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九百六十一章 中国工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北这边,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并且为了这一计划,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代表大会,几乎代表着各省,各个地区,甚至是小到一个小镇的利益的代表,会共同的前往包头,进行一次集体表决的大会,也就是在火车通行整个西北的时候,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从包头到最远的地方,最多两天半,最少几个小时,没有了后世长达数月,甚至是半年以上的旅程,即便这些底层的官员离开,也不会改变当地的平衡

    西北为了1914年,甚至从1914年开始的5年时间的发展殚精竭虑的时候,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同样为这西北努力几百万中国人,也同样的在努力,他们付出的,不但是辛苦,甚至还有生命的代价。

    在西北通过挑选,选择了一批年轻的工人,又经过了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的培训和训练之后,这些怀揣着中国梦的年轻人们,坐上了前往地球另外一个半球货船,带着西北的任务,前往德国,为西北跟德国签订的劳务输出协议服务。

    哪怕西北特别的准备,超过几百万人的人口迁移,也没有可能很好,从上海到巴士拉,几千海里的航程,在追求速度的前提下,就不能更多的考虑舒适性,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船,差点没有吐到虚脱。

    这不是一百多年前的黑奴船,所有的生病的人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可即便如此,还有人因为风寒和生病等原因,永远的离开了,虽然概率上面,只有大几十万,甚至是百万分之一,可每一个人对于一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

    这是无可避免的。哪怕西北也想到了,当年向南洋移民的时候,也是几百万人,南洋距离中国也远比的中东近的多。依然有一些老弱病残死在路上,有了经验的西北已经尽可能考虑了,但是也有例外。

    对德输出工人,是西北大工业计划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不但关系到德国接下来的持久作战能力。也关系到西北向德国偷师,弥补工业生产和技工体系之中,有差别的地方,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未来3年,最少还有六批。无法改变一切,只能够把工作做细,让一些有缺陷,或者体弱的,在最初的筛选之中。被筛选下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而发生在海外的死亡事件,西北做好了后面的工作,高昂的抚恤,解决了这些家庭的后顾之忧。

    这些抵达巴士拉民工,会在巴士拉简单的休整,现在的巴士拉,可不是原来的一个小小的港口,中东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城市,现在的巴士拉。已经变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港口,只是从德国唯一外出通道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巴士拉的重要作用,以前西北画出来的区域。已经全部占满了,而德国又在原来巴士拉港和现在新港的位置上面,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大批的仓库。

    作为西北第一个海外的领土,这一个港口,西北是负责西北民工的工资,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这些可以折合成费用,算下来的话,没有趁火打劫,却解决了德国最关键的人手问题,只要这些民工差不多,或者说,懂得一点技术,那么德国就最少可以解放出一半的人力,这些人力无论是投入到任何方面,都会让德国的战争潜力上升一个档次

    为了招待好这些民工,特别是见到了第一批30万民工之后,简单的测试了一下他们,技术水平比较统一,不算很高,却也不是一点都没有,能够替代一些技术不是那么高的,体力要求比较大的岗位,这等于说,让德国在没有影响到生产能力的前提之下,最少再调集的150万到200万的军队。

    德国的生产能力来说,加上西北的支持,缺的不是武器生产的能力,缺少的是人员,这一点在初期已经显现出来的,不是西北的提醒和帮助,最多一年,德国本身的工业生产能力会降低3040%,农业生产能力会降低4成。

    这种情况之下,拥有这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粮食生产受到影响,本国又不能获得大量的粮食的话,恐怕军队也会受到影响,在任何时候,吃饭永远是最大,任何一支军队,哪怕是战无不胜的铁军,断了粮之后,最多3天,就会混乱,7天恐怕不用打都消灭了。

    粮食是大问题,必须解决掉,跟协约国不同的是,德国在没有打败英国海军的前提之下,外界的运输,只能够依靠3b铁路和巴士拉港,这个港口的运力不小,可是3b铁路的运力有限,在进行复线,甚至是三线的建设,在中东的铁路已经是三线了,可是从土耳其到达德国的铁路,却不容易,只是立项的工作,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征地拆迁之类,也比较麻烦,哪怕是可是那都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这个运进来的是一些必要的原材料和战争物资。

    西北支援的300万工人,可以在众多的领域替代原有的工人,让德国原来用9个瓶盖盖10瓶子的,变成10个盖10个,甚至会有些富裕,德国政府极为的重视这一批的工人。

    第一批,已经分配下去,早已经等得比较着急的工厂,立刻接受了这一批工人,在实际使用之中,虽然说语言不通,可是工人们的交流,永远是机器和数据,更别说,西北的工人,还有针对的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德语,这已经相当的不错了,可以当做合格的工人来使用了。

    首批的反响不错,德国政府方面,也把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放入到了工人需求之中,可以毫不客气的说,300多万的工人,来到德国之后,他们的位置,基本上,是已经被确定下来。

    新成立的司,主要就是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为新来的人员安排好住所,工厂,以及一些食宿,尽可能让中国工人可以更快的融入到德国的工业领域之中,尽可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