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重生之百将图 > 第九百六十八章近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百六十八章近忧

    十数万人的大战场,虽说倭军一部分崩溃,但是左右两翼的倭军却还算保持着阵型,但是中军这一溃,却是让两翼被从中间切断广告全文字

    “前军重甲变阵双龙出水,朝两翼倭军而攻,云豹军,刀锋军出击!”眼看着倭军中军溃败,退往扬州城,孙武再次的发布命令。

    此刻的战场,虽是打做一团,左右两翼依旧还有兵马胶着,中军,重甲一路碾压出击,但是总体之上,六部禁军大阵型并没有散,比如中军前突的重甲盾兵,虽说是向前突击,但依旧保持着盾墙,并没有因为前冲而导致盾阵散架。

    而一直尾随在雷神军后面的云豹,刀锋两军则一直在打酱油,而随着孙武令下,雷神军中将领闻听到骤变的战鼓声,顿时领会了上头的意思,本来前推的重甲兵左右一分,从钢铁堡垒一下子变成了一条狰狞毕露的龙,重枪兵形成了两个龙头,重盾如鳞护住左右,直接一头扎向倭军左右两翼战场。

    而憋屈在一动的钢铁堡垒后方的两支轻甲军,云豹军的林冲跟刀锋军的乐进却是大喜,总算是轮到他们上场了,两军闻听鼓声,顿时大声的发出喝令,兽骑兵为箭头,刀盾手分布左右,枪兵居中,弓手在后,骤然发力,对着掉头溃败的倭军中军穷追猛打起来。

    重甲军的优势在于重盾重甲,行进起来犹若一个装甲坦克一般,数千上万人联众一团,就是一座小型的钢铁堡垒,面对这样的重甲军,除非动用大型工程器械才有可能对其造成伤害。

    近战厮杀,就算是锋锐的倭刀也劈不开一指头厚的铠甲,要知道倭人虽锋,但是却是窄刃长刀,估计劈砍几下,刀声就要折断,至于长枪对刺,重枪兵的长枪足有两丈三尺长,而倭军的长矛不过丈许,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至于弓箭手,就算是箭矢如雨下,落在重甲军中,也不会造成多大伤亡,所以重甲军几乎就是一块坚硬无比的钢铁,想要啃动,非要崩掉牙不可,不过重甲军虽防御惊人,但也并非没有弱点,那就是速度,一身重甲在身,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

    但是轻甲军可就不同了,大量装备皮甲,轻薄铁甲的轻甲军则具备优越的移动性,可以说禁军中的五重五轻是相互配合的,尽管随便拿出一支都是精锐,但是合在一起使用,却能发挥出更大的效力来。

    从鹤翼阵,到箭矢阵,而后又变阵双龙出水,后军突击,在变阵之中,每一军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六万禁军,操练三年,才有今日这闻鼓变阵,进退有据的局面小】

    【说】

    而随着这一系列的战场变阵,禁军这精锐也算是经过了实战的考验,这一战后,大楚禁军当不愧强军精锐之名。

    倭军中军算是彻底的完了,被李元霸一招打的伤了筋骨,还没舒缓过来,就被重甲军这个大棒狠狠的锤了一下,算是连骨头都个打个粉碎,而兵无战意,将无战心,而孙武的指挥更是如波涛一般,一浪接着一浪,毫无空隙。

    根本就不给井上俊二一点机会,当云豹,刀锋两军快力有些跟不上的重盾兵纷纷抛却了重盾,换上了直刀,依仗着一身坚甲在倭军中大杀特杀起来。

    被重甲军不断的突入阵中,前方又要承受数量不逊本阵数量的楚军,两翼倭军可谓是颇为难熬,而就在这时,扑杀中军的刀锋军,云豹军却在彻底吞吃了大量中军溃兵后,放弃了涌向扬州城下的倭军,而是掉过头,分向左右两翼扑去。

    断去两翼倭军退往扬州的退路,当两翼倭军的将领闻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些慌乱了,如果被断去了后路,全军覆没都不是没有可能。

    “退!朝着湖边退。”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犹豫的时候了,后路被断,随时都可能被围困在城郊,最后的下场不言而喻,这时,还不退,那就是自找死路了。

    倭军右翼主将却是没有退向扬州城,这时候,刀锋军正从扬州城方向兜过来,这时候还朝着扬州城退,就要跟对方死磕到底,而一旦无法突破,就会被缠住,而往湖边侧,这个方向是他们唯一的生路了,只要到达海船的庇护范围,就能保住大部分人。

    相比起倭军右翼还有一条退路,左翼可就悲催了,如果往东面跑,可是离着扬州城越来越远,而在野外,他们只有双条腿,哪里跑得过那些迅捷无比的豹骑,所以他们的生路,只有一条,就是往扬州城方向退,哪怕后面楚军已兜了上来,但是他们似乎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两支兵马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是都已无法改变这场大战的结局,倭军主力这一次算是彻底的栽在了扬州城外,比起能够随时增补兵员的大楚,倭军可是从数千里外的东夷远征而来,兵马是死一个少一个。

    而遭此大败,倭人在扬州的作为已不多,在想深入内陆烧杀抢掠就不得不掂量掂量。

    冷卓看着倭军右翼朝着湖岸退去,顿时不由地皱了下眉头,尽管在扬州城下大败倭军,但是倭军海船还在,这对于扬州来说,可是一个随时可能存在的威胁。

    大楚如今控制两州,算上白起控制的青州南部,也就是两个半,这两州半全都靠着天河,并且拥有广袤的海岸,如果倭军打起了游击,利用这些海船沿着海岸,天河水道四下里纵横,冷卓想防都防不住。

    而冷卓更担心一点,那就是倭军继续沿着天河西进,万一这些倭人跟李唐勾搭上,那对冷卓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

    李唐因为先天不足,虽陆军强,但水军弱,尽管千方百计的训练水军,但是冷卓却是牢牢控制着天河水权,李唐的水军根本就撑不了气候,而且抡起造船的数量,大楚也远比李唐多的多,毕竟中州缺乏造船巨木,自古就不是造船兴盛的地方,而楚,扬两州则不同

    但是倭军海军却明显对大楚水军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这倒不是冷卓杞人忧天,而是这些日子对倭人的不断的了解,冷卓想到的,要知道倭人中有很多都是数百年前唐末时期东渡的大唐人,大唐对倭人的影响至今仍很深远,两者一旦联系,很可能会达成一致。

    这支倭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走!冷卓咬着牙想到。

    /a>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