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八十一章 电焊的造船应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元钊的抵达,到了第二天,才被法比安等人知道,杨元钊是主动的找到法比安等三人,要求他们空出来一天时间,有关幻想级建设的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某些调整,主要是新工艺的应用。

    法比安等人没有多想,这段时间以来,幻想级从筹建到落实,进行的很顺利,这是一个超级大工程,哪怕放在德国,一个超过3万吨的巨型战舰,启动工程也不是一拍脑袋完成的,可偏偏在远东,他也这么的疯狂了,原因无他,西北不是一般的有钱,5万吨的船坞,一下子就建了2个,3万吨的4个,加上2万吨和1万吨的,青岛造船厂一字排开,就是几十个几十个的上的,而且听说,扩建工程也在开启,争取自建56个5万吨级的船坞。

    西北和青岛造船厂的雄心壮志,让法比安听的直发蒙,这可是万吨级的船坞啊,代表着整个世界最高标准,最强大的海战武器,战列舰的制造基础,和玩意弄得跟批发一样,难道西北真的有这么强大的加工能力。

    换做来到西北之前,法比安或许会对这样的激进不屑于顾,5万吨级的船坞,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最顶尖的,可是真正来到中国之后,他就不确定了,短短的10天时间,他见到了不少工人,西北在加工这一方面的实力,绝对是冠绝世界的,作为一个设计师,一个战列舰的主设计师,对于工业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他一眼就看出来,西北在机床上面。已经冠绝整个世界,在德国刚刚起步。还没有研究出来什么成果的高速机床上面,西北绝对是一流的,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斜度极大的工件,西北的工人,只用15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加工,这在德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说成品率,就算是单单的加工他们,需要的时间也是以天来计算

    机床,是工业的基础,任何的机器,都可以通过机床生产出来,西北首先拥有了复制这些的基础,再加上中国让人叹为观止的人力资源,他看到密密麻麻的工人。甚至以为,整个世界的工人,都集中到了中国的感觉,正是这样庞大的劳动力作为后盾。各项基础工程也在迅猛的推进着。

    正是在接触了之后,法比安才明白,西北在造船业上面。不算熟悉,即便是有。也是初级的工人,可是这些工人。在学习的态度和认真精神上面,远远超过他所见过的其他工人,就算是德国也比不过,在他们和德国设计师的指挥之下,迅速的进入到了状态,甚至举一反三,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意义的理念和施工方法。

    这一天,法比安从设计室之中出来,幻想级算的上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需要按部就班和水磨的功夫了,一艘史无前例的超级战列舰,工期也是以年来计算,哪怕西北再怎么的压缩,也需要**个月,抽一天的时间,没多少的问题。

    法比安找了一个空闲的时间,跟着他一起出来问了这一艘船技术指标,当问完了之后,他沉默了,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主要是设计战舰,他很敏锐的感觉到了,焊接对于一艘船的重要性,比起柳接,在整体的重量上,最少减少了1012%,这对于一艘船来说,简直是重要到了极点,就拿国王级来说,30000吨左右的满载,10%就是3000吨,这几乎是3个双联炮台,或者是一半左右装甲的重量。

    战舰,特别是战舰之中集大成的战列舰来说,每一份吨位都有相当的作用,通过焊接,减少不必要的重量,当然了,柳接对于外壳稳定性较强,可是内部的柳接就不重要了,焊接的改进,会带来一系列,甚至是革命性的后果。

    之前,法比安只是按照杨元钊的要求,设计时候,对于船只内部,没有采用柳接,可是根深蒂固的想法,让他即便是没有设计那些,却天然的把这个考虑进去,在幻想级的设计之中,略微的有些保守,保证了余量,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稍稍的突破了一点,保证万一这个所谓的新技术,无法利用到幻想级上,幻想级还能够改过来。

    现在看来,焊接的功效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的强大,可以毫无阻碍的把两个金属相连,一些比较难以加工的不规则金属件,完全可以选择焊接,这种技术简直是上天赐予造船业的,大大的增加船只本身的强度和修建速度小说

    一场海试,只是几个钟头的时间,可是无数天才的想法和创意,在三人心中萌发,对于舰炮本身来说,不适合使用焊接,焊接带来的强度,支撑不了舰炮发射的强度,可是对于炮台,炮塔,传送和装填装置,能够使用焊接的地方太多了,一些下不去人的地方,可以用焊接,减少大量无效耗费。

    法比安也是同样,之前只是臆想,或者是保守,见识了焊接的种类和强悍之后,特别是海试之后,他还专门的去了焊接车间,见识了西北所有类别和种类的焊接,从无缝焊接到电弧焊,氩弧焊,氧气焊等等,数十种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焊接,让他脑洞大开,不但在瞬间,对于船的本身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还想到了施工方面的调整,内部装修和布置的速度,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的增加了,焊接的小加工面,会让整个船身的加工分成不同的面和工作带,只要合理的布置,西北的人力优势,完全可以使用的上,这一艘船的加工时间,大大的压缩了。

    激进的想法,在刚一出现之后,就彻底的停不下来了,他们三个不停的完善着自己的想法,恨不得现在就回去进行实验,本以为已经到达极致的幻想级的设计,现在还有向前提升和发展的空间,这代表着一个极限,精益求精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希望,不用杨元钊催促,他们依然干的非常的起劲,几乎不用杨元钊来督促,很快的产生了图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