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电动鱼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鱼雷的发展,也历经的几个方面,从最开始的黑火药鱼雷,苦味酸鱼雷,到现在,鱼雷的发展经过了很多的阶段,现在的德国鱼雷,最多就是威胁到老式的战列舰和普通的巡洋舰,对于新式战舰的威胁能力极小,关键就是装药量和速度。

    只有不到3公里,速度只是在35节左右的鱼雷,或许对于15节左右的,铁甲舰时代的主力舰,有着巨大的威胁,可是对上平均速度在25节,甚至更快的战舰来说,相对速度就降低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只有不到10节的相对速度,又有多少的危险呢?

    相对速度是船只可以躲避的关键,之前20节的相对速度,舰艇即便想要躲闪,也非常困难,现在只有10节而已,甚至极限的开出加力的话,不到6节的速度,这样的速度,稍稍的变换一下,就可以躲过,对于战斗之中的主力舰来说,鱼雷真的只是辅助的作用了。

    目前的鱼雷,还处于多种鱼雷的时代,中国从德国引进的,是一种电动鱼雷,本身还准备引进压缩空气鱼雷,可是在杨元钊知道了电动鱼雷之后,立刻发现了它的优势,相对于普通鱼雷,他水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运行平稳,噪声也小,至于装药量,速度和射程方面,他有办法改进的。

    电动鱼雷的速度,来源于电动机,杨元钊对于鱼雷并不太了解,他虽然知道一些出色的鱼雷,比如说日本二战时期的氧气鱼雷,德国在二战时期的,磁性鱼雷,声音导向鱼雷等等。这些鱼雷只是知道名字,而不知道如何的制作的,杨元钊不是鱼雷专家。也没有能力制作出一款新的鱼雷,这跨越式太大了

    可是对于一款鱼雷。进行改动,却是可以,特别是电动上面,电动机和发动机方面,杨元钊的实力非常的强大,本身的动力专家的他,电动机跟发动机还有一些共通性,杨元钊穿越的时候。也携带了一些电动机,加上特拉斯这个大拿,大功率的电动机制作出来了,可是如果不解决电池的问题,那一切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大功率电动机的耗电量更大,鱼雷的提升就是空的。

    电池领域,是最难获得提升的,如果说所有电动机介绍。能够装满一间房子,电池的介绍,或许几页纸就能够写完。也就是从二战之后,新材料普开始,出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制约他的主要是材料,只要材料研究上一个档次,找到适合成为电池的材料,那么电池的性能就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

    材料从来都不是困扰中国的问题,有一体机在,材料学上。中国等于是站在了21世纪的肩膀之上,当然了。不是全部行业,在一些比较高精尖的行业。中国在材料上面的实力,甚至超过了21世纪。

    材料,本身就带有着某种的偶然性,后世是各大国用强大的投入和基础,占据了上风,这是一个一人通吃全赢的行当了,直接驱逐舰,瞄准了直接去打好了,一下一个战列舰是没问题的。

    电动机和电池这点,很好的解决,在电机和射程扩大的情况下的对于装药量的改变就成问题了,装药量多了,可靠性,就比较的薄弱,一定程度上面,不安全,潜艇本身就是攻强守弱的,这种情况之下,任何的一个,危险性对于潜艇的危害极大的。潜艇毕竟是高危的行业,任何的一丁点的破损,都会让整个潜艇面临灭顶之灾,如何平衡鱼雷的威力和安全性,也是潜艇的持续作战能力。关于鱼雷的开发,电动鱼雷只是一个方向,射程比较的近,速度比较的慢,在一战时候,只是勉强够用,对上快速战列舰和战巡,非常的不太适用,可是增加了中国的改进之后,增加了速度和威力,鱼雷也成为了强横的武器。

    新一代的攻击潜艇,除了对于鱼雷的改造,潜艇本身的改造也在进行这,动力这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西北的最强项,柴油机和电池的结合,让潜艇在水下,可以用相对比较静音进行突破,这对于没有声纳,只是凭借着感觉来寻找潜艇来说,简直是一个隐身的装置,这种情况之下的,对于潜艇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保证。

    更大的吨位,这才是潜艇的重点,从1200吨,提升到2400吨,不但需要对动力等方面的改进,也需要对于坚挺结构,龙骨等很多方面,新式的合金,不但坚固,而且轻盈,一定程度上,同样体积,比别的金属,最少轻了50%,最关键的是,他的强度极大,经过改造的大型柴油机,提供的动力,比德国最先进的类型,最少提升了2倍,直接的显示到了潜艇的性能上面,水面节,水下续航水面的7000海里/14节,水下165海里安全下潜深度220米得,鱼雷发射管也是前四后二,拥有6个发射管,储存鱼雷数量达到了64枚,

    这已经是二战级别潜艇的实力,水面7000海里航程,按照一天340海里来说,潜艇哪怕全速在外面作战,也可以持续20天的时间,如果加上潜伏和作战任务,轻松可以达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样的潜艇,才是真正的适合远洋作战和长期作战,64枚鱼雷,按照一次战斗发出4枚的话,可以支撑最少16次战斗,几乎天天可以作战

    这样的潜艇,绝对可以称之为值得期待,因为改动的项目巨大,甚至连船体都需要重新设计,水下的潜艇设计上面,比水面舰艇困难的多,中国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最终成型的也需要不断的海试,也就是在1915年的秋天完成了大部分的海试,最终定型,目前整个中国拥有的新式攻击型潜艇的数量,达到了41艘,除了10艘留在中国之外,剩下的,都会在这一次对协约国的行动之中,被派到北大西洋。(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