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 第十五章 你要离开了?【求追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煤炭,这是几百年后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早期工业革命的命脉。

    据记载,夏族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民族。

    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度落后,根本无法将煤的强大优势发挥出来,煤炭一直以来都不受当权者重视。

    不仅是煤炭,石油也差不多是这样。

    煤炭虽然不受重视,但在大明时期,夏族已有不少地方在开采煤炭。

    甚至已经用煤炼出焦炭,有了基础的烧焦炭工艺。

    很可惜的是,自怂朝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处于弱势,难以掌权。

    哪怕大明时期,夏族海外贸易已经发展到极高的水平。

    但大明帝国一纸禁令,海禁制度的发展,彻底将夏族这艘巨舰带偏。

    以至于女真遗族夺得了农民起义的革命果实,还是延续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夏族这样一艘巨舰,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终导致了百年的屈辱和苦难!

    赵城没想这么遥远的事情,他现在主要关注吴山寨的现实问题。

    在深山里发现煤炭,倒是吴山寨的幸事。

    这里地势偏僻,人烟稀少,或许还能将那煤矿占为己有。

    在大明帝国中后期,由于朝政混乱,矿业官员尸位素餐,朝廷采用一刀切政策,明令禁止采煤。

    但如今是大明洪武年间,对于这方面的管控还不够健全。

    刀尖舔血,私自开采,也不是啥新鲜事。

    经过两三天的思考和总结,赵城写出了基础的《煤矿开采纲要》,指明了吴山寨煤矿发展的方向。

    这东西若能顺利开采出来,对山寨村民的生活影响会非常大。

    起码,烧土豆吃的时候,不会苦于没有能源。

    “挖地都能挖出煤矿,说明这些煤炭是地壳运动送上来的,

    开采风险和成本都很低,你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要不要开采!”

    赵城找到几个吴山寨管委会成员,将自己总结的《煤矿开采纲要》交给他们。

    至于他们如何取舍,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几个管委会成员商量一番,终究拿不定主意。

    有说要开采的,也有说不要开采的。

    两方争执不休。

    对于这样的局面,赵城是很满意的。

    起码群体决策,在这管委会里成了基本的制度。

    众人商量一番后,还是来寻求赵城的意见。

    “秦先生,我们想听听你的建议。”

    吴勇作为管委会主任,大大小小的事务,基本要经过他之手。

    “……”

    赵城摇了摇头,在众人的失望中开口说道:“这件事的决定权在你们,不在我。

    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离开了吴山寨,你们能够通过群体决策做出决定。

    不管是决定的好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后果……

    你们都能依靠群体的力量,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去承担所有的责任。”

    “秦先生,你要离开?”

    吴勇大惊,有点慌张,其余管委会成员也是如此,对于赵城要离开显得不知失措。

    “秦先生,你能不能不走啊?”

    “秦先生不要走!”

    ……

    这些日子以来,赵城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吴山寨的核心。

    如果没有他,那吴山寨该怎么办啊!

    “……”

    赵城不住地摇着头,他是一定要走的。

    吴山寨各方面都很不错,或许推动工业发展后,也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但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赵城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走上这条路,他就不能错!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秦公子要走是必然的……”

    李林老爷子感叹一句,自那夜救下赵城,他就明白这年纪轻轻的小子,绝非寻常人。

    “唉~还是我吴山寨太小……”

    吴勇叹息一句,对于赵城要走感到很遗憾。

    这段时间以来,赵城一个人推动了整个吴山寨的变化,

    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注定不属于小小的山寨。

    “秦先生,你什么时候走?”

    “时间还没确定,再缓几天吧……”

    “你不是说土豆快成熟了吗?要不成熟后再走吧!”

    吴勇这样一个粗汉,还露出了丝丝央求的意味。

    “今天先不讨论这个,喊你们来是想让你们能够通过群体决策,做出最符合山寨发展的决定。”

    赵城盛情难却,担心自己心软就留了下来,连忙转移话题,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为你们提意见,煤炭的功能有很多,未来会是无比重要的资源,我建议你们开采。”

    赵城话音刚落,管委会众人就连忙点头迎合,秦先生说开采,那就开采!

    这样的露天煤炭都能放过,那还谈什么好日子好生活?

    煤炭的使用条件已经很低了。

    古代,只要不在室内烧煤,那基本就没什么大碍。

    在赵城做的纲要中,对如何使用煤具有详细记载,也包含了一些打造带烟冲的家用煤炉的工艺、技术。

    若吴山寨能将这些东西打造出来,那他们的生活绝对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外,这东西不仅可以生活做饭,其燃烧的残渣粉末,配合人畜粪发酵,还能形成肥料。

    这些都是运用!

    ……

    决定开不开采煤炭的那夜,赵城一宿没睡,一直在思考自己离开的问题。

    他在吴山寨的这些日子,做了不少努力,带来了不少变化,为这个山寨注入了新的活力。

    村民们没饭吃,粮食是问题。

    那好,赵城给他们提供了高产种子。

    积累个几年时间,吃饱就不会是问题。

    到时候,如何吃好,才是问题。

    种子、煤炭、肥料……

    这些东西,对于赵城来说还只是次要的。

    真正重要的事,是推动简化汉字在吴山寨的普及。

    教育是重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造书院,形成全村尚学、求知的氛围……

    这一切努力,都为了尝试打破古代官本位教育体制。

    也就是吴山寨比较偏僻,没啥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不然赵城此举,怕是不易!

    但还好,一切都很顺利。

    在识得繁体字的基础下,认识简化汉字非常轻松。

    如今赵城身边的小丫头,已经能抱着现代化的书籍阅读了。

    虽然高深的知识读不懂,但基础的科普图书倒是看了不少。

    明白了很多现象,知晓了不少道理。

    若说对基础知识和科学的了解,整个吴山寨除了赵城,就是李巧珍了。

    李巧珍,这是赵城为吴山寨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

    她,或许能依靠自己的见识,带着吴山寨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赵城会离开,但他留下的东西,会随着吴山寨的发展,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依靠赵城留下的这些书籍、知识和思想,吴山寨的很多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当然了,发展也会遇见新的问题,但发展一样能够解决问题。

    翌日,晚饭后。

    赵城晒着落霞的余晖,给小丫头描述吃土豆的五十种方法。

    酸辣土豆粉、土豆烧排骨、尖椒土豆片、炸薯条……

    烧,烤,蒸,煮,炸……

    但凡能想到的,土豆都可以做。

    赵城一边绘声绘色的描述,一边也在遥望着远方。

    他在吴山寨待的时间够长了,明天就该走了!

    吴山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但对于赵城的目标来说,还是小得太多太多,基本没有可操作空间。

    虽然决定明天离开,但赵城并没有告诉任何人。

    他想找个时间,静悄悄地消失在吴山寨,不惊动任何人,也不打扰任何人。

    其实,赵城只是害怕离别!

    甩了甩脑袋,离开的事情先不着急,如何吃土豆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如今距离种植土豆已经过去了五十来天,这些绿油油的土豆植株,长势很喜人。

    当然了,还有其他作物,生长也不错。

    玉米、土豆、番薯、辣椒等等所有新作物的种植和食用要点……

    赵城给他们讲解过,还给他们总结了一堆资料和文献。

    希望在他离开后,吴山寨也能依靠自身,实现土豆等作物种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这是赵城要推广简化汉字、进行扫盲运动的原因。

    希望他们能够看得懂这些资料和文献。

    虽然一个多月以来的效果很微弱,但氛围是足够了。

    在漫长时间的积累下,吴山寨或许会成为大明洪武年间,知识水平最高的村寨。

    甚至是整个蓝星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赵城一边讲述土豆配辣椒的绝佳美食,一边眺望太阳落山的地方。

    那里有着磅礴的喜马拉雅山脉,还矗立着世界第一高峰。

    而在雪域高原的东方,是天府之国所在。

    四川盆地,几乎是夏族文明最后的屏障,历朝历代的数次亡族战争中,巴蜀都是最后的阵地。

    巴蜀不灭,夏族不亡。

    在几百年后的屈辱战争中,哪怕东三省沦陷,中原受辱,东海沿海一带尽数被摧毁。

    夏族文明的薪火传承,也能在巴蜀的盆地里蓬勃生长起来,具有逆境翻盘的无限可能。

    当然了,说这些还比较远,赵城眺望西南,主要还是因为土豆问题。

    他查过很多资料,知道夏族境内种植土豆的主要产区,其中西南一带就是核心之一。

    尤其是全夏族地形地貌最为奇特的黔州。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这样客观的环境条件,限制了黔州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夏族最贫穷落后之地。

    在黔州种植夏族传统农作物是不现实的。

    没前途!

    但从美洲传过来的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却能在起起伏伏的山地上蓬勃生长。

    依靠玉米、土豆等作物在西南造反,这是赵城深思熟虑的计划。

    坐拥巴蜀,北可望中原,东能统两广,下可平南洋,从云南向西或可图南亚次大陆……

    宏图大业的轮廓,大抵如此。

    ……

    小丫头一直没有说话,等赵城沉默良久以后,才悠悠开口。

    “秦大哥,你要离开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