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七十三章 温室大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车队缓缓的进入了包头,短短的一个多月,横框几乎了整个中国,从南国的武汉,穿越了长江,最终经过天津,京师,一路的回到了包头,杨元钊的收获很大,可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清理他的收获,而是播种棉花小】

    【说】

    21000亩棉花,可以说是他跟晋商联系更加紧密的一个基础,农业这个传统的第一产业,即便在21世纪的后世,政府都不可能全部放开,更何况在这个时代,包头种植棉花,在包头的历史上面,还是不多见的,这么大范围的,更是头一遭。

    在包垦公司的驻地,杨元钊见到了迎接而来的尉明和两位地主,他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之中,已经把该准备的工作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等待着杨元钊和杨悦回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元钊,你的温室准备怎么做!”这已经是杨悦无数次的询问的问题了,一直以来,杨元钊都含笑不已,现在到了包头了,他再也忍不住了。

    “东西已经回来了!”杨元钊看着刘澍,问道:“泽霖兄,德美洋行的货物到了么?”

    “已经到了,送货人说过,不要轻易拆箱,我就没拆,都堆在仓库之中!”

    “走吧,我们去看看我们的东西!”杨元钊一挥手的说道。

    东西是在上海的时候,杨元钊准备,其中包括了60吨的尿素,30吨左右的其他肥料,还有一些农业机具,这其中,尿素是重点。

    尿素这种初入门的有机物,杨元钊可以合成,60吨的数量,着实花费了他不少的日子,甚至为了一些微量元素,专门去弄了不少污泥,这才最终配置完成,至于温室的材料,更加的简单了,因为它的比重很轻,是以后世的超市塑料袋的基础上面,复制出来的,都是卷成的卷子,3米宽,50米长。

    几十吨的物品,在库房之中堆着,显得略微的有些拥挤,却初步的分门别类了。

    不用去看,位于仓库最中央,最大的那一堆,就是化肥,刺鼻的尿素味道,让跟着来的众人,微微一皱眉头,杨元钊是几个人之中,表情最平淡的,尿素他虽然没有在农田使用过,却在实验室的状况下,了解过他的性能,知道它有着刺鼻的味道。

    杨元钊的眼神,落到了整个仓库的另外一端,那里被帆布包裹着的塑料薄膜,杨元钊指着那一堆说道:“让他们把东西搬出来吧!”

    几个包垦公司的高层,哪一个不是奴仆上百的,特别成的温室大棚说道:“就按照这个,把600亩的大棚都给布置起来吧!”

    很快,一群人在这600亩的土地上面忙乎了起来,因为是种植棉花的关系,包垦公司雇佣了不少人,数量超过了1000,布置温室大棚这个任务,又不是很困难的,杨元钊基本上把关键点都给演示了一遍,1000多人,只是花费了3天的时间,就把全部温室大棚给布置完成了。

    从温室大棚制作完成之后,杨悦一直都在最先的那个温室大棚,他对于温室大棚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测试了一些东西,发现这个温室大棚比不上曾经农学院的那个专门的温室大棚,却比普通的玻璃房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别说应付一个小小的棉种培育,就算是更大规模的农学研究都可以。

    农学,一直都是杨悦的兴趣,棉花种植不过是科研跟实际的一个应用而已,以前在包头不方便布置一个温室,现在,现成的温室,杨悦就来了兴趣了,对着温室不停的布置,让它不再像是一个普通的棉花培育室,反倒是像是科研中心。

    对于杨悦的做法,杨元钊没有去规劝,杨悦是中国少有的农学家,农业的东西,他知道一些,却不全面,种植棉花,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温室蔬菜,这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杀器在于高品质,性能出色的良种,比如高产小麦,比如杂交水稻的。

    中国地大物博,从清末就已经显现了,在列强们还在几千万的人口打转的时候,中国已经突破了四亿五千万了,庞大的人口,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的压力,粮食是从来都没有够过,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哪怕杨元钊在西北发展的再好,包头的工业产值超过德国的鲁尔成为世界第一,也会是一个沙滩上的城堡,原因无他,看看后世苏联的解体就知道的,一味的在一个方面疯狂的发展,而忽视了另外的一个方面,最终轰然倒塌。

    杨悦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初级,就连农业实验室都是在正在兴建的阶段,杨元钊也没有去打扰他,整个包垦公司,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始了温室大棚的建造,特别是内部,从太原,天津,甚至是武汉购置了一大批一寸见方的小碗,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了温室大棚之中,经过杨元钊和杨悦共同调整配方,加入了底肥和一部分化肥的培养皿,开始整齐的摆放在了600亩的温室大棚之中,21000亩的棉花种植,终于进入到了实质的阶段。

    大风小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