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产成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履带,携带着三种不同的材料,顺着不同入口,进入到了混合室之中,石灰是最先到达的,然后是粘土,最后还是赤红色的铁矿石粉末,它是最后一个送入到混料室内的,位置就在混料室的最上方。

    铁矿石粉末因为比重较大,所以在混合的时候,必须放在上层,现在的动力结构,很难让混合室保持不规则,甚至是上下的翻转,只能够以恒定的速度,向着一个方向,或者另外一个方向旋转,比重高的放在上面,有利于这个混合的过程。

    水泥的好坏,一方面是原料,比如添加铁矿石等添加剂,比如石灰和粘土的煅烧温度,可原料相同的情况之下,混合的是否均匀,就是决定着水泥最终质量的关键,这一点,无论是杨元钊,还是李明生都是非常清楚的,混料室,可以说是李明生和杨元钊关注的重点,从水泥厂筹建到现在,几乎每三次实验之中,就有一次跟混料室有关。

    可以说,不同比例的混合,实验的次数,是50次,剩下的不同的添加剂,不同的材料混合,不同的晃动和搅拌方法,加起来怕不是有上百次之多,这样严谨的实验,是为了这个混料,看混料是否均匀,这是水泥的最重要步骤之一

    现在的,已经是十几次的改进之后,最终形成的样子,一个巨大有些类似于后世搅拌机混料室,不过体积大了许多,差不多有五六十个立方的巨大混料室,里面分成了十几个不同的舱室,会在机器运转之下,进行匀速的转动,舱室之间,会混合的比较到位,然后。当一次偏转之后,所有的材料会互相的混合,然后继续前面的步骤。

    这种混料,避免了中心位置,或者是比重比较大的材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极大的节约了动力。按照实验,最多两个小时均匀旋转,一次百吨的材料,就能够混合均匀,不用变换转动方向,或者是速度的方式。

    石灰石。粘土,加上后来添加的铁矿石粉末,通过了几次粉碎添加,已经基本上到位了,三种材料,还有其他的一些添加材料,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进入到庞大的混料室里,这个添加的过程,足足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混料室有了七八成满的时候所有的入口封闭的。

    几个工人上前,在葫芦吊帮助之下,把一个粗大的钢筋,跟混料室的主轴连接在一起的,在动力的推动之下。托起庞大的混料室,开始做往复的运动,哗啦啦的声音,在里面不停的响动,这些材料,会在重力和螺旋转动的力量之下,均匀的混合到一起。

    这样的运动。连续不断的一个小时,这样的混合,考虑过了重力和平衡的问题,混合成功的材料。会非常的均匀,达到生产水泥的标准。

    这个在别的水泥厂,最耗费人力的活动,要知道,水泥的原料,经过粉碎之后,需要混合在一起,以中国最大的启新洋灰厂为例,他们只有一个可以机器推动容器,可以做一个规则的往复运转,要想混合,需要大师傅不断的添加,用眼力和劳力,让材料混合,一般而言,整个容器也不大,不会超过1个立方,毕竟,太大的话,混合起来,有些推动不了,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十来个同样的机器,在一个大师傅和20个左右的劳力的帮助下,人工的来混合,耗费的人力太大,切混合的效果完全依靠大师傅的水平,这也是启新洋灰厂的生产量不能放大的根本,精心培养起来的大师傅,就那么几个,要增加,很难。

    李明生非常清楚这一点,在设计的时候,也跟杨元钊细细的讨论过,杨元钊回忆了一下后世类似的混料室,没见过真正水泥厂的,混凝土搅拌的混料室,还有化工的一些混料室,多多少少给他一点提示,一个眼光一流,一个实操一流,两者结合,杨元钊的机器和李明生的设计氢气球和飞艇,可靠度不高,一旦降低到机枪或者是炮火能够接触的高度,打上一发子弹或者炮弹,这个飞艇和热气球就会变成一个空中火炬,连自身的安全都保证不了,更何况是空中压制。

    氦气,是空气之中的稀有气体,占空气总量的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可是他们非常的稳定,在常见的条件之下,几乎很难跟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这就是一个极佳的热气球和飞艇添加材料,特别是氦气,它的原子量只是2个,只是比氢气高一,是最佳的替代材料。

    信马由缰了半天,在飞机的发动机和整体的设计,没有达到一个高度的情况之下,填充了氦气的热气球和飞艇,对于空中力量的作用巨大,在飞机没有解决之前,是最好的运输和空中压制的工具。

    炉火熊熊燃烧的,因为合计合理,大部分的煤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燃烧,大型鼓风机,把空气注入到了煅烧炉体之内,火舌迅猛,周围气温迅速的升高,而高温的废气,则被专门的引入到了一个循环体积之中,用于加热水,这个热水,会循环利用,一部分通到生产车间各个部分,用于冬天的集中供暖,夏天没办法,只好作为浴室的热水,水泥厂,再怎么的绿化,再怎么的防护水泥本身就是一个颗粒状的细碎东西,粉尘污染是很大的,再注意,也是白的进去,灰的,或者是黑的出来。

    不远处,其他车间,人员已经开始离开了,只有煅烧车间,留下了足够多的工人,等待着煅烧的结束,整机的实验,基本上已经到了尾声了,接下来,就是看这一次能够生产出多少的水泥,而水泥的质量如何。

    相对于别的工厂,这一项,是最容易估算出来的,科学的配方,科学的管理,机器的精确配置,这些都是成功的基础,把失败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

    其他的车间,都已经打扫干净了,留下了必要的工人,其余的生产线,都撤下来,此时,还不到晚饭的时间,这些工人会在班组头目的带领下,对于今天的试生产进行了总结,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要整理出来,这是每天的必要步骤,是杨元钊一直都腔调的一点,工人们在相互的总结和学习之中,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水平上涨的很快。

    烈火的煅烧,差不多进行了2个多小时,大概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黑烟终于慢慢稀薄了下来,整个生产进入到了最后一步,出货了,高温的水泥,必须要在特别仓库之中,静置,等待温度降低下来,这个步骤,也是全部由机械控制,当花费了十来分钟的时间,把生产出来的水泥,放入到合适的位置之后,这一天的试机和操作,终于彻底的完成了小说

    留下来的工人们开始收拾东西,留下了必要的值班人员,剩下的,都回归宿舍,早在之前,煅烧开始的时候,刘澍就宣布加菜了,庆祝这一次的试生产的成功,他甚至专门弄来了五头猪,十头牛和二十头羊,大锅炖菜,白面馒头,管够的。

    都一个多月了,工人们的伙食一般还好,基本上每天可以看到荤腥,馒头什么管饱,吃饱肚子,不代表风声,对于工人来说,丰厚的伙食,是仅次于报酬的奖励,包头这边,靠近蒙古草原,牛羊肉一直都不缺,缺的是猪肉,欢呼声,让每一个工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大家都期待着晚上的晚饭。

    工人们整齐队伍离开,缓缓的离开工厂的区域,李明生跟杨元钊却来到了储存水泥熟料的仓库外面。

    因为是从煅烧之后,直接送过来,这个车间之中的温度,绝对是炼狱一般,用工具,不打开仓库的情况下,抽取了十份样品,用水和混凝土进行分别的实验,一小时之后,李明生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实验室里面出来,顾不得抹去脸上的水泥,咧嘴笑道:“生产大获成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