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大盛小废婿 > 第326章 王元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慢慢的,不止苏州,整个江南的粮价蹭蹭蹭的往上涨。

    老冯脑袋都愁秃了,杨志也暂时想不出好办法。

    说实话,没有上头的消息,说什么都没有立场。

    第十三天,雨还在下。

    万花楼那边有了消息。

    这一次,胡仙儿亲自找到了杨志。

    “小师弟,进去细说。”

    甚至来不及叙旧,杨志敏锐的察觉到了此事事关重大。

    进了门,杨志还是让人先上了茶。

    胡仙儿接过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小师弟,此事不简单。”

    杨志慢悠悠的坐下,“和秦家有关?”

    胡仙儿点点头,又摇摇头。

    杨志糊涂了,“小师姐,你说清楚一点。”

    胡仙儿缓缓叹了一口气,“大部分上的奏折都被拦下了。”

    “操作此事的,不止右相,还有朝中的几个官员。”

    杨志眯了眯眼睛,“小师姐都无法将我的奏折送上去?”

    胡仙儿捏了捏茶杯,“送上去是一回事,至于皇上能不能看到,或者愿不愿意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话说的万分巧妙,杨志听懂了。

    “小师姐,你是说…皇帝知道江南的事?”

    胡仙儿点点头,“一定知道。”

    杨志张了张嘴,想说一点什么,偏偏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几天暗中观察,杨志已经看出来了很多东西。

    比如,粮价上涨之际,苏州半数权贵暗中操纵了粮价上涨,同时,又将手里面原有的粮食高价卖出。

    这是发国难财。

    水至清则无鱼,杨志一直很明白这个道理。

    填补苏州粮仓这一件事,肯定会有人暗箱操作,这是杨志早就料到的问题。

    但,实在太丧心病狂了。

    苏州的雨不停,漓江每一刻都会有决堤的风险。

    压着不上报,最后苦的只有百姓。

    权贵们永远可以高枕无忧。

    “小师姐,百姓怎么办?”

    胡仙儿低下了头,“皇上他也有苦衷,但百姓们,也不可能不管。”

    “只是,这样的情况下,怎么管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杨志静默了下来,他动了江南某些官员的根基,京城官场同江南这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一次天灾,属实给了这些人机会。

    杨志不可能坐以待毙。

    “师姐,大致情况我明白了,你先回去吧。”

    胡仙儿看了一眼杨志,“这么快就赶我回去,你打算怎么做?”

    杨志笑了一笑,“苏州粮价上涨,上一次有沿海的鱼类。”

    “这一次,我同样有办法。”

    胡仙儿走后,陈东亦是踏上了去松州的路。

    另外一边,杨志的侯府之外,那些盯着的人,看到陈东出府,立马报告给了各自的主子。

    秦家的也不列外。

    秦成山听了探子的报告,想了想,最后摆了摆手。

    在他的认知之中,这一次杨志是注定无法插手的。

    京城的好几位大官都出手了,杨志再怎么也没办法。

    再这样下去,填补粮仓的银子,可就全部回来了。

    抱着这样想法的,绝对不止秦成山一个。

    苏州半数权贵沾沾自喜,完全没有考虑过百姓的死活。

    次日,杨志有了动作。

    调遣金陵军的人马前往玄州,同时,玄州的右虎卫也收到了调令。

    无一列外,是和漓江有关。

    苏州所有人闭门不出,杨志同样也是。

    他每天不是看看冯静雯,就是同几个女人喝个小酒,吃吃火锅。

    汤长云最近来的并不频繁,虽说琉球海盗的威胁已经没有了,但一直下雨,可苦了以打渔为生的沿海百姓。

    金陵军还要注意海域的动静,又要救助沿岸百姓,真真是忙得很。

    大雨又这样下了三天。

    陈东和魏途都传来了消息。

    杨志让陈东回松州,为的是粮价的问题。

    松州杨园之内,红薯的种植已经比较成熟了。

    这东西虽然不能作为主食,到底也是一种粮食。

    杨志的想法很简单。

    让陈东先调了一万斤红薯过来。

    江南土地肥沃,要是种植了红薯,还是能抵一段时间的。

    一切顺利。

    倒是魏途那边的消息有些令人意外。

    玄州的状况不好,雨水太多,漓江水位上涨附近的农田土地全都遭了殃。

    离漓江最近的一些村落,已经被水淹了。

    还好,在杨志有动作之前,玄州的刺史王元岁提前准备,疏散了那些容易遇难的村落和百姓。

    魏途还说,他刚到玄州的时候,刺史王元岁正在这奏折。

    这已经是他发出的第五份奏折了,通通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王元岁又急又怒,每天带着府兵视察漓江周围,做了一些防护措施。

    但到底没有太强力的补给,只是徒劳而已。

    得知忠勇侯杨志派人前往玄州,王元岁当即向着苏州的方向跪下了。

    王元岁这个人,杨志的印象不深。

    他刚刚来到苏州的时候,斩了好些官员。

    原本的玄州刺史乃是宫中一位娘娘的哥哥,凭着这一层关系,那刺史不仅贪污受贿,奸淫妇女,生生变成了玄州的土皇帝。

    玄州百姓迫于无奈,只能默默忍受压榨。

    杨志将这个恶劣的刺史砍了头以后,朝廷又从地方上任命了新的玄州刺史。

    这一个新的刺史,就是王元岁。

    原本,此人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

    但在整个袁州的名号倒是响亮。

    王元岁本就是玄州人士,与秦家那个状元秦锋乃是同一届考生。

    秦峰高中状元,这个王元岁也位列前三甲,夺下了榜眼的位置。

    只是,王元岁此人清正,不愿接受朝中大员的拉拢,还不小心得罪了一个世家。

    世家悄悄做了一点手脚,这状元秦峰一来就能当郡守,榜眼却只能在玄州当一个小小的知县。

    但即便是这样,王元岁也没有怨天尤人,他当上了知县之后,整肃民风,发展经济,治下的一个县倒是发展了起来,整个玄州都知道了有一位清正廉洁的王知县。

    民心的力量向来是很强的,皇上一纸诏书,直接任命了王元岁做了玄州刺史。

    此人,倒是一飞冲天了。

    不过,皇上能任命王元岁一个知县当刺史,也恰恰证明了一些事。

    皇帝手头无人可用,只能提拔这些寒门子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