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十章 富华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1908年2月16日,西街富华楼,这是包头数一数二的大酒楼,装修豪华,一向是大商家设宴的场所,经过了简单的沟通,这一次包垦公司的成立,就在这里,下午的时候,杨元钊就来到了这里,杨悦跟他一起,在天字一号包厢之中,做下接待,此时的杨元钊,已经不是那一身羽绒服了,保暖衣还穿着,清末风格的棉衣,保暖方面,还是有些不足。

    在保暖衣的外面,则是融入这个时代的打扮,崭新的皮袄,瓜皮帽,乍一看,跟街上来往的商人,没多少区别。

    “来了!”门外传来动静,刘澍带着两个富态的中年人,快步的走来,不用看,杨元钊就知道,这应该是吴广仁和赵书明,他们是包头这边最大的地主之一,210顷的土地,不过是他们庞大土地的一部分,吴家差不多有12个庄子500多顷土地,赵家稍稍差了点,也有450顷。

    早知道晚清土地集中,可是万亩的大地主,即便在内地也很少见,可是口外,特别是从蒙垦开始,只要是钱权结合,万亩完全不成问题,一夜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

    刘澍连忙介绍,两人之中,稍稍矮点,看起来像是小地主的,就是吴广仁,带着眼镜一脸文气,像是书生更多于地主,则是赵书明。

    杨元钊连忙起身,依着规矩对着二位行礼,他们二人占据的股份不多,却是最为重要的土地,现在不是蒙垦的初期,只要跟蒙垦公司搞好关系,想要多少地就有多少地,现在的土地,已经划分出去了,特别是黄河岸边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这么大两片的,又是连在一起,很少见,借助着黄河灌溉的便利条件,是整个包头,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之一小说

    吴广仁较为倨傲,没多说什么,倒是赵书明多问了几句,主要是英国的一些情况,杨元钊哪里懂得现在的英国了,好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达的资讯时代,连蒙带哄的给搪塞过去了。

    刚刚坐下,端起一杯茶,门外又传来动静,刘澍笑道:“文举来了!”

    正说着,一个穿着藏青色的马褂,很有旧商人气势的年轻人,卷帘进来了,走进来,环着一圈的拱手,道:“泽霖兄,季堂,赵叔吴叔,我号里有事,来迟了,还请多多原谅。”

    几人都站起身来,就连有些倨傲的吴广仁,似乎也恭维了起来,杨元钊把这些都收在眼里,对于尉家在,另外一边,则是码成一封一封的银元,一封100个,一共是40封。

    一个大黄鱼250元,32个,差不多就8000了,40封银元,4000,这下子,杨元钊认股金额就够了。

    尉明从来都不曾怀疑杨元钊拿不出钱,可这种方式,着实让人惊叹,留英学生,家世不凡,可他没想到,居然拿出来的是现金,即便在包头,一次性能够拿出这么多现金的家族,一把手也能够数的过来,除了几大票号之外,即便是吴家和赵家,一两千应该不难,再多的话,就要抵押田地和房产了。

    “元钊果然财力雄厚!”尉明道:“小号就在旁边,请移步过去如何小说

    “没问题!”杨元钊点了一下头,这些现金,保存在一体机内,是没有问题的,既然露出来了,保存在票号之中,是最好的选择。

    富华楼在西街繁华之处,尉家票号就在旁边,带着这么多东西,着实不太方便,办理一下也好,杨元钊也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票号,票号在未来,被银行所取代,面对着列强背景的银行,票号几乎是一败涂地,晋商能够在西北边陲,兴办起一个个巨大的票号,遍布全国,也足见眼光和能力,更何况之后,西北票号还结合成了西北银行,一定程度上,阎老西在山西崛起,跟山西银行和晋商都有直接的联系。

    杨元钊所做的都是标准的大黄鱼,一般在户部都是作为官银,只不过为了麻烦,抹去了上面的标注,尉家票号实力强横,每年过手资金,几乎达到千万,几个掌柜的一起出手,很快,清点清楚了,32个大黄鱼,4000鹰洋。

    “不知道元钊是想要怎样的兑条。”

    兑条,想来就是存款凭据,或者是现金支票之类,杨元钊想了一下,道:“文举兄给我1000元的兑条好了!”

    尉明动作很快,没费多少工夫,就拿出了12张兑条,由杨元钊亲手签下印记,切约定暗记,然后一分为二,道:“凭次兑条,可以在包头太原银号随意支取,出了山西,就要提前告知!”

    杨元钊点点头,拿了兑条,离开了尉家票号。

    这一番存银和兑条的功夫,没费多长时间,关键就是杨元钊的东西整齐,都是统一规格,跟官银一样,有经验的掌柜,稍稍鉴定,就明晰结果,甚至兑条,也因为尉明的关系,特事特办,一翻下来,还不到七点,天还没有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