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洋代表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龙岛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而此时,另外一个庞大的团体,正在离开南洋,前往大陆,这个就是在陈嘉庚影响下成立的南洋代表团。

    从德美农场对外联络开始,陈嘉庚逐步的接触了德美的实力,越是接触,越是感觉到可怕,之前给他的货物,现在翻了差不多十倍,其他的人也可以通过代理一定的货物来致富,德美农场和他身后的西北,拥有极为先进生产能力和技术手段,在轻工业和普通的产品这个领域之中,连英国都抵挡不住。

    杨树等人,也在逐步的接触之中,开放了一些关于德美农场的秘密,摆在明面上面的,只有十分之一,德美农场在最初的时候,是从荷兰的手中,购买农场,然后耕种土地,建立橡胶种植园,可是后来,在熟悉了婆罗洲的一切之后,发现荷兰能够真正控制在手的,只有原来兰芳国周边的国土,真正婆罗洲的深处,荷兰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影响到。

    了解了这个之后,再汇报了西北同意之后,南洋一师开始行动,逐步的深入到婆罗洲的深处,强大的陆军本就是西北立足的基础,加上西北在医疗方面的水平,远高于荷兰殖民者,他们借助着强大的军队,深入到婆罗洲的内部,在婆罗洲内部,控制了一片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倍秘密改变成为定居点,一些本来在外侧,靠近海岸附近定居点,渐渐的向内迁移。

    陈嘉庚还没有最终加入到西北的序列之中,杨树他们只是在展示力量的时候,告知他,在婆罗洲,西北拥有300万以上的人力,南洋华人很多,可是最多也就是几十万,一旦上了百万。很容易被殖民当局注意到,据他所知,西北才过来多长时间。

    也因此陈嘉庚开始正视西北,之前他也听说过西北的名头。一些华人去过武汉的劝业会上面,订购了西北生产的大批机器,现在可以通过德克的关系也能够订购,节约不少的运输费用,并且可以得到西北和德美农场的指点。帮助让工厂顺利的开起来,创造价值。

    对西北好奇的,不只是陈嘉庚一个,在明白了南洋富商们的意图之后,陈嘉庚主动的牵头,成立了这个代表团,以南洋华人之中,比较知名35家代表为主体,加上一些年轻的华人子弟,一行人足足有500多人。

    在知道了陈嘉庚的这个意图之后。杨树和朱华也非常的支持,专门的向西北汇报,最终这个代表团成功的成行了,还顺带包括了西北在过去的半年之中,从南洋这边吸收过来人员,总人数超过1500人。

    南洋子弟,在曾经的抗战历史上面,在中国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于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半文盲的中国,要寻找一些技术兵种。比如司机,飞行员,坦克驾驶员,这非常困难。南洋的子弟们,投笔从戎,来到中国,有的在祖国之中血洒长空,有的拿起枪,上了战场。更多的则是在各种技术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西北在发展之初,

    没有

    划,兴建了一个个小型的城镇,这些都是交通线上面的节点,是最适合建立城镇的地方,接下来,对于各个地块进行分派,共同组建了无数的大型的农垦兵团,以师为单位的农垦兵团,拥有着大量的机械化装备,他们要完成对于庄家的开垦和种植工作,也需要对于农田水利,小水电等的建设,这些工程都非常琐碎,以个人的实力,如果要兴建这些,耗费的资源和代价太大了,反而是农垦兵团,在农闲的时候,可以进行施工,特别是到年底,枯水的季节,借助着大型机械,完成基础的土方的建设,

    包头的的发展,才5年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还没有达成杨元钊心目之中的那种状态,可是变化,已经让南洋的华人们,这些这个时代之中一流人物,侧目了,如果是之前,他们心中还犹豫不决的话,现在,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心中的想法了。

    农业为本,务农不稳,无工不富,这点,是已经深入人心的见解,一个连农业都搞的一团糟糕的国家,即便是工业上面,做的再好,也无法让自己控制的区域,彻底的稳定下来

    能够在南洋的环境之中,积累了这么庞大财富的,谁也不是笨蛋,他们甚至在南洋的经历之中,对于力量更加的渴望,腐朽的清政府,根本无法给海外的华人以支持,南洋华人的一次次的轮回,让南洋的华人处于水生火热的境地之中,这也是他们支持孙中山的原因,可以说,过去孙中山几十年的革命历史之中,不少的时候南洋华人的支持,是他最大的支柱之一。

    可是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西北已经拥有了强悍的力量,特别是跟俄罗斯的一战,彻底的战了起来,拥有了保护他们基本能力,而按照陈嘉庚和德美农场穿回来的信息,西北也没有让他们付出大量的政治献金,只不过让他们参与到南洋的建设之中,为西北和南洋添砖加瓦,这跟他们的目的不谋而合。

    火车继续的前行,进入到西北的范围之中,火车的速度明显的加快,这不是物质上所能够达到的,西北的铁路跟中国其他地方的铁路,都差不多,使用的都是西北生产的火车头和铁轨,唯一的不同,就在于铁路枢纽的指挥,西北的铁路,全部的在铁路局的控制之下,可是出了西北,就不一定,基本上都是双重管辖,西北和所在地方的政府共同,这就没办法使用铁路运行图,所以为了安全,他们车辆间隔没有达到极限,不少时候,必须要进入车站错车。

    而西北,经过了3年多,快4年的时间,在铁路局的指挥下,整个铁路局已经是一个熟练的战斗队伍,在计算机和各种规则的帮助之下,西北铁路已经达到了目前运行的极限的,速度当然是明显快多了。

    “那是什么!”当火车进入到包头的边缘,距离包头市中心有50多公里的时候,一个惊呼吸引了所有人,代表团的成员都伸长了脖子看着窗外,一个巨大建筑物,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