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我在大唐建都市 > 第382章 大唐民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李世民一行人再次返回杨府以后,杨旭对着李世民问道:大风小说

    “表哥,怎么样,谈妥了没有?”

    李世民听到他的问话,回答道:

    “谈妥了,活字印刷术一百二十万,造纸术三百万。”

    杨旭听到他的回答,直接在心里暗道:

    “好家伙,这两人也真敢开口啊,这活字印刷术居然要人家一百二十万技术费用,也是够黑的。”

    杨旭好奇的对着李世民询问道:

    “表哥怎么想着要买印刷术和造纸术了,难道最近是有什么打算?”

    李世民听到他的询问,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我打算让朝廷也发行报纸,报纸的名字就叫大唐民报,这报纸的发行周期为七天一期,和最初的青阳周报一样。”

    杨旭听到他的话一愣,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这李世民要买印刷术和造纸术了。

    杨旭:“可是朝廷有这方面的人员吗?大唐其他地方的读书人好像并不会写白话文吧,你让他们来写报纸这玩意,确定百姓们能够看的懂。”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也是一愣,好像现在大唐的读书人写文章确实不像青阳这边读书人一样,用的都是白话文,他们更喜欢用那种读书人之间的那种隐晦型文章,而且他们的文章也没有所谓的标点符号。

    杨旭:“表哥,说实话,大唐读书人写出来的文章,青阳的百姓九成都看不懂,特别是那些学生,没有几个能懂他们要表达什么意思的,唯一能懂的也就只有一些老古董了。”

    “青阳年轻一辈当中也没有多少懂的,也包括我在内,你如果让青阳的年轻一辈写诗作词,他们就是把脑袋抓破也写不出来。”

    “但是如果要他们写白话文,写长篇作文这些倒没有多大的问题,青阳根本就不学诗词歌赋这些,他们的教材也没有诗经论语等这些,他们的语文教材无非就是识字和阅读理解再加白话作文。”

    李世民众人听到他的话直接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杨旭这边的教学居然直接把四书五经给直接剔除出去了。

    魏征:“那殿下,这孔孟之学呢,也没有吗?”

    杨旭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杜如晦:“既然没有孔孟之学,为何青阳的学校还有孔子雕像。”

    杨旭听到他的问话说道:

    “那是让学生们学习孔子的德行,可不是去让他们学习那些已经被改的乱七八糟的文章。”

    “话题扯远了,如果你们真要发行大唐报纸的话,那这文章的写作方式就要改了,要知道你们这报纸是给普通百姓们看的。”

    “这报纸里面的文章如果写的连百姓们都看不懂,那么这报纸就也失去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这报纸是给普通百姓们看的,你要是再跟读书人写文章那样写,百姓们根本就看不懂,那还有什么作用。

    李世民:“多谢表弟提点,不然这大唐报纸到时候还真成了一个没,职能也是一样。”

    “这文宣部成立以后,你们需要尽快成立大唐民报,到时候工部这边配合你们礼部,使用最新的印刷术和造纸术让你们尽快发行大唐民报,和青阳最初的周报一样,每七日为一期。”

    “并且文章写作方式也要和青阳民报一样,要做到让百姓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你在长安城内找几位会拼音识字之法以及字典查阅之法的青阳百姓,请他们做先生,让他们教一些机灵的书生学习这拼音和怎么使用字典。”

    “其三,这大唐民报开始发行以后,你还需要找一批说书人,让他们把大唐民报上的内容说给我们大唐的百姓们听。给他们一个小吏的官身,至于这俸禄每月五斗米。”

    “就这三件事,爱卿可有什么问题没有?”

    许敬宗听到他的话,连忙回答道:

    “回陛下,臣没有问题,臣领旨!”

    得到两人的回答以后,李世民就让两人给离开了。

    第二天的早朝上,李世民就将发行大唐民报和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一事在朝廷上提了出来。

    这次到没有什么人再跳出来表示反对了,李世民感觉最近这几天时间他是最舒心的时候,因为那些总是跳出来跟他作对的少了,他对朝政的把控又增加了不少。

    许敬宗在得到李世民的吩咐以后,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不过由于工部那边才刚刚得到印刷术和造纸术,没有那么快就把这些东西弄出来。

    所以他最先进行的是后面的两项,他先是在长安城内找了会拼音识字法的青阳百姓,找到以后就请那些愿意教大唐其他读书人拼音识字之法的青阳百姓当先生,并且还给了不少的工钱。

    李世民在弄他的大唐报纸,杨旭也没有闲着。

    因为春耕已经开始了,而青阳车辆生产厂和科研院终于也不负众望,成功的把运输拖拉机和耕地拖拉机给研制了出来。

    此时在青阳车辆生产的一个生产车间内,作为工业部副部长兼青阳车辆生产厂总管事的陈钦就在陪着杨旭、李渊、李孝恭以及新加入进来的杜如晦打量着第一台生产下线的耕地型拖拉机。

    杨旭:“这是已经定型开始准备量产的,还是说刚刚研发完成的?”

    陈钦听到他的问话,连忙回答道:

    “这是已经研发完成,已经开始准备进行量产的耕地型拖拉机,它的型号我们称为东方红农耕一号。”

    杜如晦打量着眼前的这台大家伙也是感到不可思议,大唐其他地方还在使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春耕的时候,这青阳好家伙,都已经开始连耕牛都不需要了,直接开始机械化了小说

    杨旭听到他的回答,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那你们现在接到什么订单没有?”

    陈钦听到他的问话,点了点头说道:

    “目前已经接到了两百台的订单,其中有一百台是?芎笔泻蜕持菔辛绞信┮挡肯碌亩┑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