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三十四章 二手货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元钊的前来,早就通知了英国方面,他的行踪也没有做出任何的隐瞒,直接是乘坐着英国的渡轮前来,甚至在出发的时候,还由劳伦斯对英国方面发报,劳伦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跟着去,不过他倒是告诉杨元钊,一切都准备好了,外交大臣格雷会亲自的到伦敦港迎接。

    渡轮进入到泰晤士河,这跟在德国看到的场景,又有了一定的不同,古老而繁华,这就是英国给杨元钊的第一感觉,不同于后期崛起德国,英国的百年老工厂比比皆是,这或许也是德国能够从工业上面超越英国的根本原因吧

    伦敦的港口,杨元钊果然见到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甚至不止他一个内阁官员,包括商务部长,工业部长,还有海军中将在内,最少十几个军方政界的高官,很显然对方是早有准备的。

    对此,杨元钊并不在意,只要重视就好了,他来的任务很简单,在英国看到他想要看到的,在此之前,就是确定一部分的意向,说白了,就是花钱。

    格雷也算是早有准备,知道杨元钊来英国是临时起意的,所以拿出了可以购买的货物列表,让杨元钊进行选择,这几乎是欢迎仪式结束之后,进入到礼宾馆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英国人的急切,杨元钊也有些无奈,很显然,如果不完成这些,恐怕想要参观战列舰,可能性不大。

    英国也不是纯粹的傻瓜,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一点,谁都十分的清楚,也就是说,杨元钊不拿出点真金白银,恐怕之前答应的也是一句空话,别说看到船了,船毛都看不到的。

    到底弄点什么好呢,英国也不是空手套白狼的,面子还是要的,他们拿出来的东西,基本上也是主流的产品,甚至连价格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让利,如果换做4年前,甚至是5年前,不是杨元钊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都会嗷嗷叫着买下来,其中很多的产品,都是想买都买不到的。

    从德国已经订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英国方面的这些即便比德国强,也有限,有的不如。杨元钊一阵阵的头疼,正在考虑,要不吃点亏,进口一点机器设备好了,未来的中国,也需要一些机器设备,可是当他翻过后面的时候,看到了一批船舶,都是二手船,价格还差不多,从3000吨到15万吨的都有,似乎是更换的船舶,价格也是向当低。

    二手船,这倒是一个方向,英国作为航运大国,二手船数量庞大,每年更换的都不少的,现在英国虽然意识到了德国的威胁,未来一定会对德国动手,可是从某种程度上面,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哪一战会打的那么惨烈,在双方看来,准备个半年,甚至是一年的物资,足以打完整个战争了,倒不必考虑船舶的事情,这些二手船舶,也是照例的来卖的,数量较为庞大。

    杨元钊手轻轻的敲在桌子上,心中默默盘算,这一笔能够获得多么大的收益,一战的进程,是出乎之前所地盘,还是欧洲和美洲,亚洲不过是兼顾,即便是手伸过来了,以这些旧船,跟新船竞争,简直是开玩笑。

    英国国内,买不到什么船了,到时在英联邦,美国,甚至德国,类似的船还不少,消息传出之后,英国又动用关系,弄到了100万吨左右船舶,美国是70万吨,德国也弄来了90万吨,大家都争先恐后卖船,生怕西北改变了主意。

    虽然这部分货船,吨位价格大概都在3040美元左右,但是有一半以上船只,是10年之内兴建的,就吨位和能效比上,还在主流之中,只要经过稍稍的改装,比如用西北的蒸汽机和蒸汽轮机,取代现在的动力系统,他们必然会发挥出相当出色的作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国看到了一个大量收购二手舰船傻子,杨元钊却提前的囤积了大量的二手货船,等于,一下子,中国的航运水平,从原来的不值一提,一举突破了350万吨,虽然只是旧船,很多的吨位也不高,效率也不高,但是硬生生的拼凑出来了这么一个航运大国。

    总吨位是有了,可是未来的改装,组建航运公司,建设航线,运输货物,则需要徐徐为之,过去几年之中,西北也购买了一些货船,培养了一部分的水手,可是总量不过是15万吨左右,现在一下子扩张了20倍,要想吃下它,让它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舰船的采购,在英国这里,等于是花费了7000万美元左右,看起来钱不少,可是最多是让英国盘活那些的老旧的舰船,让他们变成资金,转而建造船只,或者用到更加重要的地方,可是英国寄予厚望的机器,才是重点,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研究工业投入和产出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可是生产制造业,已经有人重视了。

    杨元钊也明白,投机取巧的事情,不可能继续下去了,英国也对他宣扬了他们的万吨级货船,价格也很合理,但是杨元钊愣是不敢买,还有2年时间就开战了,大型货船的生产时间,一年多两年,到时候战争一起,天知道英国人会怎么办,总之,二手的,可以直接拿走的,或者现货的可以,其他的,一改不行。

    接下来的商议还在进行之中,得到杨元钊的提点,下面的人也都知道,跟英国人在这里耗着吧,慢慢的商议,尽量的弄到一些好东西,估计订单最终,不会少于4亿,说不定会超过5亿。

    吃到了久违的好处之后,英国人也开放了参观的权限,英国公海舰队,全面的向着杨元钊开放,至于日本外购的金刚号,更是第一批参观的名单之上,既然是外购的战舰,英国人当然乐的送人情了,在签署了几项协议之后,不用杨元钊主动的说出,要上去参观,英国海军部的邀请函,直接的送到杨元钊的手中,名义上当然是合理的,邀请西北领导人,就外购舰船进行实地参观小说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