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费公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场的都是明眼人,只是一个开头,就知道了结果了,杨元钊把一切看在眼里,十几公里的距离,出结果不过是半小时而已,早有准备的他,也没有等在这里,直接用马车把人拉上,这个时候,不会脑残的走土路,坐的也不是传统的两轮马车,那玩意,不适合坐,他选择的是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的结构,比两轮的复杂,好在老师傅还能做出来的,主轴和一些特殊部件,直接走到一体机,用的是合金钢,这不,为了迎接这一次,一共做了10辆,每辆都很宽敞,一辆四五个人,现场的人也尽数能够装下。

    把所有人都请上了四轮马车,侯金盛是杨元钊亲自去请,在上车之前,侯金盛看着四轮马车,又看着杨元钊,竖起大拇指说道:“后生可为!”

    这已经是侯金盛第二次这么说了,杨元钊若有所思,张罗着所有人都上了车,在马车师傅扬鞭之中,四轮马车缓缓的行进了。

    四轮马车,特别加入了一些减震,当然了,只是一些弹簧,液压这玩意,暂时不太适合放在这里,好在,弹簧已经可以了,这样的减震在平整的水泥路上,显得异常平稳,在座,平日的出行,大部分是坐轿,少数是坐马车,可是没有一种,像这样平稳舒适,不少人盘算着,如果包头的路面,都改成水泥路的话,说不得,也要弄一个四轮马车,不然怎么彰显身份。

    水泥路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当重车已经到达的时候,空车还在半道上。如果不是空车,说不定之前的几个泥泞的地方,就出不来,就这样,当后出发差不多十来分钟的四轮马车越过它的时候,两轮马车还没有走到三分之一,至于两轮的,早已经走了一半以上了。差距极为明显。

    半小时以后,两轮马车和四轮马车,先后抵达了终点,众多看热闹的士绅们,对于四轮马车对于水泥路,赞不绝口,一直到快一个小时的时候。两轮马车才抵达,这一次的试验,水泥路完胜。

    包头的士绅们,只是感觉到了两者的好处,可是真正关心道路情况杨家人,却眼睛在发亮。

    这一次参加贯通仪式的杨家人。除了杨悦以外,就是到包头这边,送货杨耀了,杨耀也是杨家子弟,却不是嫡系。是旁支,可不到三十岁的他。从一个普通伙计开始做起,做到了北路商队的负责人,专门负责包头周边的商队运输能力极为出众小】

    【说】

    长途货运,怕的就是什么,就是泥泞的道路和糟糕的天气,在大部分这样的天气之中,是无法运输的,在城内还好点,大不了就呆在客栈之中休息,长途跑商的利润,几天的耽搁是承受的起,可如果在野外,那就麻烦了,说不定雨大了,还要承受货物的损失,这可是致命。

    除了载重量和无障碍通行之外,杨耀还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优势速度,马车在水泥路上,可以以最大的速度开行,节约马力,加快速度,这就是一项优势,比如知道一出地方缺乏某种货物,三天到,跟七天到,别看只有四天的时间的差别,可是其中的变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天差地别的,要知道,先到的,可以赚三天高额的利润,是独门的生意,可是后面到的,就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挣钱,甚至到后面,市场饱和,商机没有的情况之下,说不定,就会赔钱了。

    杨耀郑重的问道:“杨元钊,这个公路的造价是多少的?”

    “怎么,光照兄对这个有意思!”

    “当然了,做走商的,有时候,还真的需要修一条路!”杨耀感慨的说道。

    这点杨元钊听杨悦提到过,最著名的就是从库伦到恰克图,本身,是没有路,一片大草原,车队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遭遇沼泽的话,会车毁人亡,后来,为了这一条商路,杨家花了不小的力气,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但是回报也是巨大,恰克上,跟普通的双轮车差不多。

    载重量巨大,很多人都知道四轮马车,那是西洋马车,曾经进入中国也风靡一时,不过跟传统的两轮马车相比,它转弯性能,抗糟糕路面的性能很差,在国外,或许因为更好的交通环境,可以使用,可是国内,除了北京,武汉,上海等少部分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破败不堪的道路,要想普及,难度极大。

    可是现在,杨元钊修了一条水泥路,似乎一下子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复杂的路面的通行能力,面对着水泥路这么平整的路面,还是问题么,至于转弯,看水泥路就知道了,整个路面都弯角不多,即便是转弯,也没有什么陡弯,直弯,急转弯,一直都是照顾车速,所以完全可以发挥出四轮马车较高的承重能力和车速快的优势,平整的水泥路上,比城市之中的道路都好,马可以省去大部分颠簸,消耗的力量,甚至跑起来,就更加的快了一点,坚持的更久。这样的实验,稍稍的做出来,后来有实验了双马,速度很明显的加快了的,四轮马车的优势尽显无疑。

    杨耀心中盘算着,作为杨家商队负责人之一,他很明白,载重量和马车的速度,对于运输的影响,他不明白杨元钊为什么让他看这个,难道这个就能够抵消价格的优势,是很好,可是一次性拿出来八十多万,用来修筑一条水泥路,要什么时候才能把钱给赚回来。

    杨元钊在众人的疑惑之中,杨元钊平静的说道:“如果,有这么一条路,每隔100里,设立一个服务站,我可以提供马车,甚至提供换马,甚至是短暂的休息食宿,保证马车可以以的最快的速度行驶,我50公里的距离,每一吨的重量,收取1银元的过路费,有没有人愿意。”

    50公里一吨,如果这样的马车,从包头到太远,差不多需要14元,这个价格,着实不低,帐不是这么算的,一辆马车,最少相当于平常3辆,甚至是更多,省去了最少5匹马,2个大师傅,必要的护卫人员,最关键的是速度快,平稳,一些大宗,易碎的物品,可以快捷和迅速的晕倒合适地方,这中间的差别可就大了。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杨元钊就又加了一把火,说道:“如果我还提供安全呢,我还可以加快这个速度和运载量。”

    所有人都动容了,特别是杨耀,作为北路的主管,很快就盘算清楚了,杨元钊提到的这些,可以很完美的解决长途货运的很多问题,要知道,这个时代,运货主要是人力和马,无论是人力,还是马,都有尽头,不可能毫不吝啬的一直使用的,有经验的师傅,都会在马力比较的足的时候,加快速度,却不会一直加速,因为要吝惜马力,一旦马出问题了,对于一个商队而言,简直是一个大麻烦,没有替换的马的情况下,或许抛下,或许转运,总之,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杨元钊提到的换马,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平整的水泥路上,马全力奔跑的时候,速度可以提高到最快,又可以50公里换一次马,等于马几乎可以时时刻刻的全速奔跑,这个速度的提升绝对是惊人的,就如同八百里加急一样,换马不换人,甚至是换人换马,在封建社会恶劣复杂交通条件之下,那是最快的传讯方法。

    公路收费,这个后世被玩烂的东西,后世世界上97%的收费公路在中国,而且还会一直不断的收费下去,就知道收费公路的前景,那这个作为例子,简单的平铺直叙的说出来,却让众人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就在所有人消化杨元钊的话,有些震撼的时候,杨元钊接着问道:“看来,五十公里一吨一元的价格,大家都可以接受,那么有人能够告诉我,去年从太原过来包头的商队,是多少辆车,运来了多少的商品,运走了多少商品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