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15章 疫病肆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主君,你要找的人,属下给您请来了。”岑晟一脸疲倦的说道。这几日,他日夜兼程从洛阳赶到宛城,寻到张机和华?旰螅?致聿煌P?馗匣芈逖簟

    “太好了!”吴咏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如今天下大疫,就是洛阳也每日都有数人死去,搞得人心惶惶,各家各户都是大门紧闭。

    自河清事件以后,天子刘宏还没高兴几天,就出现了日食现象。这对古人来说可是大凶的兆头,表明在没多久后便会有灾劫来临

    “日者,人君之象”,在古代百姓将天子比成太阳。出现日食,就表明天子在他执政期内犯了大错,因此上天才会降下警示。

    这时天子就要反省了,于是太尉闻人袭便成了替罪羊,被天子罢免了,之后又重新任命太仆李咸为太尉。

    这还没完,天子刘宏还没从日食的惊愕中反应过来,朝廷又接连各部刺史的上书,许多郡县的百姓出现了大规模的疫病。

    朝廷急忙派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并接连颁布诏令。诏令: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舍止也。

    赐死者一家六尸以五千四尸以上三千二尸以上二千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食。

    又起五里于洛阳城外,作为临时的民居之里,宅二百区以居贫民。诏曰:朕摄政失中灾眚连仍三光不明阴阳错序监寐寤叹如疾首,监寐言虽寝而不寐也。

    寤觉也。今天下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处处有之甚违周文掩之义其有家属而贫无以葬者给直三千丧主布三疋。

    若无亲属可于官嫉卦嶂表识姓名为设祠祭。又徙在作部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藏民有不能自流及振移者廪如科州郡检察务崇恩施以康我民。

    但疫病传播的极为迅速,根本控制不住,导致天子刘宏也无心读书,吴咏只能每日待在鬲候府的别院。

    最初几日,消息传播缓慢,洛阳的百姓感受还不明显,但没过几天,洛阳也接连有人因为疫病死去,吴咏已能感受到人心惶惶。

    他是经历过后世那种新冠大流行,即使在医疗条件如此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疫病放开之后,每日都有老人因此死去。

    就是年轻人得过一次新冠之后,后遗症也是颇多,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幸好经过后世三年的大疫,许多治疫的良策,经过论证,也能拿到这个时候用。

    疾疫之爆发,切断源头、行以隔离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理。

    大疫止于乡野,这并不是无稽之谈。不仅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的原因,各个乡野之间交流较少,天然形成如今隔离要求的环境。

    乡野之地古时就算集会,也不是每天一次,大多在一月一到两次。还因为古代大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闭一段时间,对百姓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自大汉建立以来,人口是急剧膨胀,疾疫也从未彻底消灭,每一次爆发,都有无数人死去。

    因此,听闻有大疫出现,从皇帝到百姓,莫不惧怕。吴咏虽有良策,但他位卑言轻,百官公卿也不一定认可。

    于是他第一时间就想到张机和华?辏?饬轿豢墒呛笫烙忻?纳褚健N庥酱蛩憬?笫滥切┲我叩牧疾叨几嫠吡饺耍?啥?松鲜槌?ⅰ

    何况以前在南阳时,宛城出现大量的流民,张机和华?旮?嬉蝗豪系谰戎喂?矶嗳恕

    就是疫病他们也经历过几次,这也是吴咏派岑晟将他们找来的原因之一。

    吴咏如此所为,以期在获得成效后,于二人的身份,能向郡县推广,并向天子上奏。

    如能以有效科学处之,救一个人,是一个人。即生于此,汉朝之土地上,莫不为之同胞,百姓何辜?

    吴咏虽没有大志,要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但行事间,亦有大仁义。

    大丈夫生于世,正当问心无愧!然则,不论今春爆发之瘟疫,还是接下来的汉末三国。

    整个大汉,于接下来,会数次生起大疫,天下死伤者,不计其数。只是史书记载就有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光和五年二月,大疫。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据不完全统计,汉末三国这段时期,只是死于疫病的人,就多达两千万之巨。

    这时的总人口才六千万,意味着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死于疫病。吴咏思及此,只能仰天长叹。

    在生死面前,一切仁义道德都是空谈。当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于是在接到张机和华?旰螅?庥奖闫炔患按?匚实溃骸叭缃裢鸪堑那榭鲈趺囱?俊蔽庥揭灿行┑P募蚁绲淖婺讣耙恢诮忝茫?飧鍪贝??擅挥幸呙纾?慈缫话慵膊。?ㄓ型ü?硖迦タ浮

    还有就是时下的人们防疫意识浅薄,本地一旦出现疫病,那整个乡里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南阳太守盖升大人颁布了戒令,禁止外郡的百姓进入南阳郡,同时也命令乡里戒严,不得随意流动。因此到我二人离开,宛城还没听说哪个乡里因为疫病死了人。”张机回应道。

    吴咏颇为意外,于是继续问道:“南阳太守为何要这样做?”

    “因为那些士绅都怕死!”华?瓴逖缘溃?缓笏?志?镜溃骸罢饣沟枚嗫髁宋饧蚁偷苣悖?ツ臧仓昧髅竦氖焙颍?愕哪切┙ㄑ裕?罄炊贾な登惺涤行А=衲曜源映鱿执笠咭岳矗?鸪堑氖可鹁徒?饫吹陌傩眨??嫉ザ栏衾胧罩巍!闭馐闭呕?残Φ溃骸澳闶遣恢?溃?缃衲切┛谡趾推ぶ剖痔祝?谕鸪强墒乔婪枇耍

    “还有这事!”吴咏感慨一声。同时对家乡的情况也心里有数,心情顿时放松下来。

    华?昶财沧斓溃骸熬菟的涎籼?馗巧??鸪强獯娴目谡趾褪痔祝??蟛糠侄妓偷铰逖衾戳恕!

    “这倒是一件好事啊!”吴咏会心一笑。这时张机突然问道:“对了,吴家贤弟,这么着急招我二人来洛阳,是出了什么事情吗?”对于吴咏,张机是十分感激的。

    两人并没有太深厚的交情,吴咏却为了他要学医的事情,请求玄妙观的观主帮忙。

    他与华?炅饺巳ツ昕墒羌?讲簧倜?剑?绞跻彩墙?窖杆佟

    “是这样的,小弟想让二位兄长上书朝廷,将防治疫病的方法推行开来。”吴咏也没有隐瞒,立刻将实情说了出来。

    张机迟疑一下,才开口说道:“此事非名医不可为!大汉天下,比我二人的医术高明之士不知凡几,吴家贤弟为何会派人将我等请来,让我二人做此事?”接着,他又苦笑道:“这次恐怕要让贤弟失望了,我与华?晗偷苊?患????退闶巧鲜椋?膊患?贸?⒒嶂厥印!

    “呃~”吴咏尴尬地挠挠头,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张仲景和华佗在后世确实非常有名,但他们的医术都是经过数十年才被认可的,留下神医的名号。

    但此时二人还是青年,学医也没几年,名声也不显,由他们两人上书确实不妥。

    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医生属于

    “方技”,被视为贱业,自然医师的地位也就比较低。他二人若是上书,估计审核的官吏连看都不会看,何况上报朝廷。

    就在吴咏一筹莫展之际,华佗突然开口道:“我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

    “什么办法?”吴咏焦急道,双手紧紧的拉着华佗。他是真心想将治疫的良策推广开来,不为自己,而是为天下的百姓,还有接下来的乱世做个准备。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他自己尚不知道自己如何应对,但却希望乱世之中,能多些人活下来。

    百姓知道一些防疫的知识,也能为生存多一份保障。接下来的许多年份,可谓是疫病横行。

    据说后世史料记载,汉灵帝在位之时,平均四年一次瘟疫。甚至张角就是靠符水治疗那些中瘟疫的百姓来收服教众,从而聚集百万黄巾军。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以后战乱频繁,不断地战争导致疫病流行,很多地方没有能治病的医生,往往是尸横遍野,甚至导致有的村庄一个活口都没有。

    这也是吴咏急切想推行治疫良策的原因!早一些时日推广,就能多救助一些人。

    “我的想法是我与仲景兄一起回宛城,请诸多名医一起联名上书朝廷。”华佗想了一下,便开口说道。

    吴咏皱眉思索一会,才开口道:“那就先这样办吧。我这边也想想其他办法,争取早日让朝廷将这些治疫的良策推行开来。”说着,他又有些抱歉道:“只是要多辛苦两位兄长了,这才将你们接来洛阳,又要你们自己回去了。”

    “这有什么!医者仁心,我们医师行医救人,乃是天经地义。何况此事若成,救治的百姓不知凡几,与我等也是大功德一件。”张机笑道。

    “好一个医者仁心,若天下医师都能像二位兄长这般想法,世间何愁疫病不除!”吴咏赞叹道。

    后世的时候,城市之中,隔不几步远,便会有一家药店,这些药店天天有促销活动,居然把药品当成了商品,恨不能民众天天吃药。

    再则就是医院,把病人的数量当成了业绩考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