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五十章曲终人未散(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家辉本来以为陈部长所说的考虑,结果会很快的出来。结果却没有想到,陈部长这一考虑时间就是两年。直到陈部长由参谋总长的任上调任至东北东北剿总司令长官之职务的时候,刘家辉的辞职还在他的考虑当中。

    也许是对刘家辉在抗战期间有过亲共举动担心,刘家辉的辞职申请虽然一直没有被批准,但是从日军全面投降,28集团军被军委会分割使用,刘家辉被调至中央任铨叙厅副厅长以后,却没有被允许继续带兵。

    刘家辉的职务一直随着陈部长的职务变化而变化年陈部长受命出任国军指挥体制改革之后的第一任参谋总长,刘家辉被陈部长点名从铨叙厅副厅长的位置上被调任参谋本部任秘书长。大风小说

    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将近两年,直到陈部长因为东北战局失利,被免去本兼各职。徐蚌会战以国军惨败高终,最高当局再一次引退。才最终获得批准,脱去了军装。

    尽管在徐蚌会战之前,因为战局持续恶化,国军内部呼吁刘家辉复出,接任徐州剿总司令,带兵挽回战局的呼声很高,但是已经成为国民政府第一任总统的最高当局却始终没有吐口。

    陈部长调任东北行辕主任的时候,曾经找刘家辉谈话,希望刘家辉跟他去东北担任东北剿总参谋长。但是被刘家辉以对共军战术没有研究,去了分担起不到作用,反到会适得其反为理由拒绝了。

    尽管刘家辉的拒绝让陈部长很失望,但是出奇的是陈部长并没有勉强刘家辉和他一起去东北。而是亲自找最高当局疏通,让刘家辉正式退役。但是最高当局也出于某种考虑,直到下野前夕,才点头同意刘家辉辞去军职。

    在最高当局点头同意之前,刘家辉虽然没有能满足愿望,退役回家。但是在参谋本部却呆的很舒服。虽然他这个秘书长每天管的都是参谋本部众人的吃喝拉撒睡。尽管很琐碎,但是却好在不用操心,也自在的很。

    这段时间还是自28集团军解体之后,回到这个时代以来,刘家辉过的最悠闲的日子。他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清闲过。他在参谋本部说穿了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即没有参过,也没有谋过。每天上班的工作就是喝喝茶水、看看报纸、签签字,批批钱。到点下班就回家陪老婆孩子。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悠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个中央社的美女记者秦婷不知道给刘家辉的两个老婆灌了什么迷魂汤,放着好好的中央社的记者不当,跑到刘家来给刘家辉的几个孩子当上了家庭教师。整天在刘家晃,让刘家辉很无奈。如果没有了秦婷的打搅,在刘家辉看来就更完美了,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如此。

    只是刘家辉的心情到底象不象表面上的那么轻松,没有人知道。他每天在想着什么,也没有人知道。

    实际上只有刘家辉两个老婆知道刘家辉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自从被勒令退出现役,陪着老婆从四川回来之后,已经按照刘家辉的安排去了美国的许洪亮走后,刘家辉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在心底里面默默的关心着自己部队。

    在徐蚌会战之后,刘家辉虽然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但是28集团军的几支部队尤其是11军在内战中的结局却成了他永远的痛。

    与或是失去兵权、或是被勒令退役、或是天各一方向的28集团军高层众将相比。28集团军解散之后,下属几支部队被拆卸更加的七零八落。集团军属重炮团被陈部长指名调归东北剿总,改编为东北剿总直属重炮团。骑兵旅则被调至华北,归华北剿总指挥。

    而作为28集团军第一王牌军的11军下属的三个师中,202师被整体调出,与中央化的杂牌部队的一个师改编成一个新编军。其余的两个师新77师、暂10师虽然留在了11军建制内,却被抽调走了大量重火器。11军直属炮兵团由三个炮兵营改为两个个营,各师属炮兵团也抽调走一个营,改编为两营制炮兵团。

    军委会,不,现在应该叫国防部,在削弱了11军的实力之后,11军的指挥人员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郑斌只当了不到半年的军长就被明升暗降调任到由某杂牌部队组建的绥靖区出任副司令长官,11军军长换上了另外的一个嫡系将领。而两个师长,新77师师长聂思诚被调往另外一个杂牌军担任军长。而孙信则被随同郑斌一起被调任某绥靖区任副参谋长。

    经过一系列人事、编制调整之后元气大伤的11军在47年的莱芜战役中,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在莱芜的颜庄地区。没有了刘家辉,就象失去了灵魂一样的11军,虽然几经苦战却最终全军覆灭。

    这一仗打的几乎是山河变色。尽管元气大伤,失去了主心骨早以不能与以前的那支威风八面的11军相比。但是11军的两个师战斗力依然强悍,面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对手,以一个军两个师的兵力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五个纵队的围攻之下,在外援不继的情况之下,苦撑了整整七个昼夜。

    在整个战役中,刘家辉当初在抗战期间几度担心的情况到底还是出现了,11军以两个师的兵力,在数倍于自己强敌的包围圈内苦苦支撑,周围十几万国军部队,却见死不救。大部分部队救援行动异常缓慢,甚至干脆就原地踏步。有人则干脆扬言:“11军是抗战第一王牌,既然日本人都拿这支部队无可奈何,装备破烂的土八路就更加没有办法。11军一定能转危为安。用不着我们去卖命救援。”

    而仅有的少数几支使出全力救援的部队,却又因为相互配合和兵力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始终无法突破解放军阻援部队的阻击,只能坐视11军苦战之后全军覆灭。

    此战过后11军虽然全军覆灭,但是解放军方面也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五个纵队中担任主攻的三个纵队也失去了战斗力。仅仅团一级干部就阵亡、重伤多人。

    此战之惨烈,就连那位后来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将,与刘家辉在浙西有过一面之交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的在视察激战后的战场之后也私下承认,11军不愧为国军抗战第一王牌。

    与国军其他王牌部队相比,11军虽然没有全美械化,最多也就算的上半美械部队。但是其战斗力依然可以顶的上其他国军部队几个军。实乃解放军头号劲敌。其各种战术配合、火力配合,战场上的各种战术运用,几乎可以用如火纯青可以来形容。特别是其战斗中顽强的精神,在国军中绝对无出其右者。

    在此次战斗中,解放军甚至连完整的枪支都没有缴上几支。弹药的缴获量更是远不如消耗,包括伤员在内,几乎没有一个人主动交枪投降。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如果不是11军那位后调来的那位嫡系军长在本身指挥上也同样出了问题,按照双方真实的战斗力对比来看,弄不好,恐怕这一仗解放军要吃大亏。

    战后,11军的俘虏几乎成了华东野战军最抢手的战利品。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干脆直接下了一个文件,11军的俘虏一个不放,就地编入部队。甚至华野首长公开讲,以后那个部队仗打的出色,就调拨11军的战俘做为奖励。解放军的俘虏政策对28集团军下属各部队无效。

    在接到华东野战军的关于此战的汇报之后,中共中央也高度重视,下令各野战军对原28集团军下属各部队一定要严加注意。在战场上一旦遭遇,务必要多加小心。原28集团军部队被俘官兵应该尽最大的可能的留用,能不放尽量不放。

    而那位此时手握解放军装备最精良的东北野战军,此时被称为黑土地之狐,后来的副统帅在军事会议上更是干脆的提出,原28集团军系统部队,一个师应该按照其他国军部队的一个军,甚至两个军来看待。对于这种重视,在国共战争中极为罕见。千里之外的刘家辉在得知这个结论之后,心中苦涩难咽。

    在得知11军在山东战场上全军覆灭之后,刘家辉将自己关在书房中静坐了整整一天一夜,本来半白的头发,一夜之间变的雪白。过后,刘家辉整整大病了一场。他表面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莱芜一战,11军在山东战场上悲壮的拉下大幕。而先被调至青岛,后又被调至东北的暂16军的景况要比11军好一些。这支部队在被调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杜总的力保之下,总算没有象在华东战场的11军那样被拆的那么零散。

    暂16军在东北战场因为先有杜总后有陈部长的照应,比孤身在华东战场的11军幸运的多。暂16军原建制虽然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主架构没有被打乱,反到是和暂70师一同扩编为下辖两个两师制的军的兵团。部署在长春一线,与沈阳的九兵团组成了南北两个机动兵团。

    这个第一兵团以高海宽任兵团司令,以在郑斌被调离之后,赋闲在家被高海宽指名调过来的齐家正担任参谋长,高晋、萧明任副总司令。关健和马驰担任军长。这个一兵团也是原28集团军在11军全军覆灭下来之后保存下来的唯一一支部队,也是唯一一支在人事上没有大的变化的部队。

    在得知11军在山东的遭遇之后,高海宽开始避免主动出击,放弃了28集团军一贯最求的主动进攻战术,将两个军的部队收缩至长春至公主岭的中长铁路沿线。

    在国共那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决战中,高海宽率领在黑土地上征战了整整两年,却因为他多加小心,而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的部队,在长春起义。成为整个内战中,第一支起义的中央军嫡系部队。

    在一兵团的原28集团军将领中,只有副总司令萧明和暂16军军长关健在起义前夕乘飞机返回南京,其余的各军师长全部参加了起义。得知一兵团起义的消息,整个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上下全部松了一口气。

    前一年华东野战军在莱芜与11军交手的那一仗,给解放军一众高层将领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整个解放战争中,以一个军面对解放军五个纵队力抗七昼夜,虽然全军覆灭,却也硬生生的绷掉了解放军的一颗门牙。此战过后华东野战军被迫转移外线,休整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

    在一场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仅仅面对对手一个军两个师。虽然最后战胜了对手,但是整整三个纵队失去战斗力的战斗。11军是唯一的一支。即便对全美械化74军、18军、第5军的时候,解放军也没有打的这么吃力过,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过。

    一个已经被抽去了主心骨的11军已经如此难啃,要是这个完全由28集团军部队扩编成的一兵团抵抗,这场战役还会不会打的这样的精彩就两说了。

    而更让整个东北野战军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个国军在东北的,无论战斗力还是装备都稳居头把交椅中央军嫡系野战兵团中,六个高级将领中,居然有两个人是中共的地下党员。

    直到一直主管对国军工作的东北野战军那位赫赫有名的政工元帅在战后,向众人公开介绍这两位回家的同志的时候,整个东北野战军的高级将领才知道,这个到东北就很少主动出击,即便出击也大部分是应付差事的嫡系兵团司令官和参谋长居然都是抗战前的老党员。

    而这个消息传到南京之后,更是引起朝野一片哗然。甚至就连刘家辉都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这两个嫡系部将居然都是中共的地下党。要说齐家正是地下党,他刘家辉相信。

    毕竟齐家正在被刘家辉调至11军任参谋长之前,就已经有共党嫌疑了。几次差点没有被处理掉。是因为少帅托夫人求情,安不安全?”“能,总座。高海宽随同信件一起送来一本密码本,用这个密码本我现在直接可以与北平联系上。”

    “衡阳师管区和保安专区的所有部队都是原来独立170师部队改编的,电台人员也全部是咱们自己人,绝对安全。”周俊杰肯定的回答道。

    对于周俊杰的话,刘家辉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站起身来,看着窗外满山的28集团军阵亡将士公墓,沉默了好大一会才道:“俊杰,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准备去国外还是想留在国内?”

    “总座,您说我们,不,国民政府能不能坚守住长江防线?代总统与中共举行的和谈能成功吗?高海宽在信上说无论和谈能不能成功,共军都要渡江。难道中共就不能象民国二十五年那样,放国民政府一马吗?”周俊杰没有回答刘家辉,而是提出了一连串的回答。

    “长江防线?那不能叫长江防线,叫长江渔网还差不多。国军虽然在长江防线上布置了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但是这些兵力是怎么部署的?”

    “还是老样子,一线平铺,即没有防御重点,也没有防御纵深。70万人平铺在1800多公里的防线上,处处设防,只能处处被动。抗战打了八年,类似的亏吃了无数,却始终不长记性。”

    “你的正面,也就是西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1000公里地段上。25万人撒布到1000公里的防线上象什么?就象一锅汤中撒了几粒咸盐。一旦中共全线突破,这么点部队能起到什么作用?中共装备最精良的四野先遣兵团已经南下,直逼武汉外围。”

    “而东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虽然兵力多于西集团,防线也远比西集团短。但是这75个师的质量却远不如西集团。”

    “东集团的各部队,除了布置于上海的几个军装备和战斗力尚可之外,大多是在江北被歼之后重建的,甚至有的部队是几次重新组建。抗战保存下来的老底子,大多已经打光,没有战死的,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了中共最好的补充兵员。现在这些重新组建的部队都残破不堪大用。”

    “这些几次重新组建的部队,不仅官兵的素质远不能与之前相比,就是武器配置也相当的差。甚至有的部队几个人才有一支枪。国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输的太惨了,老本基本赔光了。”

    “西集团的兵力虽然不如东集团多,但是基本上是以之前没有受过重大打击的桂系部队为主要作战部队。桂系部队虽然装备差,但是战斗力却不容小视。而指挥西集团的那位小诸葛的能力也要比那位志大才疏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要强的多。”

    “那位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能在日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的情况之下,在豫中会战中几天的时间失地千里,丧师辱国。这次,面对气势正盛的共军,我看也相当的玄。”

    “江对岸的上百万解放军如今早就今非昔比了。几年来的内战国军丢光了老本,人家却发足了洋财。数量庞大的美援装备、德式装备还有那些法式装备,如今都成了人家的战利品。“

    ”不说别的,仅仅徐蚌会战,几十万装备最精良的国军全部束手就歼,多少重武器落到人家的手中?国军如今不仅在战斗力上已经远逊色与对手,就连武器装备也不能和人家相比,军心、士气皆已经低落至谷底,拿什么守住长江防线?”

    “可国军还有强大的海空军,现在仅仅在长江上国军就集中了第二舰队和江防舰队两个舰队上百艘大小舰艇,还有空军的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随时可以支援陆军作战。有如此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协助作战也不行吗?”

    对于刘家辉的分析回答,周俊杰还是很信服的。但是他多少有些不相信,解放军能在没有海空军的掩护之下,能够强渡长江成功。毕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江河,不是那些小河沟。

    “海空军?中共在与国军交手的时候,什么时候有过空军优势过?不是照样打胜仗?而且到了夜间,空军还有用武之地吗?长江的江面虽然宽阔,但是毕竟不是大海,重炮的火力还是可以轻易的打到对岸。”

    “那些军舰虽然可以封锁江面,但是长江这么长,这些军舰又能封锁住多少?同样道理,北岸的炮弹能打到对岸上的国军阵地,就不能打掉江面上的军舰?况且,现在已经军心、民心丧失余烬的国军,海军能不能稳定的住还两说。”

    “长江防线是守不住的。面对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占数量上的对手,国军已经没有任何挽回败局的希望了。你不要在继续抱着幻想了,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至于你说的共产党会不会放过国民党一马?共产党即不是沽名调誉的楚霸王。也不是那些视线狭窄的农民起义者。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共产党是不会做养虎为患的傻事情的。”

    听到刘家辉说完,周俊杰彻底的沉默下来,好大一会才抬起头道:“总座,我想留在衡阳。我当初既然答应您要照顾好山上这几万弟兄,我就要做到有始有终。还有在赣南、衡阳的这些阵亡将士的遗属,我不能抛弃他们。”

    “我不想去外国或是香港、澳门去做寓公。我知道我要是去国外,您不会亏待我们这些跟您多年的老部下。但是,总座,我的根在这里,在中国。我的魂在留在了这里。国外虽然好,但那不是家。”

    “总座我想留在衡阳,不管时局怎么变化,我都会坚守我当初对您的承诺,照顾好阵亡弟兄的墓地还有那些遗属。现在咱们28集团军阵亡的将士都在这里,总要有一个人留下陪陪他们。”

    听完周俊杰的话,刘家辉眼睛湿润了,拍着周俊杰的肩膀道:“好兄弟,我相信你。俊杰,不仅仅是你的魂留在了这里,我也是。我这次来衡阳,就是跟兄弟们做最后的道别。要走了,不来看看,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我不能留在国内,你如果有机会和高海宽他们见面,替我说一声抱歉。不过俊杰,你相信我一定会回来的,回来陪伴这些弟兄的。”说到这里刘家辉沉思了一下又道:“人做出承诺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住承诺。”

    “我相信您,总座。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这些阵亡将士公墓的,我会等你回来的,我一定会履行我对您的承诺,对这些弟兄们的承诺。”周俊杰坚定的点点头。

    想及那一天与刘家辉的谈话,周俊杰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总座这回来就是在临走之前,多陪陪躺在这里的几万名弟兄,顺便与他们做一个道别。

    刘家辉在衡山脚下直住到了4月20日,被吹嘘为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一夜之前全线被突破才在林海容、萧明的催促之下,才在衡阳登上了一架此刻已经抵达上海前来迎接他的赵永刚、许洪亮包下的民航飞机,赶往上海。

    在登上飞机前,刘家辉将一封厚厚的信交给前来送行的周俊杰道:“俊杰,你如果能见到海宽他们,将这封信交给他们,并托他们将这封信移交给中共领导人。”

    “总座,咱们储备在常德那批武器装备怎么办?是移交给白长官还是全部炸掉?”接过信件,周俊杰郑重的揣进怀里之后,问道。28集团军在常德的武陵源还储备了抗战期间没有使用完的武器装备,以及缴获的一批日式武器装备。

    在这批装备中仅仅步枪就有三万多支,还包括数量巨大的轻重机枪,冲锋枪、卡宾枪,以及近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迫击炮。还有大量的弹药。这些武器装备足够武装一个兵团的。要是一旦处理不好,这些武器恐怕很有可能成为目前已经极度缺乏武器的国军各派系抢夺的目标。

    这批武器装备的详细储备地点只有刘家辉、许洪亮、周俊杰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就连高海宽也不知道。在抗战胜利之后,周俊杰几次请示处理办法,但是刘家辉一直都在拖延,始终没有表态。现在长江防线已经被全线突破,在不处理恐怕就来不及了。故此周俊杰有此一问。

    刘家辉看着周俊杰,沉思了一下道:“告诉那个警卫团,这些武器一定要保存好。等解放军抵达之后,全部移交给解放军。这些武器在他们手中起到的作用会更大。”

    “至于白长官那里,就不要了。国内战争打到现在,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我们就不要去拖延民众结束苦难的时间了。”

    说到这里,刘家辉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周俊杰道:“俊杰,你留在衡阳,一切以安全为主。实在不行,你就去香港,找到这个地址。到时候自然将你送到我这里。”

    “你要是留在大陆,就什么都不要说。记住,管好自己的嘴,千万不要发表什么意见。什么政治运动都不要参与。”说完之后,刘家辉将周俊杰紧紧的抱住:“好兄弟一定要保重,如果实在不行,就不要坚持。去香港找我。”

    良久,刘家辉才松开周俊杰,向周俊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之后,才转身上了飞机

    周俊杰在刘家辉上飞机之后,并没有离开机场。而是一直站在停机坪上看着刘家辉的飞机滑行、离开跑道。看着飞机在衡山,28集团军烈士墓地的上空盘旋了数圈之后,一昂首钻进了云层飞的没有了踪影才转身返回自己的司令部。

    刘家辉在抵达上海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一边帮掌管刘家生意的三哥对此时已经将大部分产业转移到国外的刘家留在国内的产业进行最后的处理,一边对自己的那个“追魂计划”进行最后的准备。

    此时,执行他这个计划最核心的几个人已经在去年年中,完成了最终培训,混入最后一批被遣返的日本侨民和日军战俘,已经抵达日本。至于那二百名杀手,也在去年完成了最后的培训,分别从缅甸、泰国、香港、澳门等地,分别手持几国护照陆续抵达日本。

    现在,刘家辉所要做的是对还停留在上海的人员和物资进行最后的收尾,将这些人员和物资分别转运到香港和澳门,在这两地建立联络点。本来这项工作是由李有根负责。

    但是在刘家辉抵达上海的时候,李有根正在香港部署对这些人员和物资的接收工作,无法分身。刘家辉就顺手将这项工作接手了过来。

    刘家辉一直忙碌了将近一个月,直到5月14日,解放军已经对上海外围发起了攻击,上海外围已经响起隆隆的炮声刘家辉才完成最后的工作。此时,一架赵永刚包租的大型CV240客机已经在虹桥机场等候多日了。

    5月15日,刘家辉在担心位于市区外虹桥机场失守,被隔断在上海,无法离开,一直催促他的赵永刚和许洪亮、张恩华、林海容的陪伴下,在上海虹桥机场登上了飞机。

    在登机之前,刘家辉深情的最后凝望了一眼这片他深深眷恋着的热土。才转身登上飞机。刘家辉知道自己这一走,至少二十年之内是回不来了。在临上飞机之前,刘家辉对着身边的许洪亮几个人道:“宁恋本乡一捏土,莫图他国万两金。我们今天的离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回来。”说完转身不在回头,快步登上了飞机。他怕自己在多看一眼,会再也舍不得离开。

    1945年5月15日,刘家辉从上海乘飞机离开了中国,转道新加坡,在新加坡稍做停留之后,直飞美国。刘家辉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等他再一次踏上故国的土地的时候,中国大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