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295章 三千兵马守邺城?审配,你可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嗯。”

    袁绍捻着颌下一缕胡须,两道浓眉拧在一起,似是在脑海中激烈思考:“公则言之有理,刘铄此举咱们不得不防。”

    “可是......”

    话锋一转,袁绍声音不带有任何温度地道:“正如公则所言,我军面临与公孙瓒的正面对决,兵力上捉襟见肘,该如何防止刘铄突袭?”

    “这......”

    首发:塔>读小说

    郭图声音略微拉长,给自己留足思考的时间:“主公,属下以为,不管刘铄是虚张声势也好,还是真心偷袭也罢,咱们总得留点兵马驻守。”

    “邺城乃是魏郡的核心,而且是百年重镇,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主公完全可以派人留守在邺城,自己率领精锐赶往前线指挥战斗。”

    “如此一来,不仅主公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前线军心同样可以稳固,公孙瓒若得知主公亲临前线作战,势必会有所收敛,可谓一举三得。”

    邺城。

    春秋齐桓公时期始筑。

    战国时期魏文侯定为陪都,也是西门豹投巫治邺之地。

    及至目前,邺城已经是一座数百年之久的城池,而且它经过历代人的修缮,可谓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历史上,曹操的打仗风格如果归咎为一个字,那便是“快”,以令对手猝不及防的速度,实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官渡之战为例。

    战前,曹操北临袁绍,南有张绣、刘表,西有马腾、韩遂,东有徐州复叛的刘备,当真是四面皆敌,顾此失彼。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可曹操呢?

    先是亲自入驻黎阳,又命臧霸进入青州,令于禁屯兵黄河上游,早早为与袁绍的决战,设下黄河、官渡这两道防线。

    随后,曹操快速返回许都,先降张绣,后孤刘表,稳住关中后,看准袁绍“性迟而多疑”的性格缺陷,挥师东进,战败刘备。

    单从文字上来看,似乎有些稀松平常,甚至没什么了不起的感觉,毕竟张绣早有降意,刘表却无北上雄心,而刘备实力太弱,不值得一提。

    可是......

    若从时间上来分析,这些事情始于建安五年正月,终于建安五年正月,前后不过一、二十天的功夫,足迹却从黄河,杀到南阳,又从南阳杀到徐州。

    从地图上看,简直像是画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形,不仅轻松避免了两线作战的风险,而且对于时间的把控,可谓相当精准。

    然而!

    素来喜欢闪电战的曹操,在遇到邺城时,却不得不慢下来,不是他不愿意快,而是他压根就快不起来。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是曹操第一次进攻邺城,本想着能以闪电战的模式,干掉邺城,但不曾想却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返回许都。

    随后,曹操又在建安九年二月,利用袁尚进攻袁谭,邺城相对空虚的时机,再次发起了对邺城的强攻。

    而且这一次,曹操可谓是把看家的本领全都用上了,既堆土山,又挖地道,甚至还亲自扫清外围敌人,放水淹守城敌军。

    但饶是如此,守城的审配依旧坚持了半年之久,若非审配的侄子审荣夤夜打开城东门,引曹操入城,何时能拿下邺城,犹未可知。

    能把擅长闪电战的曹操,逼到这种程度,足以证明邺城是何等的易守难攻,坚不可摧。

    而这同样是郭图敢于劝谏袁绍,仅派人留守邺城的底气!

    不过......

    袁绍似乎还有些犹豫,皱着眉,思忖良久,方才开口道:“公则,那刘铄好歹收编了数万黑山贼,咱们留守邺城的兵马,怕是不能太少吧?”

    不等郭图开口,一旁沮授便横出一步,欠身拱手:“主公,属下举荐魏郡人士审正南,留守邺城。”

    “哦?”

    首发:塔>读小说

    袁绍深感诧异,瞥向下方审配:“正南?”

    沮授立刻补充道:“主公或许不知,正南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且其原本便是魏郡人士,熟悉这里的一切,必能守好邺城。”

    袁绍吐口气,朗声道:“正南。”

    审配闪出身来:“在。”

    “我且问你,如果让你留守邺城,你需要多少兵马?”

    “属下只要三千兵马即可!”

    “三千?”

    袁绍直接愣住,炯炯双目中写满了诧异:“你可知那刘铄有兵五、六万人,是你二十倍,即便邺城再怎么难攻,三千兵马如何守得住?”

    然而......

    审配却是极其自信,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主公,如果那刘铄当真引兵来攻邺城,兖州的张邈必不会袖手旁观。”

    塔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