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七十八章 船厂到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s:看《钢铁时代》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浪费了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杨元钊多多少少的有些沮丧,可是很快,他就重整旗鼓,早知道有早知道的做法,现在知道也不晚,距离一战还有两年的时间,形成系统战舰生产能力这有些不显示,但是形成年产100万吨的商船生产能力,这应该不难,到了一战这全部都是钱,甚至现在,他就可以提前的进行布局,甭管是谁生产,只要在一战前,把商船拿到手中,那就是难以想象的利益

    从调查局的数据上面,杨元钊认真的解读江南造船厂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聂云台进入到江南造船厂开始的,他也算是有些能力的,进入到江南造船厂之后,大刀阔斧的改掉了以往的陋习的,以技术和生产能力为主,不但聚拢了一批原来江南造船厂的技术工人,还从国外请来了不少,现在江南造船厂,所有的船坞都有了造船的计划,之所以的要求贷款,完全是为了扩大船坞的规模,目前他准备上的,大概是2个5000吨级和1个一万吨级的。

    也就是说,经过了一部分的调整之后,江南造船厂拥有制作万吨级货轮的能力,从进入到20世纪之后,货船已经开始超过万吨级了,一万吨的货船,从各方面。都是最合适的,是这个世界发展的主流。

    杨元钊长叹一声。似乎之前他有些太小看中国的工业成绩,疏漏了这个江南造船厂。杨元钊很清楚。20世纪是一个海洋世纪,从1900年到2000年,一百年的时间之中,船舶制造和工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20世纪初勉强可以生产万吨级货船,到21世纪,分门别类的各种货船,甚至还有数万吨级的天然气船,冷藏船。数以十万吨级的油轮,大海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承载能力,远洋货船不但门类更加的精细,载重能力也是不断的提升。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元钊当然不会放过海军和海上航运,之前只是感觉到中国在这方面比较的落后,西北又没有一个完全掌控的海港,与其投入到海上航运和造船业上,不如投入到更加适合的其他产业。当时机成熟了,一战打响之后,自然有办法兴建起中国的造船业。

    现在,知道江南造船厂的现状之后。无数的想法,在杨元钊的心中冒了出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真正跻身到世界航运,甚至是提前布局海军的基础。有海军不是万能的,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海军的话,真的就是万万不能了。

    建港巴士拉,一方面是为了支持的德国,让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一战之中走更远,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让西北拥有了在中东的一个楔子,现在似乎一切都很轻松,但是将来呢?

    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支撑,这个楔子,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到一战结束,列强们恢复了实力的情况之下,到时候,德国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退一万步来说,德国胜利了,拥有着欧洲之王身份的德国,肯定会把视线投到达了上海,把西北的订单交给手下的。这些小事不用他,他则把大部分的股东都给找来了。

    很多占据股份较大的股东。他们本人并不在这里,但是代理人却在。天津的时候,他就通过电报告知,尽可能的本人前来,虽然召开大会的人员不是全体,但是股份数量在2%以上的,都到来了。

    当聂云台把天津之行的经过告知大家,并且说西北的杨元钊看好这个项目想要投资的话,一片哗然,杨元钊的西北,已经成为了中国一个举足轻重的势力,强横的甚至能够抵抗俄国大军,可是对于商人而言,最羡慕的,就是他的点金手,西北的每一个产业都跟他有关系,随便的找一个产业,就是赚钱的产业的,一个接着一个,现在听说他已经富可敌国了,这不,随便就拿出了2亿资金注入。

    不过一般而言,杨元钊只是注资西北的产业,很少参股其他产业的,这多多少少让其他地方的商人们有些失望,现在,他打破了原来的习惯,主动的参股,是不是就证明这个造船厂有前途呢?

    股东们激烈的讨论,当然不是说杨元钊是否介入的问题,杨元钊介入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现在关键在于本身的估值上面,人心贪婪,特别是江南造船厂这么庞大的产业,到底是用现金加上实物结合,还是全部实物,股东们进行的激烈的争夺。

    聂云台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控制力了,哪怕是总经理,哪怕有聂家和曾家的背景,在**的利益面前,什么都不是,分毫必究,在4000万这个大盘子之下,一点点变化,都是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利益。

    好在,**没有止境,在让杨元钊介入的前提之下,**还是有底限的,最终,他们讨论出来了一个统一的结果,杨元钊可以注资2亿,进入江南造船厂,但是必须要有2000万的现金,按照各自的持股比例,交给各位的股东,说白了,这个5成的溢价,需要杨元钊拿出来购买。

    条件不算过分,以聂云台的名义发了一个电报询问了之后,杨元钊当即的同意了,他之前甚至考虑,是否加大额度,现在看来,不过是在2亿的基础上面,付出2000万的现金而已,而得到的,却是一个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民用造船企业的控制权,这个账怎么算怎么划算,他甚至连其他人都没有通知,直接就同意了,电报甚至跟随着西北银行的汇票而来,这个股权方案,在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之中,完成了转换的过程,速度之快,出乎了任何人的预料小】

    【说】

    当负责代办的西北银行上海分行的负责人,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之后,杨元钊的心才放在了肚子之中,他这才想到,还没有知会众位股东们,从对俄一战开始,西北做出了很多的调整,这个造船厂或许是众多调整之中步子最大的,也该到了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一下的时刻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