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集齐神物的我苟到无敌 > 第230章 古怪生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入雷海上方,三阶雷击木就唾手可得。

    仍要注意的就是收敛气息,免得被天雷盯上。

    不得不说,灵傀本身的材质就主要是三阶灵木。

    要是引紫色雷霆劈上几下,还能侥幸残留些躯体,就是品质上乘的雷击木。

    按照生机的强弱,雷击木又分两种。

    一种是“生木”,雷劫之下侥存性命,抽出嫩芽再度生长。

    这其实也是渡劫失败了,修为散尽推倒重来。

    另一种则是“死木”,在滚滚天雷下化作齑粉,葬送了一切可能。

    陈遇在元成大墓中获得的雷劫双剑,就是由死木炼制的。

    死木适合用来应劫,能大幅抵消渡劫时天雷的威力。

    生木则是炼制本命法宝的上好材料,具有极高的成长上限。

    雷火无情,苟且偷生的灵木万中无一。

    生木的价值也更高,往往是同等品阶死木的三倍以上。

    当然,陈遇并没有专门拿灵木接引天雷的打算。

    雷击木虽然价值更高,但考虑到低得可怜的成功率,完全是赔本买卖。

    而灵木的种类不同,雷劈后留下遗蜕的概率也有区别。

    像这样常年生长在雷海上方的灵植,有更大可能留下雷击木。

    相比之下,灵傀这段时间搜集来的灵金就有了去处。

    几年前陈遇引雷火锻灵金,天雷的品质为蓝中带紫。

    原本二阶下品的蓝曜灵金,锻造后为二阶上品。

    损耗也大得惊人,一增一减之下几乎无利可图。

    其中又以水、火属性的灵金最划算,金、土次之,木属性灵金亏本程度不下于灵木。

    但是陈遇不缺灵金,拿一些来琢磨天雷的威能不在话下。

    灵金经过天雷灼烧后,本身的属性隐去,体现更多的是雷电中带有生机的毁灭力量。

    傀儡把灵金丢进雷海,顺手在上面刻录些引雷的阵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此处的山体直径仍有千余丈,森林一直蔓延到峰顶。

    灵木数以千计,三阶灵木过百。

    因为掣雷宗修士也很难攀上来,想取走雷击木必须快进快出,还要冒着被天雷劈成飞灰的风险。

    残存的雷击木数量不少,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上。

    可惜有相当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中泯灭了灵机,变成不可用的腐朽烂木头。

    灵傀挑挑拣拣,得到二阶灵木四十八根。

    三阶上品灵木一根,中品四根,下品三根

    一阶灵木不可能承受住蓝色以上的天雷,品质最下,对他来说毫无作用。

    另外有三株可以明显看出是“生木”,焦黑的树桩上长出新的枝叶。

    再度长出来的枝条大的有手臂粗,细的连拇指都不如。

    天雷的力量在枯木中沉疴难去,灵植的生长也异常缓慢。

    数百年过去,竟然还可以看见细小的雷蛇从树干里面冒出头来,滋滋作响。

    因为品阶都只有二阶,陈遇准备带回空间种植。

    他日这“生木”驯服了体内的雷霆,成长到更高品阶,或许可以再炼制一本命法宝。

    不管怎么说,渡劫用的雷击木可算是一次找齐了。

    如果这第二件本命法宝炼制顺利的话,以后都可保他在天雷之下无虞。

    越过灵木之森,陈遇来到真正意义上的紫雷山之巅。

    山脚下都是传言,站在峰顶俯视雷海,才能切身体会到造物者的神奇。

    这里的雷霆演化万千,仿佛自有其意识。

    景物虽奇,触碰是万万不敢的。

    看上去人畜无害,陈遇却可以清楚地感知到这绚丽外表下极度的危险。

    雷电也是天地伟力之一,雷劫代表着天地的意志。

    神识恍惚间,陈遇灵觉初定,望向雷海的目光多了几分清冷的味道。

    道人立于青天之下,远处雷海翻腾,瞬息万变。

    紫雷生于深处,久而幻化人间之景。

    刹那间光影流离扑灭,仿佛大梦一场。

    不知山下凡俗是幻象,还是山上雷海皆虚妄。

    陈遇从天地异象中回过神来,眼中满是惊奇。

    原来刚才他已踏入雷海数千丈远,周围紫电纠缠,却丝毫不近其身。

    正欲感受其中的奥妙,有发现十丈外的雷海下有一道窥视的目光。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生灵。

    四肢纤细短小,浑身紫色,只有双眼处闪耀着青色的光芒。

    身上雷霆气息浓郁,仿佛和雷海融为一体。

    看上去像是某种异兽的子嗣,但又散发着三阶以上的波动。

    这是天生地养的精灵,或许和这片雷海的奥秘有关。

    它看到陈遇后也不露胆怯,转身蹦跳着离开。

    灵傀追了上去,直到一个巨大的裂缝前。

    雷灵跃入其中,竟消失在陈遇的眼皮子底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