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欧亚铁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克拉运河上面奋战的中国施工队,不但规模庞大,70万人的规模,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也就是中国的人力,能够在短时间凑出来这么庞大的施工队,别小看他们,他们并不是临时拼凑的,比如拉壮丁的方法,拉出来,就整合成军的,这些最少也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经验异常的丰富,中国用了8年的时间,让整个中国遍布了密密麻麻的铁路公路,还有众多庞大的城市,都是施工队一手兴建的,中国目前从事着建筑业的人口,甚至比军队还要高几倍,从千万,甚至是数千万劳动者之中,挑选出来的,其他业务都是优中选优,其中的大部分都有基尔运河,还是其他的运河的经验。

    基尔运河和北水南调中国在大型运河的开凿上面,让中国施工队有了足够的经验,最少2万挖掘机和3万台推土机在这一个巨大的工地上面奋战着,还有最少5万辆的卡车,日夜不停把挖掘出来的东西,从工地上运出去,11亿立方的土方,会用在附近填海,向大海造出来一个近150平方公里的区域,把一部分崎岖狭窄的海湾给拉直了,并且填充一些低洼的地方。

    未来的克拉运河区域,在印度洋的方向,会是一个军港,只要是保护克拉运河的出海口,防止遭到攻击,而在泰国弯这边,则会是一个大型的港口,不能达到曼谷的程度,却也需要有一定的临时泊位和避风港,毕竟,当台风抵达的时候,运河是无法通行的,一些赶到了运河附近的船只,可以就近入港,一些特别近的,就必须要在入口区域停泊。

    克拉运河的选址,考虑最多的,是开采的难度,毕竟运河要开凿出来,才能够发挥作用,至于入口和出口的位置,是否合适当做港口,就没有那么多考虑了,毕竟这个重要性不高,可是设计师综合的考虑全盘,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计划,围海造田,人工建设海港,虽然投资巨大,可是这一点在抛洒挖掘的废料上面,直接节约了一半的成本,毕竟可以向两个方向,一是印度洋方向,二是太平洋方向,平均5075平方公里的围海造田,足以让这个区域比较满足港口的需求,当然了,只是最普通的港口小】

    【说】

    一个世界级的深水良港,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整个世界范围之中,这样的天然港口才多少,把一个不适合作为港口的地方,变成一个可以停泊5万吨以下货轮,并且拥有防波提和避风港作用的区域,也就够了,真正吞吐量巨大的,是在泰国弯,这样的港口施工难度和投资,最少减少了一大半,这样的配套,直接把处理废料的资金,跟围海造田的资金结合起来,让围海造田的成本降低了七成,没有实际上加快克拉运河修建的速度,却提升了附加值。

    机械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工程的进程,一个大型的挖掘机,每天完成的土方,最少500以上,如果不是固定的形必然的。

    在找到了内龙港之后,大部分的设计师已经回去了,甚至连留在这里的首席也都已经回去了,接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最多是配合统筹人员,确定分段的细分过程,让各个工程段都做到不停的工作,以保证整个运河施工的完整性。

    一条对中南省将会起到决定性效果的工程,正在中南省开工,整个中国的焦点也放在这里,所有的计划,无论是石化,钢铁,甚至是交通,都在看着克拉运河,克拉运河加快了速度,这些工程也是同样,庞大的投资之下,中南省的经济指标,仿佛在这一个月,突然从平衡发展的程度,疯狂的向上,而且幅度越来越高,而庞大的投资,也让整个中南省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在大陆之上,最容易联络的,应该似乎铁路,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贯穿世界额铁路的话,能够运输的东西就相当多了,克拉运河的修建,因为是中国国内的实物,又是在不受重视的中南省,只是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庞大的反响,却没有影响到世界局势,而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面,德国派遣了大使,向中国提出了要求,要推进跟中国之间的亚洲大陆桥的铁路建设,想要直接在陆路上面,跟的的中国进行连接,以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

    这样的提案,在之前就已经提过了,甚至是在德国占据了巴库之后,上升到了极点,因为就巴库和中国目前占据的乌拉尔之间的距离,看起来并不远,一两千的公里而已,似乎再努力一把,就能够连接上了。德国怎么的蛊惑,甚至拿出土地作为诱惑,连连的声明,如果中国占据的土地,德国都无条件的承认,支持中国获得中亚的这些土地。

    无论德国怎么说,中国都不会听从,即便没有克拉运河都是这样,更别说,现在克拉运河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启着,中央到地方,几百亿的资金投入其中,真的开工欧亚大铁路的话,直接影响的就是这个重点项目。

    杨元钊很清楚中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也是他扩种中国之后,中国没有涉足的地方,无论是哈萨克斯坦,还是阿富汗,再有就是的伊朗,这些位于中国跟中东之间的国家,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他人不清楚,杨元钊当然清楚,一个阿富汗,坑掉了如日中天,拥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洪流的苏联的,伊朗让美国丢了大面子的,这些庞大的,宗教深重,地势崎岖多变,容易进行游击战的地方,当然不可能的轻易的涉足,那不是一个个的战果,而是坑,一个个坑死人不赔偿的坑小说

    真的拿下了这些地方,又能够怎么办,他们有资源,怎么可能跟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相比,伊朗的石油,在这个时代还可以,未来跟中东比起来,根本无法相比,连食之无味的鸡肋都算不上,只是几个有点油星的骨头,现在吃的嘴刁的中国,怎么可能看的上(未完待续。)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