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九十八章 李明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了杨元钊的询问,刘澍过来,拿过了杨元钊手中档案,扫了一眼,诧异的说道:“这个人?李明生?”

    刘澍瞬间,就回忆起了这个人的资料,他作为包垦公司的大管家,包垦公司的很多事物都上心,虽然,水泥厂的兴建,几乎都是在杨元钊的一人主导之下,进行的,投资和机械,也都是来源于他一个人,可是还是为包垦公司分了一成,虽然只是红利股,知道水泥厂的一些投资的刘澍,很清楚,一旦水泥厂建成之后,会产生多么大的效益,君不见启新洋灰场,在英夷的手中的时候,年利润都超过几十万,后来被北洋费尽功夫收回来,扩大的规模之后,新的水泥几乎是行销全国,利润更加的惊人。

    档案上,这个大师傅名叫李明生,是所有这150个工人之中,公子最高的,当时向外招聘,包垦公司给出的价格是原来工资的一倍,这个李明生,在启新水泥厂可以拿到70元,所以,包垦公司给出了140元的高价。

    不过李明生这个人,在150个工匠之中,绝对是最拔尖,无论资历还是能力,李明生本身就是启新洋灰场有数的几个大师傅,控制的又是水泥厂最重要是煅烧窑,一向受到启新的器重,杨家早在一个月之前,在杨元钊提出了招募水泥厂的工人的时候,就跟他接触了,可惜一直都被他拒绝,本来杨家都已经放弃了,毕竟一个深受器重的工匠,工资又不低,很难的招募到。

    不过就在所有人准备出发之前的那一天,李明生主动找到杨家,想要来到包头,这多多少少让杨家有些的吃惊,这些经过,也被写到了另外的一个档案之中,专门送到了刘澍这边。

    刘澍一五一十的把所知道的东西,完完全全的告诉了杨元钊,听了刘澍讲述经过,杨元钊默然了,想了半天,说道:“泽霖兄,让天津那边继续打听,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怕花钱,我想知道这个李明生为什么在最后选择来包头,搞清楚根本的原因!”

    刘澍皱了一下眉头,天津的杨家势力虽然不小,可是那里靠近京师,又是北洋的大本营,要想打听一些东西,不容易,特别是在启新洋灰厂招募了大量工人的前提之下,再通过北洋的实力来调查李明生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杨家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修复跟北洋的关系,而不是继续的触动北洋。

    看着刘澍的表情,杨元钊对于刘澍心中所想,已经了然了,他郑重的说道:“泽霖兄,这个李明生,如果用好的话,我们的水泥厂兴建,最起码,会快一倍以上,所以请尽可能的催一催。”

    水泥厂的兴建速度,提升一倍以上,这从侧面证明了这

    【1】

    【6】

    【6】

    【小】

    【说】一圈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在大师傅之中,杨元钊没有见到他一直想要见到的李明生。

    叫过来大寒,简单的吩咐了两句,大寒出去转了一圈,走进来,对杨元钊说道:“老爷,听说李明生是不舒服,没有过来!”

    “李明生没过来!”杨元钊沉吟了一句,说实在的,这个人真奇怪,杨元钊看过李明生的阅历,他今年不大,只有40多岁,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步入老年的了,他从20年前,就进入到了北洋的机械局,一直从小工开始干起,凭借着自己的才干,一路的干到了大师傅,在启新洋灰场,呆的时间最久,足足12年,对于水泥这个行业,已经是熟悉到了骨子里面,月俸也拿到了整个启新最高的程度,达到了70元每月,虽然跟杨元钊开出来的高薪无法相比,可一个月2亩地的月薪,足够他在天津过上富足的生活,杨家招募其他的大师傅,除了一些刚刚升为大师傅的,还有确实家境贫穷的,其他的,很难的招募到,就是这个原因,钱是好东西,可是钱高到一定的程度,对于很多人而言,没有更多的吸引力了。

    李明生主动来到包头,可到了包头之后,却深居浅出的,甚至连这一次的晚宴都没有参加,天津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但是肯定的,这个李明生,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然的话,他不会这么的改变主意的

    真的是没处下手啊,杨元钊略微的有些郁闷,越想越是头疼,索性不想,其他的几个大师傅,虽然没有李明生那么的重要,却也是掌控着水泥厂的要害部门,暂时而言,杨元钊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笼络这些人,要想让水泥厂平稳的运转起来,这些人是关键。

    哪怕是大师傅,在工厂之中很重要,却何曾得到这样的礼遇,富华楼的菜品味道很好,杨元钊又不惜成本,没有上多少普通的东西,多是一些山珍海味,特别是黄河鲤鱼,吃的是满嘴喷香的。

    能够在工厂之中,做到大师傅,一来要手中有绝活,二来,察言观色,见人说话这一点,是基本的要求,明显看出来,杨元钊才是真正的老板和话事人,说话,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杨元钊。

    不管真的假的,杨元钊算是为这些大师傅接风洗尘了,约定明天到水泥工地去看看,然后,就让大寒他们分别送这些大师傅回家,富华楼恢复了宁静,杨元钊看着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小镇,昏黄的灯光,那是大寒他们带着灯笼送人,灯光延伸到了远处的院落,杨元钊心中微微放下,不管如何,150个人,把水泥厂的基础工人给解决了的,接下来的速度,就要看工程的进度如何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