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大明憨婿 > 第108章 边患再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近些年大明王朝已经没落,但是很大程度上,双方还是保持着共同防范建奴的警惕心的。

    可是这一切,随着格格木的凉凉而彻底改变了。

    上位的哈齐尔那就是纯纯的建奴走狗。

    皇太极的附庸。

    用不了多久,哈齐尔整合蒙古之后就会对皇太极称臣。

    到时候建奴的铁骑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哈齐尔的领地。

    而位于大明北方的宣府边镇跟大明朝的陕西等西北地区,就会直接袒露在皇太极的兵锋面前。

    那皇太极的第六次入关!

    也就要变成现实了。

    大明朝反而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甚至防守的纵深也严重的锐减。

    最关键的是缓冲国没了。

    大明跟建奴不仅仅在辽东接壤了。

    在西北也得囤积大军备战了。

    周显当然不愿意陷入这么被动的局势之中。

    所以,眼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争夺宣府北方格格木部落的控制权。

    跟谁争?

    当然是跟哈齐尔争,实质上也是跟皇太极麾下的多尔衮争。

    现在可以彻底确定的是皇太极在辽阳城外布局的十五万大军,其实只有十万。

    被金吾卫斩首三万之后,只剩下五六万人。

    辽阳城外的建奴大军注定是被杀的害怕了。

    那么他皇太极还有额外的兵力去支援多尔衮吗?

    没错,周显决定派遣刘禹州的禁卫军去接管哈齐尔的地盘。

    但是再这之前,他还面临着很多战前的困扰。

    现在蒙古部落的哈齐尔上台,导向了皇太极。

    按照皇太极的算盘,接下来哈齐尔成功控制蒙古,他下一步就要派军攻打大明的宣府了。

    但是靠什么?

    单纯的靠多尔衮那五万精锐就想攻下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宣府边镇?

    这根本不可能。

    多尔衮也不会让五万人在宣府军镇外面布阵攻城的。

    因为宣府跟雁门关相联。

    那两个地方互为犄角,易守难攻。

    以宣府军镇的守军四万人来看。

    想要攻下宣府,就得投入至少十万大军。

    因此,多尔衮还得依靠皇太极给他派遣后续的援兵。

    但是如今的皇太极手里能调动的部队就是葛颜率领的那被杀破胆的两万人。

    让那两万人在跟随着葛颜横跨大草原去攻打大明朝的西北。

    这可能吗?

    不可能!

    而且皇太极也不敢那么做。

    现在他占据的沈阳需要重兵把守。

    原先他十五万大军里面的五万人就是沈阳城的本部兵马。

    如果这个时候再把葛颜赶鸭子上架,让他带军去跟多尔衮汇合。

    那洪承畴跟卢德麟必然会渡河进攻沈阳城。

    沈阳城的地理位置,算是虎据辽东的。

    一旦沈阳有失,大明朝将会趁势收复失去的广袤辽东。

    到时候他皇太极就得带着建奴重新返回小兴安岭,继续过野人的生活。

    这样的风险,皇太极不敢冒。

    再加上,短短几天,辽阳城外的大败,让建奴八旗素来的嫌隙再度放大。

    八旗的贵族们现在经常把打压汉人当做了口头禅。

    搞的皇太极懊恼不堪。

    治理辽东境内的汉人,这是皇太极的高绝战略。

    更是经略北方地区的核心政策。

    如果没有汉人,皇太极非常清楚建奴不会真正的统治幅员辽阔的中原。

    要想将自己占领的土地变成他的天下。

    那就必须重用汉人,修习汉文化。

    这样才能将建奴从一个女真部族变成国家的概念。

    因此,皇太极当然不会同意那些旗主们的叫嚣。

    但是他也必须分配兵力来稳定八旗内部的局面,同时也要稳住境内汉人们的心。

    在这样的双重麻烦之下,他根本不敢贸然对外发动战争。

    因此,即便哈齐尔联合多尔衮已经实质上的掌控了蒙古地区,可是远在沈阳的皇太极也无法拿出家当支持他们在大明朝的西北地区搞事情了。

    这就注定,多尔衮那五万人深入蒙古,在大明西北方陈兵,本质上是属于一支孤军的。

    那么,如何跟吃掉葛颜大军一样吃掉多尔衮的军队,那就成了周显考量的核心了。

    “侯连会。”

    “奴才在。”

    “准备笔墨纸砚,另外给我传紫禁城的夜卫。”

    “是。”

    侯连会差不多明白驸马爷要干啥了。

    他要送信,要连夜给宣府那边的总兵齐诏虎以及刘禹州传递命令。

    周显对刘禹州交代的内容简明扼要。

    首先是立刻封锁跟蒙古的商业往来,防止哈齐尔的哨探混入宣府。

    其次切断官道,禁止粮食跟盐铁资源对外输出。

    最后一点,则是让刘禹州跟齐诏虎打起精神,整顿防御工事,堤防建奴大军趁机攻打宣府。

    这是给宣府那边的密令。

    侯连会接了密令,立刻呈递给前来履行任务的夜卫。

    他们送信,一天能够奔驰一千里。

    基本上每走一百里就会有一个驿站。

    喝口水吃口饭,换一匹快马继续奔驰。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上午,宣府那边就能收到周显的密令了。

    除此之外,周显以大明皇帝的名义,以两国外交的渠道,给蒙古其他部落的首领发布了政令。

    简单明了的指明哈齐尔谋权篡位的罪恶,呼吁各大部落一起讨伐哈齐尔,为格格木报仇。

    当然!

    蒙古的那些部落首领们是不会听一个大明朝驸马爷的话的。

    即便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下令,他们也听不进去。

    周显也知道,但他还是要这样做。

    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直接把哈齐尔的罪恶公之于众。

    东方的三个大国都知道哈齐尔篡位,还杀了格格木。

    将前一任可汗的头颅挂在旗杆上。

    如此恶劣的行为,会遭至很多人的不满跟唾弃。

    周显接连两道密令,政令。

    已然使得大明重新找到了大国气象的自信。

    从舆论上看,搞的哈齐尔跟建奴的多尔衮成了失道寡助的真小人。

    这也让哈齐尔瞬间失去了蒙古其他部落的支持与信赖。

    毕竟,蒙古大部虽然是亲近建奴的。

    但是他们的亲近并非真心,只是忌惮建奴的强大。

    正要到了关键时刻,蒙古部族还是以满人自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