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农业贷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了杨元钊所说的话,大部分人的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万亩的土地,已经算的上是超级大地主了,就算是侯金盛,也不过是几十万,这已经是整个包头,首屈一指的超级大户,1314亿,这个数据,让人窒息,根本就说不出来一句话,天知道要多少人,才能够凑齐这么多的土地。

    就拿侯金盛来说,他那样的大家,需要3000户以上,才有可能达到1314亿亩这个数字,任何的一个数字,上到亿的程度上,已经足以让所有人侧目了。

    看到众人的表情,杨元钊何尝不知道他们有些气馁了,说实话,他心中,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相当的没底,可是还是鼓气道:“事在人为,大家都是交游广阔,我们包头的名声也打出去了,棉花种植收益巨大,西北又是地广人稀,加上包头的机械化作业,只要把包垦公司的规模再扩大的话,未必拿不下来。”

    2万亩到1000万亩,辐射2000万亩,再到现在14亿,虽然提升了差不多70倍,可是如果努力一下,也未必解决不了,大家都清楚,现在不是解决不解决的问题了,是必须解决。

    杨家首先说道:“放心,我会在我控制的土地上面,还有交友的朋友上面推广,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其他到人也都纷纷的说道,数额不停的提升,不过也勉强达到一亿左右,可是到了这个数字之后,再上升就缓慢了许多,杨元钊很清楚,这中间,还有一定的水分,这个需要到最后才能够确定,叹息一声,说道:“这样,我可以提供一批农业的小额贷款,用于专门购买化肥和种子的,农户也好,地主也好,只要愿意跟我们包垦公司合作,加入这个合作社,可以用棉花来偿还。”

    “真的?”在座的众人,都是人精,一定程度上面,对于农村工作了解的极为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面,这比什么都吸引人,之前他们做出来的那些承诺,主要是借助着家族,或者是生意上面的往来,去说服一批的地主,把土地空出来,用来种植棉花,包头的影响力不小,却根本无从影响到大部分的地主,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现在不一样了,这等于是拿出了土地,剩下的危机都转嫁给别人了,土地跑不了,又不用去管种植什么,在怎么都有收益,这一定程度上面,等于大大降低了对方顾虑的可能性。

    杨悦眉头一皱,作为杨元钊最好的朋友之一,他更关心的是杨元钊,问道:“元钊,你想过没有,你要是这样做的话,整个投入会有多大么

    “想过了,就按照一亩地2元左右,整个投入或许是26亿!”杨元钊平静的说道,他之前就想的非常的清楚了,可是真正计算数字的时候,还是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跳,当然了,如果全部由包头来培育种苗和化肥等的话,投入会缩小一些,也不会缩小太多,时间太紧了,他也没得选择的。

    好在,大育可以跟的上么?”

    杨悦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果兴建温室大棚的材料足够,6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足够了!”

    杨元钊点点头说道:“这个就放心好了,材料足足有余!”

    高分子薄膜,这个东西,这个时代还没有,可是一体机即将升级了,到时候,只要生产,还不是有多少算多少,只不过,需要提前确定,能够被包头影响,甚至使用包头的种苗和化肥,进行种植的土地面积有多少,这些,需要系统的计算。

    事情就这么的被安排下来了,各方都有各自的任务,很快就各自忙碌了起来,晋商不但在蒙古,直隶,东北和山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整个西部,从陕西开始的几省,也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主要的方向也就放在了北方几省上面小】

    【说】

    唯一有些郁闷的就是,西北的基础条件相当的差的,从甘肃到青海,再到宁夏地广人稀,适宜种植棉花的土地,需要慢慢的来寻找,这跟后世的产棉区有巨大的区别,后世是从西北,包括的新疆,甚至一直延伸到中亚,这一片庞大的产棉区,都是以日照时间长,温度适中而著称的。

    好在,只有半年的时间,一切都还来的及,如果运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可以拿下一部分的,这些加上一部分大地主的土地,还有愿意参加的农户,应该可以凑够这么多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山多地少,特别是适宜耕种的农田,更是让几千年来的种植习惯,弄得比较贫瘠,化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土地的产出,可是杨元钊也知道,化肥对于土地的破坏是巨大的,如果不是因为别无选择,他会以有机肥为主,然后辅助一些生物增加土地肥力的方法。

    各方面的消息,迅速的反馈回来,包头跟其他地区的联系,因为几条公路的修通,变得方便了许多的,特别是最近的几个城市,绥远和大同,已经隐隐有包头的联动城市的迹象了。

    首先就是距离包头较近的大同,绥远等地,这些地方的大地主,本身就种植了相当面积的棉花,现在包头拿出了难以想象的优厚条件,就拿万亩甚至是10万亩的大地主来说,等于是省下了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资金,而且可以得到包垦公司,全方位的指导,他们可是知道,属于包垦公司的土地,跟不属于包垦公司的土地,他们的产量,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减去区别,这笔账都非常划算,哪怕有利息,也可以接受。

    本就把绥远和大同这样的城市,化作基本盘之中,他们的周围,也差不多有一两千亩的土地,算是让杨元钊稍稍心安,然后就是直隶和山西,陕西,一块又一块的土地被签订下来,属于包垦公司合作的土地,越来越多,再然后,一些南方的地主还有西北的大地主,他们在无从决断的情况之下,受到邀请,依次的来到了包头,参加包头难得一见的棉花丰收庆典,也算是近距离的考察一下,包头的棉花到底强悍到了什么程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