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最后一战(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抵达此次会战,军委会给28集团军指定作战区域的那天起,刘家辉就对军委会下发的,由那位陆军总司令亲自制定的此次会战计划,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在他的内心中,认为这个作战计划实在有些过于保守。

    不仅在两个方向都采取了有些过于稳重的稳守反击的计划,而且在整个作战计划中将28集团军始终放在了预备队的位置上。在刘家辉看来,在现在中日两军势力此消彼长,国军已经拥有了对日军全线反击实力的情况之下,还采取这个等于还是将自己放在被动挨打的位置上的作战计划,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刘家辉认为,日军此次进攻,兵分两路,其攻击方向在东西两个互不相连的地域,。而且其在华中的兵力几乎全员出动,武汉地区只有一个战斗力相对较差的师团担任防守,其软肋正暴露在此时已经抵达湘赣交界处的28集团军兵锋之下。这本身就已经是犯了兵家大忌。

    面对着日军的这个部署,刘家辉也有些琢磨不透岗村宁次内心中的真实想法。按照日军中国派遣军此时的实力以及中日两军目前的态势来看,即便是罄尽全力,也绝对没有实力在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

    中间还相隔着一个赣西北。如果按照一般用兵常例,即便是岗村宁次进攻,也应该是选择湘北或是南昌一点,并同时在鄂赣边界发起攻势,或是两路相互策应。

    而不是象目前一样,非但没有集中自己有限的兵力,反到是分散部署,几乎形成各打各的态势。再加上此时正向鄂西、鄂北再一次发起攻击的12军,日军此次进攻几乎成了四面开花之势。

    以岗村宁次用兵之老练怎么会犯如此之低级错误。但是如果说他有后手,那么以日军此时在武汉只有一个师团的兵力,怎么看都不象预留有某种后手的情况。那么岗村宁次的这个部署到底有什么深意,刘家辉却是始终琢磨不透。

    虽然没有琢磨出来岗村宁次的这个部署的用意,但是刘家辉却认为日军这个两头重,中间轻的部署对中国军队极为有利。如果此时中国军队以一部劲旅出湘赣边,直插武汉的话,那么整个战场的局势将发生完全逆转。

    刘家辉不知道,岗村宁次这么部署也是实在有苦难言。本来按照他的部署是集中所有机动兵力,向湘赣边发起全线攻击。在击溃支那九战区主力占领长沙、衡阳之后,然后调头东进,以一部兵力牵制常德的28集团军军。主力向东攻击,争取击溃南昌地区中国军队,占领南昌。按照他的这个部署,即便是无法攻占长沙,但是也至少可以再次夺取湘北、赣西北高地,向南拓展武汉的防御空间。

    但是东京大本营给他的命令却是在短时间之内,无论如何至少攻占中国一两座大城市,以显示帝国对支那依然保持着攻势,显示帝国即便到了这个地步,却依然可以保持对支那军的攻击能力。以鼓励国民为圣战献身,将圣战进行到底的决心。

    在自知占领长沙希望不大,大本营下达的命令又很坚决,不容更改的情况之下,岗村宁次也只能抽调原计划,从九江向西攻击赣西北高地,与20军协同作战的11军向南昌发起攻击。以及命令12军、第6军和13军同时对支那军各战区发起牵制性的攻击。

    岗村宁次希望利用自己的多路攻击行动,至少是分散中国军队的注意力,以至少部分完成大本营的期望。为了牵制南昌中国军队的精力,岗村宁次特地将现在改为派遣军直辖的,经过长达半年补充,重新组建的第3、13两个师团向皖赣交界处的三战区辖区发起攻击,给南昌中国守军造成一种腹背受敌之势。

    希望能分散南昌中国军队之注意力,尽量牵制南昌中国守军,给11军的行动创造条件。岗村宁次的这番苦心,的确是部分起到了分散中国军队注意力的作用,但是却将此时兵力单薄的武汉直接暴露在中国军队的枪口之下。所以刘家辉认为此时正是进攻武汉,一鼓作气收复武汉这个华中枢纽,彻底击溃华中日军的最佳时机。

    就算是不趁虚攻击武汉,但是如果利用此日军东西两个方向间距较大,难以相互策应之有利时机,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一路日军吸引至纵深地域,同时以一部分兵力直插敌后,切断之退路。至少有把握击溃甚至全歼日军此次进攻两路中的一路。

    但是刘家辉将自己的计划上报陆军总司令部之后,却受到了十分严厉的训斥。那位总司令非但命令刘家辉不准多事,务必按照陆军总部下发的作战计划执行,全力保障好两线作战之部队的侧翼。

    甚至为了监视刘家辉,此时已经移驻长沙指挥的那位陆军总司令还派出一名副参谋长,以协调指挥为名,进驻28集团军。监视刘家辉,防止他有什么别出心裁的举动。

    刘家辉在当年鄂中一战的举动给这位陆军总司令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知道刘家辉绝对是行动派的。自己不批准他出击鄂南,这个家伙很有可能擅自行动。他可不想因为这个小家伙的违令出击,毁掉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接到陆军总司令部的答复电报,刘家辉只能无言苦笑。他忘记了此刻指挥整个战局的不是对自己极为器重的陈部长,更不是九战区的那位对自己始终偏爱的司令长官,而是土木系的那位对头。他能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才怪。

    尽管心中对这个作战计划相当的不满意,但是挨了那位一级上将,国军中第二人的一顿炮轰的刘家辉只能强压住自己内心,想要趁虚反攻武汉的诱人想法,老实的呆在湘赣边的大山中,一边仔细的观察着战局,一边继续调养自己的身体。

    一路上日夜兼程的赶路,尽管都是乘车开进,但是其辛苦,也让重伤初愈的刘家辉感觉到身体多少有些吃不消。不过身体吃不消归吃不消,但是刘家辉却丝毫没有放松对整个战局的琢磨。

    按照那位现在位高权重的陆军总司令的整体布置和国军一贯牺牲杂牌的惯例,作为此次会战主战场的湘北战场,从湘桂黔边区紧急被抽调至湘北的27集团军中的两个川军系统的,也是整个目前战场上装备最差的两个军,绝对是属于杂牌的20军和26军,被布置在湘鄂交界之赵李桥、羊楼司一线,担任一线阻敌之任务。

    在这两个军的身后,是27集团军主力,那位第三方面军司令的起家部队,也是他的眼珠子,就连军长都是他的干儿子的13军,沿汨罗江南岸展开成梯型配置。一方面作为纵深配置使用,一方面也是监视在前边的川军两个军。

    而从六战区调过来的,在去年河南会战期间,因为最高当局心疼自己的嫡系,而在河南基本上没有捞到什么大仗可打,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武装游行的第10军则被赋予了坚守长沙,执行兜底的任务。

    在整个战局的左翼,在组建了几大方面军之后,精锐被抽调一空,作为九战区的仅剩的精锐部队,第4军被调至新墙河南岸岳阳至桃林一线,担任掩护整个战局左翼之重任。而集中了土木系精锐,并加强了一个直属炮兵团的第10集团军则被摆在了湘北战场的右翼,沿幕阜山至连云山一线展开,准备随时对突破湘鄂边的日军侧翼展开攻击

    这么一个部署下来,28集团军实际上的部署位置仅仅是以修水为中心的赣西北高地一带。如果按照这个战役部署发展下去,即便是日军取得重大进展,但是除了长沙出现危情之外,28集团军基本上对湘北战局插不上手。

    而在南昌方面,集中了第四方面军4个精锐军以及27集团军之94军,又有四方面军那位因为战绩始终排在刘家辉身后而心中不服气,一直想要与刘家辉在战场决出高低,好好较量一番的方面军总司令亲自指挥,面对的又是战斗力不过三流的警备师团,胜算极大。

    尽管第四方面军的100军、73军因为日军在皖赣边界发起的攻击,被调至兴阳至休宁一线布防,但是军委会又紧急抽调了第6军、29军、53军、54军四个军以及两个炮兵团加强到了南昌方向。其中第6军和29军为全美械部队。54军也因为加强了不少美式装备,而改为半美械化部队,第四方面军在被抽调走两个军之后,实力非但没有下降,反到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有了这个资本,那位山东籍的被称为三李不如一王,一心想要与在国军之内被称为五刘不如一刘的刘家辉好好较量一番的四方面军总司令,更不会允许刘家辉和28集团军插手他的战事。

    面对这次会战,自己以及自己的部队很有可能要面临无仗可打,成为一个旁观者的局面,刘家辉只能摇头苦笑。军委会将自己调过来,难道只是让自己在这场会战中充当一名观众,或是吓唬日军,让日军在进攻的时候,不敢尽全力?

    更让刘家辉啼笑皆非的是,他的预感还真的变成了现实,在得知28集团军突然出现在湘赣边之后,东西两路日军原本就不怎么积极的攻势,更加变的慢吞吞起来。其攻势虽然不能说完全停止下来,但是却走一步看三步,并在自己身后和侧翼留下了大量的警戒部队。

    仅仅在鄂南,担任攻击湘北的日军20军就在自己的后方,鄂南地区留下了64师团整整一个师团外加独立混成18旅团一个旅团的兵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沿鄂赣边界构筑了大量的工事,生怕一不留神被刘家辉抄了自己的后路,就向河南会战中12军那位司令官一样,让人家包了饺子。

    在做了自认为万全的警戒之后,还不放心的日军又将参加此次会战的全部的侦察机,全部派了出去,试图将28集团军的一举一动,严密的监视起来。生怕这只老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对着他们狠狠的咬上一口。

    果然是人有影树有皮,自会战开始到现在,即便是刘家辉和28集团军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仅仅就在湘赣交界处呆着,就吸引了大量日军,大大减轻了湘北守军的压力。一枪未放的便在无形中牵制了日军相当一部分兵力。

    在得知28集团军抵达战区之后,授命全权指挥20军作战的日军第六方面军总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亲自赶到咸宁一线,居然直接对20军几个师团长直接部署道:“慢一些,在稳定一些。岗村大将着急,但是咱们不能着急。一切以稳妥为主,安全被排在第一位。”并在20军进攻路线上留下了大量警戒兵力。以防备中国军队,特别是这个爱把日军成师团建制包饺子的28集团军的迂回包抄。

    得知28集团军进抵湘赣边界之后,冈部直三郎私下里对着刚刚上任的方面军参谋长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道:“20军现在集中了整个中国派遣军大部分精华,我不能冒任何风险,宁愿进展慢一些。20军一旦惨败,中国派遣军别说进攻,就连防守的兵力恐怕都凑不出来。这个28集团军的威胁太大。内山英太宁次就不得不面对部队基本丧失了白天行动的能力,只能夜间行军。后方的补给上不去,前边的伤员运不下来的局面。面对着战场上日益艰难的局势,岗村宁次才第一次在心中自问,难道这次会战的发起真的是一个错误吗?

    不过他的这个疑问,此时正驻军修水,因为两面战场都插不上手,正闲的难受,只能整天与赵永刚磨牙的刘家辉到是可以替他回答。在刘家辉看来,岗村宁次的这次胃口实在有些过大。如果他集中所有兵力只攻击一路,也许还勉强有成功的希望。

    但是他却贪大图全,兵分两路同时发起攻击此时已经集中了大量精锐的湘北和南昌,分散了本就不雄厚和素质已经滑落到极点的兵力。此时日军的一个师团的攻击力量还不如开战时的一个旅团。

    参加攻击的大部分师团都为三流的两旅团制警备师团,这些警备师团甚至连师属炮兵都没有。他这么做,岂不是拿着脑袋硬往石头上撞,不是自己找死吗?难道他还以为现在是民国二十六年,中日战争刚爆发的那个年代?

    随着日军攻势的日渐深入,刘家辉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又有些骚动起来。在湘北,占领羊楼司、临湘一线之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以68师团接替116师团,并加强116师团之炮兵联队的两个大队、步兵133联队主力以及战车联队沿桃林、白羊田向新墙河一线攻击前进。

    以133师团从羊楼司直线向南,以从通城出发的独立混成86旅团对毛田一线的26军发起攻击。在击溃26军的抵抗之后,沿幕阜山脉向月田、南江桥、龙门厂一线攻击前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击溃沿幕阜山脉至白云山一线布防的第10集团军。

    以116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配合独立混成第87旅团向岳阳攻击前进,击溃岳阳守军,控制洞庭湖口一线,保障主力行动。岗村宁次希望能在一周之内击溃各路中国军队的抵抗,在5月18日之前,各部进抵长沙。对长沙发起攻击。

    而在南昌战场,接手了笠原幸雄中将指挥权的小林浅三郎中将,采取40师团与132师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向刚刚抵达永修一线,接替100军防务的54军发起攻击日,日军40师团之步兵256联队攻占54军一个团防守的永修。40师团主力已经抵达永修以西的罗神店一线。而东路沿鄱阳湖进攻的132师团进展更大,已经抵达南昌东北的樵舍

    两路在变换了指挥官之后,取得的进展让阴了多日的岗村宁次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正为进展总算顺利而高兴一些的岗村宁次还不知道,在东线南昌方向,中国军队已经开始着手反击。通过一系列战术运用,终于拉开日军之间的距离之后,第四方面军的那位总司令感觉反击时机已到。

    攻占了永修的256联队还没有喘口气就发现自己陷入54军两个师的包围。同时已经抵达永修以西罗神殿向万埠攻击前进的日军40师团主力发现自己周围突然出现了至少两个军的中国军队,向自己左右两翼包抄过来。师团主力与永修的256联队的联系已经被切断。

    而在南浔线以东沿鄱阳湖西岸进攻,因为当面中国军队采取层层阻击,且战且退的战术,已经进抵樵舍的132师团遭到94军、18军以及29军三个军的围攻,面临被合围的危险。

    而此时小林浅三郎中将还不知道,南昌方面另一个王牌军74军已经从安义出发,经云居寺正向德安方向强行穿插。如果知道了,他恐怕会在第一时间将40师团收缩回来。那位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已经打定主意,将11军的40师团、132师团留在赣北。

    5月17日凌晨,74军先头部队51师突然出现在德安西南方向,并在当天下午,在空军一部以及一个炮兵营的掩护之下,抢在聂桥一线日军58师团援军赶到之前,击溃德安守军两个中队,收复德安死死的卡在了40师团的后路上。随后赶到的军主力立即调头向40师团的屁股捅去。在老军长喊出的与11军比一比,谁才是中国抗战第一军的口号之下,74军几乎打疯了

    在74军的带动之下,其余的几个军也投入了全部力量向40师团发起猛攻。40师团渐渐有些招架不住,周围三个军的玩命攻击。给小林浅三郎发去了急需增援的电报。

    接到德安失守的消息,小林浅三郎中将就象脑袋当场挨了一棒子似的,呆立了半晌。在28集团军就在身边的情况之下,小林浅三郎中将无论如何不敢调动58师团增援40师团。

    而除了58师团和担任九江防务的独立混成84旅团之外,他手头上就只有还在现在还在皖西的太湖、宿松、黄梅一线的独立混成22旅团可以调动。但是调动这个混成旅团参战,那就意味着要放弃太湖、宿松、黄梅几个皖西重镇。

    在无奈之下,小林浅三郎中将只能一方面给两个师团下达了全力向北突围的命令,一方面给岗村大将发电报求援,希望能够调动此时正在皖赣边与两个中国军激战中的第3师团或是13师团中的一个前来增援。或是调动此时正在鄂州、黄石一线填补20军空缺的131师团南下赣北增援。

    岗村大将的动作很快,在接到小林浅三郎中将电报之后,在最短的时间给了小林浅三郎中将一个肯定的答复。同意调131师团南下赣北增援11军,同时命令驻九江的独立混成84旅团抽调三个步兵大队,由旅团长中尾小六少将指挥,先行赶往德安一线增援。

    但是岗村宁次拒绝了40师团和132师团突围北撤的请求,他认为正是趁现在南昌中国军队的主力被这两个师团吸引住,待131师团赶到之后,采取内外夹击,一举击溃南昌地区中国军队的最佳时机。

    所以岗村宁次尽管同意给11军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但是却拒绝了两个师团突围北撤的请求。命令两个师团就地构筑工事,等待援军抵达之后,与援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中国军队主力。

    一相情愿的岗村宁次却没有想到,40师团也许能够坚持到131师团抵达,但是刚刚由独立警备队加上新兵组建,现在就连步兵武器还没有配齐,轻重机枪、掷弹筒的数量严重不足,就连师团长柳川秭中将都不知道自己部队现在的真正战斗力有多少的132师团能不能顶得住,以18军为主的三个军的中国军队的猛攻。

    被岗村宁次赶回九江,当了一个空头司令的笠原幸雄中将在知道岗村宁次回电内容之后,不禁仰天长叹132师团完了。围攻132师团的三个中国军,94军和29军先不说如何,就单单一个18军,就够缺兵少将的132师团喝上一壶的了。

    南昌地区的日军11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湘北战场上的日军20军在突破了湘鄂边之后,却一头撞进了中国军队由地空火力组成的火网中。进展又一次缓慢下来。

    20军虽然被116师团突破了防线,但是却是败而未溃,主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撤至毛田一线与26军抱成一团。依靠幕阜山有利地形,背靠第10集团军的支援,顽强抗击着东西两路的日军。

    向正面发起攻击的日军在13军的阻击之下,几乎是寸步难行。加强的一个战车联队仅仅在两天的激战中,就损失过半。而日军炮兵也在与中国军队的对射中败下阵来,损失近半。

    68师团在强渡新墙河的战斗中,面对着中国军队地空火力夹击,几乎是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往里面添,最后添的让被岗村宁次派到一线亲自督战的第6方面军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都有些手软了。亲自给岗村大将发电报请求停止进攻。

    防守新墙河的13军,在军委会如果打不好就取消建制的威胁下,与河南会战时期相比,简直向换了一个人似的,全军上下,抱着雪耻的决心,沿新墙河一线与日军68师团展开激战。死死的卡住日军继续南下的路线。

    而向西进攻岳阳的87旅团和116师团一部也被第4军阻击在锅镇、新开塘一线,相持不下。第4军依靠背靠洞庭湖的地理优势,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补给,在87旅团的猛攻之下,非但没有象岗村宁次想象般的被击溃,反到是面对87旅团越战越勇。

    在湘北战局重新又陷入僵持的情况之下,岗村宁次在也顾及不到自己屁股了,将冈部直三郎部署在湘鄂赣一线,防御28集团军的64师团抽调至湘北战场,命令64师团从独立混成87旅团侧翼的麦市一线向26军发起攻击。试图用最短的时间击溃顽强抵抗的两个军。

    岗村宁次调动64师团参战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64师团投入进攻之后,部署在26军后面的第10集团军之66军突然向133师团侧翼发起猛攻。同时该集团军所属79军在九战区58军的配合之下,从白沙岭一线向麦市,64师团后方发起全线出击。

    被第10集团军突然的出击,打的手忙脚乱的岗村宁次还没有从忙乱中镇定下来,一封从被他赶回武汉的冈部直三郎那里发来的加急电报让他陷入了石化。

    而同一时刻在长沙,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那位一级上将也怒气冲冲的,拿着刘家辉发来的电报向九战区司令长官咆哮着:“这个刘仲德简直无法无天,谁给他这么大的权利,擅自出击?谁给他的权利?我必将此事上报军委会,对其严惩。”

    5月29日,在第10集团军全线出击的第二天,自从会战开始之后,一直老实的呆在赣西北高地待命的28集团军,突然全线出击,以一个军的兵力并集团军直属骑兵旅突然扑向了瑞昌、聂桥的58师团。

    同时主力向北发起猛攻,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之下,一举突破日军独立混成18旅团防线,攻入鄂南,占领阳新。前锋已经逼进武汉的东南门户大冶。其目标直指日军在华中的战略要地武汉。

    看着咆哮的这位中国陆军总司令,九战区那位对刘家辉知之甚深的战区长官,在心中暗道:“好你个刘仲德,你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我说吗,你能老实的按照命令在赣西北呆下去就怪了。”

    (一个沦为盗墓贼的考古专业的大学生,在一次内哄中被同伙杀死之后,回到了一个他在历史课本中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朝代。成为一个被冷落的皇子。

    复杂而残酷的宫廷斗争,一段血泪交织的帝王之路。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对立夺利,皇宫大殿的那把椅子,就象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们。

    主角面对复杂无比的宫廷斗争,冲破冲冲艰难险阻,最终通过血淋淋的政治斗争登上了帝位,挽救了一个行将衰败的王朝,成为了千古一帝。)

    小蛇的新书,配剑星痕已经开始上传,希望读者能够喜欢,并继续支持小蛇。(,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