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国内影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争永远都是政治的延续,列强们出手两次,特别是第二次,送出了严格控制的108重炮,可还没有发挥作用,就被歼灭在了炮位之上,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包头拥有数量不明的108和155重炮,在无法兑付他们之前,面对着如同堡垒一样的张家口,无论是段祺瑞还是袁世凯,都不可能随便的发起攻击的,甚至段祺瑞还迅速后撤扎营,跟张家口方向对持了起来小说

    朱而典为首的列强大使们,他们来回的斡旋,可是日本和俄国不出面的情况之下,英国没有那么多余力,不远万里的派兵前来。

    北洋军在列强之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名声了,虽然未必比得上列强们的最精锐部队,可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军队,不存在1840年以后,英法派出一点点军舰和士兵,就可以横扫整个满清的情况,包头天然的地理位置和不靠海的现状,让大英帝国最强大的海军,根本就无法起到作用,陆军的话,以包头所显示出来的10个师的番号,十几万的大军固守的情况之下的,还有可能有德国在身后的支持,英国要派出多少大军,20万,30万,甚至是50万。

    50万人,这对于强横的英国而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想万里海疆,50万大军的消耗,哪怕以英国人的强大,可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世界霸主,漫长的海岸线和庞大的运力和补给的压力,也足以压倒他们。英国不是俄罗斯那样的疯子,居然会相隔大半个地球调兵前来。因为没有陆上通道,一旦英国决定派兵前来中国。而且是数量庞大的话,这不是下一个布尔战争,而是一个疯狂的举措的,现代战争的发展,让装备之间的代差,没有过去那么的明显,英国真正出兵的可能性,几乎降低到了零。

    就这样,政治停滞。战争停滞,甚至连战争主导者的杨元钊和袁世凯双方,都不想继续的打下去,在这样的心态和政治的环境之下,这个战局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状,双方是对持,驻扎在10公里不到的两侧,可是除了这两个方向,其他地方都没有战事。甚至偶尔,两军士兵在战区之外遇到,还会非常的友好的相互打招呼。

    张家口这边,新军抵挡住了北洋军之后。特别是把段祺瑞率领的四个镇,牢牢的固定在了张家口的前线,一个师抵挡住4个镇。以不足二分之一的力量做到这一点,后面还有第一军剩下两个师的预备队。这种情况下,任何对包头极为看好的。都开始明白了,包头不是一个潜力股,而是真正的已经崛起了。

    如果说第五和第六镇,还无法说明北洋军的真正实力,段祺瑞亲自出马还有第三镇也跟着前来,整整四个镇的北洋军,基本上代表着北洋军的绝大多数实力了,这样的对抗之下,只用了10个师番号之中的1个,就抵挡住了的北洋军的大部分力量,如果全部动用,不是可以对抗甚至是歼灭穷凶极恶的北洋军么。

    包头本就的,基本上,也都不会来到包头,包头是一个小城市,一个谁都没有听说过的城市,这些知识分子,或者选择支持闹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或者选择回报家乡,教育万民,甚至一些投机的,会选择前往北京,哪怕清廷是一条破船,却也是名义上的中国之主,他们也想着入主中枢,称为类似曾国藩,李鸿章一样中兴之臣。

    不过经过了这一场战争,特别是包头明码通电,宣布独立,包头这个谁也不曾听过的小城市,却放了一个大卫星,因为清廷要收回铁路,不平等税收,宣布独立,清廷派出了北洋军前来镇压,都没有打败,现在有四个镇的北洋军,兵压在张家口的附近,不但没有让包头屈服,包头反而开始扩张,占领了整个山西,还有蒙古的一大部分,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包头拥有了强悍的势力了,包头的很多制度,对于投身到教育之中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机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很多各地的教育人士,也都开始来到山西,来到包头,实地的考察整个包头的情况,这个本就只是正常的,面向全国范围的针对教师招聘,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包头崛起的信号,投机客真正认识了包头的力量,开始大量的向着包头涌来,最开始的时候,刘澍和杨悦等人还很担心,生怕这些野心家们,破坏了包头平稳。

    对于此,杨元钊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包头现在需要大量的人力,各行各业都需要。包头又不是以前的草头班子,在去年完成了政府的兴建之后,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的合格的政府官员,这些哪怕小也是一个基础,完善的体制和严格控制的军队,让很多想要骤然上到高位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直接上位,至于未来,他们扎根在包头,给包头提供了贡献之后,只要有能力和功绩,管他目的是什么,提升是必然的,包头形成的体系,足以遏制他们不同的出发点和心态。

    大量人员的前来,几乎络绎不绝,不在遮掩之下,包头的不少东西,真正的展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庞大的,基于万民的义务教育,每天一顿早餐,一顿中餐的庞大投入,还有每日一杯牛奶,健康体魄报效国家的理念,这一切,似乎都代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一些真正扎根于教育,闻名青史的一些教育专家,也因为包头展现出来的不同教育和大手笔的投入,开始关注包头,甚至选择前往包头看一看,这些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也就是他们到来之后,一直都悬而未决的大学兴建,终于进入到了可以操纵和投入的阶段了,包头开始真正的夯实根基,不咋拘泥于一个城市或者周边几百公里,而是立足于两个省,蒙古和山西两省庞大的土地上面,建设真正的工业城市,一个发达的交通和工业的地区,一个真正的进行工业化改造之后的地区,才能够形成深厚的根基,对于此包头和西北深信不疑。,

    大风小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