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我在大唐建都市 > 第107章 初级版土地承包制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杨府的所有的关于春耕的物资都全部下发完毕了以后,伍德三年的春耕正式轰轰烈烈的展开来了。

    还是在下河村,今天村子的晾晒场上,村长杜孟正在对在场的村民进行着训话,在他旁边的不远处还站着黄管家和杨府派下来负责指导如何耕种的人员。

    “各位村民们,今天我们下河村的春耕就正式开始了,同时今年我们的春耕也有了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不再发放工钱请你们进行耕种,而是用其他的方式,具体什么方法下面请杨府管家黄老来跟大伙说。”

    “什么,今年不再是发放工钱了,那该怎么办。”

    “难道只给我们粮食了吗。”

    “应该不是,说不定是要把土地还给我们呢。”

    “你在想什么呢,杨府怎么可能做出打自己脸的事。”

    杜孟说完之后对着站在不远处的黄管家示意了一下。

    黄管家看到他的动作,来到杜孟身边,然后开口说道。

    “各位村民们,请大伙安静一下,接下来让我给大伙说说今年的方案。”

    随着黄管家出声,现场开始慢慢的安静了下来,等着他继续开口。

    黄管家看到现场安静了下来,然后开口说道。

    “经过杨府的研究,以及杨少爷的指示,今年开始,我们将不再是出工钱请大伙耕种,而是采取分配到户,然后你们耕种,种出来的粮食由我们杨府以统一的价格进行收购,也就是说你们在分配到的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是多是少直接影响着你们能卖出多少钱来。”

    在场的村民听到他的话,又热闹了起来。

    “我没听错吧,黄管家说杨府要把土地分给我们种,然后种出来的粮食杨府再出价进行收购。”

    “你没听错,好像就是这样的,要把土地分给我们,让我们自己种。”

    “还真被你说中了啊,真要分土地给我们。”

    “好了,大家安静,继续听黄老说。”杜孟开口说道。

    黄管家看到现场再次安静下来了,继续说道。

    “比如说,张三因为家里人口比较少,分配到了十亩土地,在这十亩土地上他一共种出来了四百石的土豆,按照每石六文钱的价格进行收购,那么他家卖出来的土豆就可以获得两贯四百文钱。”

    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再比如说,李四家里人比较多,他家今年春耕分到了二十亩土地,他同样是种的土豆,但是因为他家打理的没有张三家的好,每亩土地产出的土豆只有三十石,二十亩土地只种出来了六百石的土豆,那么他家就只能卖三贯六百文钱,但是如果这二十亩土地是张三家来种,因为种的比较好,每亩能产四十石,那么这二十亩就可以获得八百石土豆,同样是以六文每石的价格卖给杨府,那么他们家就可以获得四贯八百文钱,这就足足多了一贯两百文钱。我想我说的应该够清楚了,在场的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随着黄管家的话落音,现场又热闹了起来。

    “你们听到了吗,杨府给的收购价格很高啊,居然达到了六文每石,比我们现在买的粮食价格孟黄管家两人。

    看到他又退开到一边了,杜孟接着开口说道。

    “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土地分配,每家每户派自己的话事人来村子的议事房开会进行土地分配,剩下的人可以回去了,等分配完了以后就开始去领用农具粮种等。”

    随着他的话落音,剩下的人的开始纷纷返回到自己的家里,剩下的家里话事人则跟着杜孟前往村子议事房走去。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剩下的三个村子里,只不过说这些话的不再是黄管家,而是变成了杨府的其他人。

    随着四村各户的土地分配完毕,四个村子里的村民开始忙碌了起来,现在的干劲更比之前任何时期都足,以前他们虽然同样是给地主干活,但是往往交了租子,剩下的口粮连一家老小吃饱都不够,虽然后来杨府来了,但是毕竟杨府来的时间太短了,算上今年也才两年,在杨旭没有穿越来之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虽然他们还是种的杨府的土地,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土地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只不过是种什么得听从杨府的安排罢了,但是这里面产出来的粮食都是完完全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不需要上交任何一斤的粮食给杨府,所以四个村子的村民们都是干劲十足,不管一家老小都齐上阵,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于是在四个村子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每个村子里面只要是能动的都是在田间地里劳作着,就连几岁的小孩子都在帮忙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反观村子里面,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安静的不行,除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在家照顾老人的人以外,展现出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农忙景象。

    随着四个村子的情况传到了青阳的其他的村子和镇子里,瞬间引起了一阵轰动。

    此时青阳镇广场的那棵不知道多少年的大树下面,就有着不少的百姓们坐在那用水泥砌好的围护栏上讨论着关于四个村子的事。

    “李家婶子,你们听说了吗,今年那四个村子的村民可是走了大运了啊,被杨府选中为那什么农业生产村,那四个村子的村民们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不少的土地呢。”

    “是啊,我也听说了,听说最少的一户人家都有不低于二十亩地呢。”

    “二十亩地,他们种的过来吗。”

    “是有些人家种不过来,但是人家请人啊,听说每天给三文钱加两顿饭呢,这不我们镇子里就有些人去了。”

    “不只是我们镇子里有人去了呢,其他村子里也有村民去了呢。”

    “这四个村子里的村民以后可就有钱了,我可是听说了,杨府给的收购价可不低,这四个村子的村民每家每户到时候最少都能卖个两三贯钱,这如果种两季,一年下来至少也能有个五六贯吧。”

    “应该有,这完全不比进工坊差啊,我们当初怎么就没有分到这四个村子去呢。”

    同样的场景在青阳境内各个地方都有发生,都在讨论着这次四个村子关于土地分配承包耕种的事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