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中东的铁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用了几年的时间,中国算的上勉强在阿拉伯半岛站稳了脚跟,基本上形成了20座城市,超过千万的移民,这些人稳步下去,就会成为这一片区域巨大的支撑,从古道今,可能在阿拉伯半岛,都没有承载过这么多的人,基本自给自足,并且能够创造出一定的工业价值,毕竟,机械化的条件下,农业所使用的人口较少,哪怕是在中东,使用了大量的根管系统,加上精细化管理,平均每千亩使用人力上面,比中国腹地最少多了50%,可是这个数字,在中东地区总人口之中,还是比较少的那种小说

    中国移民到中东千万以上的人口,可不是让他闲着的,必须要设计一些工业,最主要的就是石化工业,对于从巴库运来的石油,可以就地加工,生产出来适宜的产品之后,再返销到欧洲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的,还有一部分的来料加工,合理的统筹,已经让这里的工业初具规模,产量在逐步的攀升,经济总量比不上国内发达地区,却也跟一些新附区域比起来,有一定的优势。

    按照的杨元钊的要求,这样不行,未来,必须要集中更多的城市,分布到沙特阿拉伯区域,在杨元钊看来,阿拉伯区域表面上看是一片沙漠,却是几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相对于伊拉克和科威特,沙特才是真正的石油王国,整个世界石油的储量世界第一,也就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伴随着油价的大幅度上涨,还有开发油页岩的技术的突破,大幅度的减少了开发成本的情况之下,油页岩才纳入到了石油储量之中,美国才取代了沙特,成为了石油储量最高的国家。

    从建设中东开始,大量铁路也已经在阿拉伯半岛建设,只不过速度非常慢,目前除了3b铁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各个支线之外,从巴格达为核心,还有巴士拉为核心,向沙漠地区一共延伸了三条铁路,一条由的巴格达为起点,前往红海沿岸港口杜巴,一个从巴格达前往吉达,一个从巴士拉前往瓦迪哈拉,这三条都是横穿沙特的沙漠的铁路,目前都没有贯通的,一条只是修到了艾尔艾尔,另外一条只是到了盖苏迈,最后一条基本没有开启,只是修建了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足100多公里的铁路,用于连接平原上的城市。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很简单,从中国到中东,商船的大部分吨位,都被运往同盟国的各种物资所占据了,剩下的极少一部分,则被必须品和物资给占据了,在3b铁路贯通了之后,再修建一些铁路,没有主观动向,毕竟,这些都是一片沙漠,没有任何的物资运出运入,修建铁路,等于是浪费,中国目前,在各个方面,需要规模庞大的运力,铁路需求也很大,不可能挤出来足够的份额的。

    杨元钊只是一个建议,他也不可能彻底违反客观规律,除非他打算开发埋藏在沙漠下方的石油,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中国还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力量之遥,可能就是天上和地下的时间,所以,在中东的时候,以伊朗为主,是在一战前后发现的,可是位于阿拉伯半岛,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地的油井,都是在1930年左右才被发现的。

    当然了,也有一个说法是,英国已经发现了这些石油,甚至是一些浅层油井,只不过英国处于种种原因,压下来了。

    事实上,就目前中国掌握的情报来说,这不太可能,虽然在战争之前,石油价格不贵,可是百万吨级别的有限,也是上亿美元的财富,这笔钱,即便在英国政府这边,也不算小了。特别是现在,巴库被占据了之后,英国只能够从美国进口成品油,否则,庞大的舰队都无法开动的,这些无不证明英国根本就没有掌握到这个信息,现在占据了世界上接近一半的石油,最少数百亿,甚至是千亿吨,还躺在阿拉伯半岛之上,除了中国,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意思到私有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德英的海军,他们全面的换装了燃油锅炉之后,储备了一部分,可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多少作用,煤油灯算是多一点,还有就是少部分的汽车,这些对于石油的应用,只是在最初级的阶段,消耗的石油很少,也让石油的价格长期的在低位徘徊的。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历史上一战的时候,德国卡车数量才1000多,哪怕全部在跑着,每天消耗的石油资源也相当的有限,如果没有什么这个时空中国的介入,世界上各主要国家,要到二战的时候,才把石油作为战略资源来看。

    一战时期的,步兵,机枪,战壕,铁丝网,大炮,这些是战场的主流,可是到了二战时期,当坦克,战舰,飞机成为了战场的主流的前提下,几乎有战争的每一个关键性武器,都需要石油的支撑,当战舰的速度攀升到的28节以上的时候,消耗的油料也是几何性的提升,一战之前邮轮和商船相比,当速度提升一倍的情况下,油耗足足上升8倍,综合评价同样的距离的前提下,足足是4倍以上。

    战舰本身就是吃油大户,在速度提升之后,耗费也大大增加,又增加了坦克,飞机,特别是后者两者,在一战时期,基本上是打酱油一样的存在,可是到了二战期间,却成为了必要保存,苏联的装甲洪流,为什么可以压倒德国的,一方面,是因为苏联能够动员的资源多,另外何尝不是苏联年产3000万吨石油,而德国只有一千多万吨,真的有能力建设那么多的坦克,没有油,就跟步枪没有子弹一样,比烧火棍强不了多少小说

    这个时代,跟历史上一战,有着明显的不同,伴随着中国提前的推进汽车工业,在1910年前后,已经生产出了现代意义的汽车,欧洲各国,甚至德国的汽车保有量,跟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也反应到了后勤运输上面,这也是德国在装备了比英法多得多的技术装备,却依然游刃有余的根本原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