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城市高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一五计划和战争调整的关系,杨元钊这几天开始忙碌了起来,不过今天,他算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来时间,参加了一个通车典礼,短短几年,伴随着包头的发展,包头走过了别的城市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够走过的里程,在机动车普及的前提之下,堵车的时代提前到来了,每到高峰时段,都会堵车,为了缓解堵车,在1913年,包头在杨元钊的提议下,修建了快速环线和高架,把包头的普通道路跟快速道路分割开来,用封闭和高速,替代原有的普通交通,今天,是三环最后一个立交桥的通车仪式,早在一年前杨元钊就答应参加,所以,哪怕再忙也推掉了一些事情,前来参加了。

    包头的年初,显得特别的清冷的,虽然现在的包头,跟几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代化了许多。杨元钊穿越到了1908年,在他不停投资的情况之下,似乎催发一样,包头从一个只有5万人的小县城,一举的成为了个发达的大城市,整个包头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施工,到处都是建房,看起来密集的城市,密集的住房,各种大型的工业,有了现代化的迹象。

    不过这种密集,这种几乎是堆砌一般的建设城市,有后世眼光的杨元钊看来,密密麻麻的建筑物,毫无美感。任何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永远是有无的问题,包头也不例外,只有在实力进展了,变得强大了之后,才可以考虑更多的东西。

    从1908年开始,到1912年,4年的时间,泊头的只是在不停的扩建的,到今天扩建达到了一定的极限的时候,在1913年开始,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规划。这一次,不再最求数量,而在于品味

    杨元钊的眼光很具有前瞻性,他不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城市,没有什么美感,一些前瞻性的设计是有的,刚开始的路面宽度,没有达到双向八车道这样的恐怖的程度。知道后世的一些弊端,特别是超级大城市的弊端,他在每一个区域,都留下了足够的余量。

    比如,在街道没有那么宽敞的时候,保持了双向四车道,可是在中间,大概有2个车道的花坛,两边的人行道也非常的宽广的,当时很是经过了一番的争夺。可是为了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走的更好,杨元钊几乎是强行的通过了。

    除了人行道和花坛,两侧不允许永久性的砖石结构的构造,最多只是临时的钢构建筑,即便以后要修改,也容易许多的,旧城区几乎都是推倒重来,不在旧有的城区之中改进,包头这么一个小县城,也没有足以留下来的东西。

    四四方方的城市之中。设定环,参照了北京的设定,从一环开始,留了足够的区域。为未来高架和高速路做出准备,当时的前瞻性,在几年之后形成了现实。

    正是这一系列的设计,让包头在发展之中,偶尔遇到了问题,却很容易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包头现在拥有5000万以上的人口,机动,立交桥前面,张灯结彩,贴着临时牌照的汽车,按照时间安排,一辆辆的进入到了立交桥的区域,因为一切从简的关系,简单的一条红绳,杨元钊跟刘澍会上前剪断了之后,第一批进入到高架之中。

    上午的10点20分,剪彩结束,超过500辆车,以80公里以上的速度,在立交桥上呼啸而过,分成了两个方向向前,杨元钊的车在最前方,而他的车里,却坐着一个客人,袁世凯。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当大部分的结石或者通过药物,或者通过物理的方式,从膀胱之中排出体外之后,袁世凯的身体立刻就好了,类似这样的病症,很痛苦,很难受,可是病根只要一被除掉,只要不是病症深入,影响到了脏器的正常运转,否则很快就能够恢复。

    袁世凯五十多岁了,养尊处优,保养较好,再加上西北用要的专业,他只是休息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已经确定了北洋接下来的道路,他索性也不回去了,跟着在西北看看,这不,高架通车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然是要来凑热闹的。

    超过地面十米,二十米,甚至是三十米,这在往常,差不多就是十层楼高了,可是宽阔的快速路,却让汽车很快的开行起来,看着窗外不停退后的建筑物,袁世凯感慨的说道:“真的扎根到了西北,才发现西北真的太强大了,为什么要建设高架,地面不行么?”

    杨元钊简单的跟袁世凯讲述了立体式的通行,未来,城市主要干道,只是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真正在城市之中通车的,就是高架,可以满足私人和公务车辆的通行,公交车,轨道交通和地铁,则是另外的公共出行方式,追求的是大量和相对的快捷,至于更高级别的,可能当直升飞机研制出来,还会有空中线路,当然了,那就是的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袁世凯听完之后,沉默不语,北洋旗下,少有经营方面的人才,勉强有一个周家,却是李鸿章留下来的老底子的,袁世凯手下,能够带兵打仗的,着实不少,可是这个时代,经济才是最主要的,这一点,也是他到了包头之后,才算是明白。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事行动,总是耗费大量的资金,更别说装备军队,而资金的来源,不是什么巧取豪夺,从民众的口粮之中征集的,而是经营城市,这个称呼很新鲜,听起来有些让人无法理解,可在西北的时间越来越的,他似乎明白了,城市越来越大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加上机器和工厂,就能够收钱,收很多钱,最少杨元钊所泄露的包头市的政府收入,大概是120亿。

    难怪西北不把的几个师的武器看在眼里,一个城市就可以达到数百个师的装备,百姓们还安居乐业,这简直是魔法,也就从这个认知开始,袁世凯开始任命了,要求杨元钊给他弄个地方,他就在西北落户了,老老实实的当富家翁,不考虑东山再起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