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狂战帝王 > 第132章 前人踪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年少时便骁勇善战有魄力,十五岁开始随父亲苏邕征战;曾在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和窦建德旧将刘黑闼麾下作战。唐太宗贞观时期,苏定方随主将李靖征战东突厥,率领二百士兵作为前锋突袭,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唐高宗时期,苏定方奉命征讨西突厥、百济、高句丽,成功灭了西突厥和百济两国,又率兵平定葱岭之乱;苏定方晚年受命镇守吐蕃。苏定方屡立战功,先后升任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又升任左骁卫大将军,晋爵邢国公,历任左武卫大将军、凉州安集大使等官职。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死后高宗李治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等名,追谥为“庄公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唐德宗李适下诏苏定方和裴行俭等六十四位名将配享太庙

    苏定方自加入唐朝,“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向西一路打到咸海,向东一路打到朝鲜半岛南部,被后世誉为唐初名将北宋史学家欧阳修认为唐朝能开疆扩土,凭借的就是苏定方这些虎将;[2]宋代名臣李纲认为苏定方善于用兵,战术谋略出人意料,有大将风范;[5]现代小说家金庸认为苏定方是很好的大将,但在演义中其形象被歪曲了在清代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全传》中,苏定方为人势利,是为追求荣华富贵背叛故主、暗箭伤人的反面形象;后世隋唐小说中,苏定方的形象也多是以此为模板;与正史中苏定方忠臣的形象极为不符

    人物经历

    少年悍将

    苏定方本名苏烈,字定方,是翼州武邑(今河北衡水市武邑县)人,后世多称呼他为“苏定方”。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到公元61初期,唐太宗为讨伐东突厥征召民间义士,苏定方被任命匡道府折冲,跟随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在进攻。阿史那贺鲁率领十万大军迎战

    唐征西突厥一般势力图

    苏定方手下包括回纥人只有一万士兵,贺鲁轻视他人少,命左、右翼分开包围。苏定方让步兵占领制高点,用密集的长矛对着外面,他亲自率领精壮骑兵在北边平地摆阵。突厥军三次进攻都失败,苏定方趁乱进攻,激战三十里,斩杀突厥数万人,突厥军溃逃。第二天,苏定方整军前进,五弩失毕率部众投降,贺鲁只和处木昆屈律啜带几百起兵向西面逃走

    苏定方命令副将肖嗣业、回纥婆润率兵赶赴邪罗斯川(今伊犁河西)追击,他和任雅相率领新投降的军队拦截突厥军后路。恰逢大雪,苏定方坚持追击。到了双河,距离贺鲁驻地一百里,苏定方下令摆阵前进,逼近金牙山。当时贺鲁正在打猎,苏定方纵兵追击,打败他属下几万人,都送回原来的部落。贺鲁投奔石国,弥射的儿子元爽带兵和肖嗣业会合,绑着贺鲁回来。于是修建城垒,设置烽火台,确定疆界,慰问疾苦收埋尸骨,唐的州县拓展到西海了

    苏定方凯旋而归,先是献俘于于昭陵(唐太宗陵寝),[8]后李治在太庙又举行献俘仪式。此战后,李治升苏定方为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公元659年),思结阙首领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领部下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国再度反叛。李治下诏苏定方任安抚大使征讨叛军

    苏定方率兵到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挑选一万精兵、三千骑兵进行突袭,一天一夜疾驰三百里抵达敌营。都曼惊慌,仓促应战,大败后逃到马保城。苏定方带兵追击,围困马保城,都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