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为何解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实话,之前禁售货车的时候,就曾经引起过风波,当时汽车正成为中国工业品新的增长点,卡主了货车影响很大,这几乎是一个亿美元的市场,可这个举措最终事实,并且在中国并没有起到什么波动,是因为杨元钊,他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威信很高,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强迫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有足够的理由,才会继续进行,货车这种东西,在中国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了各地物流的主要运载工具,可是他更大的作用是在军事上面的,依靠着临时修建的道路,货车可以给前线运来更多的物资,这比马车之类的,不知道要强大多少。

    马车除非是换马,否则马力有穷尽,不可能24小时,货车只要不坏,在一些不算太差的道路上面,都可以高速的开行,24小时都没有问题,这对于中国后勤支持很大,正因为出色的后勤,中国才能够保持陆军的强大。

    从这个方面说,禁绝货车出口也没什么问题,最终,在军方和政府高层的意向之下,货车生产企业把目标放在了国内,开发出更加门类齐全,更加性能出色的货车,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并且保持着增长。

    中国已经全面的市场化了,虽然上层有调控和监管,可是没有足够活力和利润的情况之下,无法推动着研发的继续,货车也是如此,好容易艰难的走成了,过去三年,中国的大型货车本不应该走的如此艰难,可为了封锁,还是这么做了。

    但现在都3年没有开放货车了,为了一点点的钱,就卖出了3000个发动机,在情报部门的眼里,货车的各方面都不算什么,技术含量最高的还是发动机,一点发动机卖出去,就代表着货车卖出去了,中国再怎么缺钱,也不可能缺乏到这种程度啊

    底层人员不可能在杨元钊这里提出这个疑问的,就连石磊都是很隐晦的询问了杨元钊,为什么会这样,不过杨元钊正好要找石磊,他对此做出了解释之后,英国方面的目的非常的简单,他不是为了进口货车,进口发动机的目标就是为了坦克,为的就是破坏德国的壕沟战。

    有些东西,一点就通,中国可不同于其他的国家,装甲力量早在5年前就开始萌芽,5年的发展,加上中国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动力系统,加上杨元钊的金手指,中国已经开发出二战程度的装甲力量,无论是坦克还是装甲车,已经形成了一个族群,不同类别的坦克装甲车的类别最少是50种之多,他们也肩负着不同的作战任务。

    坦克这玩意,石磊非常熟悉,甚至情报部门也拥有一些坦克,用于特殊的事物或者安保上面的处理。在石磊看来哪怕不是坦克,只是装甲车,对于壕沟战都有巨大的杀伤力,德国增加了不少的火炮,拥有新式的155重炮,对于成型的坦克装甲车,如果稍稍不在意的话的,就会被突破战线。

    波尔多周围的战线不算什么,即便失陷了装甲车也可以达到70公里以上的速度,坦克要慢一点,也在50公里以上。

    这样的速度条件下,即便坦克装甲较为薄弱,也可以在火炮的攻击之下,占据有利的位置,陆军炮火,不同于海军炮火,陆军炮火大多数都比声音要慢,一般训练有素的军人,甚至可以听到火炮的声音,大致判断出火炮的位置,进行躲避,就连陆军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时速在50公里以上坦克当然可以做到,

    这样的速度,几乎相当于快30节的战舰的速度,哪怕是大口径的舰炮,以无畏舰的形势齐射,都很难打到30节速度高速航行的战舰,更别说陆军的这些小炮了,速度是坦克最大的保证。故而在保证了坦克的速度之后,才会选择对装甲了,火力等方面的提升。

    中国的坦克的强大,是建立在澎湃的速度上面,在动力领域上面,杨元钊跟一体机,简直是珠联璧合的,在后世21世纪,坦克的发动机,不过是1500马力的,很长时间,中国在1000马力以上,困扰了很久,可是现在,中国已经可以把800马力的发动机装到了坦克上面,这一点点,足以证明坦克的强大。

    坦克,舰船,飞机,这全部都需要动力,只有有了强大的动力,才拥有一个坚固的核心,在上面布局才灵便,而跟中国装甲力量相比,英国的陆地巡洋舰太基础了,别说是180马力的,就算是300马力的又能够如何,在没有深入的了解坦克的精髓,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英国,完全不可能发挥出这些动力的作用

    杨元钊本身就是大师,在动力领域的研究,冠绝于这个世界,石磊看不出来的东西,他却可以看的一清二楚的,180马力的发动机,最多能够支撑20吨的坦克,以不足25公里的速度行驶,这样的速度,远没有达到威胁的范围之中,而20吨坦克能做什么,就算是的中国的轻型坦克也高达25吨,这还是中国非常成熟的技术,以中国最开始研究的来评价英国的话,英国人可能会把510吨都浪费到没有作用的东西上面,这个坦克的攻防能力,没有石磊想象的那么的高。

    还有一点,这些发动机是民用产品,民用产品相对于军用产品的,可能某些情况之下,性能一样或者差不多,可是可靠性,防护性,甚至是极端状态之下的性能上面,跟军用产品有巨大的差别,这一点将会成为英国坦克致命的弱点。

    杨元钊对于德国也不是没有准备,他对的石磊平静的诉说,把火箭筒第一阶段的产物,推销到德国去,并且拿出了一个坦克的简图,就是参考历史上,第一代坦克雷诺,马克等的图纸,这样的话,即便火箭筒没有推销成功,只要德国注意到坦克这个玩意,并且进行研究的话,英国的坦克的杀伤力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最多让德国后退一部分防线,造成不算太大的损失而已。(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