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会议开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1914年春节刚过的包头,最引人注目就的事情,注定不是别的任何事情,是全体会议,整个包头都因为这个全体会议而变化,为了这一次大会,专门开辟了专用通道,十几个分会场,负责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伙食和住宿,根据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准备了不同的特色饮食,可以说,无所不用其精,也正因为如此,代表们感受到了西北的重视,也郑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跟西北政府提出来的方案,进行了合理的交流和补充。

    近万名代表,齐聚在包头人民大会堂之中,这是包头城市化的第三年,用了一年零7个月的时间,建成的,不同于后世的那个人民大会堂,那是追求的速度,西北在当时,没有那种紧迫感的前提之下,遍布世界寻找设计,用最能够代表中国各个地方的民族特性和特色建筑,并且考虑到了全体会议的召开,尽可能的大。

    庞大的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人民大会堂,除了7个万人大会堂,1个2万人大会堂之外,还有大小不一,数十个不同特色的厅,不但有西北辖下的省份,还有北洋,革命党,甚至是未来,海外的一些厅,比如说,为将来的西伯利亚预留了12个厅,为了东南亚预留了17个,还有可能出现的海岛厅的5个,总数目居然惊人的达到了85个厅。

    当然了,这一次全体大会,不会全部开放,否则,那些外国情报人员,媒体记者,看到这么多数量庞大,独特风格的厅,国内的还好说一点,说是象征意义。毕竟虽然实际上能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可是明面上,中国还是中国,并没有分割为三个国家。设立这些不同省份的厅也说的过去,可是西伯利亚,海岛和东南亚的厅,那种野心就昭然若揭了。

    好在,人民大会堂面积庞大。各种的小厅也是设计独特,受到邀请的外国设计师,只是知道有多少的大小房间和会议室而已,至于里面独特的装修,则体现了民族风情,没有交给外国设计师,因为厅堂众多,加上西北独特的设计,如果没有人引导的话,很容易迷路。经过了细心的调整,只是开放了其中属于西北的那一部分厅,用于全体会议之后的分组讨论,分成了不同的省份,来自不同籍贯的人民代表,开始就各自的问题畅所欲言共同决定的西北未来的命运。

    第一天的上午,在1万人会议室之中,宣布这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会议只经过了1个小时,宣布了一些草案的通过。第一,西北全体会议,被确定为5年一届,每年会举行一次全体会议。用于讨论过去一年之中,所产生的问题,需要作出的决定,这也是未来西北,甚至是将来中国,唯一有权制定法律。甚至是宪法的机构,任何对于法律和宪法的修改,需要拿到全体会议上面才可以。

    第二个,就是这一次全体会议的基本议题,讨论未来5年时间的发展,这里,用了一个

    166小说五分之一的人员

    因为近的缘故,再加上地处中枢,很多现在正在进行的计划,在座的人之中,也有人参加,整个讨论气氛非常的热烈,比如,如何把包头建设的更加现代化,更加美丽,成为了集成了现代气息和古代历史的一个辉煌的城市。

    现在的包头,已经急速的扩张了,从原来的十几公里的方圆,变成了现在几十公里的方圆,庞大的城市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如何让这些人口发挥出更大,更出色的作用,是未来包头发展的关键。

    再比如,如何发挥出工人和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争取用是在的效益,提升整体的水平,让包头的研发和生产更上一层楼,包头在去工业化了之后,在新区之中,除了留下了少数创意产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之外,以往的支柱产业,棉纺织,印染,重工业制造,机械制造和汽车产业,都已经分离了出去,剩下的这些产业,都是杨元钊精挑细选出来,比较高精尖的产业,只要完成最基础的布局和研究,这些高附加值,对于工业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的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包头哪怕去了工业化,产值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包头厅,1800人,分成了大大小小30多个不同的小组,侧重点也不同,杨元钊前往的是数控机床小组,这是少数几个不允许外人,还有媒体记者进入的区域,在门口,正好碰上了被阻拦的杨度。

    杨度略微的有些生气,本身,他只是好奇,这个自动化工业讨论区到底是什么,想进去看看的,可是进入的时候,却受到了阻拦,理由是,这是闭门会议,只有受到邀请,拥有属于自动化工业讨论区的邀请函之后,才能够进入。

    本就是一个突发奇想,进不去也就罢了,门口的守卫多多少少有些语气不善,这激起了杨度的逆反心理,还真的就要进去,杨元钊正好撞上这个局面。

    在这个时候,争吵要不得,杨元钊是知道杨度的一些东西,再怎么说,是一个倾向于西北的北洋高层,他走上前去,不说他作为西北的领袖,就说他所持有的黑色自动化讨论区的邀请卡,都可以带3个人进去,亮出卡片,没有多说什么,就带着杨度进去了。

    杨度从看到杨元钊之后,就没有在多说一句话了的,对于出手帮忙的杨元钊,他是心存感激的,却不知道如何的说,毕竟1911年的时候,他代替袁世凯,到西北斡旋的时候,就认识杨元钊,当时杨元钊还对他进行了招募,可是他并不相信西北会有更大的发展,拒绝了。

    可谁曾想过,才三年多的时间,风水轮流转,西北真的如同杨元钊所说的那样,一步步的发展到了今天的程度,甚至北洋就要签订城下之盟的程度了,再见到杨元钊,他如何有脸说话小】

    【说】

    倒是杨元钊,仿佛没看到杨度的表情一样,把杨度引入到了自动化机械讨论区的。(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