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九百七十四章 核项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对于比较直观的飞机,雷达的神奇说起来,就有些太过深奥了,最少以刘澍的能力,还理解不了,他不像是军方样,很感兴趣,很快就意兴阑珊了,不过看杨元钊看的这么入迷,也就强打着精神继续看下去,等待杨元钊看完。

    合上整个计划,杨元钊很满意,不知道接下来的5年之中,西北能否成功的完成这些计划,不过想来问题不大,这些计划和数据虽然惊人,可是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杨元钊的要求,选择的垫垫脚尖能够拿到的,不是需要尽量的跃起,部分项目会很快的见到效果,基本上绝大部分的项目,都会在4年左右实现,超额完成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在所有一五计划之中,也不都是垫垫脚就能够够到,那些都是在考虑到西北的现实,以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更尖端的项目,这些项目或者是在单独的领域之中,更进一步的,或者是开创性和开发性的,或者是对于未来极为重要,这些必须要研究的项目,也会在一五计划之中罗列出来。

    像雷达,半导体等最尖端的部分项目,目标定的很高,可在最终最顶尖的项目之中,只能够算是半个,真正关键的项目在于核工程。

    放射性材料的研究在世界上进展了很久,但是突破性的还是在1905年,伟大物理学天才,爱因斯坦提出6篇论文,这六篇在物理领域有着划时代作用论文,对于近代的物理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第六篇,物体的惯性跟他的所含的能量有关么,这个也就是原子弹的核心公式。大名鼎鼎的e=sup2;,这个被命名为狭义相对论篇章,也是高能物理和核物理的根基。

    虽然说,现在进行核物理的研究,很多方面都不完善,甚至在中国。也没有几个相关的专家,但是核物理这玩意,计算是重点,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e=sup2;这个公式,然后通过大量的计算,最终得到核材料在何等临界值之下,才能够诱发爆炸,最终形成原子弹。

    计算这一点,整个世界。没有人能够跟中国比美,无论是人力还是电脑,中国在单纯的计算领域,绝对称得上是冠绝世界的,至于材料的纯净度方面,或许对于别人来说,是困难的,可对于拥有一体机杨元钊来说。这不是问题,虽然无法用一体机的分离方法。把铀5跟其他的同位素分开,但是阶梯性获得更高纯度的材料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实验室,完成一次,然后交给一体机扫描复制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之下。可以节约更大

    原子弹之所以在公式都放开的情况之下,依然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出来,原因就是这个提纯的耗费的电能太多了,第一个制造了原子弹的美国,用七分之一的电能。支撑曼哈顿计划,甚至为了支持巨型磁体,需要几千米长的铜线作为导体,换成和平年代,几万吨铜,这没问题,可战争时代,铜都作为子弹和炮弹用了,为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高精尖的项目,配合着整个体系内的工程,如果完成了,西北在未来的世界局势之下,将会彻底的立于不败之地,在军事上,在经济上,在工业的生产能力上的,比起世界其他国家,拥有的10年到30年左右的代差,这种代差,在西北拥有一个大国所拥有的所有的基础的前提之下,几乎代表着西北利于不败之地,哪怕是跟世界为敌,西北也会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强横,真正的成为世界霸主。

    杨元钊看武器的时候,刘澍也同样放下了手中的一五计划纲要,这个不是细分的东西,而是到最后,把各个方面的东西,最终整合到一起,形成的一些数据。浮光掠影的一部分的,最大的收获不是实施的过程,而是最终的结果,按照每年36%的增长速度,到一五计划之末,整个中国的生产总值会是现在的5倍,人均收入也会大幅的增长,从现在的平均120元左右,增长到360元,科技,工业,各方面的实力都会暴涨,到时候,中国将真正站在世界之巅。

    看着看着,刘澍心中气息逐步的高涨,特别看到杨元钊已经看完了他关注的一部分,拿起手中的纲要,问道:“元钊,这些真的能实现么?”

    “当然!”杨元钊平静的说道。

    “那我就心中有底了!”刘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对了泽霖兄,政府工作报告做好了么?”

    跟一五计划不同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是杨元钊提出的,对于1913年的各行各业做一个总结,会在每年的春天颁布,一方面,肯定过去一年的成果,让大家不再云里雾里,另外一方面,也容易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小】

    【说】

    刘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大部分的数据已经被统计好了,只是一个汇总和计算的过程,这对于拥有了电脑的西北政府来说,没多大问题,只是费点功夫而已,计算量远没有一五计划那么大,早在进入到农历十二月,就做好了,他点头道:“做好了!”

    “那就先报告好了,五年计划,就等到最后再说,最好是闭门会议,有各行业的代表和政府首脑参加。”

    刘澍仿佛想到了什么,突然的问道:“对了,有外国记者要求采访。”

    杨元钊愣了一下,还真的没想到,小小的一个全体会议,会吸引到外国的记者,不过仔细想了一下,现在的西北可不是原来,还躲在包头不问一名,只是让产品出现的包头,5年的发展,在杨元钊的指导之下,在整个包头数亿民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包头不单单超越了鲁尔,成为了中国的包头工业中心,而且带动整个西北和中国,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丰碑。

    欧战已经爆发了,虽然一五计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不太方便让列强知道,哪怕藏着掖着都不行,可直接拒绝他们的采访也不好,说道:“可以把一些分组讨论,让他们去好了。”(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