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为难的美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外交大臣的话,让亨利心中一动,把美国拖下水,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翻下了这个底牌,虽然时间较早,不可能给德国以致命一击,但是强大的美国加入之后,对于整个协约国的阵营,绝对是士气大振的。

    英国把德国当做假想敌,一方面是为了凝聚国内,而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为了欧洲的统治,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世界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时候,德国作为新兴势力,本身就没有什么累赘,完成了电气化的改造,生产力开始飙升。而同时期的英国,除了在海军上面,还保持着对德国的压制之外,在工业生产和商品出口等诸多门路,远不及德国。

    正式这一点,让英国极为的警惕,在对德一事上面,做了万全的准备,表面上,是拉拢俄罗斯,法国,共同组成了协约国,应对德国的咄咄逼人,一旦战争开启,就会跟英法俄联合攻击德国,南北两线,两个方向夹击德国,以俄国的陆军优势和法国金钱优势,胜算很大,这样可以保证英国的表面优势

    胜算是胜算,却不是绝对的,英国占据整个世界主导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只做一手准备,他不但把协约国作为先手,还准备了后手。后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整个世界的第一工业强国美国,相对于俄罗斯,美国的优势更大,只是人口总数少了一点。可是工业能力,城市化程度,甚至是战斗力水准。都远在俄罗斯之上,加上人种和民族上面的优势,美国是英国天然的底牌。

    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工业产值很早就超过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同为新兴国家,在科技的发展水平上面,德国跟美国是一个档次。甚至深度上,美国更强。就目前地位上。德国跟美国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美国天生拥有庞大的国土面积,资源和市场都不缺乏,没有像德国那么急切的寻找殖民地。只是把美洲给圈起来而已,还没有圈全,最少南美洲大半不对美国感冒。一直以来,美国在世界上,保持着门户开放的原则,无外乎是为了利益均沾,到是对美洲的事物防护的异常的严密,这也是美国对英国没有威胁的根本原因,美国的殖民地。也就是亚洲的菲律宾,小小的一个岛,就没有其他奢望了。

    美国的统治阶级是白人。独立战争是跟英国人打,南北战争也因为英法相互支持而吃了大亏,可是之后,美国在完成了统一之后,潜心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对外采用孤立主义。跟英法之间的摩擦日渐减小,而同根同种的关系。成为了美英之间是天然的联系。

    在开战之初,对德国进行战备的时候,英国就有意识的把美国囊括在其中,为的就是让美国介入到战争之中,不过美国也很聪明一直都没有吐口,双方似乎打哑谜一样的,就这这个问题,交锋了不短的时间。

    不过英国的计划还是起到,这不是明摆着么,欧洲都打的不可开交了,英法集结后退,美国怎么可能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别说是欧洲,就算是亚洲的情况,美国也通过种种渠道弄了个清清楚楚,总体的局势,绝对是非常险恶的。

    美国也非常的郁闷,在欧洲开战之初,他们已经确认了,两边赚钱,当然了,就本心上来说,还是英法占据了上风,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英法的殖民地和可以动员的人口,远远在德国之上,如果持久战的话,英法绝对能够撑过去,到时候,美国会渐渐的减少跟德国之间的交易,全力以赴的支持的英法,顺便在最后,加入到协约国的阵营之中,赢得最大的利益

    计划的是很好,开始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走的,可是走着走着,剧本居然发生了改变,协约国的实力是远在同盟国之上,同盟国除了德国之外,奥匈,土耳其,甚至是意大利,都是弱鸡,不被看重的对象,只要英法俄能够抵挡住德国的攻击,把战争向着持久战的方向拖下去的话,美国就可以左右逢源。

    可是计划的再好,剧本也会发生变化,德国的三板斧有些太猛了,首先是施利芬计划,德国居然没有选择在南部山区,直接的进攻法国,而是采用了大范围的迂回,不宣而战,直接攻击比利时,并且依托着突然的攻击和强大的飞艇,硬生生的拔掉了比利时境内的列日要塞,这个就算是美国人用最严苛眼光来看的话,也无愧于一个无坚不摧的要塞。

    可是德国陆军太强大了,列日要塞连一天都没有抵挡住,就一股而下,整个比利时才3天,甚至比利时陷落的时候,外界都没有多少知道,正因为如此,整个西部迂回的计划,具有着相当的突然性,当德国从比利时法国边境突然袭击的时候,才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可是这只是一个开始,要说,法国也算是传统的陆军强国,初期的不利,应该能够在后期发生改变,甚至抵挡住德国的攻势,可是接下来的情况大跌眼镜,就算是美国也没想到,在世界上是强大无比的法国,居然没有挡住多长时间,这才一个多月,就被德国进攻到了法国的境内,法国首都巴黎都有些岌岌可危了,可以说,整个北方地区的丧失,法国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领土,40%左右的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有殖民地的疯狂输血,可是法国的削弱几乎是必然的,仗到了这个时候还怎么打。

    为了支援法国,投入了百万大军的英国,被德国顺手一个围歼,如果不是发电机计划,紧急撤回了35万,恐怕欧洲战事已经结束了。

    英国外交大臣到来,肯定是要就加入到协约国阵营的事情,给美国来摊牌,这种决定,本来应该在几年后出现,现在,欧战开始才3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迫在眉睫了,美国人该怎么办,他们也无法决定,左右为难。(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