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兰芳计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华他们没来之前,杨树等三个大统领也想过要跟外界联系,有杨元钊的禁令在,他们不敢轻易打破,加上人在外地的,荷兰人对于婆罗洲的控制非常的严密,几个负责人之中,也只有杨树出去过几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不太愉快,华人在城市之中是三等公民,甚至还不如投奔荷兰人的土人,又一次差点连杨树都没办法回来。要知道,杨树的打扮,可不是普通中国人,之前就是商会掌柜,现在更是大统领,浑身上下的行头都带着洋派,可就这样都差点被留下,别人就更不敢出来了。

    朱华带来了禁令解除的命令,大方向定下来了,特别是知道,西北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他们在婆罗洲的行动的时候,所有人都放心了下来,荷兰,或许在几百年前,英国还没有崛起之前,被成为是海上马车夫,当年的荷兰船只,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的主要部分,大部分国家的货物都需要荷兰来运输。可惜,英国崛起之后,欧洲法俄德奥匈意大利,交相呼应,本来海上强大的荷兰,已经成为了一个末流国家,只是比被美国击败的西班牙稍稍的好一点。

    西班牙,再怎么说,还有本身的国土面积,人口工业什么都完爆荷兰,之所以成为过去强国之中第一个没落的,就是因为曾经强横的西班牙他们在没落了之后,依然占据了墨西哥和中美洲。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哪怕是奉行了孤立政策,美国也把美洲看成是美国的后花园。西班牙这才成为美国人的眼中钉,处心积虑的对付了。荷兰倒是很明白,死死的抱住英国人的大腿。加上他占据的印度尼西亚正好处于新加坡和菲律宾之间,美国和英国也需要一定缓冲,这才是印度尼西亚能够归于荷兰,并且保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杨元钊很清楚,荷兰已经外强中干了,根本就不堪一击,以现在西北的实力,随便调集几分之一的力量,就按死他。甚至不用动手。借刀杀人,把位于印尼的几个大油田给指点出来,到时候为了石油而疯狂的美国和英国,会直接的把荷兰给撕碎的,这个时代地缘政治和国家关系,远没有后世那么的藏着掖着,不管是什么目的,总要是装点一个冠冕堂皇的东西,这个时代。就是标准的丛林法则,国家的行为准则就是为了利益,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抛在一边。

    不过不到最后。杨元钊不会这么选择,荷兰跟英美有区别么,都是殖民者。都是列强,从最开始是南亚一直都在他的盘算之中。这个富饶的,拥有着海量农田和大量资源的土地。是上天的恩赐。

    参谋部,对于东南亚的调查分析,考虑荷兰的只是最初步,从荷兰引申到列强,如何能够不触动英法美等列强的情况之下对荷兰动手,这才是最佳的选择,可惜每一次的推演到了最后,总会引起列强们的警觉,也因此,东南亚攻略,一直都束之高阁,几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进展。事情,对南洋华人而言,却不难,他们生于这里,长在这里,对于这里非常的熟悉,印尼这边,号称是千岛之国,本身就是几个大的岛屿构成的,加上星罗密布的小岛,马六甲的沿岸,一定程度上面,就是海盗们的乐园,在星罗密布的小岛之中,各种海盗都杀不尽,更何况找寻一个秘密基地。

    这边在商讨着如何走出去的事情,华人那边,也在商讨这边,哈比的种植园,在出现之后,就引起了华人的关注,不过之前他们只是以为,这不过是洋鬼子,有钱没有地方花了,弄出来的产物,可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华人到这里,让他们感觉到了不一样,当然了,只是少部分有心人知道,其他抱着荷兰人大腿的,他们根本就没敢去刺探哈比的种植园,在总督那里,这是一个禁忌,谁也不知道,总督跟哈比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还没有把知道的跟相熟的荷兰官员提一下,就收到了怒斥,那里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跟他们无关

    这种情况下,荷兰人听到了某些风声,也不会当真,只有真正谋求华人地位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一点,可是多年以来,荷兰人对于华人的收割,让他们根本就不敢轻易的出手,只是观望为主,看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华人农场,到底想要干什么。

    南洋的华人,是一个悲惨的历史,一直以来,在殖民地的时期,受到了殖民当局的打压,到了殖民地的后期,民族独立之后,当地人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华人,一直都在努力,获得民族和解和民族独立,但是华人在南洋,一直都是三等公民。

    会议花费了2天的时间结束了,记录了会谈纪要,由朱华和杨树联手署名,用绝密电文的方法,传给了西北和杨元钊这里,西北是当场就收到了,按照之前计划,开始了准备,大量的物资都是现成的,随时都可以装车出发。

    这个时代通讯联络,大多数还是依靠有线电报,哪怕是万吨的巡洋舰,也没有装备无线电,这让杨元钊有些不方便,西北是有无线电,可是茫茫海疆,现在的无线电,还无法做到无基站,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接收,所以这一次出访,索性就没有带无线电报机。

    好在,最多七天的时间,船队就会进一次港,加煤加水,顺带的进行一些补给的,这时候,他可以跟随着穆默,去电报局,接电报,花费200美元,支开了电报员,杨元钊携带电报员,通过特别的频段,接受了那一则信息,西北那边,是每天都会不间断的发布的,就是防备着杨元钊没有接到的情况,看完了电文之后,他略微的有些沉默,这些年千头万绪,东南亚那边只是起了一个头的,关注的少,却没想到,已经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了,比参谋部估计的还要好的多,时间上面要早了一点,他沉思了少许,命令电报员发回电报,电文很简单:“兰芳计划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