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入夏出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中国受尽了人口的痛苦的,7%的土地,却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要知道,中国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比如占据着整个中国相当面积的,新疆,西藏,蒙古,这三大区域,几乎占据了中国土地的4成以上,可是在这么庞大和广糅的土地之上,耕地面积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中国更多的是依靠着原来成熟的省份,种植粮食,养活全国的民众,甚至因为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关系,中粮省份一直都在变化,从原来两广,两湖,重新的回到了中原地带,原因就是中原地带的交通不太方便,他们只能够依靠种粮。

    为了减轻中国的负担,特别是未来粮食安全和工作机会等方面的问题,不得不采用了计划生育的做法,计划生育让中国11亿,12亿,13亿到来时间向后推迟了很久,让生育率降低到了可以控制的程度,这样的作法对于整个中国是有利,可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除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老龄化的问题,还有伦理上面的,独生子女让很多的亲属关系断绝。毕竟独生子女,叔叔伯伯阿姨之类,基本上将会不复存在,长期下去,必然会动摇中国的根基。

    当时的中国没有办法,只有减少人口,中国各方面的矛盾才不会那么的激化,甚至有余力把资金投入到更重要的领域之中,还如同改革开放之前,敞开了生的情况下,连养活这么多人都有些问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没有办法利用自己的劳动,获得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有就是和平是世界的主题,中国人口多的情况之下,除了深挖自己的潜力,用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而不能采用扩张的态势,既然本土养活自己的土地已经是无法承载了,那就向外扩张,为中国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些在这个时代没有问题,西伯利亚,澳大利亚,东南亚,庞大的土地,足以供给更多人口粮食问题,本身东南亚就是传统的产粮区,中国的辛勤和农业科技,又支撑着这些区域有了更大的产出,在粮食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中国从来都没有考虑过限制人口,中国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人口代表着财富,代表着中国发展的速度,而庞大富饶的土地,足以让中国目前的人口扩张4倍的前提下,依然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整个世界目前才17亿的人口,还包括了庞大的非洲,愚昧和不开化的非洲抛开之后,中国占据了世界的一半以上,如果中国的人口,在这样的基础上面,再扩充四倍的话,中国的人口总量,会占据世界的一半多,即便中国停下来脚步,稳固目前的领土,中国只要理顺了内部的关系之后,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中国。兼容并包,入则华夏出则夷,华夏文明一直都是以感化和融合来发展,甚至炎黄子孙也是炎帝和黄帝部落合候,按照国籍和语言的不同,给他们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翻译,可是当战俘细分,并且分配到各地做工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9000万战俘,哪怕是10个人一个翻译,就需要900万,中国懂得外语的不少,连年的出国留学,德语,英语都有一些,可是这些人不是用来干这个,他们有更加重要的工作,大部分的留学生都是在国外学知识的,他们不可能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翻译上面,他们需要再本职领域之中不停的研究,为中国的科技添砖加瓦。

    既然翻译数量有限,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在工厂之中,在战俘营之中,都是以中文命令的。战俘们,要想过的好一点,必须要掌握中文,再加上从上到下的命令,就跟之前鼓动工人学习一样,对于战俘们,是同样待遇,甚至比曾经的工人更高小】

    【说】

    比如说,学会300个汉字,工人的待遇提升一级,然后是450字,到1200个常用汉字的时候,最少是提升了8级工资,这可不是简单的数量,一个掌握了1200字汉字跟一个一文不识的,哪怕是同样水准,一个月的收入少个120元都很正常,多的工种甚至达到180240员。

    120元,可能在目前中国的工资体系之中,不算什么,可能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一个月的奖金,可放在之前他们的收入上面,60美元,对于大多数的民众来说,最少也是半年的收入的,甚至一定程度上面,120元直接代表着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差了两三个档次,能够卖肉吃的,却可以买到高档的牛排,来自深海的珍贵鱼类,甚至稍稍积累一下,可以购买一些奢侈品,或者汽车和房屋之类的。

    中国的消费环境,多少钱都可以花出去,不同花费所享受的待遇和舒适程度,是截然不同的,有中国人的例子作为榜样,单纯是经济上面的刺激,就足以让这些人努力的学习中文了。虽然说,中文是世界上最为困难,可单纯从掌握中文汉字,这并不困难,一个智力健全的成年人,可能用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掌握300汉字,1200汉字,也不过是三四个月的时间,然后就是在中文的环境之中,逐步的强化训练,这就要看个人的天赋了,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外国人都学的相当的不错,大部分的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流,熟练的掌握标准汉字。

    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之下,这些战俘们孩子,不足7岁的儿童,可以不选择本族的学校,送入到了中文的学校,相对于本族的学校,他们都是战俘们自发的组成,这些教师不算专业,中国花费大力气投入到基础教育,中文教育更加专业,学到的知识更多,而这些孩子进入到这些学校,只用掌握初步的中文,然后就可以按照中文按部就班的学习,相对于成年人,他们接触中文的机会更好,更容易被中国同化。(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