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九十八章 铁路计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元钊回头看看张召忠,张召忠的汇报还在继续,一个个的数据,在张召忠的嘴里报了出来,成绩很好,也很喜人,张召忠不可避免的说出了问题,包头生产钢轨太多了,有些超过包头能够承受的程度了。

    从2个多月之前开始,到现在,差不多70多天,累计生产了15万吨钢材,其中半数以上,按照杨元钊的要求,全部生产来自美国的重轨,当然了,这个只是杨元钊的说法,实际上,这个重轨,是在美国最先进的重轨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后世的一些成熟的东西,比如添加剂,比如淬火处理,最终得到的钢轨,每米的重量高达37公斤,这比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干线铁路的钢轨都要重的多,沉重钢轨和出色的性能,能够通行更多重量的货物。

    15万吨钢材,钢轨就占据了7.5万吨左右,换算成钢轨202万多米,即便换算成公里,也有2020公里左右,以双轨铺设,累计可以铺设1000多公里的铁路线路。之前全部由中国设计制造,全部都使用轻轨京张铁路,全长不过200多公里,使用的钢轨重量更是只有重轨的几分之一,不知不觉之下,包头已经生产了1000多公里的铁轨,几乎是五倍于京张铁路,这对于炼钢厂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螺纹钢,钢板,钢筋,还有特殊的构建钢,这些对于包头日渐兴盛的建筑业来说,简直是供不应求。一生产出来,就被拉走卖掉。钢厂也因此创造了不小的效益,按照杨元钊的说法。在不考虑订单的情况下,保证30%左右的毛利,这样的净利润可以达到比较丰厚的程度,炼钢厂,从来都不是轻工业那种,可以创造出比较大毛利率的,净利率也不错,钢铁厂是一个资金和产业密集的企业,本身的销售。都不是以小批量的,就拿一条铁路来说,1000公里的铁路,就会用掉7.5万吨左右的钢,如果加上附属设施和火车头,需要的更多,这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只要销售出去,总利润非常的惊人。

    钢厂投资巨大。收益不小,特别是构造钢和螺纹钢,钢筋,这种建筑上面大量使用的钢材。一定程度上面,消耗巨大,7.5万吨的钢材。几乎是刚刚生产出来,就被拉走。包头的一系列重点建设,正在兴建之中炼钢高炉和钢铁厂。钢的耗费极为的惊人,不少连厂区都没有出,直接应用到了工地上面。

    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却堆积如山,所以,堆积如山的钢轨,就成为了众人诟病的存在,除了少部分,在施工队的帮助下,修建了从矿区到炼钢厂,5条12公里的小型刚轨道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堆放在哪里,1000多公里左右的铁轨,只用去了不到15分之一,还要占据相当的仓储空间,又不能够创造效益,未来,伴随着一个个的高炉,逐步的修建完毕,这些钢轨钢的生产速度还要上升,这多多少少,是一个问题。大风小说

    “张召忠,你想法我知道,但是任何的炼图纸,弄出来,解放时候的解放汽车,也算是可以。杨元钊心中犹豫,汽车是强项,在这种情况之下,贸然的将汽车推行到后世四五十年代的程度,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非常难说,说不定会侧面加强的列强的力量,中国要想崛起,必须要面对列强们的阻拦,在某些方面,他们都是敌人。

    公路不可选择,最少在拥有足够的控制力之前,不行。反倒是铁路,只要解决了钢轨的问题,火车机头进口的话,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京张铁路,这个在经费紧张,技术条件不过关的情况下,就可以兴建起来,更何况现在,钢轨这个最大的难题,已经解决下来的,从某种情况来说,技术上没有一点问题了,就是需要一个总工程师。

    一般而言,中国的铁路,是找国外的工程师修筑的,可是京张铁路创造了一个奇迹,詹天佑这个留美学童,以强大的势力,在国外的工程师都不敢打包票的众多难点上,以出色创意和扎实的根基,交上了一个满意的答卷,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技术领先且速度较快的铁路,是一个轻轨,填补了中国的空白

    在来的路上,杨元钊就通过晋商的渠道,联系詹天佑了,从京张铁路修通之后,詹天佑就被弄到了交通部,一个闲散的职位上,杨元钊相信,丰厚的报酬,还有修建铁路这个诱惑,对于詹天佑这个技术方面的人才而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张召忠的脑子非常的灵光,几乎在杨元钊说道别有想法,让钢轨不能停的时候,眼前一亮,几乎是诧异的问道:“老板,是要修铁路?”

    杨元钊点点头,说道:“没错,是要修铁路!”

    “哪里?”张召忠眼前一亮,问道。

    “不会少了白云鄂博的,不过最先贯通的会是包头到张家口的!”

    张召忠的脸上微微的有些失落,却没有多说什么,就包头跟四面八方的联系而言,张家口绝对是重点,之前修公路的时候,直接贯通太原,原因不是太原更重要,而是太原那边,有着从国外订购的数以十万吨的各种机器,那些依靠着普通的驮马商队,要完成运输,要到猴年马月去了,为了紧急运输这些东西,才先行贯通的包头到太原。真正比起来,到张家口重要的多,更何况,张家口是京张铁路,太原是正太线,两者的通车速度和承载重量,都有明显的区别,即便是轻轨,京张铁路的承载能力和年运输能力,也在正太线之上,这也是选择这个的根本原因。

    “放心,我们要么就不建,要建就大建,白云鄂博作为未来包头的重工业基地,铁路是肯定优先的,而且不止一条!”

    “真的?”

    “真的!”杨元钊珍重的点点头,他并不是说给张召忠一个人听得,也是说给他自己听,不知道千里之遥的京城,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铁路专家,后世大名鼎鼎的詹天佑,是否愿意,在铁路这个行当之中,继续的干下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