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初步定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突破了音障之后,火箭炮已经可以应用于实战之中了,中国不可能让火箭炮如同后世的导弹那样,用3马赫和5马赫的速度,快速的突进,那是高速破防的导弹的速度,火箭炮最多只能够作为廉价的覆盖火力,从初速的5080米每秒,迅速的增加,在确定了比较廉价的前提下,最大速度不会超过650米每秒,就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的惊人了。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火箭炮只是刚刚起步,实验性的火箭的研制基本完成,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可是这样的武器,基本上无法使用到战争之中,实验室的产品,主要是为了研究需要,并且突出威力,成本是最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可是真的大规模列装的前提下,成本很重要。

    中国经济总量极为庞大,哪怕是教育和基本保证方面,消耗了太多太多资源,可是落到军费上面的绝对数量也相当庞大,可是中国的军队编制庞大,陆海空军加起来超过千万了,一款大规模运用的武器,如果价格太贵的话,不足以大规模的采购。

    就目前的火箭成本,中国这样的财大气粗,用起来都肉疼,比炮弹贵上百倍,这个对比的还是同口径的炮弹,不是最高端的16寸火炮的炮弹,就算是16寸舰炮,看起来很庞大的,都只是这个火箭炮价格的四倍,可是16寸口径的舰炮的威力,远比207,甚至是307火箭炮大的多。

    这种一次性的东西,必须做好简化,否则的话,即便威力在强大,也没有使用必要了。这还只是说火箭本身的成本上面,没有算出来火箭研究的巨大投入,如果算上那个,一枚火箭,可比一发大口径炮弹来的贵,同口径他可以买到炮弹的50个,可是一枚火箭炮,无法完成50发同口径炮弹所做的工作,这个价钱就有些太贵太贵了。

    要简化,要降低成本,首先是从材料上,火箭炮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使用的都是航空铝材,并且添加了许多珍贵的金属作为添加剂,增加延展性和耐用性,并且作为一次性的武器,每一次实验,就实打实的利用一枚,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实验数据,能够用上最好的材料,就用上最好的材料,能够用最精确的加工方法,就使用最精确的加工方法,这样下来,单个的成本也就大了

    这是一般实验室产品的通病,好在,大规模的定型生产之后,就会有相当幅度的降低,中国在成本上面,有一整套的方法,一些实验性质的步枪和火炮,他们的价格高昂,真的大规模生产起来,就降低很多,基本上达到了可以使用的程度。对于火箭炮来说,也是如此,之前遭遇音障,造成了火箭的成本的大幅度攀升,主要是气动力方面的,增加火箭弹的速度,增加威力,通过杨元钊的指点,突破了音障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实现它就不难了,气动力结构已经弄属,这样会造成性能上面减弱,可是气动力的调整之下,性能的减弱跟价格的降低,就成正比了,基本上可以投入到实战的研究中了。

    从廉价到高价,立刻凸显了这个火箭弹的价格,特别是小口径,在一次推论之中,甚至降低到了同口径迫击炮弹的价格3倍,要知道,火箭弹的重量普遍是迫击炮弹的10倍以上,同口径的火箭弹的威力也比迫击炮弹大的多,中间的差距更大,也让火箭弹的价格提升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之上,小口径的火箭炮的性能,超过了迫击炮,会成为特种部队灵活运用的对象。

    当然了,杨元钊很清楚,火箭炮是廉价的,可是未来的火箭炮领域之中,最重要却是导弹,那才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导弹从来都不是价格低廉的,一个真正的高性能导弹,甚至比一般的飞机价格都高,这种导弹的威力巨大,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战斗机的性能的。

    故而,在杨元钊的支持下,在逐步的降低火箭炮的价格之后,火箭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种当然是降低价格,制作出非常廉价的一种武器,一种则是讲究精度和控制性能,暂时没有研究出比较可靠的芯片雷达,但是方向是有了,运用各种动能的不用变化,控制火箭的轨迹,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都会让最终的命中点截然不同,这就是火箭的变换性和可控性。

    在确定减弱的火箭弹的准确度,尽可能的减少火箭弹的成本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于精确武器的研究,特别是一些矢量的运用,比如说对于火箭的一些控制,不求能够多准确的,只求出现变化,这也是为了未来火箭芯片出现之后的导弹做出准备的。

    两个方向,一个向着更大的射程,更精确的控制,甚至是卡操控性进展,杨元钊提出的三级火箭,很快就制作出来,并且投入到实验之中,射程从60公里到,200公里,进步非常的快,当然了投入也高,一发射程在200公里火箭,一次实验,就相当于60公里左右207毫米左右的5倍以上,伴随着射程提升200公里,价格还会疯狂的上升

    火箭跟其他的武器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火箭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无论实验是否成功,这一次的火箭总是要消耗掉的,伴随着火箭的射程的增加,火箭的成本也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使用了矢量变化发动机,可以通过某些控制,对于火箭的运行姿态进行一定的微调,对于成本的增加就更加可怕了,200公里的火箭,价格甚至在之前60公里火箭的5倍以上,几乎快要比得上一个轻型的飞机了,这样一款装备的作用却不大,毕竟,射程巨大,越是远的射程,火箭之中燃料的比例就越大,这样战斗部位就不会有多少,几十公斤的东西,相对于庞大的射程,威力并不大,这多多少少,让研究员有些失望。(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