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买房记(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个住宅的设计,按照杨元钊的理念,一定程度上,是参考着后世的小区,普通的主体工程是主体工程,主体工程之后,就会进入到内部装修。这个时代的房子,红砖青砖,是的常见的,包头这边之前的房子,最多就涂一层的水泥,看起来已经够漂亮了,那里跟现在的相比,杨元钊除了涂了水泥,还加了一层外墙砖,这也是穿越的福利,当时没怎么注意,房间里面的碎玻璃还有一些外墙砖瓷砖的碎片,这次商品房兴建,他想到了,翻出来,用上了,让整体变得很不一样。

    比较统一颜色,形成不同规则的几何图案的外墙砖,在这个时代,绝对称得上是引人注目的,漂亮,大气,看起来非常好。

    “当家的,我们真的住这样的房子么?”老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房子,甚至不敢走上去,地下也不是水泥,而是水磨石地面,看上去光滑干净,非常的上档次。

    杨元钊有些可惜的是,穿越的时候,没有通过一体机弄过来地板砖,那玩意,估计以后跟景德镇那边联系一下,通过共同的研究,应该是能够弄到的吧,只不过太遥远了,暂时,水磨石地面已经可以了。

    “走吧,进去看看,外面再漂亮,关键是住!”张大可表现的比较镇定,见识过研究院的研究,就成果而言,千奇百怪的多了,有些东西,他甚至都说不出来功效,或许这个楼房。就是研究所之中的一部分,他没参与的那一部分。

    走上楼梯。非常漂亮的栏杆,有些还专门的扭成弯的。看起来和谐美丽,张大可挑选的是二层,一层在他看来,或许会返潮,二层好一点,他跟老伴一年大一年,腿脚不好,少爬一层楼梯,就少爬一层了。

    一共七层的房子里面。最抢手的,就是二到四层,在高处,有些太高了,只有年轻人比较喜欢。

    铁门,看起来威武大气,防盗门这玩意,杨元钊没有办法弄到,好在结构简单。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他哪怕看外表,就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在众多钳工的帮助下。很容易解决,也因为大兴土木,改造整个包头旧城区的关系。成立了一个防盗门厂,把防盗门的一个个部件。都按照流水线的方式分下来,生产效率不低。这些首批的防盗门,是一起生产完成的,质量极好,也在前几天,安在了住宅之中

    钥匙插进去,轻易的打开了防盗门,厚实的大门给人安全感,小儿子摸摸防盗门,有些奶声奶气的说道:“爹爹,这个铁门好厚啊,以后我不怕牛四再踹门了!”

    “牛四!”久远的历史了,可是张大可心中还是一抽,牛四就是负责他们几十个工人的工头,听说是铁厂副领的家丁,真的是飞扬跋扈,他们一批工人备受欺压,大部分的工钱都进了他的口袋,每次来家里,都是用踹的,他武汉家里,本来是木门,后来都变成柴门了,坏了好修。

    没想到小儿子还记得,小儿子张小阳今年八岁,刚刚换了牙,说话漏风,张大可慈三五件的,这样积攒下来,就真的多了。

    大儿子没说话,但是看过每一个房间,他也非常满意,他很渴望有一个单独的空间,可是12岁就出来干活的他,知道不轻易的给家里人添麻烦的,所以,一直都是照顾着弟弟妹妹,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了,或许,在这些柜子里面,放一些书。

    包头有夜校,之前跟着老爸认识几个字,在工厂之中,也有夜校之类的,这一年多的,倒是认识了500个字以上,拿到了每月的15斤白面,可是学到的知识越多,他就觉得,需要学习的越多,老爸用了16年才达到现在的水准,他相信,按照书上的知识,明年他就能够去考四级工,直接跳过了三级,再过几年,就跟老爸平级了。

    张大可没想到,张大牛的心中,会有这么多的野望,他们继续的看房子,整套房厨房是一个,卫生间却有两个,主卧一个,外面还有一个,可以分别的上厕所,在厨房之中,甚至有电热水器,太阳能太高端了,电热水器,在不选择的仪表式的话,还是容易解决,就是一个电加热丝和缸体,只要做好绝缘的工作就行了,这点不用特拉斯来解决,任何一个工程师都可以做的非常的完美。

    电灯,电炉和电热水器,这是杨元钊为新住宅添加的家用电器,当然了,还有暖气,这玩意,可以直接的用发电厂的热循环供暖,已经铺设了十几公里的管道,如果热度不够,会在包头这里,再设立一个热循环锅炉,想来,应该是够。

    不是杨元钊手中没有,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有空调这玩意,有些太高大上了,超过这个时代太多太多了,特别是彩电,即便弄出来,也没有电视台和发射塔啊,这些东西,除了在必须要保证恒温的实验室之中,零星的使用了空调之外,在食堂使用了冰箱和冰柜,其他的,基本上都雪藏了,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大批量使用的小说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包头很多人那里,几乎在交钥匙的第一天,大部分人都会来看房子的,绝对是非常满意的,张大可一家,直接就住进去了,因为家具完备,基本上,是可以保证拎包入住的,这么好的房子,再比较一下出租屋,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房子的出色,产生的波动,在包头扩散开来,之前还犹豫的工人,此时也都嚷嚷着要房子了,别说价格不贵,,大部分的工人,只要不是笨蛋,那个不拿个三十左右的,等于一个月的工资就25平方了,更别说那些有奖金的。

    繁多的需求,跟缓慢建成的房子,形成了反差,最后,甚至影响到了工人的稳定,当刘澍把这个问题给报上来的时候,杨元钊不有哑然失笑了,中国人买房的需求,似乎一直在心中,难怪后世会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造成了无数畸形的**。

    有问题,就要解决,可怎么解决呢,总不能变出来房子吧,突然,杨元钊眼前一亮,有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