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太古吞天诀 > 第212章 终于回心转意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朝堂上的事,楚青云并不感兴趣。

    反正有宁太师和晋王等人忙活,也无需他去帮什么忙。

    回到心兰殿后,他便进入房间中闭关修炼,进一步巩固实力境界。

    虽然,他现在已经达到了神通境七重。

    不管实力境界还是战斗力,都超过了师姐乾若兰。

    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提升得太快,根基太过浅薄。

    他已经下定决心,待王都的事情解决后,便要返回书院潜心修炼了。

    尤其是阵道,他一定要好好研究。

    不知不觉,又是两天过去了。

    第三天的凌晨,乾若兰终于回到了心兰殿。

    她已有几天几夜没休息过,不仅身心俱疲,脸色和状态也很差了。

    但她回到心兰殿,找到楚青云时,却是精神振奋,略有些激动和亢奋。

    正在运功修炼的楚青云被她唤醒了。

    见她如此神态和反应,楚青云隐约猜到了什么,连忙问道:“师姐,你是不是有好消息告诉我?”

    “嗯。”乾若兰连忙点头,也不绕弯子。

    她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解释道:“我们的方法果然有效,皇兄总算回心转意了!”

    得知这个消息,楚青云也松了口气,连忙追问道:“具体什么情况,师姐快说说。”

    乾若兰正色说道:“小鹿操控皇兄的梦境之后,皇兄沉睡了一天一|夜才醒来。

    皇兄苏醒之后,便一直躺在龙床上,既不动弹,也不吃饭喝水。

    不管我和郑总管怎么劝说,他都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

    就像是灵魂被抽空了,只剩下躯干的那种状态……”

    楚青云猜到后续情况有变化,便耐心地继续倾听。

    果然,乾若兰又接着说道:“原本我还担心,我们那样做对皇兄的打击太大,恐怕会让他万念俱灰。

    但就在昨天傍晚,他却恢复了正常。”

    楚青云眨了眨眼睛,有些疑惑,“怎么个正常法?”

    乾若兰解释道:“就是正常的吃饭、饮茶和睡觉,就连说话和做事都正常了。大风小说

    他不仅没有提过长生之术,还让郑总管汇报近几年的朝堂状况。

    甚至,他昨晚还翻阅了近两年内的一千多份奏折……”

    “竟然开始关心朝政了?难道他真的回心转意了?”楚青云觉得有些蹊跷,不可思议。

    乾若兰连忙点头,语气欣喜地道:“刚开始我也不信,但昨晚皇兄单独召见我,跟我谈了许久。

    他询问了这几年发生的事,不仅是朝堂上的,还有黎民百姓们的遭遇。

    得知秦王密谋造反之事,他很生气,但也接受现实,并检讨了自己。

    得知百姓们因为他的不作为而受苦受难,他也很是自责。

    他向我保证,从今天开始要履行皇帝的职责,做好皇帝的本分。

    就算他没有父皇那样的治国能力与方略,也要尽力做个守成之君,绝不能让乾国衰弱下去。

    否则,他不仅对不起列祖列宗,也对不起那些忠诚于他的大臣,更对不起乾国的百姓们。

    而当务之急,就清了许多。

    但这几十名官员们,都得知今天皇帝要上朝,显得格外兴奋和期待。

    为首的宁太师和晋王等人,被众多大臣们簇拥着,被众人不断追问各种问题,忙得不可开交。

    不一会儿,大殿侧门外传来了郑总管的喊声。

    “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们跪倒一片,整齐划一地呼喊着。

    身着龙袍的皇帝,在郑总管、乾若兰和楚青云等簇拥下,踏进金銮殿,落座于龙椅之上。

    尽管,皇帝的精神和脸色,仍然有些虚弱。

    但他心怀愧疚和感激,神色坚定,也拿出了皇帝该有的威严和气势。

    “众爱卿平身。”皇帝抬了抬手,声音平静又威严。

    随后,朝会便正式开始了。

    宁太师和晋王等人陆续启奏,有关秦王密谋造反之事。

    奏报的内容很长,事涉数百名官员,还包括太尉、丞相和誉王等王公大臣。

    皇帝竟然没有半点不耐烦,认真地听完之后,当场下达了谕令。

    谕令的内容较为晦涩,但措辞极其严厉。

    最终的结果便是,从秦王到誉王,再到支持秦王谋反的主犯,全都被判斩立决。

    如周太尉和陆丞相等主力骨干,更是被连诛三族。

    所有犯官都被抄家,罚没所有财产充入国库。

    随着皇帝下达诏令,秦王和誉王等人的罪行得到判决。

    结果正如所有人的预料那般,既没有借题发挥,也没有心慈手软。

    待皇帝的话音落下,众官员们纷纷行礼,高呼陛下圣明。

    确定了秦王等人的命运后,接下来,几位大臣又奏请皇帝,安排各部空缺的职位。

    毕竟,这次要斩首几百个官员。

    尽是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就空缺出近五十个名额。

    那些名额自然是要尽快补上的,一是为了朝廷的威严和脸面,二是为了各部的权力得到矫正,公务正常进行。

    皇帝这几年没有理会过朝政,甚至不清楚各部官员的名单。

    于是,他点名让宁太师和晋王等人推举贤才,拟出一份名单

    宁太师和晋王等人早就准备好了,根本不用看名单或纸条,便一一举荐了众多官员。

    而且,每一位官员的履历和政绩,他们都讲得清清楚楚。

    该官员为何能出任新职位,也阐述的明明白白。

    皇帝认真听完后,同意了九成的任命,只否定了几个名额,责令宁太师和晋王等人继续遴选。

    见皇帝并不敷衍了事,确实有心重振朝纲,大臣们都深感欣慰和激动。

    在朝会即将结束时,晋王提到了镇北神将一职还空缺着。

    原本,晋王想举荐一位道宫境的强者,出任镇北神将。

    那位强者是他的心腹,颇有排兵布阵的军事才能。

    但皇帝也拒绝了,当场宣布镇北神将一职,早就有合适的人选。

    由王都武院的院长和圣武令共同举荐,现任武院首席老师的齐修远出任。

    听到这个结果,晋王和众多大臣们都没有异议,立刻表示赞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