战争后期,还一直是杂牌装备。但是现在也已经全部更换为法制装备。已经中央化的西北军系列的三十三集团军,原来是杂牌装备,但是现在是清一色的德式装备。每一个军都装备了一个德式的炮兵营。

    历史还会象以前那样运行吗?刘家辉的心里没有底。他在去年向家里人提出,等抗战结束之后,将生意逐步转想港澳或是东南亚的新加坡,只是按照惯性思维在考虑。

    但是现在,他也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会不会象自己所知道的那样走下去。这个问题是他在河南会战结束之后,到现在一直在考虑。但是却始终没有能抓的住头绪的问题。现在让他怎么回答家人。

    看着沉默不语的刘家辉,自从南京突围见面之后,就感觉自己这个现在杀伐果断的亲弟弟,变化的几乎让自己不认识。如果不是身上的几个特殊特征还在,自己还以为这个弟弟是别人冒名顶替的刘家鹏,看出了刘家辉此时眼中的迷茫。

    当刘家辉在湘西剿匪,一口气杀了两千多人的消息传到重庆的时候,刘家鹏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自己那个在家的时候,连杀鸡都不敢看的小弟干出来的。

    就算是他这个久经宦海,称的上心狠手辣的人,一下子杀两千多人,恐怕都下不去手。后来听湖南籍的那些人形容当时的情景,刘家鹏都有些心寒。那两千多人中,都是该杀的吗?中间肯定有罪不至死的。

    但是此时刘家鹏却见到自己这个现在做事一向果断的弟弟,眼睛中少见出现了一丝迷茫。刘家鹏感觉到很诧异。究竟什么事情,让自己这个这几年无论什么事情都显得相当自信的小弟变的如此迷茫?

    刘家辉看着大哥关切的眼神,在看着其他两个哥哥询问的眼神,沉思了一下道:“大哥,三哥、五哥,就象你们说的那样,抗战结束之后,国共内战爆发几乎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国军肯定会获胜吗?”

    “历史的发展总是趋于偶然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之下偶然性出现要大于必然性。我们谁也不知道历史将会走向何方。我不知道,你们也不知道。有些时候事情发展不能光看表面现象。”

    “颠峰的时候,未必不是衰落的开始。就象一朵花一样,开的最绚烂的时候,也是它衰败的开始。国军现在的实力虽然已经达到了颠峰,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水流下面的激流,谁知道?”

    “战场上的胜负不仅仅是单纯的依靠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决定胜负的因数很多,它是由方方面面的因数够成,情报的收集、战术的运用,指挥官的临场发挥,各部队的整体配合。都是一场战役取胜的关键。军事实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全面的力量对比。”

    说到这里刘家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我在南京突围的时候,还是满头青丝,可你们看看现在,半头白发了。一场战斗的胜利,不是那么简单的。国军最大的威胁不是外部的,而是来自于内部。首当其冲的就是派系众多的问题。”

    “不仅分出杂牌、中央军。就连中央军自己内部都是派系众多。这样怎么去一个内部虽然也分出派系,也有山头。但是对外却是相当一致的对手去作战?”

    “当初为了将28集团军的派系纷争遏止在萌芽中,我几次将部队打乱,重新编制。甚至在短时间内降低战斗力都再所不惜。在用人方面,不论出身,不分远近,不分杂牌还是嫡系,只要你有能力就上,没有能力就下。才有了今天的28集团军,才有了今天的这支铁军。”

    “国军在这个派系问题上,在抗战中吃了多少的亏,但是会改进吗。到现在我还没有看的出来。中央军与地方部队虽然不能说势同水火,但是也相互地提防的紧。这样要是到了战场上,会有个什么结果,很难预料。”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却不想办法去改正。这就是国军的致命弱点。这还仅仅配合上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方面那?”

    “国军对人家内部高层的情报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咱们对人家却是露洞百出。前年,八战区的那位天子第一门生,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曾经制定闪击延安的计划。但是结果怎么样?这边行动还没有开始,部队还没有进行调动,人家的报纸已经登出来了。但是国军对人家呢?高层的动向知道多少?几乎是一无所知。”

    “共产党能在国民政府的这么镇压之下,还能够生存并且开始壮大,这说明了什么?绝对不是单单的依靠运气,最少也能说明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顽强。当年在江西,在鄂豫皖,国军同样集中了精锐之师,进行了整整五次围剿,结果怎么样。如果不是他们自己的战略失误,结果还很难预料。”

    说道这里,刘家辉看看大哥道:“大哥,国军在南方整整清剿了三年,但是新四军成立的时候,实力恐怕连最高当局都吓了一大跳。他们在重兵清剿之下,在没有补给,没有医药,甚至没有连最基本的食物都没有只能依靠野菜充饥,伤员只能依靠草药治疗,或是只能依靠本身的体质硬挺着的情况之下,居然还能保存下上万人的实力。换一个角度,我们双方调一个位置,我们的那支国军部队能够坚持下来?”

    “抗战开始到现在,国军同样在敌后布置或者收编了大量的游击部队,但是现在结果怎么样。除了少数人还在坚持之外,大部分都被打垮了。或是干脆投降日军做了伪军。”

    “这其中难道只是军事上的原因吗?我想不尽然吧。所以我们不能肯定国军就一定会胜利。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做多手准备。家中的主要生意,要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往国外转移。实在不行,可以向港澳转移。”

    尽管刘家辉的这个解释可以说的上很蹩脚,但是刘家鹏看到他眼神中的疲惫之后,制止住了两个弟弟问下去的打算之后,对着刘家辉道:“仲德,你的这些想法,我大致听明白了。咱们家的生意原来大部分都是以国内为主,你的意思是转为对外?”

    “至于将生意迁往国外,是想多做几手准备,以随时面对时局的变化、?无论是共产党胜利还是国民政府胜利,我们都将处在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上?”

    听着大哥明显是帮着自己的话,刘家辉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多做几手准备。反正抗战之后,民生凋零,至少要恢复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的经济至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会相当的低迷。国内的经济恢复能力,远不如那些西方发达国家。更何况还有在战争中捞足了钱,发足了财的美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可以陆续的投资一些实业。专门面向欧美国家

    “咱们家里的生意,可以逐步转向国外。这样即便国内时局怎么变化,咱们都可以利于不败之地,至少可以有一个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当然现在考虑这些事情还有些过早,现在战争还在打着。但是我们还是未雨绸缪好一些。过去不常讲,做事有如下棋,不仅要走一步看一步,至少要走一步看三步吗。我就是这个意思。”

    说完这些话,刘家鹏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对其他的两个弟弟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仲德不象咱们,他明天还有的忙,让他早点休息。”见到其他两个哥哥点头之后,刘家辉才回到自己房间休息。

    尽管已经相当的疲劳,但是刘家辉躺在床上却很长时间也没有睡着。一闭上眼睛,他就想起了后世的家人。这一夜他根本就没有睡实。好在他也习惯了,早上起床之后,虽然精神有些委顿,但是在用冷水洗了把脸之后,精神好多了。

    他今天还要去陈部长那里要物资,为28集团军进疆做准备。恐怕最高当局也还要找他谈话。在与陈部长定下所需要的物资的种类和数目之后,他还要去那么多的部门一个个的去交涉。虽然有陈部长的批条,但是自己如果不亲自跑,恐怕等这些物资全部备齐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关键是这些物资能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自己虽然没有去过新疆。但是在后世上电视中也看到,即便是在后世全球变暖的情况之下,新疆的冬季还是相当的冷。而且即便是在后世的解放军中,驻疆部队也和驻藏部队一样,都算上高寒地区。这些物资涉及到部队进疆之后的战斗力,刘家辉不敢有一点马虎。尤其是国军现在已经习惯了偷工减料,他不能不亲自盯着。

    就在刘家辉拿着陈部长的批条在各后勤单位扯皮,交涉的时候,11月19日一个电话,将他又召集到了最高当局的办公室。当刘家辉见到一脸铁青,面前的几个侍从正收拾着一地被摔成碎片的玻璃杯的最高当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部队进疆的事情,出现了不小的变数。

    谁说一贯以利益为重的美国人就不会小心眼了,就不会瑕疵必报了。刘家辉直到开完会之后,才知道军委会调28集团军进疆的事情,在美国人的坚决反对之下,百分之六十恐怕要告吹。这些小心眼的美国人坚持的告诉最高当局,如果还想得到美国的军事援助,还想在进疆的时候得到美国人的帮助,那么进疆部队必须是全美械化装备的部队,否则美国人将不在为后续作战提供任何帮助。

    现在提供的美国援助将全部中断,一支步枪也不会在提供给中国。而且那个新任美国驻华大使与那个刚刚上任不长时间的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兼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中将,明确的告诉最高当局这是白宫的意思。(,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